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2547-201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2547-2013
中文名称:组播迁移技术要求 在轻型双栈(DS-Lite)场景下的组播迁移
标准类别: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7084939
相关标签:
组播
迁移
技术
轻型
双栈
场景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YD/T 2547-2013.Multicast transition technique from IPv4 to IPv6-multicast in 4-6-4 (DS-Lite) Deployments.
1范围
YD/T 2547规定了在轻型双栈(DS-lite) 过渡技术部署场景下,IPv4组播流量通过IPv6网络承载的实现,还规定了轻型双栈(DS-lite)局端Multicast AFTR和客户端mB4的功能要求,单组播地址的映射以及相关实现协议。
YD/T 2547适用于组播迁移技术在轻型双栈(DS-lite) 过渡技术场景下的局端和客户端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ETF RFC 2473 通用IPv6隧道机制(Generic Packet Tunneling in IPv6 Specification)
IETF RFC 4601 协议无关组播路由协议稀疏模式(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Sparse Mode(PIM-SM))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轻型双栈 (DS-lite)
采用IPv4-in-IPv6隧道和NAT这两个基本技术,使IPv4和IPv6用户终端可以通过IPv6网络连接。其中IPv4数据流封装到IPv4-in-IPv6隧道在IPv6网络中进行传送,IPv6数据流直接通过IPv6网络实现可达。
3.1.2
IPv4内嵌的IPv6地址
嵌入了32位IPv4地址的IPv6地址,这个IPv6地址可以是单播或组播地址。
3.1.3
mPrefix64
为构建IPv4内嵌的IPv6组播地址而专门定义的组播IPv6地址前缀。mPrefix64可以是两种类型:ASM模式或者SSM模式。ASM模式下定义为ASM mPrefix64,$SM模式下定义为SSM_mPrefix64 (见IETF RFC4607)。
标准内容
ICS33.04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547-2013
组播迁移技术要求
在轻型双栈(DS-Lite)场景下的组播迁移Multicasttransitiontechniquefrom IPv4toIPv6-multicastin4-6-4(DS-Lite)Deployments2013-04-25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词
4组播迁移技术的需求
4-6-4(DS-lite)场景下的组播技术综述S
6组播地址的映射关系
前缀分配。
6.2地址映射关系
7组播迁移技术在4-6-4(DS-Lite)场景下的要求7.1MulticastAFTR(mAFTR)的技术要求..7.2MulticastB4(mB4)的技术要求二层组播优化技术要求
8组播迁移安全技术要求·
地址前缀配置与算法要求·
mB4安全要求.
mAFTR安全要求·
8.4防火墙配置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组播迁移技术场景参考文献
YD/T2547-2013
YD/T2547-2013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茜、赵
锋、张忠建、马高峰、胡捷、秦超、陈运清、赵慧玲、王作强、马军锋、欧阳宇龙、刘谦。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组播迁移技术要求
在轻型双栈(DS-Lite)场景下的组播迁移YD/T2547-2013
本标准规定了在轻型双栈(DS-lite)过渡技术部署场景下,IPv4组播流量通过IPv6网络承载的实现,还规定了轻型双栈(DS-lite)局端MulticastAFTR和客户端mB4的功能要求,单组播地址的映射以及相关实现协议。
本标准适用于组播迁移技术在轻型双栈(DS-lite)过渡技术场景下的局端和客户端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IETFRFC2473通用IPv6隧道机制(GenericPacketTunnelinginIPv6Specification)IETFRFC4601
(PIM-SM))
协议无关组播路由协议-稀疏模式(ProtocolIndependentMulticast-SparseModeIETFRFC4605IGMP/MLD代理协议(InternetGroupManagementProtocol(IGMIP)/MulticastListenerDiscovery((MLD)-BasedMulticastForwarding(\IGMP/MLDProxying\))特定源组播协议(Source-SpecificMulticastforIP)IETFRFC4607
IETFRFC4798采用IPv6提供商边缘路由器在IPv4MPLS网络上连接IPv6孤岛(ConnectingIPv6IslandsoverIPv4MPLSUsingIPv6ProviderEdgeRouters(6PE))IETFRFC6052IPv4/IPv6翻译中的IPv6地址(IPv6AddressingofIPv4/IPv6Translators)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bzxZ.net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
轻型双栈(DS-lite)
采用IPv4-in-IPv6隧道和NAT这两个基本技术,使IPv4和IPv6用户终端可以通过IPv6网络连接。其中IPv4数据流封装到IPv4-in-IPv6隧道在IPv6网络中进行传送,IPv6数据流直接通过IPv6网络实现可达3.1.2
IPv4内嵌的IPv6地址
嵌入了32位IPv4地址的IPv6地址,这个IPv6地址可以是单播或组播地址,3.1.3
mPrefix64
为构建IPv4内联的IPv6组播地址而专门定义的组播IPv6地址前缀。mPrefix64可以是两种类型:ASM模式或者SSM模式。ASM模式下定义为ASM_mPrefix64,SSM模式下定义为SSMmPrefix64(见IETFRFC4607)。
YD/T2547-2013
uPrefix64
为构建IPv4内嵌的IPv6单播地址而专门定义的单播IPv6地址前缀(见IETFRFC6052)。3.1.5
在轻型双栈中的地址族过渡路由器,本标准中可以同时作为IPv4和IPv6组播分发树的一部分。mAFTR接收IPv4组播流并将其封装到IPv4-in-IPv6组播流中,并成为被封装后的IPv4-in-IPv6组播流的组播源。
在轻型双栈中的用户侧网关中,实现IGMP-MLD之间转换的功能,同时也实现对接收到的IPv4-in-IPv6组播流进行解封装。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S-Lite
MP-BGP
IPv6Provider Edge Routers
Adaptation Function
Address Family Transition Router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
Any Source Multicast
Basic Bridging BroadBand
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Domain Name System
Dual-Stack Lite
Electronic Program Guides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 EngineerTaskForce
InternetGroupManagementProtocol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IPTelevision
Multicast Listener DiscoveryMultiprotocolBorderGatewayProtocol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Rendezvous Point
Reverse Path Forwarding
shared Rendezvous Point TreeIPv6提供商边缘路由器
适配功能
地址族过渡路由器
应用层网关
任意源组播
宽带基本桥接型网关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域名服务系统
轻型双栈
电子节目表单
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
IP电视
组播成员发现协议
多协议边界网关协议
多协议标签交换
网络地址转换
独立组播协议
汇聚点
反向路径转发
共享树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StatelessAddressAutoConfigurationShortest Path Tree
Source Specific Multicast
SetTopBox
ExtensibleMarkupLanguage
组播迁移技术的需求
会话描述协议
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最短路径树
特点源组播
机顶盒
可扩展标记语言
YD/T2547-2013
随着IPv4地址的耗尽,以及IPv4网络向IPv6网络的过渡,各种业务需要保持业务的连通性。组播业务,特别是使用公网IPv4地址的组播业务需要保证从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过程中业务的连通性。IETFdraft-jaclee-behave-v4v6-mcast-ps和draft-tsou-multrans-addr-acquisition分别描述了组播迁移过程中的问题和对应策略。
公网IPv4地址的耗尽促进了更多的组播接收者和网络设备采用IPv6地址,而目前的组播数据还是IPv4封装模式的,所以确保IPv6和IPv4接收者能够访问IPv4的组播内容。针对组播业务主要有下面的需求a)带宽优化。为了带宽优化,组播数据内容要避免在一个网络中存在两份。在IPv4和IPv6网络共存的环境下,很可能有相同的IPv4和IPv6组播数据内容注入到同一个网络。所以组播迁移技术需要优化网络资源。
b)快速频道切换。用户从一个频道切换到另外一个频道,最大的等待时间只有几秒的时间。c)保持内容完整性。因为版权问题某些合同签署会保护内容提供商的组播内容不被修改。组播流在分发过程中要不能改变组播内容。d)保护业务质量。组播流穿过CGN或者进行组播报文封装时可能会导致分片或者增加额外的延迟,从而影响到业务质量,需要尽量避免此问题的发生。e)优化IPv4和IPv6交互功能的设计。在网络中有状态的NAT功能通常是为了负载均衡的目的。有状态NAT设计通常会带来很多运作问题,所以要优先采用无状态的设计。f)组播地址发现。在IPTV系统中,视频接收者需要先获取节目相关的信息。这些内容信息一般是通过XML编码或者通过会话描述协议(SDP)描述的。内容信息中一般包含组播组地址和组播源的IP地址。在IPv4向IPv6迁移期间,可能会发生组播接收者和组播源的IP版本不同的情况。所有组播接收者获取的IP地址既要与设备支持的版本一致,又要确保发送的IP信息能在地址翻译节点映射成组播源发送流量对应的IP版本的地址。
本标准定义的DS-lite场景组播迁移技术,描述了IPv4和IPv6网络间的适配功能AF的一种特定应用,及DS-Lite特定部署场景下的地址映射。AF功能不仅包含组播数据流和组播控制报文的适配,还包括STB和EPG间的适配能力,以及组播数据缓存相关的技术。在本标准中AF包括两个适配功能AF1和AF2,其中AF1位于在用户边缘设备且具有单播DS-liteB4功能的mB4上。AF2位于在用户接入的IPv6网络和包含组播源的IPv4网络的边界mAFTR上。在该应用场景中,组播数据封装采用IPv4-in-IPv6的模式穿过IPv6网络,组播接收者和组播源都只支持IPv4版本。3
YD/T2547-2013
54-6-4(DS-lite)场景下的组播技术综述本标准针对4-6-4场景中部署轻型双栈(DS-lite)技术时,局端设备和组播技术迁移的实现方案。轻型双栈方案采用IPv4-in-IPv6隧道和NAT这两个基本技术,使IPv4和IPv6用户终端可以通过IPv6网络连接。其中IPv4数据流封装到IPv4-in-IPv6隧道在IPv6网络中进行传送,IPv6数据流直接通过IPv6网络实现可达。在轻型双栈场景中,IPv4-in-IPv6隧道用来传送B4和AFTR之间双向的IPv4单播流量。轻型双栈参考模型包括三个组件:实现B4功能的家庭网关或直接主机,实现AFTR功能的网络设备,位于B4和AFTR之间的软线隧道。
B4设备可以采用路由型家庭网关实现,也可以在终端PC上运行DS-Lite客户端软件实现。AFTR设备负责执行IPv4-IPv4地址翻译,提供多个用户对全局IPv4地址池的复用。由于采用IPv6源地址作为隧道起始端的标识,终端主机的私有地址可以重叠而不会产生混乱。软线隧道即轻型双栈模型采用的IPv4-in-IPv6隧道,通过软线隧道,IPv4流量可穿越IPv6网络到达电信级IPv4-IPv4NAT设备(AFTR),CPE无需对私有IPv4地址进行翻译,从而避免了多级NAT。本标准重点在轻型双栈模型中扩展B4和AFTR的功能,将B4功能扩展为mB4功能,将AFTR功能扩展为mAFTR功能,实现IP>4组播流量在mAFTR至mB4之间更高效的传送。本标准的主要思路是在mAFTR和mB4中支持特定的组播IPv6地址前缀mPrefix64,当mB4后接入的IPv4用户主机申请加入IPv4组播组时,使用mPrefix64地址将IPv4组播地址转换为IPv4内嵌的IPv6组播地址,并将用户主机加入IPv6组播树(MDT)中,通过IPv6组播机制进行组播流的传送。当组播PIM加入(join)消息到达mAFTR时,mAFTR将内嵌在IPv6组播地址里的IPv4组播地址解析出来,并将用户接口加入到该IPv4组播地址对应的IPv4组播接收者列表中。图1所示为4-6-4(DS-lite)场景下的组播迁移技术实现方案示意。P4组播源
TPy4网络
IPv6隧道内的fP4组据流
IPv4组播流
纯IPv6接入AILD
report
控制信息
IPv6隧道组播流量
IPv4组播流量
组播流
IPy6网络
图14-6-4场景下的组播迁移技术实现方案在4-6-4场景下,mB4和mAFTR之间的内嵌到IPv6隧道中的IPv4组播流量被当成通常的IPv6组播流量进行转发。mB4和mAFTR之问的IPv6组播路由器使用隧道外层IPv6包头进行路由转发。对于已经建立了IPv6组播树的网络中的路由器,不需要针对IPv4内嵌的IPv6组播流量传送进行特殊的操作。6组播地址的映射关系
6.1前缀分配
YD/T2547-2013
当适配功能体AF1在用户网络边缘时,运营商需要控制用户网络边缘设备,确保在mB4上的地址映射和在网络侧节点的地址映射一致。IPv4地址和IPv6地址间的映射可以通过IPv4地址和IPv6的前级的方式形成IPv4内嵌的IPv6地址,例如在IETFRFC6052定义了单播的IPv4和IPv6地址的映射关系和前缀值。为了获取一致的组播映射关系,mB4设备需要获取组播相关的前缀信息。mB4可以通过DHCPv6option携带前缀信息的方式获取前缀,也可以采用静态配置的方式获取前缀。6.1.1单播的IPv6前缀
IPv6单播前缀用于SSM模式下映射组播源的IPv4地址。IPv4组播源的IP地址和单播的IPv6前缀构成组播源在IPv6网络中的IPv6地址。IETFRFC6052定义了多个单播IPv4地址联入IPv6地址的模式。mB4设备需要支持如下需求:
mB4获取的IPv4组播源地址映射成IPv4内嵌的IPv6地址的前缀值必须和IETFRFC6052定义的格式一致。
mB4需要根据获取的单播前缀值和IPv4组播源的IPv4地址构建组播源在IPv6网络的IPv4内嵌的IPv6地址,并封装到IPv6报文中。
mB4需要根据获取的单播前缀值以及IETFRFC6052的定义,提取接收的IPv6组播报文中的组播源的IPv4地址,并封装到IPv4报文中。6.1.2组播的IPv6前缀
IPv6组播前缀分别用于SSM模式和ASM模式下的组播组的IP地址映射。IPv4组播地址映射到IPv6组播地址的标准可参考单播地址的映射方式。目前draft-ietf-mboned-64-multicast-address-format定义了IPv4组播地址嵌入IPv6地址的格式。标准分别定义了ASM和SSM的组播前缀格式。ASM和SSM的组播前缀定义格式是唯一的,我们推荐在mB4配置SSM和ASM前缀的方式实现IPv4组播地址和IPv6组播地址的映射。同时也可以通过DHCPv6option获取组播地址的前缀信息。mB4配置或获取的IPv4组播源地址映射成IPv4内嵌的IPv6地址的前缀值必须和标准(例如,draft-ietf-mboned-64-multicast-address-format)定义的前缀值一致。mB4需要根据获取的组播前缀值和IPv4组播地址构建IPv4内嵌的IPv6组播组地址,并封装到IPv6报文中。
mB4需要根据获取的组播前缀值以及标准定义的组播格式,提取接收的IPv6组播报文中的组播IPv4地址,并封装到IPv4报文中。
6.1.3DHCPv6需求
DHCPv6client可以在DHCP消息中增加一个DHCPoption用于请求IPv4内嵌的IPv6地址的前缀。如果接收的来自DHCPv6client的DHCP消息中携带IPv4内嵌的IPv6地址前缀的DIICPoptionDHCPv6server可以在应答报文中携带此option,并携带前缀信息。DHCPv6server分配的IPv4内嵌的IPv6地址的前缀可以通过手动配置或者其它方式分配给边界网关确保IPv4和IPv6地址的一致映射。YD/T2547-2013
6.2地址映射关系
基于分配的组播地址前缀mPrefix64和单播地址前缀uPrefix64,mB4和mAFTR可以进行IPv4地址与IPv6地址之问的映射。表1和表2为使用/96前缀时的地址映射关系的示例,包括组播地址以及源单播地址的映射关系。
表1组播地址映射关系表
mPrefix64
ffxx:abc.:/96
uPrefix64
2001:db8:/96
IPv4地址
230.1.2.3
表2源单播地址映射关系表(外框加黑)IPv4地址
192.1.2.3
7组播迁移技术在4-6-4(DS-Lite)场景下的要求IPv4内联的IPv6组播地址
ffxx:abc:230.1.2.3
IPv4内联的IPv6组播地址
2001:db8::192.1.2.3
在DS-lite场景下实现组播的迁移,主要通过mAFTR与mB4两个功能模块完成组播报文的转发,其中mAFTR主要负责将IPv4组播报文通过无状态方法封装在IPv6报文中,mB4主要负责解封装这些数据包并转发,下面为mAFTR与mB4的具体技术要求。7.1MulticastAFTR(mAFTR)的技术要求mAFTR负责IPv4组播分发树和对应的IPv6组播分发树交换,是适配功能体AF2在运营商网络边缘的实例。mAFTR使用单播前缀形成IPv4内嵌的IPv6组播源的地址;mAFTR使用组播前缀形成IPv4内嵌的IPv6组播组地址。mAFTR通过IPv6IGP通告到达IPv4组播源的路由信息。为了实现反向路径转发(RPF)的检查,IPv6路由器和mAFTR必须在接口上使能PIM协议。7.1.1mAFTR的路由要求与组播控制报文处理过程对于mAFTR设备的路由要求,建议mAFTR属于组播分发树且在PIM路由器上执行RPF检查时位于面向组播源的反向检查路径上,这样mAFTR设备能够截获发送到组播源的PIM加入(Join)报文。mAFTR可以位于MLDQuerier/PIMv6DR上或者位于更上游的PIMv6路由器上。mAFTR必须实现对(*,G6)和(S6,G6)到对应的(*,G4)和(S4,G4)的PIMJoin,PIMPrune,PIMAssert消息的交互功能。S*表示组播源地址,G*表示组播组地址。(S6,G6)代表IPv6的组播源和组播组信息,(S4.G4)代表IPv4的组播源和组播组信息。
当mAFTR接收到PIMv6Join或MLDreport消息时,mAFTR必须检查其组播路由表是否包含有该IPv6组播组,并且检查收到PIMv6Join或MLDreport消息的接口是否在该组播组的出接口列表中。当mAFTR位于MLDQuerier/PIMv6DR上时,mAFTR会收到MLD报文,其处理过程如下:a)一旦收到MLD报文,mAFTR设备在IPv6组播路由表中检查是否存在相关的记录。b)如果存在相关记录,则添加收到报文的接口到相关记录的接口表中,如果不存在相关记录,则生成一条新的记录。
c)mAFTR然后检查报文中的IPv6组播组地址是否属于配置mPrefix64前缀范围。d)如果符合mPrefix64的前缀范围,那么mAFTR从收到的IPv6组播地址中根据映射算法得到相关的IPv4组播地址,然后检查在IPv4组播路由中是否存在相关记录,如果存在则添加收到报文的接口到相关记录中。否则,如果不存在相关组播转发记录,那么mAFTR设备生成一个组播转发条目,并且同时通知6
YD/T2547-2013
自身连接IPv4组播域的接口根据上述IPv4地址生成相应的PIMv4关系报文,然后发送到RP或者相关的组播源。
当mAFTR位于更上游的PIMv6路由器时,mAFTR会收到PIM报文,其处理过程如下:a)一旦收到PIMv6Join报文,mAFTR设备检查是否存在相关的IPv6组播路由记录;b)如果没有该IPv6组播组,则mAFTR需要在组播路由表中创建一个新的组播组,并且把接收到PIMv6Join消息的接口加入到组播组的出接口列表。如果存在该LPv6组播组且接收到PIMv6Join消息的接口不在组播组的出接口列表中,则加入该接口到出接口列表;c)mAFTR然后检查报文中的IPv6组播组地址是否属于配置的mPrefix64前缀范围,即IPv6组掘地址是否包含映射前缀。那么mAFTR从收到的IPv6组播地址中根据算法得到相关的IPv4组播地址,然后检查是否存在相关的IPv4组播路由记录,如果不包含该组播组地址,则在IPv4组播路由表中创建该组播组,并把IPv4-in-IPv6虚拟接口加入该组播组出接口列表。如果IPv4组播路由表包含该组播组地址,则检查IPv4-in-IPv6虚拟接口是否在该组播组出接口列表,没有则加入该接口到组播组出接口列表。最后从IPv4接口发送PIMv4Join消息。
如果组播支持SSM模式,那么mAFTR和mB4需要额外的检查位于PIMv6报文或者MLD报文中组播源地址是否属于配置uPrefix64范围。只有通过这个检查,mAFTR才能发送相应的PIM报文到组播源或者RP。
如果支持多mAFTR部署场景,则mAFTR需要支持根据从IPv4接口和IPv6接口到达组播源的最短路径(最短路径要考虑IPv4到IPv6组播流转换的路径开销)和组播分发树信息确定mAFTR的上行接口。如果到组播源最短路径是IPv6上行接口,则从该接口发送PIMv6Join消息。如果到组播源最短路径是IPv4上行接口,则进行IPv6组播和IPv4组播地址的映射和适配操作。7.1.2ASM模式下共享树的构建
7.1.2.1RP位于IPv4侧
当RP位于IPv4组播域时,共享树的生成与普通共享树生成方法相同。mAFTR可以通过配置或其他发现方法获得组播组RP的IPv4地址。7.1.2.2RP位于IPv6侧
当RP位于IPv6组播域时,IPv4内嵌的IPv6组播组的RP可以通过静态配置到所有的PIMv6路由器上也可以通过一些发现方法让PIMv6路由器获得RP的地址,mAFTR可以设置为IPv6组播组的RP。IPv6共享树的生成见IETFRFC4601,由于mAFTR位于加入组播源的路径上,因此支持从共享树切换到源树。mAFTR能够接受来自IPv6域的PIMv6Join报文同时拥有组播接受者的JIPv4组播组的路由信息,因此mAFTR能够将IPv6共享树嫁接到IPv4共享树上。7.1.2.3切换共享树到最短路径树当mAFTR接收到第一个包含有IPv4内嵌的IPv6地址的组播报文,它利用邻居节点的PIMv6Asscrt和:PIMv4Assert报文的路径开销值确定最短路径接口。该接口可以是IPv4接口或者IPv6接口。mAFTR通过从该接口发送PIMv4Join或PIMv6Join报文从共享树(RPT)切换到最短路径树(SPT)。7.1.3mAFTR的组播报文处理要求mAFTR主要完成对报文的封装和转发工作。YD/T2547-2013
当mAFTR接收到IPv4组播数据报文,查找匹配的组播组,并转发组播数据报文到每个出接口列表。如果IPv4-in-IPv6接口包含在出接口列表中,则IPv4组播数据报文要通过IPv4映射的IPv6组播地址的IPv6报文头封装后转发给对应的接口。当mAFTR同时从IPv6接口和IPv4接口接收到相同内容的组播数据报文,也就是说IPv4的组播IP地址是IPv6组播IP地址的IPv4内嵌地址,这代表mAFTR同时接收到两份相同流量的组播报文,则mAFTR分别从IPv4接口和IPv6接口发送PIMAssert报文。mAFTR根据收到邻居路由器的PIMAssert报文的开销值以及IPv4到IPv6组播转换的开销选择从IPv4接口还是从IPv6接口接收组播数据报文。如果选择IPv6接口,则从IPv4接口发送PIMv4Prune消息:如果选择IPy4接口,则从IPv6接口发送PIMv6Prune消息。其报文处理流程如下:
a)当收到IPv4组播报文时,嵌入mAFTR功能的PIMv4路由器查找IPv4组播路由表:b)如果在IPv4组播路由记录中存在IPv4-in-IPv6接口,那么mAFTR进行封装操作。使用配置的mPrefix64把IPv4组播地址转换到相关的IPv6组播地址,使用配置uPrefix64把IPv4源地址转换到IPv6源地址,然后把这两个地址作为封装外层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形成IPv6组播报文:c)然后联入mAFTR功能的设备在IPv6侧的PIMv6路由器上查找相关的IPv6组播路由表,主要依据上一步形成的IPv4内嵌的IPv6地址。如果在IPv6组播路由记录中存在组播接收者的接口,那么形成的IPv6组播数据会通过这些接口发送到组播分发树并最终到达mB4设备。7.1.4mAFTR的稳定性要求
为了保证组播网路的可靠性、鲁棒性以及负载分担,可以在组播网络中部署多个mAFTR节点。这些节点需要配置相同的mPrefix64与uPrefix64前缀以及相同的地址映射算法。7.2MulticastB4(mB4)的技术要求7.2.1定义
mB4网元是位于用户侧的双栈设备(家庭网关),实现IGMP-MLD之间转换的功能,同时也实现对接收到的IPv4-in-IPv6组播流进行解封装,是适配功能体AF1在用户网络边缘的实现实例。7.2.2IGMP-MLD转换功能
mB4具有IGMP与MLD之间的转换功能,主要包括IGMP代理功能见IETFRFC4605)以及IGMP/MLD适配功能,其中适配功能将IGMP消息的内容直接映射到MLD消息中,适配功能位于IGMP代理功能的上行方向上
IGMP代理功能主要代理用户侧的主机发送IGMP报文关系报文及维护成员组关系,并基了该关系进行组播转发。它主要维护两种接口类型,一种接口类型称为上行接口,表示mB4朝向组播分发树树根方向的接口,该接口运行MED协议,执行MLD协议的主机行为:另一种接口类型成为下行接口,主要表示mB4与用户主机相连接的接口,即背向组播分发树树根方向的接口,这些接口运行IGMP协议,执行IGMP协议的路由行为,如图2所示。
mB4的组播控制报文转换功能为收到IPv4组播域的IGMP控制报文时,生成相应的IPv6组播域的MLD报文并发送。mB4侦听每个下游接口的IGMP消息,当mB4从用户侧接口收到IGMPreport消息通过IGMPproxy功能转发到IGMP/MLD适配功能后,IGMP/MLD适配功能基于mPrefix64前缀的地址映射关系将此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