YD/T 503-199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503-1991
中文名称:B9 264kbit/s相位抖动测试仪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已作废
实施日期:1992-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83052
相关标签:
相位抖动
测试仪
技术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电子测量与仪器>>L86通用电子测量仪器设备及系统
关联标准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YD/T 503-1991 B9 264kbit/s相位抖动测试仪技术条件 YD/T503-1991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139264kbit/s相位抖动测试仪
技术条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YD/T 503-91
本标准规定了139264kbit/s相位抖动测试仪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四次群数字通信系统相位抖动指标的测试仪器。2引用标准
GB6587.1电子测量仪器环境试验总纲GB6587.2电子测量仪器温度试验电子测量仪器湿度试验
GB 6587.3
电子测量仪器振动试验
GB 6587.4
GB 6587.5
电子测量仪器冲击试验
电子测量仪器运输试验
GB 6587.6
电子测量仪器基本安全试验
GB6587.8电子测量仪器电源频率与电压试验GB4798.2
GB6593
GB7611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运输电子测量仪器质量检验规则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SJ1889
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方案
3技术要求
3.1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3.1.1仪器的简化方框图
仪器的简化方框图见图1。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1-09-20批准1992-05-01实施
测试信号源
调制源
外调制
发生器
被调制
的时钟
发生器
YD/T 503--91
外部定时基准
数据加料
图1测量相位抖动的简化方框图
3.1.2仪器构成的简要说明
抖动测量
该仪器包括测试信号源和抖动测量电路两部分,即收、发两部分。对于某些精确测量,收端的定时(或时钟)基准由发端直接供给。考虑到测量分接器抖动指标时的需要,做为可选方案,仪器应具有对通过的数据加抖动的电路。有的抖动指标的测试需要误码仪配合工作。3.2接口
3.2.1本仪器在139264kbit/s速率下工作。比特率容差应高于GB7611的要求,输出口波形应符合其模框要求。
3.2.2代码为CMI码,做为可选方案还应具有NRZ码。3.2.3输入阻抗
750测试条件下,在7MHz至210MHz的频率范围内测量时,反射衰减应大于20dB。3.3测试信号源
测试信号源包括图1虚线框内所示的各部分。3.3.1调制信号源
调制信号源的频率范围及产生的抖动幅度应符合图2的要求。假定调制信号源是正弦波。8
(树凝制
1 Ip(ur)
YD/T 503 -- 91
抖动频率
(对数刻度)
图2产生抖动的幅度与频率的关系调制信号源可放在抖动测试仪表发端的内部,也可将其单独分开。3.3.2时钟发器
3.3.2.1应能用调制信号源对时钟发生器进行相位调制,并应能指示被调制后的信号相位偏移峰-峰值。所产生的峰-峰抖动和抖动频率的关系应满足图2的要求。注:抖动幅度规定以单位间隔(UI)表示的峰-峰值。3.3.2.2时钟发生器的调制输入灵敏度至少应为:在75Q负载上其峰-峰值为1V。3.3.2.3被调制的时钟信号及外部定时参考信号的最小输出电平在750上应为峰-峰值1V。3.3.3图案发生器
3.3.3.1图案发生器应能提供图案长度为233—1的伪随机图案3.3.3.2图案发生器应能提供10001000重复图案。3.3.3.3做为可选方案图案发生器还应提供:a
能够以低速(例如:10~100Hz)进行交替改变的两种任意可编程的8bit图案;任意可编程的16bit图案。
3.4抖动测量电路
3.4.1输入灵敏度
要求抖动测基电路在以下输入条件下满意的工作:按GB7611中56.2.1输出端口的输入条件;a.
b.抖动测量电路也应能在数字设备的保护点上进行测量。所以应当具备30dB的附加增益以补偿某些设备中已存在的监测点的平坦衰减。3.4.2测量范围
3.4.2.1抖动测量电路应能测量峰-峰值的抖动,所提供的测量范围应当可以选择,例如可设1UI和10UI两档,但为了兼容起见,抖动测量电路的抖动幅度对抖动频率的响应要满足图3的要求。3.4.2.2当测量峰-峰抖动时,应能对抖动冲击进行分析,如对在某一时间周期内对超过某一抖动门限值的抖动个数进行计数等。并应由外部计数器或者做为选择方案由内部计数器来记录这些事件。9
规都样铜
Jtp(UI)
YD/T503-91
抖动频率
(对数刻度)
图3测量的抖动幅度与抖动频率的关系3.4.2.3应能将3.4.2.2中的门限值调制到抖动测量电路的测量范围以内的任何选定的测量值上。3.4.2.4做为一种可选方案,抖动测量电路应能测量均方根抖动值。在这种情况下,当抖动频率为图3上的500Hz以下时,应能测量3.0单位间隔(UI),当抖动频率为图3上的10kHz到3.5MHz时,应能测量0.15单位间隔(UI)。当不具备此种可选方案时,可将被解调后的模拟输出用外部仪表来进行均方根值的测量。
3.4.3测量带宽
3.4.3.1基本抖动测量电路应包含滤波器,以便限制被测抖动频率的带宽。为了测量CCITT建议G·700系列中所规定的抖动频率谱及其他用途,应具备附加滤波器以进一步限制带宽。这些附加滤波器可以放在抖动测量电路的内部或外部。滤波器必须接在鉴相器和测量器件之间。各种滤波器和抖动测量电路的带宽应与表1相符合。表1抖动测量电路带宽和高通滤波器截止频率抖动測量带宽
比特率
kbit/s
139264
3dB点
注:仪器的精度规定在f和f之间。f
3.4.3.2抖动测量电路及各滤波器的频率响应f
3dB点
(kHz)
≤7000
所有滤波器通带内的响应应当使抖动测量电路满足精度要求。截止
滤波器
低于低端3dB点的频率,高通滤波器的阻带衰减每十倍频程至少应增加20dB。在高于高端3dB点的频率,低通滤波器的阻带衰减每十倍频程至少应增加60dB。并且滤波器的最大衰减至少应为60dB。3.4.4测量精度
滤波器
抖动测量电路的测量精度与若干因素有关,如固有误差、频率响应、内部基准定时电路与图案有关的误差。此外还有一种与实际读数有函数关系的误差。3.4.4.1抖动频率为1kHz时的总误差(不包括由于频率响应产生的误差)应当小于:读数的士5%士X士Y
这里X是表2中的固有的误差,而Y是在采用内部定时提取时在1UI测量范围内适用的0.01UIp-p(0.002UI..m·,)的误差。在10UI测量范围内适用的为0.2UIp-p的误差。10
比特率
kbit/s
139264
3.4.4.2和图案有关的固有误差
YD/T 503
表 2抖动测量中的固有误差
对于给定图案以 UJI 为单位的抖动伪随机码
全“1”或时钟输入
当使用图3中的频率200Hz和3.5MHz之间的任何抖动频率测量时,抖动测量电路的固有误差应如表2所列,它和使用的各种图案有关。3.4.4.3其他频率上的误差
在200Hz和3.5MHz之间的抖动频率,除了1kHz以外,附加到上述3.4.4.1中规定的误差应如表3所列。
频率响应误差
比特率
kbit/s
139264
3.4.5附加装置
3.4.5.1模拟输出
测量带宽
与1kHz误差有关的附加误差
200Hz300kHz
300 kHz -- 1MHz.
1~3 MHzwwW.bzxz.Net
±10%>3 MHz
抖动测量电路应提供一个模拟输出信号使测量工作能在抖动测量电路外部进行。3.4.5.2基准定时信号
鉴相器要求有一一个基准定时信号。对于端对端测量来说,这个基准定时信号可以从抖动测量电路中任何输入图案中获取。对子环路测量来说,它可以从适当的时钟源中获得。3.5工作环境
本仪器环境条件应符合GB6587.1中有关I组仪器的规定。3.6预热时间
仪器达到工作特性的预热时间不超过30min。3.7本仪器使用的电源频率与电压应符合GB6587.8中的规定。3.8本仪器基本安全条件应符合GB6587.7中有关Ⅱ类安全仪器的规定。4试验方法
4.1该仪器发端(抖动发生器)的测试方法。4.1.1总则
本标准所规定的测试方法中所使用的仪器的测试条件和要求应符合各仪器的有关规定;a
b.测试中所使用的仪表必须经过所需的等级计量并附有修正数据,并应在计量有效期内使用;用做测试的各种仪表及被测抖动发生器均要按本技术条件规定进行预热,并以稳压供电,其电压稳定精度应符合各仪表的要求。4.1.2测试方法
4.1.2.1输出口波形的测试
各输出口的输出波形可直接用相应带宽的示波器直接观察测量。应注意抖动发生器输出阻抗和示YD/T503—91
波器输入阻抗的匹配,必要时应加阻抗转换器,测得的结果应符合GB7611的有关规定。4.1.2.2外调制灵敏度及调制范围的测试外调制振荡器接至抖动发生器外调制输入端,当加调制信号时,抖动频率在10Hz至3500kHz范围内,被调信号均应产生抖动,逐渐增大调制幅度,改变抖动频率,应能得出一条在图2曲线上的-条曲线。
4.2该仪器收端(抖动接收仪)的测试方法4.2.1总则与4.1.1条相同。
4.2.2测试方法
4.2.2.1时钟恢复能力的测试
如图4所示,频率合成器输出频率为139264kHz,当抖动频率为200Hz时,抖动幅度为10UI,增减频率合成器频率,并进行切断抖动仪收端输入后再接入的操作,直到抖动测试仪不能正常工作为止。该范围应大于士15×10-°。
抖动频率为10kHz,抖动幅度为0.3UI时,及在满足图3的条件下,其他调制频率可任取,重复上述步骤,亦应大于±15×10-°。频率
合成器
4.2.2.2输入灵敏度的测试
发生器
钟箍入
接收仪
将发送输出端和接收输入端用一条标准特性阻抗为75α具有f衰减特性在70MHz上具有0~12dB衰减的同轴电缆相连接,仪器应能正常工作。4.2.2.3输入口反射衰减的测试
如图5所示,选用相应带宽的振荡器和选频表,在7~210MHz频带范围内进行测试,其反射衰减应大于 20 dB。
反射桥
料动接收仪
4.3校验相位抖动测量仪的方法
标准阻抗
选频表
YD/T 503—91
选用相应带宽的双线示波器,将抖动发生器的时钟输出端接示波器的A输入,把加抖的时钟或数据输出端接至示波器的B输入端。选好示波器A、B输入水平扫描范围,比较A、B的波形,即可对测量范围任抖动量进行校验。
用不带时基扩展测量时,小抖动量的读数误差较大,因此,测试时用时基扩展的方法,将整个显示屏幕扩展为500小格,再进行读数,这时读数误差不大于半小格,1.0UI以上的抖动量可获得高于1%的测试精度。
对于1.0UI以下抖动量的校验,为获得较高的精度,可用外时钟分频方法进行。作法是:将高于比特率数倍的时钟信号作为示波器输入,同时分频到所测比特率作为仪器外时钟,仪器输出的抖动信号输入示波器B端,再进行比相。例如,当分频数为2时,0.5UI以上抖动量可获得高于1%的测试精度,更小抖动量的校验方法正在研究中。4.4主要功能的检验
4.4.1总则见4.1.1
4.4.2检验方法
4.4.2.1抖动调制特性和测量范围的检验按4.3校准好抖动量的精度以后,将抖动发生器和抖动接收仪直接连通,在200Hz至3.5MHz之间改变抖动频率,并在200Hz时将抖动幅度调到最大值,则得到的幅度示的曲线的上方。
4.4.2.2通过数据加抖动功能的检验误码仪
测试仪
误码仪
数据输入
时钟輪出
频率特性曲线应在图3所
如图6所示,误码仪发端将无抖动的数据信号送至抖动测试仪的数据输人端,抖动测试仪工作在通过数据加抖动的方式,从抖动测试仪的数据输出端输出已加抖的信号,送至误码仪收端的数据入端,此时误码仪提取的时钟是已加抖动的时钟,可从误码仪收端的时钟输出端将此时钟送至抖动测试仪的时钟入端,则可在抖动仪上读出抖动值,改变抖动频率和抖动幅度可检验出工作是否正常。4.4.2.38+8比特图案功能的检验低频
。输出
抖动发生器
交号时
6出0出
示波器
Y输入
YD/T 503
8十8比特图案是相位抖动测量所需的种特殊图案,使用该图案的测试方法如图7所示,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波形如图8所示,该图上的t与抖动量成正比。系统无抖动时t为0。4.5基本安全试验
按GB6587.7中有关Ⅱ类安全仪器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4.6温度试验
按GB6587.2中有关I组的规定进行。4.7湿度试验
按GB6587.3中有关组的规定进行。4.8振动试验
按GB6587.4中有关1组的规定进行。4.9冲击试验
按GB6587.5中有关I组的规定进行。4.10运输试验
按GB6587.6中有关2级流通条件进行。4.11电源频率与电压试验
按GB6587.6中的规定进行。
4.12可靠性试验
按SJ1889中规定进行。
5检验规则
按GB6593中规定进行。
本标准给出的工作特性皆为主要性能特性。6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标志
6.1.1仪表上应有下列标志:仪表名称和型号,制造单位的名称和商标。6.1.2仪表的包装箱上应注明:仪表的名称、型号和数量、制造单位的名称和商标,贮运作业标志(如“向上”“怕湿”“小心轻放”和“禁止翻滚”等。标志图形应符合GB191的规定)、装箱年月等。6.1.3每个产品的铭牌或者合格证书,使用说明书和包装上应使用《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MC的标志。
6.2包装
仪表的包装箱应根据规定的贮存和运输条件采用合适的包装,以保证仪表在贮存和运输的过程中不受损坏。
6.3运输
仪表经运输包装后,可用常用的交通工具运输,但应避免雨雪淋溅和机械碰撞,运输环境条件应符11
合国标GB4798.2的有关规定
6.4贮存
YD/T503--91
6.4.1仪表在仓库中贮存,不应靠近地面,四壁和屋顶、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无酸和碱等腐蚀性气体。应避免强烈的振动冲击和强烈的电磁场作用。6.4.2在包装箱内的存放期不超过六个月。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提出。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归口。本标由邮电部北京仪表研究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崇岩。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