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3273-201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3273-2017
中文名称:LTE FDD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设备测试方法(第二阶段)
标准类别: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7078909
相关标签:
数字
蜂窝
移动
通信网
基站设备
测试方法
第二阶段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YD/T 3273-2017.LTE FDD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Testmethod of eNodeB equipment (Phase 2).
1范围
YD/T 3273规定了引入载波聚合、多天线技术增强和增强小区间干扰协调等LTE-A增强技术,对LTE FDD基站提出的新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的测试方法。
YD/T 3273适用于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宏覆盖、中等覆盖和本地覆盖基站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943.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YD/T 2574-2017 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YD/T 3272-2017 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设备技术要求(第二阶段)
3GPP TS 25.104基站无线发射与接收(频分双工) (Base Station (BS)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FDD) )
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YD/T 3272-2017《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设备技术要求(第二阶段)》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2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16QAM 16阶正交幅度调制 16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标准内容
ICS33.06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273—2017
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基站设备测试方法(第二阶段)LTE FDD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network-Testmethod of eNodeB equipment (Phase2)2017-11-0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7-11-07实施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符号和缩略语,
概述,
测试内容
测试配置
测试仪表要求
测试的前提条件
测试环境
载波聚合(CA)基本功能测试
工作频段和系统带宽
资源分配和调度
多天线技术
CQI/PMI/RI上报
ACK/NACK反馈
辅载波的激活和去激活,
RRC配置功能测试
上行MIMO增强基本功能测试(可选)6.1上行SU-MIMO测试(可选)
7eICIC基本功能测试(可选)
7.1宏基站eICIC基本功能测试(可选)目
7.2Pico基站eICIC基本功能测试(可选)7.3X2接口测试(可选)
8基本性能测试.
8.1载波聚合(CA)性能测试.
8.2上行MIMO增强性能测试(可选)9射频指标测试
9.1概述.
9.2发射机测试
YD/T3273—2017
YD/T3273—2017
9.3接收机测试
9.4性能测试.
10环境适应性测试
11安全性能测试,
附录A(规范性附录)干扰信号
附录B(规范性附录)测试场地与辐射测试的场地布置指南附录C(规范性附录)辐射杂散发射的通用测试方法参考文献.
YD/T3273—2017
本标准是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第二阶段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如下:
a)YD/T3272《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设备技术要求(第二阶段)》;b)YD/T3273《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设备测试方法(第二阶段)》。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诺基亚通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箭、全海洋、尹桂杰、黄河、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霞艳、齐越、范斌、熊尚坤、许森、方陈栋、贺敬、王丽君、林佩、李小龙、潘冲、林磊、伉沛川、芒戈、何继伟。III
YD/T3273—2017
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设备测试方法(第二阶段)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引入载波聚合、多天线技术增强和增强小区间干扰协调等LTE-A增强技术,对LTEFDD基站提出的新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的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宏覆盖、中等覆盖和本地覆盖基站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943.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YD/T2574一2017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YD/T3272一2017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设备技术要求(第二阶段)3GPPTS25.104基站无线发射与接收(频分双工)(BaseStation(BS)radiotransmissionandreception(FDD))
3GPPTS36.104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基站无线发射与接收(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Base Station (BS)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Release 10))3GPPTS36.141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基站一致性测试(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RadioAccess (E-UTRA);BaseStation (BS)conformancetesting(Release1O))3GPPTS36.211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物理信道和调制(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Release 10)3GPPTS36.213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物理层过程(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Release 10)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YD/T3272一2017《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设备技术要求(第二阶段)》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YD/T3273—2017
3.2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16QAM
C-RNTI
eNodeB (eNB)
EARFCN
E-UTRA
E-UTRAN
16阶正交幅度调制
64阶正交幅度调制bzxz.net
邻道泄露抑制比
应答信号
邻道选择性
加性高斯白噪声
基带单元
循环前缀
信道质量指示
循环穴余校验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连续波
演进型NodeB
E-UTRA绝对射频信号
扩展步行A模型
演进的分组核心网
扩展典型城市模型
地震海啸预警系统
演进UTRA
演进UTRAN
扩展车辆A模型
失量幅度误差
频分双工
参考测量信道
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
信道内选择
移动设备
媒体访问控制
调制编码方式
主信息块
多输入多输出
正交频分复用
主(成员)载波
主小区
16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64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RatioAcknowledgement (in HARQprotocols)Adjacent Channel Selectivity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Base Band Unit
BaseStation
Cyclic Prefix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Continuous Wave
Evolved NodeB
E-UTRA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Extended Pedestrian A model
Evloved Packet Core
Extended Typical Urban model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Evolved UTRA
Evolved UTRAN
Extended Vehicular A model
Error Vector Magnitude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Fixed Reference Channel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In-Channel Selectivity
Mobile Equipment
Medium Access Control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aster Information Bloc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
PrimaryCell
4概述
4.1测试内容
物理层小区标识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协议数据单元
预编码矩阵指示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物理资源块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四分之一相移键控
秩指示
无线链路控制
均方根
无线资源控制
射频远端单元
参考符号
辅(成员)载波
辅小区
系统信息块
信噪比
探测参考信号
定时提前
用户设备
Physical layer Cell IdentityYD/T3273—2017
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Protocol Date Unit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hysical Resource Block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Quadrature Phase-Shift KeyingRank Indicator
Radio Frequency
Radio Link Control
Root Mean Square (value)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emote RFUnit
Reference Symbol
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
Secondary Cell
System InformationBlock
Signal-to-Noise Ratio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Timing Advance
User Equipment
L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设备的测试内容主要包括:载波聚合基本功能测试:
上行MIMO增强基本功能测试:
eICIC基本功能测试
-系统基本性能测试;
无线指标测试。
YD/T3273—2017
4.2测试配置
本标准中,基本功能等测试所需的基本环境配置如图1所示。无线指标、系统性能等测试所需的特殊测试配置在相应节中介绍。
监测仪表(S1)
eNodeB
监测仪表(X2
图1LTE基站设备测试组网
用于接口监视的协议测试仪可以连接在S1、X2接口上,监测并分析记录接口数据。图1中,eNodeB为被测基站设备,EPC和UE等为配套设备。4.3测试仪表要求
4.3.1协议测试仪
协议测试仪用于如下目的:
协议测试仪支持LTEFDDUu(空中接口)、S1、X2等接口的监测,支持对各层协议栈的解码,可以精确到位域级别。
4.3.2测试终端
可连接计算机记录并显示移动台发送和接收的信令序列。4.3.3射频测试仪表
矢量信号分析仪:支持对LTEFDD下行、上行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支持3GPPTS36.141所要求的基站发射机测试。
信号源:支持产生LTEFDD下行、上行信号,支持3GPPTS36.141所要求的接收机测试、性能测试。
4.3.4可接受的测试设备的不确定度测试设备参数的不确定度对于测试系统的准确度来说是必要的,而且不太可能通过系统校准得到改善。
对基站无线指标测试,可接受的测试设备的不确定度,见3GPPTS36.141的4.1节。4.4测试的前提条件
测试前,应满足:
被测设备安装完毕,硬件软件全部工作正常,数据正确配置并正常运行:4
辅助测试设备硬件软件全部工作正常,已完成各种逻辑数据的正确设置:辅助测试无线环境正常工作。
4.5测试环境
4.5.1正常测试环境
YD/T3273—2017
在正常测试环境下进行测试时,测试条件应该介于下述最低值与最高值之间,如表1所示。表1正常测试环境条件范围
大气压
相对湿度
电源供电
极端测试环境
低温测试环境
厂家给出的标称值
可忽略
对于室内型设备,需将被测设备置于-5℃的温度条件下测试:对于室外型设备,需将被测设备置于-35℃的温度条件下测试。4.5.2.2高温测试环境
对于室内型设备,需将被测设备置于40℃的温度条件下测试;对于室外型设备,需将被测设备置于55℃的温度条件下测试。4.5.2.3
低压测试环境
该项测试需将被测设备置于厂家声明的最低电压条件下测试。4.5.2.4高压测试环境
该项测试需将被测设备置于厂家声明的最高电压条件下测试。5载波聚合(CA)基本功能测试
5.1工作频段和系统带宽
5.1.1CA_1/20MHz+20MHz带宽(可选)测试编号:5.1.1(可选)
测试项目:系统带宽
106kPa
YD/T3273—2017
测试分项:Band1内两个连续的20MHz载波聚合(CA_1与20MHz+20MHz带宽)测试目的:
验证E-UTRAN支持Band1内两个连续的20MHz载波聚合测试条件:
eNodeB、配合测试终端均支持Band1,支持20MHz+20MHz连续载波聚合测试步骤:
步骤1:配置eNodeB载波聚合配置为20MHz+20MHz;步骤2:测试终端在小区内开机进行随机接入:步骤3:测试终端进行RRC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进行数据的下载(如UDP灌包或FTP下载),触发下行链路载波聚合:观察系统给终端调度的无线资源块的位置和数量预期结果:
1)配置的小区能正常运行;
2)Pcell、Scell小区广播的MasterInformationBlock中dl-Bandwidth参数指示系统的发射带宽配置NrB为20MHz(即取n100);
3)测试终端能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4)系统能够配置终端下行链路载波聚合:通过对eNodeB给终端调度的资源块的监测等方式,验证eNodeB能在整个20MHz+20MHz带宽内调度终端(调度给同一UE)备注:本项目适用于支持Band1的基站5.1.2CA_3/10MHz+20MHz带宽
测试编号:5.1.2
测试项目:系统带宽
测试分项:Band3内连续的10MHz载波与20MHz载波聚合(CA_3与10MHz+20MHz带宽)测试目的:
验证E-UTRAN支持Band3内连续的10MHz载波与20MHz载波聚合测试条件:
eNodeB、配合测试终端均支持Band3,支持连续的10MHz载波与20MHz载波聚合测试步骤:
步骤1:配置eNodeB载波聚合配置为10MHz+20MHz步骤2:测试终端在小区内开机进行随机接入;步骤3:测试终端进行RRC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进行数据的下载(如UDP灌包或FTP下载),触发下行链路载波聚合:观察系统给终端调度的无线资源块的位置和数量预期结果:
1)配置的小区能正常运行:
2)Pcell、Scell小区广播的MasterlnformationBlock中dl-Bandwidth参数指示系统的发射带宽配置NRB分别为10MHz(即取n50)、20MHz(即取n100)或20MHz(即取n100)、10MHz(即取n50):6
3)测试终端能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YD/T3273—2017
4)系统能够配置终端下行链路载波聚合;通过对eNodeB给终端调度的资源块的监测等方式,验证eNodeB能在整个10MHz+20MHz带宽内调度终端(调度给同一UE)备注:本项目适用于支持Band3的基站5.1.3CA_1-3/20MHz+20MHz带宽
测试编号:5.1.3
测试项目:系统带宽
测试分项:Band1、Band3跨频段的两个20MHz载波聚合(CA_1-3与20MHz+20MHz带宽)测试目的:
验证E-UTRAN支持Band1、Band3跨频段的两个20MHz载波聚合测试条件:
eNodeB、配合测试终端均支持Band1、Band3跨频段的两个20MHz载波聚合测试步骤:
步骤1:配置eNodeB载波聚合配置为Band1、Band3跨频段的20MHz+20MHz:步骤2:测试终端在小区内开机进行随机接入;步骤3:测试终端进行RRC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进行数据的下载(如UDP灌包或FTP下载),触发下行链路载波聚合;观察系统给终端调度的无线资源块的位置和数量预期结果:
1)配置的小区能正常运行:
2)Pcell、Scell小区广播的MasterInformationBlock中dl-Bandwidth参数指示系统的发射带宽配置NrB为20MHz(即取ml00):
3)测试终端能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4)系统能够配置终端下行链路载波聚合:通过对eNodeB给终端调度的资源块的监测等方式,验证eNodeB能在整个20MHz+20MHz带宽内调度终端(调度给同一UE)备注:本项目适用于支持Band1、Band3的基站5.1.4CA_1-26/20MHz+15MHz带宽(可选)测试编号:5.1.4(可选)
测试项目:系统带宽
测试分项:Band1、Band26跨频段的20MHz+15MHz载波聚合(CA_1-26与20MHz+15MHz带宽)测试目的:
验证E-UTRAN支持Band1、Band26跨频段的20MHz+15MHz载波聚合测试条件:
eNodeB、配合测试终端均支持Band1、Band26跨频段的20MHz+15MHz载波聚合测试步骤:
YD/T3273—2017
步骤1:配置eNodeB载波聚合配置为Band1、Band26跨频段的20MHz+15MHz:步骤2:测试终端在小区内开机进行随机接入:步骤3:测试终端进行RRC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进行数据的下载(如UDP灌包或FTP下载),触发下行链路载波聚合:观察系统给终端调度的无线资源块的位置和数量预期结果:
1)配置的小区能正常运行:
2)Band1上的服务小区、Band26上的服务小区所广播的MasterlnformationBlock中dl-Bandwidth参数指示系统的发射带宽配置NRB分别为20MHz(即取n100)、15MHz(即取m75);3)测试终端能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4)系统能够配置终端下行链路载波聚合:通过对eNodeB给终端调度的资源块的监测等方式,验证eNodeB能在整个20MHz+15MHz带宽内调度终端(调度给同一UE)备注:本项目适用于支持Band1、Band26的基站5.1.5CA1-8/20MHz+5MHz带宽(可选)测试编号:5.1.5(可选)
测试项目:系统带宽
测试分项:Band1、Band8跨频段的20MHz+5MHz载波聚合(CA_1-8与20MHz+5MHz带宽)测试目的:
验证E-UTRAN支持Band1、Band8跨频段的20MHz+5MHz载波聚合测试条件:
eNodeB、配合测试终端均支持Band1、Band8跨频段的20MHz+5MHz载波聚合测试步骤:
步骤1:配置eNodeB载波聚合配置为Band1、Band8跨频段的20MHz+5MHz;步骤2:测试终端在小区内开机进行随机接入:步骤3:测试终端进行RRC连接建立、无线承载建立等过程,进行数据的下载(如UDP灌包或FTP下载),触发下行链路载波聚合;观察系统给终端调度的无线资源块的位置和数量预期结果:
1)配置的小区能正常运行;
2)Band1上的服务小区、Band8上的服务小区所广播的MasterInformationBlock中di-Bandwidth参数指示系统的发射带宽配置NRB分别为20MHz(即取n100)、5MHz(即取n25):3)测试终端能正常建立数据无线承载:4)系统能够配置终端下行链路载波聚合;通过对eNodeB给终端调度的资源块的监测等方式,验证eNodeB能在整个20MHz+5MHz带宽内调度终端(调度给同一UE)备注:本项目适用于支持Band1、Band8的基站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