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行业标准(YD) > YD/T 3254-2017 Ku 频段移动中使用的车载卫星通信地球站通用技术要求
YD/T 3254-201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3254-2017

中文名称:Ku 频段移动中使用的车载卫星通信地球站通用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010468

相关标签: 频段 移动 使用 车载 卫星通信 地球 通用 技术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YD/T 3254-2017.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Ku band vehicle mounted-satellite communication earth station under mobile using.
1范围
YD/T 3254规定了在移动中使用的车载卫星通信地球站(以下简称动中通车载站)的系统组成、基本功能、性能要求、系统监控管理、车辆要求、电源要求、安全性、电磁兼容性、使用寿命、可靠性、环境适应性、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的通用要求。
YD/T 3254适用于工作在Ku频段、使用静止轨道卫星固定业务的移动中使用的车载卫星通信地球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785-2007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GB 5920-2008汽车及挂车前位灯、后位灯、示廓灯和制动灯配光性能
GB/T 7611-2001数字网系列比特率电接口特性
GB 8410-2006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T 19286-2015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
GB/T 22630-2008车载音视频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GB/T 22451-2008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通用要求
YD/T 1051-2000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
YD/T 5040-2005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
GY/T 222-2006数字电视转播车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33.06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2542017
Ku频段移动中使用的车载卫星通信地球站通用技术要求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Ku band vehicle mounted-satellitecommunication earth station under mobile using2017-04-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7-07-01实施
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系统组成
......
系统框图
动中通天线分系统。
信道分系统.
3.4应用分系统.
监控设备.
供电设备.
基本功能.
性能要求.
工作频段
发射信号与信道特性
动中通天线系统特性.
5.4接口
系统监控管理
监控功能.
配置功能
告警功能.
统计功能.
车辆要求
车辆使用性能
车辆厢体改造,
电源要求.
安全性
安全标志.
抗电强度
绝缘电阻.
接地装置
消防器材.
电磁兼容性
使用寿命..
可靠性.
环境适应性
.....a..............
......
................
YD/T3254—2017
YD/T3254—2017
相对湿度
13.3抗风能力,
13..4防雨
14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4.1标志..
..4......
.....4..44.
YD/T3254—2017
本标准与GB/T31262一2014《Ku频段静止中使用的车载卫星通信地球站通用技术要求》和GB/T31263一2014《Ku频段便携式卫星通信地球站通用技术要求》共同构成Ku频段卫星通信地球站技术标准体系。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北京爱科迪信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赖鹏超、盛伟、杨书奎、濮赞海、孙、俊、薛程、邹淑华、南作用、刘思杨、郭良、朱德民、高山、陆绥熙、贾玉仙、郭嘉俭III
1范围
YD/T3254—2017
K频段移动中使用的车载卫星通信地球站通用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在移动中使用的车载卫星通信地球站(以下简称动中通车载站)的系统组成、基本功能、性能要求、系统监控管理、车辆要求、电源要求、安全性、电磁兼容性、使用寿命、可靠性、环境适应性、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的通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在Ku频段、使用静止轨道卫星固定业务的移动中使用的车载卫星通信地球站。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785—2007
GB59202008
GB/T7611—2001
GB84102006
GB/T192862015
GB/T226302008
GB/T22451—2008
YD/T10512000
YD/T50402005
GY/T222—2006
3系统组成
3.1系统框图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汽车及挂车前位灯、后位灯、示廓灯和制动灯配光性能数字网系列比特率电接口特性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车载音视频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通用要求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
数字电视转播车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典型的动中通车载系统除车载体外主要由动中通天线及控制设备、信道设备、用户终端设备、监控设备、供电设备等组成,如图1所示。YD/T3254—2017
话音终端
视音频终端
数据终端
应用分系统
监控设备
供电设备
3.2动中通天线分系统
合接入单一
调单元
变频单元
车载体
高功率放
大设备
信道分系统
低噪声放
大设备
双工器
天线控制单元
实时姿态,位置
传感器
天线伺服单元
动中通天线分系统
典型的动中通车载系统组成框
由天线、天线控制单元、实时姿态和位置传感器、天线伺服单元、双工器等组成。3.3信道分系统
由综合接入单元、调制解调单元、变频单元、低噪声放大设备、高功率放大设备等组成。3.4应用分系统
由话音终端、视音频终端、数据终端等应用设备组成。3.5监控设备
由监控计算机、监控软件等组成。3.6供电设备
由市电接入装置、车载发电机、UPS设备、电池组及配电设备组成。4基本功能
动中通车载站应具有如下基本功能:a)卫星通信功能,包括:
1)双向通信:
2)点对点及组网通信方式;
3)多种业务,包括动态图像、语音、数据、电话、传真等功能;4)多种用户接口。
b)快速对星功能;
c)精准跟踪功能;
d)各种路面行进中保持正常通信功能:e)遮蔽消失后快速恢复功能:
f)载波自动禁止发射功能:
g)本地和远程管理功能。
5性能要求
5.1工作频段
可采用如下Ku波段:
a)上行:
14000MHz~14250MHz。
YD/T3254—2017
视情况可采用:14000MHz~14500MHz,13750MHz~14000MHz,12750MHz~13250MHz。b)下行:
12200 MHz~12750 MHz:
11700MHz~12200MHz
10700MHz11700MHz。
5.2发射信号与信道特性
5.2.1最大偏轴EIRP谱密度
工作在Ku频段使用卫星固定业务静止卫星轨道网的动中通车载站,在静止卫星轨道的北3°和南39范围内,在下述规定的Φ值上,最大偏轴发射的EIRP谱密度不应超过下述值:33-251g@dBW/40kHz
12dBW/40kHz
36-25lg@dBW/40kHz
-6dBW/40kHz
20≤0≤79
70<Φ≤9.20
9.2≤480
48@≤180%
此外,偏离天线主瓣轴任意方向Φ的交叉极化分量不应超过下述值:23-251lg@dBW/40kHz
2dBW/40kHz
20≤70
7<@≤9.29
其中:Φ为偏离方向与波束主轴方向之间的夹角,单位为度。当卫星间隔约2°时,上述要求值还应降低8dB。(1)
对于地球站期望在同一个4OKHz带宽中同时发射的系统,例如采用CDMA的系统,上述最大的EIRP值宜降低10logN(dB),其中N是期望在同一频率同时发射的地球站数目。5.2.2EIRP的稳定度
在晴天和微风条件下,包括高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稳定度、发射天线增益稳定度、天线波束指向误差和跟踪误差所造成的总的地球站卫星方向的载波EIRP发射稳定度应小于土2dB/天。YD/T3254—2017
5.2.3发射功率调整
地球站上行线发射功率应具有自动或手动调整方式。5.2.4载波自动禁止发射
当EIRP或EIRP谱密度超出限值应自动停止发射信号。当指向目标卫星的天线主瓣轴误差大于0.5°,应该在100ms内自动停止一切信号发射,直至误差恢复至小于0.2”时,应该在100ms后自动恢复发射信号。5.2.5发射频率稳定度
地球站发射载波频率容差(包括频率调整容差和时间频率漂移),在QPSK情况下,典型的数字载波应不大于下述值:
±0.025RHz/月R:传输速率(bit/s);一最大不能超过±3.5kHz(不包括TDMA载波)。5.2.6增益平坦度
对增益平坦度的要求如下:
a)500MHz频率范围内不大于4dBp-pb)40MHz频率围内不大于2dBp-p5.2.7三阶互调
1dB压缩点等幅双音总功率回退3dB处的三阶互调不大于-25dBc。5.2.8杂散
以1dB压缩点未调制载波输出功率为参考,对杂散要求如下:a)带内发射杂散不大于-45dBc;b)带外发射杂散不大于-55dBc。5.2.9相位噪声
对相位噪声的要求如下:
a)偏离载波100Hz不大于-60dBc/Hzb)偏离载波1kHz不大于-70dBc/Hz;c)偏离载波10kHz不大于-80dBc/Hzd)偏离载波100kHz不大于-90dBc/Hz。5.3动中通天线系统特性
5.3.1天线选择
动中通天线应选择高增益、高效率,旁瓣及交叉极化隔离性能优越,刚度高、重量轻的天线,并应符合所使用卫星网络的要求。
天线旁特性
天线发射旁瓣特性在发射频段内都应满足:旁瓣包络:
当D/>30时满足
29-251g@dBi
32-25lgdBi
-10 dBi
当D//≤30时满足
32-25lg@ΦdBi
-10dBi
a@≤480
Φ为(离轴角)偏离方向与波束主轴方向之间的夹角。单位:度(°)。α取1°或100(/D)中的大的值,入为载波波长,D为天线直径YD/T3254—2017
其中:允许少于10%的旁瓣数其峰值在Φ<9.2°时不超过包络线3dB,Φ>9.2°时不超过包络线6dB。天线接收特性可参考发射特性。5.3.3天线交叉极化隔离度
天线交叉极化隔离度应不小于30dB(-1dB波束宽度)。5.3.4电压驻波比
电压驻波比应不大于1.3。
5.3.5收发端口隔离度
收发端口隔离度应不小于:
65dB(在接收频段、含收阻滤波器):-85dB(在发射频段、含发阻滤波器)。5.3.6馈源插入损耗
馈源插入损耗应不大于:
0.40dB(在接收频段、含收阻滤波器):-0.60dB(在发射频段、含发阻滤波器)。5.3.7噪声温度值
天线仰角10°时,微风、晴空噪声温度应不大于47K3天线机械性能
5.3.8.1天线转动范围
对天线转动范围的要求如下:
YD/T3254—2017
一方位角:0°~360°,连续无限转动;—俯仰角:优于15°~75°;
一一极化角:优于±90°(正交线极化)。5.3.8.2极化方式
宜采用线极化方式。
3极化调整方式
自动调整方式。
5.3.8.4天线接口
收发端口波导接口可选用WR-75。5.3.9捕获与跟踪
5.3.9.1对星方式
宜采用信标对星的方式,可在运动或静止状态下完成初始自动对星,信标频率捕提范围应考虑卫星信标频率最大抖动(包括多普勒频率漂移)范围和动中通车载站设备本身频率漂移最大范围等因素。5.3.9.2初始对星时间
静止状态下初始对星时间宜<3min,运动状态下初始对星时间宜<5min5.3.9.3再捕获时间
再捕获时间宜<10秒(遮蔽时间在3min内)。5.3.9.4跟踪方式
自动跟踪。
跟踪车速
对跟踪速度的要求如下:
高速公路跟踪车速宜≥120km/h:三级路面跟踪车速宜≥60km/h。5.3.9.6跟踪精度bzxZ.net
方位角、俯仰角跟踪精度应不低于接收半功率波束宽度的1/8,但不大于0.2°。极化角跟踪精度应不大于5°,运动中上行极化隔离度应优于21dB,6
5.3.9.7转动角速度与转动角加速度表1转动角速度与转动角加速度
方位角
俯仰角
极化角
5.4接口
5.4.1用户接口
以太网接口
最大角速度(0)
≥100%s
≥60%s
≥60%s
提供IEEE802.3、10/100Base-T自适应以太网接口,接口类型RJ-45。5.4.1.2电路交换接口(可选)
可提供以下电路交换接口:
a)提供RS-232串行接口:
b)提供V.35接口:
c)提供G.703接口,电气特性符合GB/T7611—2001;d)提供复合视频信号(CVBS)接口;e)其他。
2中频接口
收发均宜采用L波段接口:
a)频率范围:
YD/T3254—2017
最大角加速度(c)
≥200%s
≥200%/s2
≥200%s2
发射:950MHz~1450MHz、950MHz~1700MHz、950MHz~1950MHz;接收:950MHz~1450MHz、95MHz0~1700MHz、950MHz~2150MHz。b)阻抗:502或752。
c)接口类型:宜使用N型、TNC型、SMA型接头。6系统监控管理
监控功能
能实时监控动中通天线分系统、信道分系统、应用分系统、供电设备的工作状态、连接情况、故障信息,并应具有自动关闭发射信号的功能,且该功能可以由所在卫星通信网的控制中心控制和本站自动控制。
YD/T3254—2017
6.2配置功能
能对动中通天线分系统、信道分系统、应用分系统等进行参数设置、状态查询等操作。6.3告警功能
能对各设备的故障自动显示或声光告警。6.4统计功能
能实现日志显示、业务流量统计等。7车辆要求
7.1车辆使用性能
7.1.1底盘
车辆底盘应具有适配良好的避震装置,能够保证系统在四级公路正常行驶和低速越野行驶。在满足系统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宜选用中轴距较小,机动性、通过性及可靠性较高的车型。7.1.2起动
车辆的发动机在本标准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应能顺利起动,在低温情况下起动允许采用低温起动措施。
7.1.3车速
车辆的满载最高行驶速度应不低于90km/h。7.1.4制动
车辆在上坡或下坡上行驶时,应能够有效实施制动,停车制动应能在20°的上坡或下坡上有效的保持。
7.1.5侧坡操作
车辆在坡度为100的侧坡上应能操作和行驶,不发生停车、滑车或翻车等危险。7.1.6涉水
装载卫星通信及辅助设备后不应影响原车的涉水性能。7.1.7续驶距离
车辆油箱容量应满足满载不小于行驶500km要求。3噪声和污染物排放
装载卫星通信及辅助设备后,车辆的车外、车内噪声和排气污染物排放应满足国家及使用地相关标o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