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769-201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769-2018
中文名称:代替 YD/T 769-2010 通信用中心管填充式室外光缆
标准类别: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2318842
相关标签:
2010
中心
填充
室外
光缆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YD/T 769-2018.Central gel-filled loose tube optical fibre cables for outdoor application for telecommunication.
1范围
YD/T 769规定了通信用中心管填充式室外光缆(以下简称光缆)的产品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
YD/T 769适用于管道、直埋、隧道(通道)、非自承式架空等常规敷设方式的通信用中心管填充式室外光缆。
YD/T 769不适用于气吹敷设的微型光缆和全干式光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51.1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 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IEC 60811-1-1:2001,IDT)
GB/T 2952(所有部分)电缆外护层
GB/T 3280不锈 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 4240不锈钢丝
GB/T 6995.2-2008 电线电缆识别方法第2部分:标准颜色
GB/T 7424.2-2008 光缆总规范第2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IEC 60794-1-2:2003,MOD)
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9771(所有部分)通信用单模光纤
GB/T 15065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
GB/T 15972.20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0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光纤几何参数(GB/T 15972.20-2008, IEC 60793-1-20:2001,MOD)
GB/T 15972.21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1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涂覆层几何参数(GB/T 15972.21-2008, IEC 60793-1-21: 2001,MOD)
标准内容
ICS33.18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769—2018
代替YD/T769—2010
通信用中心管填充式室外光缆
Central gel-filled loose tube optical fibre cablesfor outdoor application for telecommunication2018-12-21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规范性引用文件.
产品分类
型式,
产品型号..
产品标记..
长度,
4.4性能要求
试验方法
5.1总则.
光缆结构检查.
光缆标志检查
5.4光缆长度检查.
5.5光缆的机械性能试验
5.6光缆的环境性能试验
检验规则.
6.2检验术语.
6.3出厂检验..
6.4型式检验.
7包装、运输和贮存
运输和贮存,
8使用说明书
..........................
..........................
YD/T769—2018
YD/T7692018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主要型式的适用设方式和特殊条件附录B(资料性附录)儿种典型中心管式结构光缆横截面..附录C(规范性附录)光缆中单模光纤的特性要求...
..........+...............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YD/T769—2010《中心管式通信用室外光缆》。本标准与YDT769一2010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名称:
YD/T769—2018
增加了夹带平行加强件的塑料护套的代号和结构型式,增加了金属松套管的结构型式和相关技术内容(见3.1、3.2.1、4.1.2.3.1、4.1.2.3.4、4.1.5.3、附录A、附录B);删除了非金属纤维增强一聚乙烯粘结护层结构的相关技术内容,删除了机械性能的拉伸项目按核心网和接入网分级的内容(见2010年版的3.1、3.2.1、4.1.3.3、4.1.4、4.1.5.1.1、4.1.5.4、附录A、附录B、表3):
删除了全干式的相关技术内容(见2010年版的3.2.1、4.1.2.1、4.1.2.3.5、附录A、附录B);一修改了松套管的外径标称值为1.8mm~8.0mm,修改了松套管外径标称值和厚度标称值的容差值(见4.1.2.3.4、表9,2010年版的4.1.2.3.3、表8);修改了聚乙烯护套厚度的标称值为1.6mm,最小值应不小于1.3mm,任何横断面上的平均值应不小于1.4mm,增加了在53型外护层时聚乙烯护套的厚度要求(见4.1.5.5,2010年版的4.1.5.5):
一一增加了阻燃光缆结构描述,修改了阻燃聚烯烃的指标,修改了阻燃光缆的燃烧性能要求(见4.1.5.8、4.4.2.4、4.4.4.9,2010年版的4.4.2.4,4.4.4.8);一删除了金属复合带搭接剥离强度的要求(见2010年版的4.4.2.2):增加了非金属加强件无外护层或04型外护层光缆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的规定(见表4);修改了限用物质限量的规定(见4.4.5,2010年版的4.4.5);修改了光缆标志擦拭试验方法,分别规定了压印和喷印的要求(见5.3.1,2010年版的5.3.1):一冲击柱面修改为冲击球面,修改冲击次数为至少5次,每个点1次,每两点相距不少于500mm(见5.5.4,2010年版的5.5.4):-增加了扭转实验中对W护套和P护套光缆护套凹陷的判定(见5.5.6):增加了鼠患危害的适用敷设方式和特殊条件(见附录A)。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江苏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特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泰瑞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江苏中博通信有限公司,中捷通信有限公司、苏州市吴江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所(国家通信光电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华信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康宁光缆有限公司、上海高人得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骋、沈家明、刘泰、黄正欧、谢书鸿、张伟民、段建彬、李吉超、贺永涛、YD/T7692018
杨红伟、王国良、陈宁虎、赵国、赵嘉荣、陈晓红、许江波、万红、谢圣明。本标准于1995年首次发布,2003年第一次修订,2010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IV
1范围
通信用中心管填充式室外光缆
YD/T769—2018
本标准规定了通信用中心管填充式室外光缆(以下简称光缆)的产品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存。
本标准适用于管道、直埋、隧道(通道)、非自承式架空等常规敷设方式的通信用中心管填充式室外光缆。
本标准不适用于气吹敷设的微型光缆和全干式光缆。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951.11一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IEC60811-1-1:2001,IDT)GB/T2952(所有部分)电缆外护层GB/T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4240不锈钢丝
GB/T6995.2—2008电线电缆识别方法第2部分:标准颜色GB/T7424.2—2008光缆总规范第2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IEC60794-1-2:2003,MOD)GB/T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9771(所有部分)通信用单模光纤5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
GB/T15065
GB/T15972.20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0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光纤几何参数(GB/T15972.202008,IEC60793-1-20:2001,MOD)GB/T15972.21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1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涂覆层几何参数(GB/T15972.21—2008,IEC60793-1-21:2001,MOD)GB/T15972.22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2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长度(GB/T15972.22—2008,IEC60793-1-22:2001,MOD)GB/T15972.40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0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衰减(GB/T15972.402008IEC60793-1-40:2001,M0D)GB/T15972.42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2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波长色散(GB/T15972.42—2008,IEC60793-1-42:2001,MOD)YD/T769—2018
GB/T15972.44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4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截止波长(GB/T15972.44—2008,IEC60793-1-44:2001,MOD)GB/T15972.45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5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模场直径(GB/T15972.45—2008,IEC60793-1-45:2001,MOD)GB/T15972.48一2016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8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偏振模色散(IEC60793-1-48:2007,NEQ)GB/T17650.2一1998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用测量pH值和电导率来测定气体的酸度(IEC60754-1:1994,IDT)GB/T17651—1998(所有部分)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idtIEC61034:1997)GB/T18380.12一2008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IEC60332-1-2:2004,IDT)GB/T24202光缆增强用碳素钢丝
GB/T26125一2011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镐、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IEC62321:2008,IDT)GB/T26572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YD/T629(所有部分)光纤传输衰减变化的监测方法YD/T723.2一2007通信电缆光缆用金属塑料复合带第2部分:铝塑复合带YD/T723.3一2007通信电缆光缆用金属塑料复合带第3部分:钢塑复合带YD/T837.1837.5—1996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YD/T839.2一2014通信电缆光缆用填充和涂覆复合物第2部分:纤育YD/T839.3一2014通信电缆光缆用填充和涂覆复合物第3部分:缆膏YD/T908—2011光缆型号命名方法YD/T1020(所有部分)电缆光缆用防蚁护套材料特性YD/T1065.2一2015光纤偏振模色散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链路偏振模色散系数(PMDQ)的计算方法
YD/T1113通信电缆光缆用无卤低烟阻燃材料YD/T 1115
(所有部分)通信电缆光缆用阻水材料YD/T1118.1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YD/T1118.2
YD/T1118.3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第3部分:改性聚碳酸酯YD/T1181.1光缆用非金属加强件的特性第1部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光缆用非金属加强件的特性第2部分:芳纶纱YD/T1181.2
光缆用非金属加强件的特性第3部分:芳纶增强塑料杆YD/T1181.3
YD/T1181.4光缆用非金属加强件的特性第4部分:玻纤纱JB/T8137
(所有部分)电线电缆交货盘产品分类3产品分类
3.1概述
YD/T769—2018
本标准所规定的光缆为中心管填充式室外光缆,其中心管内应有纤育连续填充,光缆阻水结构特征均为填充式。光缆按YD/T908一2011的规定分类和划分型式、规格和编制型号。其中,与护套有关的代号增加以下规定:
W—一夹带平行加强件的钢-塑料粘结护套:一一夹带平行加强件的塑料护套。P
注:P的含义为平行(Parallel)。3.2型式
3.2.1光缆的基本结构型式及名称光缆的基本结构型式及名称如下:GYXTW一中心管填充式、金属加强构件、夹带平行钢丝的钢-聚乙烯粘结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
GYXTZW一中心管填充式、金属加强构件、夹带平行钢丝的钢-阻燃聚乙烯粘结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
GYXTWH一中心管填充式,金属加强构件,夹带平行钢丝的钢-低烟无卤粘结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
GYXTW53一中心管填充式、金属加强构件、夹带平行钢丝的钢-聚乙烯粘结护套、纵包皱纹钢带铠装、聚乙烯套通信用室外光缆;GYMXTP一金属中心管填充式、金属加强构件、夹带平行钢丝的聚乙烯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GYMXTY一金属中心管填充式、金属加强构件、聚乙烯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GYXTY一中心管填充式、金属加强构件、聚乙烯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GYXTZY一中心管填充式、金属加强构件、阻燃聚乙烯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GYXTH一中心管填充式、金属加强构件、低烟无卤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GYFXTY一中心管填充式、非金属加强构件、聚乙烯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GYXTS一中心管填充式、金属加强构件、钢-聚乙烯粘结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GYXTZS一中心管填充式、金属加强构件、钢-阻燃聚乙烯粘结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GYXTA一中心管填充式、金属加强构件、铝-聚乙烯粘结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GYXTZA一中心管填充式、金属加强构件、铝-阻燃聚乙烯粘结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3.2.2各种主要型式适用场合
各主要型式和派生型式光缆的适用敷设方式和特殊条件参见附录A。YD/T769—2018
3.3规格
3.3.1光缆中的光纤应是符合GB/T9771规定的B1.1类(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B1.2类(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B1.3类(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B4类(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B6类(即弯曲不敏感单模光纤)单模光纤或用户要求的其它适用类别的光纤。3.3.2光缆中的光纤数宜为2芯~144芯,也可以是用户要求的其它芯数。3.4产品型号
光缆型号由光缆的型式和规格代号组成,两者之间用空格隔开。3.5产品标记bzxZ.net
加工订货时应标明光缆产品标记,它由光缆的型号和本标准编号组成。示例1:中心管填充式、金属加强构件、夹带平行钢丝的钢-聚乙烯粘接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包含24根B1.3类单模光纤,则光缆产品标记应表示为:GYXTW24B1.3YD/T769—2018
示例2:金属中心管填充式、金属加强构件、聚乙烯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包含24根B1.3类单模光纤,则光缆产品标记应表示为:
GYMXTY24B1.3YD/T7692018
4要求
4.1结构
4.1.1总则
4.1.1.1光缆应由光纤、中心管、加强构件、阻水材料和护层构成,护层又包括护套和可能有的外护层。附录B给出了一些典型光缆结构的例子。也可采用满足本标准规定的机械、环境和传输性能要求的其它结构。
4.1.1.2光缆结构应是全截面阻水结构,即水在缆芯和护层中都不能纵向渗流。4.1.1.3同批、同型式规格的光缆产品应具有相同结构排列和相同识别色谱。4.1.2缆芯
4.1.2.1概述
缆芯是一根包括多芯通信用单模光纤或用户要求的其它适用类别光纤的中心管,管中连续填充一种触变型的纤膏。
4.1.2.2光纤
4.1.2.2.1光缆中宜由同一类型的有涂覆层的通信用单模光纤或用户要求的其它适用类别光纤组成,其芯数应符合光缆规格要求。同批光缆应使用同一设计、相同材料和相同工艺制造出来的光纤。4
YD/T769—2018
4.1.2.2.2光纤涂覆层表面应有全色色标,其颜色应符合GB/T6995.2一2008规定,并且不褪色不迁移。充许使用光纤本色替代白颜色。4.1.2.2.3用于成缆的单模光纤性能应符合GB/T9771相关部分的有关规定。4.1.2.3中心管
4.1.2.3.1中心管类型包括塑料松套管和金属松套管,它对涂覆光纤起机械缓冲保护作用。4.1.2.3.2塑料松套管材料可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丙烯塑料(PP)、聚碳酸酯塑料(PC)或其它合适的塑料,PBT、PP和PC性能应分别符合YD/T1118.1、YD/T1118.2和YD/T1118.3规定:金属松套管材料可用不锈钢带或其它合适的金属材料,不锈钢带性能应符合GB/T3280规定。4.1.2.3.3当光纤芯数不超过12芯时,管内光纤采用全色谱识别,其颜色应按表1规定选取,在不影响识别的情况下允许使用光纤本色替代白颜色。当光纤数超过12芯时,光纤应扎束或在光纤表面添加色环以区分。对于扎束光纤,应使用有色扎纱区分,其颜色应从表1中选择。表1识别用全色谱
4.1.2.3.4中心管与光纤之间应有足够的空间,中心管与光缆护套间应具有一定的结构稳定保持力,避免中心管的抽出,以保证光缆的温度性能。其中:塑料松套管外径标称值宜为1.8mm~8.0mm,厚度应随外径增大而增大,其标称值宜为0.3mm~1.2mm,容差应满足:
当外径标称值为1.8mm~4.0mm(含4.0mm)时,外径标称值容差为土0.10mm,厚度容差为±0.05mm;
当外径标称值为4.0mm~8.0mm时,外径标称值容差为土0.20mm,厚度容差为土0.10mm。,金属松套管外径标称值宜为1.5mm~6.0mm,容差为土0.10mm;厚度应随外径增大而增大。其标称值宜为0.15mm~0.30mm,容差为土0.05mm。此外,松套管标称尺寸可随管中的光纤芯数改变,允许采用用户要求的其它标称尺寸。4.1.2.3.5光纤在中心管中的余长应均匀稳定,以使光缆的拉伸性能和衰减温度特性符合本标准规定。4.1.2.3.6中心管内的间隙应连续填充一种触变型纤膏。纤膏应与其相接触的其它光缆材料相容,且不损害光纤传输特性和使用寿命。纤膏应符合YD/T839.2一2014的规定,用于金属松套管的纤膏应为吸氢型纤膏。
4.1.3加强构件
4.1.3.1加强构件应在护套中或护套内中心管外,它可以是金属的或非金属的。这些加强构件应具有足够的截面、杨氏模量和弹性应变范围,以使光缆的拉伸性能和衰减温度特性符合本标准规定。4.1.3.2金属加强构件应用高强度单圆钢丝,高强度钢丝宜是磷化钢丝,也可以是不锈钢丝。当中心管为金属松套管时,也可采用镀锌钢丝。钢丝表面应圆整光滑。磷化钢丝和镀锌钢丝的杨氏模量应不低5
YD/T769—2018
于190GPa,其它性能应符合GB/T24202的规定。不锈钢丝性能应符合GB/T4240的规定。在光缆制造长度内,单圆钢丝不允许接头。4.1.3.3非金属加强构件宜用非金属纤维增强塑料杆,非金属纤维增强塑料杆包括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简称GFRP)杆、芳纶增强塑料(简称KFRP)杆和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简称BFRP)杆等类型GFRP性能应符合YD/T1181.1的规定,KFRP性能应符合YD/T1181.3的规定,BFRP性能应符合YD/T1181.5的规定。也可采用其它合适的非金属加强构件,例如芳纶纱、玻璃纤维纱或非金属纤维增强塑料带,芳纶纱应符合YD/T1181.2的规定,玻璃纤维纱应符合YD/T1181.4的规定。在光缆制造长度内,GFRP、KFRP、BFRP和非金属纤维增强塑料带不允许接头,芳纶纱或玻璃纤维纱每束允许有1个接头,但在任意200m光缆长度内只允许1个接头,4.1.4阻水层
为保证光缆具有良好的抗渗水能力,光缆护套以内可能渗水的间隙应有有效的阻水措施,在缆芯和护套间设有阻水层。阻水层可以是连续放置的阻水带、阻水粉或阻水纱,也可以是连续填充的缆膏,或间隔设置的阻水环(通常为缆膏)。阻水带和阻水纱性能应符合YD/T1115一2001的规定,缆膏性能应满足YD/T839.3一2014的规定,阻水粉性能要求待研究。4.1.5护套和外护层
4.1.5.1总则
4.1.5.1.1光缆常用护套有夹带平行加强件的钢一塑料粘结护套(简称W护套)、夹带平行加强件的塑料护套(简称P护套)、钢一聚乙烯粘结护套(简称S护套)、铝一聚乙烯粘结护套(简称A护套)和聚乙烯护套(简称Y护套)。
4.1.5.1.2当光缆需要进一步保护时,可在护套外施加保护层。除本标准另有规定,外护层结构应符合GB/T2952的有关规定。
4.1.5.1.3护套和外护层中黑色聚乙烯材料应采用线性低密度、中密度或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它们应符合GB/T15065规定。用户要求时,允许采用其它颜色的耐日光老化的聚乙烯套。4.1.5.1.4护套和护层表面应光滑圆整,任何横断面上均应无目力可见的气泡、砂眼和裂纹。4.1.5.2夹带平行加强件的钢一塑料粘结护套(W护套)4.1.5.2.1夹带平行加强件的钢一塑料粘结护套应在中心管外施加一层纵包搭接的钢塑复合带挡潮层,并同时挤包一层夹带平行钢丝或非金属纤维增强塑料杆的黑色塑料套。塑料套与复合带之间以及复合带两边缘搭接处应相互粘结为一体。复合带可采用不轧纹复合带或轧纹复合带,其搭接的重叠宽度应不小于5mm,或在缆芯直径小于8.0mm时重叠宽度不小于缆芯周长的20%。4.1.5.2.2钢塑复合带应符合YD/T723.3一2007规定的双面复合粘结薄膜钢带的要求。其中钢带的最小厚度不小于0.13mm,复合薄膜的标称厚度为0.058mm在光缆制造长度上允许有少量复合带接头,接头间的距离应不小于350m,接头处应电气导通。含接头的复合带强度应不低于不含接头的相邻段强度的80%。
4.1.5.2.3加强件外缘至塑料护套外缘的塑料厚度的标称值为1.0mm,最小值应不小于0.8mm,平均值应不小于0.9mm。
4.1.5.3夹带平行加强件的塑料护套(P护套)YD/T769—2018
夹带平行加强件的塑料护套应在中心管外挤包一层夹带平行钢丝或非金属纤维增强塑料杆的黑色塑料套,加强件外缘至塑料护套外缘的塑料厚度的标称值为1.0mm,最小值应不小于0.8mm,平均值应不小于0.9mm。
4.1.5.4钢/铝一塑料粘结护套(S/A护套)4.1.5.4.1钢/铝一塑料粘结护套应在中心管或螺旋绕包的加强件外施加一层纵包搭接的钢/铝塑复合带挡潮层,并同时挤包一层黑色塑料套,使塑料套与复合带之间以及复合带两边缘搭接处应相互粘结为一体。其搭接的重叠宽度应不小于5mm,或在缆芯直径小于8.0mm时重叠宽度不小于缆芯周长的20%。4.1.5.4.2钢塑复合带应符合YD/T723.3一2007规定的双面复合粘结薄膜钢带的要求。其中钢带的最小厚度不小于0.13mm,复合薄膜的标称厚度为0.058mm。在光缆制造长度上允许有少量复合带接头,接头间的距离应不小于350m,接头处应电气导通。含接头的复合带强度应不低于不含接头的相邻段强度的80%。
4.1.5.4.3铝塑复合带应符合YD/T723.2一2007规定的双面复合粘结薄膜铝带的要求。其中铝带的标称厚度为0.15mm,复合薄膜的标称厚度为0.058mm。在光缆制造长度上允许有少量复合带接头,接头间的距离应不小于350m,接头处应电气导通。含接头的复合带强度应不低于不含接头的相邻段强度的80%
4.1.5.4.4塑料护套厚度标称值为1.8mm,最小值应不小于1.5mm,护套任何横断面上的平均值应不小于1.6mm。
4.1.5.5聚乙烯护套(Y护套)
聚乙烯护套应紧密被覆于中心管或加强件的外周。聚乙烯护套厚度的标称值为1.6mm,最小值应不小于1.3mm,任何横断面上的平均值应不小于1.4mm;但有53型外护层时,标称值为1.0mm,最小值应不小于0.8mm,平均值应不小于0.9mm4.1.5.653型外护层
53型外护层应在护套外施加一层纵包搭接的皱纹钢塑复合带挡潮层,并同时挤包一层黑色聚乙烯,使聚乙烯套与复合带之间以及复合带两边缘搭接处相互粘结为一体。复合带纵包后的皱纹应成环状,其搭接的重叠宽度应不小于5mm,或在内护套直径小于8.0mm时重叠宽度不小于缆芯周长的20%。对钢塑复合带的要求同4.1.5.4.2。聚乙烯护层厚度的标称值为2.0mm,最小值应不小于1.6mm,任何横截面上的平均值应不小于1.8mm。护套与53型的钢带之间应用阻水带或阻水纱、阻水环或者其它阻水材料进行阻水。
4.1.5.7防蚁外被层
防蚁外被层(即4型)光缆一般在光缆的外层聚乙烯套上再挤包一层与其粘合的邵氏硬度HD不小于63的聚酰胺套或聚烯烃共聚物套,它应是耐日光老化的黑色、蓝色或其它颜色,其表面应完整、光滑、最小厚度应不小于0.4mm。也可用无毒无害的防蚁护套直接代替外层的聚乙烯套,其厚度应符合所代替的外层聚乙烯套的厚度规定。防蚁层用聚酰胺和聚烯烃共聚物材料应符合YD/T1020(所有部分)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