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行业标准(YD) > YD/T 2529-2013 SDH 数字微波通信设备和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YD/T 2529-201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2529-2013

中文名称:SDH 数字微波通信设备和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标准类别: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3508501

相关标签: 数字 微波通信 设备 系统 技术 测试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YD/T 2529-2013.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digital microwave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s and systems of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
1范围
YD/T 2529规定了SDH数字微波通信设备及系统的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包括同步数字系列(SDH)数字微波通信设备和系统的假设参考连接、通道和数字段、差错性能、频段、信道安排、容量系列、可用性指标以及射频(RF)接口特性和基带接口特性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并兼顾了其他业务、保护倒换、系统性能、网管、电源适应性、环境适应性、安全等要求。
YD/T 2529适用于同步数字系列(SDH)数字微波通信设备和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A: 低温
GB/T 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B: 高温
GB/T 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Ca: 恒定湿热试验
GB 3873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4798.1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1部分: 贮存
GB 4943.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7611-2001数字比特率 电接口规范
GB/T 15941-2008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进网要求
GB/T 16814-2008同步数字体系(SDH) 光缆线路系统测试方法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33.04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529-2013
代替YD/T909-1997、YD/T953-1998、YD/T1010-1999、YD/T904-1997
SDH数字微波通信设备和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Technical reg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digital microwavetelecommunicationeguipmentsandsystemsof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SDH)2013-04-25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前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设备和系统的构成·
5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5.1假设参考连接、通道和数字段·5.2差错性能
频段、信道安排及容量系列·
5.4可用性指标·
设备兼容性
测试要求·
射频(RF)接口特性
E1/E3/E4/STM-0/STM-1电接口特性5.9
STM-1/STM-4光接口
其他业务:
保护倒换
系统性能
网管要求·
电源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
安全要求
电磁兼容·
5.18标志、包装及储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测试用仪表参考文献··
YD/T2529-2013
本标准是数字微波通信设备和系统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预计如下:YD/T2529-2013
a)YD/T744-2009《准同步数字系列(PDH)数字微波通信设备和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b)YD/T2529-2013《SDH数字微波通信设备和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c)《扩频数字微波通信设备和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d)《分组数字微波通信设备和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本标准代替了下列标准:
a)YD/T909-1997《4~11GHzSTM-1SDH微波通信系统总技术要求》b)YD/T953-1998《4~11GHz2XSTM-1SDH微波通信系统总技术要求》c)YD/T1010-1999《STM-0SDH微波通信系统总技术要求》d)YD/T904-1997《SDH微波通信系统测量方法》本标准整合扩充了YD/T909-1997、YD/T953-1998、YD/T1010-1999和YD/T904-1997。与上述标准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增加了13GHz、15GHz、18GHz、23~55GHz工作频段,增加了波道安排、系统划分、频谱效率等级(见5.3节):
b)增加了发射频率容限,删除了微波收发信本振频率稳准度(见5.6.1.1节);c)增加了人工发射机输出功率控制(MTPC)(见5.6.1.3节);d)增加了射频(RF)频谱模板(见5.6.1.5节);e)增加了占用带宽(OBW)(见5.6.1.6节);f)增加了杂散发射,删除了发射频谱限制(见5.6.1.7节);g)删除了原四个标准中中频接口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h)增加了BER为1010、10-1°时接收机输入信号电平,删除了收信门限电平(见5.6.2.1节);i)增加了接收机输入电平范围(见5.6.2.2节);j)增加了E1/E3/E4/STM-0/STM-1电接口特性,删除了基带接口、抖动性能(见5.7节);k)增加了STM-1/STM-4光接口,删除了光接口规范(见5.8节);1)增加了其他业务接口,删除了辅助业务(见5.9节);m)
删除了原四个标准中微波帧复接;n)增加了系统性能(见5.11节);o)增加了网管要求,删除了网络管理功能(见5.12节);p)增加了电源适应性(见5.13节);9)增加了环境适应性(见5.14节);r)增加了安全要求(见5.15节);s)增加了电磁兼容(见5.16节);t)增加了包装、标志及储存(见5.17节)。11
YD/T2529-2013
本标准按照国家标准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通和电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北京地杰通信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贞恂、闫赞、张健、田
日敏、樊永军、王俊峰、王毓英、董望麟、李莉莉、昊、屈娟子、薛程、朱勤。
本标准代替YD/T909-1997、YD/T953-1998、YD/T1010-1999和YD/T904-1997YD/T909-1997和YD/T904-1997于1997年首次发布,YD/T953-1998于1998年首次发布,YD/T1010-1999于1999年首次发布,本次均为首次修订。Ⅲ
1范围
YD/T2529-2013
SDH数字微波通信设备和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本标准规定了SDH数字微波通信设备及系统的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包括同步数字系列(SDH)数字微波通信设备和系统的假设参考连接、通道和数字段、差错性能、频段、信道安排、容量系列、可用性指标以及射频(RF)接口特性和基带接口特性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并兼顾了其他业务,保护倒换、系统性能、网管、电源适应性、环境适应性、安全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同步数字系列(SDH)数字微波通信设备和系统。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GB3873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4798.1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1部分:贮存GB4943.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7611-2001数字比特率电接口规范GB/T15941-2008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进网要求GB/T16814-2008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测试方法YD1138固定无线链路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YD/T1098-2001路由器测试规范一一低端路由器YD/T1276-2003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测试方法YD/T5088-2005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信部无[2000]705号关于调整1~30GHz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容量系列及射频信道配置的通知工信部无[2008]353号关于发布7GHz频段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容量及射频波道配置规定的通知CEPT/ERC/REC12-10工作在48.5GHz-50.2GHz频段的数字系统调谐射频频率配置(Harmonizedradio frequency arrangements for digital systems operating in the band 48.5GHz-50.2GHz)ITU-RF.746固定业务系统无线频率配置(Radio-frequencyarrangementsforfixedservicesystems)ITU-RF.748工作在25GHz、26GHz、28GHz频段的固定业务系统射频频率配置(Radio-frequencyarrangements for systems of the fixed service operating in the 25, 26 and 28 GHz bands)ITU-RF.749工作在38GHz频段的固定业务系统射频频率配置(Radio-frequencyarrangementsforsystems of the fixed service operating in the 38 GHz band)1
YD/T2529-2013
ITU-R F.1191
数字固定业务系统带宽和无用发射(Bandwidthsandunwantedemissionsof digital fixed service systems)ITU-RF.1496工作在51.4-52.6GHz频段的固定无线系统射频信道配置(Radio-frequencychannelarrangements forfixed wireless systems operating in theband 51.4-52.6GHz)ITU-RF.1497工作在55.78-59GHz频段的固定无线系统射频信道配置(Radio-frequencychannelarrangements for fixed wireless systems operating in the band 55.78-59 GHz)ITU-RF.1520工作在31.8-33.4GHz频段的固定业务系统射频频率配置(Radio-frequencyarrangements for systems in thefixed service operating in theband 31.8-33.4 GHz)ITU-TG.826一次群速率或一次群速率以上国际恒定比特率数字通道的差错性能参数和指标(Brrorperformance parameters and objectives for international,constant bit rate digital paths at or above the primaryrate)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djacentChannel AlternatePolarizationAdjacent Channel Co-PolarizationAiternating Current
Alarm Indication Signal
Automatic Transmit Power ControlBaseBand
Background Block Error
Background Block Error RatioBit Error Rate
Basic Rate Access
Co-Channel Dual-PolarizationChannel Separation
Cyelic Redundancy Check
Direct Current
Errored Block
Electric-Magnetic CompatibilityErroredSeconds
Errored Seconds Ratio
Frame Check Sequence
International Gateway
InternetProtocol
Manuanl Transmit Power ControlOccupied Bandwidth
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相邻波道交叉极化
相邻波道同极化
告警指示信号
自动发射功率控制
背景块差错
背景块差错比
比特差错率
基本速率接入
同波道双极化
波道间隔
循环穴余校验
差错块
电磁兼容
差错秒
差错秒比
顿校验序列
国际关口
网际协议
人工发射功率控制
占用带宽
准同步数字系列
PathEnd Point
Residual Bit Error Ratio
Resolution Bandwidth
Radio Frequency
Root Mean Square
Receive Signal Level
Receiver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everely Errored Second
SeverelyErroredSecondRation
Transmitter
Video Bandwidth
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
Cross-Polar Interference Canceller设备和系统的构成
设备和系统的构成如图1所示。
主发射机支路
调制器
解调器
二分集处理
解调器
发射机
发射机RF
滤波器
分集接收机支路(如霜要的话)接收机
接收机
接收机RF
滤波器
接收机RF
滤波器
主接收机支路
注1:x、X为数字信号输入、输出参考点。注2:C、Cp、C为RF测量参考点。图1设备和系统的构成
通道终端点
YD/T2529-2013
残余比特差错率
分辨率带宽
均方根
接收信号电平
接收机
同步数字系列
严重差错秒
严重差错秒比
发射机
视频带宽
电压驻波比
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器
分集天线
主天线
主天线
方框图是原理性的,图中的每个方框与物理实体可能不完全对应,有些部分(如馈线)在使用中也可能并不需要。
5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5.1假设参考连接、通道和数字段27500km假设参考通道如图2所示。3
YD/T2529-2013
终端国
国内部分
中间国“
国际部分
假设参考通道27500km
a如果一条通道终结在IG,则只用国际部分的配额。b每一个中间国可以规定一个或两个国际接口局(进口或出口)。c假定有四个中间国。
图2假设参考通道的组成
5.2差错性能
5.2.1差错性能定义
差错性能事件相关定义如下:
国间部分
如:海缆
-块B:指一系列与通道有关的连续比特,每一比特属于并仅属于一个块;差错块EB:有一个或多个比特出现差错的块:差错秒ES:有一个以上差错块或至少一个缺陷的1s周期;-缺陷:指信号丢失、顺定位丢失或出现AIS信号:严重差错秒SES:包含30%的差错块或至少一个缺陷的1s周期:背景块差错BBE:在SES之外时间发生的块差错:差错秒比ESR:在一定的测试时间内,可用时间内的ES和总秒数的比;一严重差错秒比SESR:在一定的测试时间内,可用时间内的SES和总秒数的比;终端国
国内部分
背景块差错比BBER:在一定的测试时间内,在可用时间内的背景差错块和与总块数扣除SES中所有块后的残余块数的比。
5.2.2假设参考数字通道的差错性能指标及其分配策略5.2.2.1假设参考数字通道的差错性能根据ITU-TG.826建议,27500km国际假设参考数字通道的端对端的差错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表127500km国际假设参考数字通道端对端的差错性能比特率(Mbit/s)
每块比特数(比特/块)
4000~20000
2×10-4
假设参考数字通道的差错性能分配策略5.2.2.2
55~160
6000~20000
2×10+
160~3500
15000~30000
(未定义)
根据ITU-TG.826建议,27500km国际假设参考数字通道的差错性能指标分配策略如图3所示。4
固定分配部分45%
国际部分10%
国内部分35%
终端国1%
中间国2%
中间国2%
中间国2%
中间国2%
终端国1%
总指标100%
终端国17.5%
终端国17.5%
图327500km端对端指标的分配策略5.2.2.3
国内部分差错性能指标的分配
YD/T2529-2013
距离分配部分55%
1%/500km
国内网分为四个部分:省际干线为国际出口局到省中心和省中心到省中心:省内干线为省中心到地区中心;短途网也称本地网,是以地区中心为中心的网;接入网部分。对这四部分分配的指标见表2、表3、表4和表5。表2省级干线通道的差错性能指标速率(Mbit/s)
每块比特数(比特/块)
400020000
24×10-4
表中A=12%×L/5000(km),L=电路实际长度55~160
6000~20000
24×104
省内干线通道的差错性能指标
速率(Mbit/s)
每块比特数(比特/块)
4000~20000
2BX10-4
6000~20000
2BX10-4
表中B=1%×L/500(km)+2.5%,L=路由长度化整到最近的500km的整数倍表4本地微波传输通道的差错性能指标速率(Mbit/s)
每块比特数(比特/块)
表中C=5%
4000~20000
2CX10-4
55~160
6000~20000
2CX10-4
160~3500
15000~30000
(未定义)
160~3500
15000~30000
(未定义)
BX10-4
160~3500
15000~30000
(未定义)
CX10-4
YD/T2529-2013
速率(Mbit/s)
每块比特数(比特/块)bZxz.net
表中D-8%
表5接入微波传输通道的差错性能指标15~55
4000~20000
2D×10
信道安排及容量系列
频段、
工作频段
55~160
6000~20000
2D×10
160~3500
15000~30000
(未定义)
DX10-4
工作于23GHz和23GHz以下的设备应符合信部无[2000]705号文件和工信部无[2008]J353号文件的规定。注:按照信部无[2000]705号文件和工信部无[2008]353号文件规定,国内微波通信设备只允许工作在23GHz频段以下,高于23GHz频段为其他设备的工作频段。应用于国外的工作于23GHz以上设备可参考以下标准:25/26/28GHz参照ITU-RF.748的规定:-31GHz参照ITU-RF.746附件7的规定:32GHz参照ITU-RF.1520的规定:-38GHz参照ITU-RF.749的规定:50GHz参照CEPT/ERC/REC12-10的规定:-52GHz参照ITU-RF.1496的规定;55GHz参照ITU-RF.1497的规定。5.3.2
信道安排
信道安排可以是相邻波道交叉极化(ACAP)、相邻波道同极化(ACCP)或同波道按照系统设计,1
双极化(CCDP)。
系统划分
根据射频频段、信道间隔的安排和传输容量分成若干系统,如表6、表7所示。表63GHz~11GHz、13GHz/15GHz/18GHz系统划分及信道安排系统
频段(GHz)
信道间隔(MHz)
效率等级
信道安排
传输容量(Mbit/s)
2×155.52
622.08/4X155.52
2×155.52
4X155.52/622.08
2×155.52
频段(GHz)
13/15/18
13/15/18
频段(GHz)
24.5~29.5
31/32/38
24.5~29.5
31/32/38
24.5~29.5
31/32/38
24.5~29.5
31/32/38
31/32/38
表6(续)
信道间隔(MHz)
效率等级
信道安排
23GHz~55GHz系统划分及信道安排表7
信道间隔(MHz)
效率等级
信道安排
YD/T2529-2013
传输容量(Mbit/s)
2×155.52
2×155.52
2×155.52
2×155.52
622.08/4×155.52
传输容量(Mbit/s)
2×155.52
YD/T2529-2013
频段(GHz)
24.5~29.5
31/32/38
24.5~29.5
31/32/38
5.3.4频谱效率等级
表7(续)
信道间隔(MHz)
效率等级
信道安排
传输容量(Mbit/s)
2×155.52
622.08/4X155.52
4X51.84/8X51.84
给定频带中的最高传输速率取决于调制方式。根据调制状态可划分成为下列几个频谱效率等级,如表8所示。
表8频谱效率等级划分
调制方式
调制状态
频谱效率等级
4FSK/4QAM8PSK16QAM/32QAM
5.4可用性指标
5.4.1数字微波通道可用性定义
64QAM/128QAM
64/128
5A(ACAP)
5B(ACCP)/
(CCDP)
可用性=1一不可用性=[可用时间/(可用时间+不可用时间)]×100%256QAM/512QAM
256/512
6A(ACAP)
6B(ACCP)/
(CCDP)
不可用时间是至少在一个传输方向上,当接收端检测到10个连续的SES事件,则不可用时间开始,并且将此10s计入不可用时间:当接收端检测到10个连续的非SES事件时,一个新的可用时间开始,并且将此10s计入可用时间。
5.4.2可用性描述
长途假设参考数字通道的不可用指标定为0.06%/500km,不可用性指标按链路长度线性分配。为了使统计结果可信,统计时间应长于1年。5.5设备兼容性
不同设备制造商的发射设备与接收设备的射频接口及中频接口之间没有互通要求。但基带接口之间应能互连互通。
5.6测试要求
测试在射频、基带接口上进行。被测设备和测试用仪表预热0.5h以上。测试用仪表应满足附录A要求。5.7射频(RF)接口特性
5.7.1发射机(Tx)
5.7.1.1发射频率容限
5.7.1.1.1技术要求
发射频率容限应满足表8要求(包括稳定度、老化率及环境条件引起的频率变化)。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