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行业标准(YD) > YD/T 2573-2017 代替 YD/T 2573-2013 LTE FDD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YD/T 2573-201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2573-2017

中文名称:代替 YD/T 2573-2013 LTE FDD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标准类别: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42940376

相关标签: 2013 数字 蜂窝 移动 通信网 基站设备 技术 第一阶段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YD/T 2573-2017.LTE FDD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eNodeB equipment (Phase 1).
1范围
YD/T 2573规定了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第-阶段基站设备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接口要求、操作维护要求、机械和环境要求、电源和接地要求和同步要求等。
YD/T 2573适用于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第-阶段的宏覆盖、中等覆盖和本地覆盖基站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943.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YD/T 1082接入网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及基本环境适应性技术条件
YD/T 2558-2013 基于祖冲之算法的LTE终端和网络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YD/T 2563-2013 LTB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所有部分)
YD/T 2564-2013 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层二技术要求(第一阶段(所有部分)
YD/T 2565-2013 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层三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所有部分)
YD/T 2566-2013 LTE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S1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所有部分)
YD/T 2568-2013 LTE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X2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所有部分)
ITU-R SM.328发射的范围和频段(Spectra and bandwidth of emissions)
ITU-R SM.329杂散辐射域无用辐射(Unwanted emissions in the spurious domain)
3GPP TS 25.104 基站无线发射与接收(频分双工) ( Base Station (BS)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FDD))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33.06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573—2017
代替YD/T2573—2013
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基站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LTE FDD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eNodeB equipment (Phase 1)2017-04-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7-07-01实施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符号和缩略语..
4无线接入网结构.
5功能要求.
5.1系统参数.
5.2信道复用。
多天线技术,
调制、信道编码、交织和加扰
5.5参考信号
资源分配和调度.
5.8功率控制.
5.9小区间干扰抑制,
系统信息广播
PDCCH和下行控制信息
5.12PUCCH和上行控制信息
随机接入
MAC层功能..
5.16RLC层功能,
PDCP层功能.
5.18RRC层功能,
5.19非连续接收(DRX)
5.20E-UTRAN系统内移动性管理
接入控制、负载控制和拥塞控制.5.22
测量功能.
5.23系统间互操作要求
支持CSFB功能
YD/T2573—2017
YD/T25732017
6峰值吞吐量性能
7承载与QoS业务..
7.1无线承载,
8基站设备性能
8.1工作频段与信道安排
8.2发射机性能,
8.3接收机性能。
8.4性能要求.
8.5可用性和可靠性
9接口要求
9.1Uu接口要求..
9.2S1接口要求..
9.3X2接口要求,
10操作维护(O&M)要求,
10.1用户接口.
配置管理
性能管理.
故障管理
维护管理
安全管理
跟踪管理。
10.8日志管理
SON功能要求
11同步要求.
11.1同步源
11.2时钟保持、
12环境要求
12.1概述,
12.2温度湿度
12.3防尘防水等级
13电源和接地.
13.1BBU电源要求..
13.2RRU电源要求..
13.3设备接地要求.
13.4电源保护功能要求.
13.5防护要求,
PPCERRPEEE
14电磁兼容能力
15安全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测量信道
附录B(规范性附录)传播条件,附录C(规范性附录)干扰信号
参考文献
YD/T2573—2017
YD/T2573—2017
本标准是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第一阶段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如下:
a)YD/T2573一2017《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b)YD/T2574一2017《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YD/T2573一2013《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与YD/T2573一201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标准适用范围增加了中等覆盖基站和本地覆盖基站(见第1章);一增加了LTEFDD与TD-LTE间的移动性要求(见5.20);修改了异频测量要求(见5.22,2013年版的5.22):修改了支持CSFB功能的要求(见5.24,2013年版的5.24)。一增加了中等覆盖、本地覆盖基站的定义和相应的发射机、接收机射频指标(见3.1.2,3.1.3,8.2和8.3):
删除了发射机非期望发射、接收机阻塞要求中部分不适用于我国的频段的要求(见2013年版的8.2.5和8.3.6);
—增加了4通道基站的要求(见8.4)。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诺基亚通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霞艳、顾曼霞、张光辉、徐菲、王小磊、李传军、朱作燕、马子江、张增洁、贺敬、苏苓、池连刚、张涛、潘冲、范斌。本标准于2013年7月首次发布,本次为首次修订。IV
1范围
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基站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YD/T2573—2017
本标准规定了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第一阶段基站设备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接口要求、操作维护要求、机械和环境要求、电源和接地要求和同步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第一阶段的宏覆盖、中等覆盖和本地覆盖基站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943.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YD/T1082接入网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及基本环境适应性技术条件YD/T2558-一2013基于祖冲之算法的LTE终端和网络设备安全技术要求YD/T2563一2013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所有部分)YD/T2564一2013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层二技术要求(第一阶段(所有部分)YD/T2565一2013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层三技术要求(第一阶段)(所有部分)YD/T2566一2013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S1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所有部分)YD/T2568一2013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X2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所有部分)ITU-RSM.328
发射的范围和频段(Spectraandbandwidthofemissions)ITU-RSM.329杂散辐射域无用辐射(Unwantedemissionsinthespuriousdomain)3GPPTS25.104基站无线发射与接收(频分双工)(BaseStation(BS)radiotransmissionandreception(FDD))
3GPPTR25.942无线射频系统场景(RadioFrequency(RF)systemScenarios)3GPPTS36.113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基站与直放站的电磁兼容能力(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Base Station(BS)and repeater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Release9))
3GPPTS36.141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基站一致性测试(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Access (E-UTRA);Base Station (BS)conformance testing (Release9))3GPPTS36.211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物理信道和调制(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Release 9))YD/T25732017
3GPPTS36.212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复用和信道编码(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Multiplexingandchaninelcoding(Release9))EEE1588-2008用于网络测量与控制系统的精确时钟同步协议(Standard foraPrecisionClock SynchronizationProtocolforNetworked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s)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
宏覆盖基站wideareaBS
适用于宏蜂窝覆盖场景,从基站到UE的最小耦合损耗为70dB。3.1.2
中等覆盖基站mediumrangeBs
适用于微蜂窝覆盖场景,从基站到UE的最小耦合损耗为53dB。3.1.3
本地覆盖基站localareaBS
适用于微微蜂窝覆盖场景,从基站到UE的最小耦合损耗为45dB。3.2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16QAM
16阶正交幅度调制
64阶正交幅度调制
邻道泄漏抑制比
应答信号
邻道选择性
聚合最大比特速率
加性高斯白噪声
基带单元
码分多址
循环前缀
电路域回落
信道质量指示
16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64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RatioAcknowledgement(inHARQprotocols)Adjacent Channel SelectivityAggregated Maximum Bit Rate
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Base Band Unit
Base Stat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yclicprefix
Circuit Switched (CS)Fallbac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RNTI
eNodeB (eNB)
EARFCN
E-MBMS
E-UTRA
E-UTRAN
循环亢余校验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连续波
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离散傅里叶变换
数据无线承载
非连续接收
非连续发射
分散式虚拟资源块
演进型NodeB
E-UTRA绝对无线频道号/频点号
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技术
增强的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
扩展步行A模型
演进的分组核心网
每资源单元的能量
扩展典型城市模型
地震海啸预警系统
演进UTRA
演进UTRAN
扩展车辆A模型
矢量幅度误差
频分复用
快速以太网
快速傅里叶变换
顿协议
参考测量信道
保障比特速率
千兆以太网
GSMEDGE无线接入网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
信道内选择性
YD/T2573—2017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Continuous Wave
Direct Current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ationData Radio Beare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Virtual resource blocks of distributed typeEvolved NodeB
E-UTRA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Number
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Enhanced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Service
Extended Pedestrian A model
Evloved Packet Core
EnergyPer Resource Element
Extended Typical Urban model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Evolved UTRA
Evolved UTRAN
Extended Vehicular A model
Error Vector Magnitude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Fast Ethernet
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
Frame Protocol
Fixed Reference Channel
Guaranteed Bit Rate
Gigabit Ethernet
GSM EDGERadio Access Network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In-Channel Selectivity
YD/T2573—2017
集中式虚拟资源块
移动设备
媒体访问控制
最大比特速率
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单频网
调制编码方式
主信息块
多输入多输出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操作管理维护
正交额分复用
正交频分多址
物理广播信道
物理层小区标识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协议数据单元
物理多播信道
预编码矩阵指示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物理资源块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QoS类型标识
服务质量
四分之一相移键控
无线接入技术
资源块
资源单元
资源单元组
秩指示
无线链路控制
均方根
无线资源控制
Virtual resource blocks of localized typeMobile Equipment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ximum Bit Rate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ingleFrequency Network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asterInformationBloc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ccess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Physical layer Cell Identity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rotocol Date Unit
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hysical Resource Block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QoSClassIdentifier
Quality of Service
Quadrature Phase-Shift Keying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esource Block
Resource Element
Resource-Element Group
Rank Indicator
Radio Link Control
Root Mean Square (value)
Radio Resource Control
SC-FDMA
无线接入网结构
射频远端单元
参考符号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接收机
单载波频分多址
系统信息块
信噪比
自组织网络
信令无线承载
探测参考信号
定时提前
传输时间间隔
发射机
用户设备
UTRAN登记区
通用用户身份识别模块
通用陆地无线接入
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
宏覆盖
宽带码分多址接入
Remote RF Unit
Reference Symbol
YD/T2573—2017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eceiver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Signal-to-Noise Ratio
Self Organization Network
Signalling Radio Bearer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TimingAdvanc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ransmitter
User Equipment
UTRANRegistrationArea
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WideArea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LTE无线接入网(即E-UTRAN)如图1所示。LTE无线接入网由一个或多个基站(eNB)组成,基站通过S1接口连接到核心网EPC,基站之间可以通过X2接口连接。在S1-Flex配置中,每个基站在个池区域内和所有的EPC节点连接。基站通过空中接口(即Uu接口)与UE通信。EPC
E-UTRAN
无线网络子系统
YD/T2573—2017
在图1中所涉及到的设备实体包括:移动台(UE):包括移动设备(ME)和通用用户身份识别模块(USIM)。基站(eNB):为一个小区或多个小区服务的无线收发信设备。基站设备(eNB)可采用分布式结构,即由基带单元设备(BBU)和射频远端设备(RRU)构成,如图2所示。其中RRU与基带单元设备BBU相连,BBU通过S1接口和EPC连接。基站设备(eNB)也可采用基带部分与射频部分合设的宏基站结构。S
2分布式基站设备示意
5功能要求
5.1系统参数
1系统带宽
eNodeB支持表1给出的系统带宽。表1系统带宽要求
系统带宽
OFDMA/SC-FDMA参数
支持100个PRB
支持75个PRB
支持50个PRB
支持25个PRB
支持15个PRB
支持6个PRB
eNodeB支持下行OFDMA和上行SC-FDMA传输。OFDMA/SC-FDMA操作支持表2的参数配置。6
子载波间隔
参数配置
CP(循环前缀)长度
顿结构
OFDMA/SC-FDMA参数配置要求
16.67μus
33.33μus
eNodeB支持E-UTRAN无线顿结构1(FSI),如图3所示。
OneradioframeT-3072007,-10msOneslotT=153607,=0.5ms
One subframe
信道复用
物理信道
LTEFDD顿结构
eNodeB支持表3中下行物理信道的传输#18
下行物理信道传输要求
下行物理信道
主同步信号(PSS)
辅同步信号(SSS)
物理广播信道(PBCH)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物理HARQ指示信道(PHICH)
eNodeB支持对表4中上行物理信道的配置和接收表4上行物理信道配置和接收要求上行物理信道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传输信道
eNodeB支持表5中下行传输信道的传输。YD/T2573—2017
用于独立载波E-MBMS系统
常规长度CP
扩展长度CP
用于独立载波E-MBMS系统的CP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