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行业标准(YD) > YD/T 2767-2014 通信局(站)电能管理系统
YD/T 2767-201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2767-2014

中文名称:通信局(站)电能管理系统

标准类别: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9405885

相关标签: 通信局 电能 管理系统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YD/T 2767-2014.Electrical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for telecommunication stations/sites.
1范围
YD/T 2767规定了通信局(站)电能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结构和组成、硬件配置、软件功能和通信协议等要求。
YD/T 2767适用于通信局(站)单独设置和通过动环监控系统采集数据的、用于监测和采集交流电能信息的电能管理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17215.321-2008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 级和2级)
GB/T 17215.323-2008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3部分:静止式无功电能表(2 级和3级)
GB/T 17626.2-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
YD/T 1363.3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3部分:前端智能设备协议
YD/T 1821-2008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能管理系统 Eletrical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用于采集和管理通信局(站)电能信息的系统。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9.24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767-2014
通信局(站)电能管理系统
Electrical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forteiecommunicationstations/sites2014-10-14发布
2014-10-14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系统结构和组成?
硬件配置要求·
软件功能要求
通信协议
YD/T2767-2014
YD/T2767-2014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温州市创力电子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中兴力维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杭州尚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新宏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伊顿电源(上海)有限公司、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贝电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锂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点至信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亦珩、赖世能、张焱、侯永涛、王平、郭明青、谢凤华、陈杰、同易杰、潘海颖、张永亮、罗小兵、张弛、王伟、赵云飞、李峰、李学明、叶建忠、柳威、徐涛、鲍东。1范围
通信局(站)电能管理系统
YD/T2767-2014
本标准规定了通信局(站)电能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结构和组成、硬件配置、软件功能和通信协议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通信局(站)单独设置和通过动环监控系统采集数据的、用于监测和采集交流电能信息的电能管理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9254-2008
GB/T17215.321-2008
GB/T17215.323-2008
GB/T17626.2-2006
GB/T17626.3-2006
GB/T17626.4-2006
GB/T17626.5-2008
GB/T17626.11-2008
YD/T1363.3
YD/T1821-2008
3术语和定义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级和2级)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3部分:静止式无功电能表(2级和3级)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3部分:前端智能设备协议
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电能管理系统ElectricalEnergyManagementSystem用于采集和管理通信局(站)电能信息的系统。3.2
管理中心ManagementCenter
统计、分析和管理各个通信局(站)电能信息的网络管理平台。3.3
集中管理中心CentralManagementCenter管理中心的上一级,用于统计和分析各个管理中心数据的网络管理平台。YD/T2767-2014
采集模块AcquisitionModule
完成电能信息采集和管理功能,并提供相应信息的设备。3.5
采集单元AcquisitionUnit
在通信局(站)本地收集和汇总采集模块电能信息的设备。3.6
组网Networking
依据维护管理体制而采取的网络组织。3.7
通信协议CommunicationProtocol规范两个实体之间进行标准通信的应用层的规约。3.8
接口Interface
两个系统(上下级或对等系统)之间具体的通信协议:应用到硬件设备时,指设备的物理端口。3.9
动环监控系统SupervisionSystemforPowerandEnvironment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3.10
参比电压ReferenceVoltage
确定采集模块有关特性的电压值。3.11
参比频率ReferenceFrequency
确定采集模块有关特性的频率值。3.12
参比电流ReferenceCurrent
确定采集模块相关特性的电流值,包括起动电流、基本电流和额定电流。3.13
起动电流StartingCurrent
采集模块起动并连续计数的电流的最小值。3.14
基本电流BasicCurrent
确定直接接入采集模块有关特性的电流值。3.15
额定电流RatedCurrent
确定经互感器工作的采集模块有关特性的电流值。2
最大电流MaximumCurrent
采集模块能满足标准要求的准确度的电流最大值。4系统结构和组成
组网结构
YD/T2767-2014
电能管理系统一般采用四级结构,分别是集中管理中心、管理中心、采集单元和采集模块。采集模块负责采集各类通信局(站)和设备的电能数据:采集单元负责收集和汇总采集模块的数据,并上传到管理中心:管理中心负责电能数据的统计、分析,并对底端设备进行配置和管理:当需要对多个管理中心的数据汇总分析时,则可以通过设置集中管理中心来实现。组网结构如图1所示。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不设置集中管理中心和采集单元。集中管理中心
C接口
动环监控
4.2组网方式
C接口
B接口
A接口
管理中心
A接口
C接口
管理中心
A接口
图1电能管理系统组网结构
c接口
动环监控
电能管理系统有两种组网方式:第一种组网方式是采集模块通过采集单元将电能数据上传到管理中心或采集单元直接将电能数据上传到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将指定的数据传输到集中管理中心。第二种组网方式是动环监控系统将采集的电能数据直接传输到管理中心。在合理组网的前提下,应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传输方式。
4.3组网原则
一个系统宜设置一个最高级别的管理中心(集中管理中心或管理中心)。可根据实际需求决定是否设置集中管理中心。当系统中设有集中管理中心时,则集中管理中心是最高级别的管理中心:当系统中未设集中管理中心时,则管理中心是最高级别的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可以管理一个或多个通信局(站)。各通信端局(站)可根据用电设备的具体情况,配置一个或多个采集模块:也可根据采集模块的数量,配置一个或多个采集单元。4.4接口
采集模块与采集单元或管理中心之间的接口定义为“数据采集协议”一A接口。采集单元与管理中心之间的接口定义为“数据接入协议”—B接口。3
YD/T2767-2014
管理中心与集中管理中心,或与其他电能管理系统,或与动环监控系统等其他系统之间的接口定义为“系统互联协议”C接口。
5硬件配置要求
5.1管理中心要求
5.1.1环境条件
管理中心配置的各类设备在YD/T1821-2008规定的机房温度和相对湿度环境中应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5.1.2硬件基本要求
管理中心应具备高速计算能力和海量数据存储处理能力,重点满足数据库的操作和数据计算功能。管理中心应具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满足2年以上的系统数据存储要求。5.1.3电磁兼容性能
静电放电抗扰性试验应符合GB/T17626.2-2006的要求。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应符合GB/T17626.3-2006的要求。电快速脉冲群抗扰性试验应符合GB/T17626.4-2006的要求。浪涌抗扰性试验应符合GB/T17626.5-2008的要求。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应符合GB/T17626.11-2008的要求。传导骚扰、辐射骚扰应符合GB9254-2008的要求。5.1.4可靠性
管理中心应能够长期、稳定运行。服务器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应不低于50000h。管理中心的个别设备损坏应不影系统中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管理中心的的重要设备(如数据库服务器等)宜成对配置,采用主备用或负荷分担方式工作。5.2集中管理中心要求免费标准bzxz.net
集中管理中心是管理中心的上一级设备,用于管理和汇总管理中心的全部或部分数据信息。集中管理中心的硬件配置要求与管理中心相同。5.3采集单元要求
5.3.1环境条件
5.3.1.1温度
工作温度:-10℃~~45℃。
存储温度:-25℃~70℃。
5.3.1.2相对湿度
工作相对湿度:≤90%(40℃土2℃)。存储相对湿度:≤95%(40℃±2℃)。5.3.1.3大气压力
工作大气压力:70kPa106kPa。
5.3.1.4振动
应能承受频率为10Hz~55Hz振幅为0.35mm的正弦波振动。5.3.1.5冲击
应能承受峰值加速度为150m/s、持续时间为11ms的冲击。4
5.3.2标称工作电压
交流供电的标称工作电压:220V。直流供电的标称工作电压:一48V。当用户提出要求并与制造厂商协商后,可以生产特定要求的产品。5.3.3外观与结构
YD/T2767-2014
采集单元的壳体应完好、不起泡、无龟裂、无明显划痕和其他机械损伤。采集单元的铭牌字迹应端正、清晰、内容完整,粘贴牢固。零部件应完好无损,紧固件无松动和损坏现象。5.3.4电气性能
5.3.4.1工作电压范围
采集单元可采用交流供电或直流供电。交流供电的采集单元应在176V264V范围内能够正常工作:直流供电的采集单元应在一40V~一58V范围内能够正常工作。5.3.4.2功率消耗
在非通信状态下,采集单元的视在功率应≤15VA,有功功率应≤10W。5.3.5时钟功能
采集单元应具有内置硬件时钟电路,并能支持对自身和下一级的采集模块的校时。在工作温度范围一10℃~+45℃内,在正常供电条件下,时钟计时误差应≤土1.0s/d。5.3.6通信接口
采集单元应分别具有一个或多个连接采集模块和管理中心通信接口。采集单元与采集模块之间的通信协议应符合7.1的规定。5.3.7告警功能
采集单元应具有工作状态指示灯或显示屏以显示正常运行或故障状态,并能在出现故障时自动告警、记录并上传至管理中心。当采集单元具有背光显示功能的显示屏时,采集单元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显示屏应能在正常操作完成后一定时间内自动关闭背光显示:采集单元在故障状态下,显示屏应自动开启背光显示,并显示故障原因。
采集单元应能及时显示、记录并上传采集模块的告警信息。5.3.8数据存储功能(可选)
采集单元应具有历史电能数据、历史操作数据和历史告警数据的存储功能。历史电能数据应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存储周期,默认周期应为1天,存储周期可设置的最小值应不大于15min:应可根据需要调整记录时间,一般记录时间为整点(存储周期小于1h时,应保证每个整点时刻都有记录)对每个采集模块的数据存储数量应不少于1000条。应保存每月的历史电能数据,存储数量不少于48条。历史操作数据和历史告警采用实时存储的方式,存储数量分别应不少于400条。历史电能数据、历史操作数据和历史告警的存储应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数据存储应稳定、可靠,不能因现场错误操作、错误监控命令等原因丢失、缺损。存储的数据在不手动清除的情况下应能长期存储,应保证失电后数据不丢失。5.3.9安全性能
5.3.9.1绝缘电阻
各带电回路与地之间施加500V的直流电压,绝缘电阻应≥2M2。5
YD/T2767-2014
5.3.9.2绝缘强度
各带电回路与地之间施加50Hz、2000V的交流电压或2820V的直流电压,持续1min,应无击穿、无飞弧。
5.3.9.3耐冲击电压
以5kV试验电压、1.2/50us的冲击电压波形,按正负两个方向,用三个正脉冲和三个负脉冲,施加于每个输入线路端子之间(其他端子接地),以及接地端和所有连在一起的其他接线端子之间。施加间隔不小于5s。冲击试验后,应工作正常,准确度等级不变,5.3.9.4电磁兼容性能
电磁兼容性能要求同本标准5.1.3条的规定。5.3.10可靠性
采集单元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应不低于100000h。采集单元的正常工作或故障应不影响系统中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5.4采集模块要求
5.4.1环境条件
5.4.1.1温度
工作温度:-10℃~45℃。
存储温度:-25℃~70℃。
5.4.1.2相对湿度
工作相对湿度:≤90%(40℃土2℃)。存储相对湿度:≤95%(40℃2℃)。5.4.1.3大气压力
工作大气压力:70kPa~106kPa。5.4.1.4振动
应能承受频率为10Hz55Hz、振幅为0.35mm的正弦波振动。5.4.1.5冲击
应能承受峰值加速度为150m/s2、持续时间为11ms的冲击。5.4.2分类
采集模块可分为单路型采集模块和多路型采集模块。5.4.3参比电压
采集模块的参比电压:单相电压220V,三相相电压220V,线电压380V。5.4.4参比电流
采用直接接入方式的采集模块,基本电流为5A、10A、20A:采用经互感器接入方式的采集模块,额定电流为1.5A。最大电流宜在基本电流(额定电流)的4倍及以上。5.4.5参比频率
采集模块的参比频率为50Hz,监测频率范围为50Hz土2Hz。5.4.6标称工作电压
交流供电的标称工作电压:220V、3×220V/380V。6
5.3.2标称工作电压
交流供电的标称工作电压:220V。直流供电的标称工作电压:一48V。当用户提出要求并与制造厂商协商后,可以生产特定要求的产品。5.3.3外观与结构
YD/T2767-2014
采集单元的壳体应完好、不起泡、无龟裂、无明显划痕和其他机械损伤。采集单元的铭牌字迹应端正、清晰、内容完整,粘贴牢固。零部件应完好无损,紧固件无松动和损坏现象。5.3.4电气性能
5.3.4.1工作电压范围
采集单元可采用交流供电或直流供电。交流供电的采集单元应在176V~264V范围内能够正常工作:直流供电的采集单元应在一40V~一58V范围内能够正常工作。5.3.4.2功率消耗
在非通信状态下,采集单元的视在功率应≤15VA,有功功率应≤10W。5.3.5时钟功能
采集单元应具有内置硬件时钟电路,并能支持对自身和下一级的采集模块的校时。在工作温度范围一10℃~+45℃内,在正常供电条件下,时钟计时误差应≤土1.0s/d。5.3.6通信接口
采集单元应分别具有一个或多个连接采集模块和管理中心通信接口。采集单元与采集模块之间的通信协议应符合7.1的规定。5.3.7告警功能
采集单元应具有工作状态指示灯或显示屏以显示正常运行或故障状态,并能在出现故障时自动告警、记录并上传至管理中心。当采集单元具有背光显示功能的显示屏时,采集单元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显示屏应能在正常操作完成后一定时间内自动关闭背光显示:采集单元在故障状态下,显示屏应自动开启背光显示,并显示故障原因。
采集单元应能及时显示、记录并上传采集模块的告警信息5.3.8数据存储功能(可选)
采集单元应具有历史电能数据、历史操作数据和历史告警数据的存储功能。历史电能数据应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存储周期,默认周期应为1天,存储周期可设置的最小值应不大于15min:应可根据需要调整记录时间,一般记录时间为整点(存储周期小于1h时,应保证每个整点时刻都有记录);对每个采集模块的数据存储数量应不少于1000条。应保存每月的历史电能数据,存储数量不少于48条。历史操作数据和历史告警采用实时存储的方式,存储数量分别应不少于400条。历史电能数据、历史操作数据和历史告警的存储应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数据存储应稳定、可靠,不能因现场错误操作、错误监控命令等原因丢失、缺损。存储的数据在不手动清除的情况下应能长期存储,应保证失电后数据不丢失。5.3.9安全性能
5.3.9.1绝缘电阻
各带电回路与地之间施加500V的直流电压,绝缘电阻应≥2MQ。5
YD/T2767-2014
5.3.9.2绝缘强度
各带电回路与地之间施加50Hz、2000V的交流电压或2820V的直流电压,持续1min,应无击穿、无飞弧。
5.3.9.3耐冲击电压
以5kV试验电压、1.2/50us的冲击电压波形,按正负两个方向,用三个正脉冲和三个负脉冲,施加于每个输入线路端子之间(其他端子接地),以及接地端和所有连在一起的其他接线端子之间。施加间隔不小于5s。冲击试验后,应工作正常,准确度等级不变。5.3.9.4电磁兼容性能
电磁兼容性能要求同本标准5.1.3条的规定。5.3.10可靠性
采集单元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应不低于100000h。采集单元的正常工作或故障应不影响系统中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5.4采集模块要求
5.4.1环境条件
5.4.1.1温度
工作温度:10℃~45℃。
存储温度:—25℃~70℃。
5.4.1.2相对湿度
工作相对湿度:≤90%(40℃±2℃)。存储相对湿度:≤95%(40℃±2℃)。5.4.1.3大气压力
工作大气压力:70kPa~106kPa。5.4.1.4振动
应能承受频率为10Hz~55Hz%振幅为0.35mm的正弦波振动。5.4.1.5冲击
应能承受峰值加速度为150m/s2、持续时间为11ms的冲击。5.4.2分类
采集模块可分为单路型采集模块和多路型采集模块。5.4.3参比电压
采集模块的参比电压:单相电压220V,三相相电压220V,线电压380V。5.4.4参比电流
采用直接接入方式的采集模块,基本电流为5A10A20A:采用经互感器接入方式的采集模块,额定电流为1.5A。最大电流宜在基本电流(额定电流)的4倍及以上。5.4.5参比频率
采集模块的参比频率为50Hz,监测频率范围为50Hz士2Hz。5.4.6标称工作电压
交流供电的标称工作电压:220V、3×220V/380V。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