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行业标准(YD) > YD/T 3261-2017 GSM/TD-SCDMA/WCDMA 移动通信网业务质量指标
YD/T 3261-201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3261-2017

中文名称:GSM/TD-SCDMA/WCDMA 移动通信网业务质量指标

标准类别: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540557

相关标签: 移动 通信网 业务 质量指标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YD/T 3261-2017.GSM/TD SCDMAW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service quality indicator.
1范围
YD/T 3261主要规定了GSMTD-SCDMA/WCDMA网络中反映网络整体业务质量的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无线接入网、核心网协同提供的电信业务(Tele-Service) 与承载业务( Bearer Service)的端到端的业务质量,可用于运营商或政府监管机构对移动通信网网络端到端的业务质量评估。
YD/T 3261适用于移动通信网提供的电信业务及承载业务,不适用于基于移动通信网实现的增值业务。
2概述
2.1 GSM/TD-SCDMA/WCDMA 移动通信网网络
在GSM/TD-SCDMA或GSM/WCDMA融合组网网络环境下,核心网设备MSS、MGW、SGSN同时连接GSM无线接入网和TD-SCDMA/WCDMA无线接入网,组网结构如图1所示。
2.2 GSM/TD-SCDMAWCDMA 移动通信网网络指标体系
对于GSM、TD-SCDMA/WCDMA融合网络,已经制定分域( 核心网、无线接入网)的网络运行管理指标集,包括YDB 128-+2013 《GSM/EDGE (GERAN)网络运行管理指标》、YD/T XXXX《TD-SCDMA/WCDMA无线接入网网络运行管理指标》、《TD-SCDMA/WCDMA 高速分组下行(HSDPA)网络运行管理指标》《TD-SCDMA/WCDMA高速分组上行(HSUPA)网络运行管理指标》、《GSM/TD-SCDMA/WCDMA移动通信网融合核心网网络运行管理指标》等。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33.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261—2017
GSM/TD-SCDMAWCDMA
移动通信网业务质量指标
GSM/TD-SCDMAW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service quality indicator2017-04-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7-07-01实施
概述,
2.1GSM/TD-SCDMA/WCDMA移动通信网网络次
2.2GSM/TD-SCDMA/WCDMA移动通信网网络指标体系3网管统计指标
3.1接入性.
3.2保持性,
4信令监测指标
4.1每终端型号语音业务接通率
4.2每终端型号可视电话业务接通率4.3每终端型号语音业务掉话率,4.4每终端型号可视电话业务掉话率业务拨测指标
语音业务拨测接通率
5.2可视电话业务拨测接通率.
语音业务拨测掉话率
可视电话业务拨测掉话率
语音业务拨测语音质量:
短信业务拨测发送成功率。
FTP平均下载速率
端到端往返时延
端到端时延抖动.
5.10端到端丢包率,
6用户反馈指标
6.1每万用户语音业务质量投诉次数6.2每万用户可视电话业务质量投诉次数6.3每万用户短信业务质量投诉次数6.4每万用户GPRS业务质量投诉次数,参考文献.
YD/T3261—2017
YD/T3261—2017
本标准是GSM/TD-SCDMA/WCDMA网络运行管理指标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预计名称如下:
YDB128—2013GSM/EDGE(GERAN)网络运行管理指标TD-SCDMA/WCDMA无线接入网网络运行管理指标TD-SCDMA/WCDM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网络运行管理指标TD-SCDMA/WCDMA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HSUPA网络运行管理指标GSM与TD-SCDMA/WCDMA移动通信网融合核心网网络运行管理指标GSM/TD-SCDMA/WCDMA移动通信网业务质量指标(本标准)本标准依据GB/T1.1一2009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健。
1范围
YD/T3261—2017
GSM/TD-SCDMAWCDMA移动通信网业务质量指标本标准主要规定了GSM/TD-SCDMA/WCDMA网络中反映网络整体业务质量的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无线接入网、核心网协同提供的电信业务(Tele-Service)与承载业务(Bearer-Service)的端到端的业务质量,可用于运营商或政府监管机构对移动通信网网络端到端的业务质量评估。本标准适用于移动通信网提供的电信业务及承载业务,不适用于基于移动通信网实现的增值业务。2概述
2.1GSM/TD-SCDMA/WCDMA移动通信网网络在GSM/TD-SCDMA或GSM/WCDMA融合组网网络环境下,核心网设备MSS、MGW、SGSN同时连接GSM无线接入网和TD-SCDMA/WCDMA无线接入网,组网结构如图1所示。MGW
图1GSM与TD-SCDMA/WCDMA融合组网网络结构示意2.2GSM/TD-SCDMA/WCDMA移动通信网网络指标体系PSTN
Intranet
Internet
对于GSM、TD-SCDMA/WCDMA融合网络,已经制定分域(核心网、无线接入网)的网络运行管理指标集,包括YDB128—2013《GSM/EDGE(GERAN)网络运行管理指标》、YD/TXXXX《TD-SCDMA/WCDMA无线接入网网络运行管理指标》、《TD-SCDMA/WCDMA高速分组下行(HSDPA)网络运行管理指标》、《TD-SCDMA/WCDMA高速分组上行(HSUPA)网络运行管理指标》、《GSM/TD-SCDMA/WCDMA移动通信网融合核心网网络运行管理指标》等。但是,一个典型的移动通信网络电信业务YD/T3261—2017
(Tele-Service)呼叫同时涉及主叫侧无线网络、核心网、被叫侧无线网络多个环节(见图2),任何一个环节的网络运行管理指标无法代表整个业务呼叫的质量。因此对网络运行质量的评价,仅从网络各个部分独立进行是不足的。本标准的目的是建立一套端到端的业务质量指标集,并用它来反映网络向用户提供的一些关键业务的整体质量。业务质量指标(端到端)
无线接入网网络运行
管理指标
核心网网络运行管理
无线接入网网络运行
管理指标
图2业务质量指标集与分域的指标集关系示意一般来说,GSM/TD-SCDMA/WCDMA移动通信网提供的业务可以分为两类,即CS域业务和PS业务。CS域直接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业务主要是电信业务(Tele-Service),如语音电话、可视电话和短信业务;而PS域提供的业务主要是承载业务(Bear-Service),即GPRS业务。本标准制定的业务质量指标,主要用于对上述这些业务进行评价。本标准约定GSM/TD-SCDMA/WCDMA移动通信网业务质量指标的英文前缀为G2G3S(即2G、3G融合组网环境下的业务)。
3网管统计指标
3.1接入性
3.1.1端到端语音业务接通率
a)指标名称:端到端语音业务接通率。b)英文名称:G2G3S.E2eVoiceCallSuccessRatec)业务需求:端到端的语音业务接通率即用户访问移动通信网语音业务的成功比例。d)指标定义:从用户拨号开始至端到端语音业务成功接通,即网络向终端侧回振铃音(alerting)的比例。此指标可按始发用户在呼叫建立过程附着在2G网络还是3G网络上,可根据需求进步细分为“2G始发端到端语音业务接通率”以及“3G始发端到端语音业务接通率”e)指标算法:端到端语音业务接通率=[无线资源连接建立成功率]X[始发语音业务接通率],特别地,“2G始发端到端语音业务接通率”=(SDCCH分配成功次数/SDCCH分配尝试次数)X(2G始发接通次数/2G始发试呼次数):“3G始发端到端语音业务接通率”=(RRC连接建立成功2
YD/T3261—2017
次数/RRC连接建立尝试次数)X(3G始发语音业务接通次数/3G始发语音业务试呼次数)。其中,2G始发试呼次数对应于MSS从A接口收到Setup消息,2G始发接通次数对应于MSS向A接口发出的Alerting消息;“3G始发语音业务试呼次数”统计MSS从Iucs接口收到的\Setup消息,且业务类型为语音业务或语音转传真业务,“3G始发语音业务接通次数”对应于3G始发语音业务或语音转传真业务试呼过程中MSS向Iucs接口发送的Alerting消息。f)数据类型:实数。
g)数据单位:%。
h)空间粒度:RNC/BSC。
i)时间粒度:15分钟。
j)数据来源:网管统计。
k)分类索引:Q-S-A。
3.1.2端到端可视电话业务接通率a)指标名称:端到端可视电话业务接通率。b)英文名称:G2G3S.E2eVpCallSuccessRatec)业务需求:用于反映可视电话业务端到端的接通率。d)指标定义:用户从拨号发起可视电话呼叫开始至呼叫接通,即收到网络侧发来的振铃消息(Alerting)的比例。
e)指标算法:端到端可视电话业务接通率=(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RRC连接建立尝试次数)X(始发可视电话接通次数/始发可视电话试呼次数)。其中,“始发可视电话试呼次数”对应于MSS收到主叫3G用户发出的setup消息,且业务类型为可视电话业务;“始发可视电话接通次数”对应于向主叫发“ALERTING”消息,且本次呼叫业务类型为可视电话业务。f)数据类型:实型。
g)数据单位:%。
h)空间粒度:RNC。
i)时间粒度:15分钟。
j)数据来源:网管统计。
k)分类索引:Q-S-A。
3.1.3端到端短信发送成功率www.bzxz.net
a)指标名称:端到端短信发送成功率。b)英文名称:G2G3S.E2eSmsSendingSuccessRate。c)业务需求:用于反映2G/3G融合组网环境下,短信业务端到端一次发送成功的比例d)指标定义:短信业务发送包括两个过程,即SMS-MO过程和SMS-MT过程,其中SMS-MO为手机发出短信至短信中心,而SMS-MT为短信中心下发短信至手机。短信中心在下发失败时可以进行多次重发,因此在评估移动通信网业务质量时,应只考虑一次发送成功的比例。e)指标算法:端到端短信发送成功率=(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RRC连接建立尝试次数)X(始发短信业务成功次数/始发短信业务尝试次数)×(终结短信业务成功次数/终结短信业务尝试次数),其3
YD/T3261—2017
中“始发短信业务尝试次数”指MSC收到手机用户发起的“CMservicerequest”消息,“始发短信业务成功次数”指MSS向MS发送“DELIVERYREPORT”消息;“终结短信业务尝试次数”指MSC接收“MAP-MT-FORWARD-SHORT-MESSAGE”消息,“终结短信业务成功次数”指MSS向短信中心发送“DELIVERYREPORT”消息。
f)数据类型:实型。
g)数据单位:%。
h)空间粒度:MSS。
i)时间粒度:15分钟。
j)数据来源:网管统计。
k)分类索引:Q-S-A。
3.2保持性
3.2.1端到端语音业务掉话率
a)指标名称:端到端语音业务掉话率b)英文名称:G2G3S.E2eVoiceCallDropRate。c)业务需求:了解从用户通话开始,掉话事件发生的概率,反映网络提供的语音业务保持通话的能力。掉话率是衡量业务质量和网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d)指标定义:掉话的原因,既包括主、被叫所在无线网络的原因,又包括核心网络原因。考虑到核心网络引起掉话缺乏有效的统计手段,且核心网引发掉话的比例相对无线网络很小,因此主要考虑主、被叫侧无线网络用户面承载资源异常释放导致的通话中断的比例。假设主,被叫无线网络掉话概率独立,个语音业务呼叫掉话的概率等于主叫侧掉话的概率加上被叫侧掉话的概率,如在计算北京用户拨打上海用户的语音业务呼叫,端到端的掉话率等于北京(主叫侧)的掉话率加上上海(被叫侧)的掉话率。e)指标算法:端到端语音业务掉话率=【语音业务应答掉话率】(主叫侧)+【语音业务应答掉话率](被叫侧)。对于2G网络,语音业务应答掉话率=话音信道掉话次数/(2G始发语音业务应答次数+2G终接语音业务应答次数);对于3G网络,语音业务应答掉话率=(RNC请求释放的电路域会话类窄带AMRRAB数+RNC请求释放的电路域会话类12.2KRAB数+RNC请求释放电路域Iu连接对应的会话类窄带AMRRAB数+RNC请求释放电路域Iu连接对应的会话类12.2KRAB数)/(3G始发语音业务应答次数+3G终结语音业务应答次数)。f)数据类型:实数。
g)数据单位:%。
h)空间粒度:BSC/RNC。
i)时间粒度:15分钟。
j)数据来源:网管统计。
k)分类索引:Q-S-R。
3.2.2端到端可视电话业务掉话率a)指标名称:端到端可视电话业务掉话率。4
b)英文名称:G2G3S.E2eVpCallDropRate。YD/T3261—2017
c)业务需求:了解从用户通话开始,掉话事件发生的概率,反映网络提供的可视电话业务保持通话的能力。掉话率是衡量业务质量和网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d)指标定义:掉话的原因,既包括主、被叫所在无线网络的原因,又包括核心网络原因。考虑到核心网络引起掉话缺乏有效的统计手段,且核心网引发掉话的比例相对无线网络很小,因此主要考虑主、被叫侧无线网络用户面承载资源异常释放导致的通话中断的比例。假设主,被叫无线网络掉话概率独立,一个可视电话业务呼叫掉话的概率等于主叫侧掉话的概率加上被叫侧掉话的概率。e)指标算法:端到端可视电话业务掉话率-[可视电话业务应答掉话率】(主叫侧)+可视电话业务应答掉话率】(被叫侧)。其中,可视电话业务应答掉话率=(RNC请求释放的电路域会话类64KRAB数+RNC请求释放电路域Iu连接对应的会话类64KRAB数)/(始发可视电话应答次数+终结可视电话应答次数)。此算法假定了电路域64KRAB只用于承载可视电话业务。f)数据类型:实数。
g)数据单位:%。
h)空间粒度:RNC。
i)时间粒度:15分钟。
j)数据来源:网管统计。
k)分类索引:Q-s-R。
4信令监测指标
4.1每终端型号语音业务接通率
a)指标名称:每终端型号语音业务接通率。b)英文名称:G2G3S.E2eVoiceCallSuccessRatePerUeType)业务需求:终端质量是影响业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网络质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用户使用不同终端型号获得的网络质量可能不同。因此,按终端型号分别统计业务质量,有助于评估终端的质量好坏。通过横向对比选出标杆终端(即业务质量最好的终端),将其他终端的业务质量与标杆终端业务质量进行对比,还可以量化评估不同终端对业务质量的负面影响。d)指标定义:按终端型号分别统计从语音业务请求开始至语音业务接通的比例。终端型号可通过网络向终端发送IdentityRequest消息,要求终端提供IMEI,并根据IMEI信息,汇总每一款终端的业务质量。
e)指标算法:每终端型号语音业务接通率=[始发语音业务接通率]。对于2G网络,“2G始发语音业务接通率”=2G始发接通次数/2G始发试呼次数),“2G始发试呼次数”通过统计CmserviceRequest(呼叫类型为语音业务)消息获得,“2G始发接通次数\通过统计Alerting消息获得;对于3G网络,3G始发语音业务接通率”=3G始发语音业务接通次数/3G始发语音业务试呼次数),其中3G始发语音业务试呼次数”通过统计Setup消息(业务类型为语音业务)获得,“3G始发语音业务接通次数”通过统计关注的Setup消息关联的alerting消息获得。对于不能提供IMEI信息或IMEI信息错误的呼叫,不在5
YD/T3261—2017
统计范围之内。
f)数据类型:实数。
g)数据单位:%。
h)空间粒度:终端型号。
i)时间粒度:15分钟。
j)数据来源:信令监测。
k)分类索引:Q-S-A。
4.2每终端型号可视电话业务接通率a)指标名称:每终端型号可视电话业务接通率。b)英文名称:G2G3S.E2eVpCallSuccessRatePerUeType。c)业务需求:终端质量是影响业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网络质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用户使用不同终端型号获得的网络质量可能不同。因此,按终端型号分别统计业务质量,有助于评估终端的质量好坏。通过横向对比选出标杆终端(即业务质量最好的终端),将其他终端的业务质量与标杆终端业务质量进行对比,还可以量化评估不同终端对业务质量的负面影响。d)指标定义:按终端型号分别统计从语音业务请求开始至语音业务接通的比例。终端型号可通过网络向终端发送IdentityRequest消息,要求终端提供IMEI,并根据IMEI信息,汇总每一款终端的业务质量。
e)指标算法:每终端型号可视电话业务接通率=始发可视电话接通次数/始发可视电话试呼次数,其中“始发可视电话试呼次”通过统计Iucs接口Setup消息(业务类型为VP业务)获得,“始发可视电话接通次数”通过统计关注的Setup消息关联的alerting消息获得。注,对于不能提供IMEI的终端相关的呼叫流程信令,不在统计范围之内。f)数据类型:实数。
g)数据单位:%。
h)空间粒度:终端型号。
i)时间粒度:15分钟。
j)数据来源:信令监测。
k)分类索引:Q-S-A。
4.3每终端型号语音业务掉话率
a)指标名称:每终端型号语音业务掉话率。b)英文名称:G2G3S.E2eVoiceCallDropRatePerUeType。c)业务需求:终端质量是影响业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网络质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用户使用不同终端型号获得的网络质量可能不同。因此,按终端型号分别统计业务质量,有助于评估终端的质量好坏。通过横向对比选出标杆终端(即业务质量最好的终端),将其他终端的业务质量与标杆终端业务质量进行对比,还可以量化评估不同终端对业务质量的负面影响。d)指标定义:按终端型号分别统计语音业务呼叫从呼叫应答(Connect消息)后发生掉话的比例。既统计主叫业务也统计被叫业务6
YD/T3261—2017
e)指标算法:语音业务掉话次数/语音业务应答次数。对于2G网络,语音业务掉话次数统计BSC向MSC发送的clearrequest消息(释放信道为TCH),“语音业务应答次数”统计BSC发出的或收到的语音业务呼Ⅲ叫相关的Connect消息数:对于3G网络,“语音业务掉话次数,统计RNC向MSC请求释放的语音业务RAB数(RABreleaserequest消息或IuRealeaseRequest消息),“语音业务应答次数”统计RNC收到或发出的语音业务相关的connect消息数。对于无法提供IMEI的呼叫,均不在统计范围之内。f)数据类型:实数
g)数据单位:%。
h)空间粒度:终端型号。
i)时间粒度:15分钟。
j)数据来源:信令监测。
k)分类索引:Q-S-R。
4.4每终端型号可视电话业务掉话率a)指标名称:每终端型号可视电话业务掉话率。b)英文名称:G2G3S.E2eVpCallDropRatePerUeType。c)业务需求:终端质量是影响业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网络质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用户使用不同终端型号获得的网络质量可能不同。因此,按终端型号分别统计业务质量,有助于评估终端的质量好坏。通过横向对比选出标杆终端(即业务质量最好的终端),将其他终端的业务质量与标杆终端业务质量进行对比,还可以量化评估不同终端对业务质量的负面影响。d)指标定义:按终端型号分别统计可视电话业务呼叫从呼叫应答(Connect消息)后发生掉话的比例。既统计主叫业务也统计被叫业务。e)指标算法:可视电话业务掉话次数/可视电话业务应答次数。“可视电话业务掉话次数”统计RNC向MSC请求释放的可视电话业务RAB数(RABreleaserequest消息或IuRealeaseRequest消息),“可视电话业务应答次数”统计RNC收到或发出的可视电话业务相关的connect消息数。对于无法提供IMEI的呼叫,均不在统计范围之内。f)数据类型:实数。
g)数据单位:%。
h)空间粒度:终端型号。
i)时间粒度:15分钟。
j)数据来源:信令监测。
k)分类索引:Q-S-R。
5业务拨测指标
5.1语音业务拨测接通率
a)指标名称:语音业务拨测接通率。YD/T3261—2017
b)英文名称:G2G3S.DtCqtVoiceCallSuccessRatec)业务需求:业务拨测可以是路测(DT)或呼叫质量测试(CQT)。DT/CQT的特点是它统计的结果涵盖了终端因素对业务质量的影响,有助于发现网络与终端配合存在的问题,比较接近用户的感知。DT/CQT有助于对于重点区域或重点线路的业务质量进行评估d)指标定义:从拨号发起语音业务呼叫开始至呼叫接通,即收到网络侧发来的振铃消息(Alerting)的比例。
e)指标算法:略。
f)数据类型:实型。
g)数据单位:%。
h)空间粒度:N/A。
i)时间粒度:N/A。
j)数据来源:业务拨测。
k)分类索引:Q-S-A。
5.2可视电话业务拨测接通率
a)指标名称:可视电话业务拨测接通率。b)英文名称:G2G3S.DtCqtVpCallSuccessRatec)业务需求:业务拨测可以是路测(DT)或呼叫质量测试(CQT)。DT/CQT的特点是它统计的结果涵盖了终端因素对业务质量的影响,有助于发现网络与终端配合存在的问题,比较接近用户的感知。DT/CQT有助于对于重点区域或重点线路的业务质量进行评估d)指标定义:用户从拨号发起可视电话呼叫开始至呼叫接通,即收到网络侧发来的振铃消息(Alerting)的比例。
e)指标算法:略。
f)数据类型:实型。
g)数据单位:%。
h)空间粒度:N/A。
i)时间粒度:N/A。
j)数据来源:业务拨测。
k)分类索引:Q-S-A。
5.3语音业务拨测掉话率
a)指标名称:语音业务拨测掉话率。b)英文名称:G2G3S.DtCqtVoiceCallDropRate。c)业务需求:业务拨测可以是路测(DT)或呼叫质量测试(CQT)。DT/CQT的特点是它统计的结果涵盖了终端因素对业务质量的影响,有助于发现网络与终端配合存在的问题,比较接近用户的感知。DT/CQT有助于对于重点区域或重点线路的业务质量进行评估d)指标定义:语音业务呼叫发生掉话的比例。e)指标算法:略。
f)数据类型:实型。
g)数据单位:%。
h)空间粒度:N/A。
i)时间粒度:N/A。
j)数据来源:业务拨测。
k)分类索引:Q-S-R。
5.4可视电话业务拨测掉话率
a)指标名称:可视电话业务拨测掉话率。b)英文名称:G2G3S.DtCqtVpCallDropRateYD/T3261—2017
c)业务需求:业务拨测可以是路测(DT)或呼叫质量测试(CQT)。DT/CQT的特点是它统计的结果涵盖了终端因素对业务质量的影响,有助于发现网络与终端配合存在的问题,比较接近用户的感知。DT/CQT有助于对于重点区域或重点线路的业务质量进行评估d)指标定义:可视电话业务呼叫发生掉话的比例。e)指标算法:略。
f)数据类型:实型。
g)数据单位:%。
h)空间粒度:N/A。
i)时间粒度:N/A。
j)数据来源:业务拨测。
k)分类索引:Q-S-R。
5.5语音业务拨测语音质量
a)指标名称:语音业务拨测语音质量。b)英文名称:G2G3S.DtCqtVoiceQuality。C)业务需求:业务拨测可以是路测(DT)或呼叫质量测试(COT)。DT/COT的特点是它统计的结果涵盖了终端因素对业务质量的影响,有助于发现网络与终端配合存在的问题,比较接近用户的感知。DT/CQT有助于对于重点区域或重点线路的业务质量进行评估。语音是否清晰是反映业务完整性的重要因素。
d)指标定义:语音业务通话过程中,语音质量的平均MOS(MeanOpinionScore)值。MOS评估可采用不同算法,但算法不是本标准的内容(如常用的PESQ算法可参考ITU-TP.862)。e)指标算法:略。
f)数据类型:实型。
g)数据单位:%。
h)空间粒度:N/A。
i)时间粒度:N/A。
j)数据来源:业务拨测。
k)分类索引:Q-S-I。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