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行业标准(YD) > YD/T 2424-2012 基于 IP 的融合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YD/T 2424-201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2424-2012

中文名称:基于 IP 的融合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32355025

相关标签: 基于 融合 消息 业务 技术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YD/T 2424-2012.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converged IP messaging.
1范围
YD/T 2424规定了基于IP的融合消息的业务需求、架构和基本业务流程。
YD/T 2424适用于基于IP的融合消息业务相关产品的开发、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YD/T 1929-2009统一IMS的需求 (第一阶段)
YD/T 1930-2009统一IMS组网总体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YD/T 1936-2009会话描述协议(SDP)技术要求
YD/T 2007-2009统一IMS的功能体系架构(第一阶段)
3GPP TS23.228 IP多媒体子系统 (IMS) ;第二阶段(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Stage 2)
3GPP2 X.S0013-002-A 全IP核心网多媒体域 - IP多媒体子系统(IMS) - 第二阶段(All-IP Core Network Multimedia Domain -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Stage-2) OMA-AD-IMS-V1_0 IMS能力
的使用:架构(Utilization of IMS capabilities Architecture )
OMA-AD-Presence_SIMPLE-V2_ 0呈现业务SIMPLE: 架构(Presence SIMPLE Architecture)
OMA-AD-Push-V2_2推送业务: 架构(Push Architecture)
OMA-AD-Service_Environment-V1_0 OMA业务环境 (OMA Service Environment)

标准图片预览

YD/T 2424-2012 基于 IP 的融合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YD/T 2424-2012 基于 IP 的融合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YD/T 2424-2012 基于 IP 的融合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YD/T 2424-2012 基于 IP 的融合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YD/T 2424-2012 基于 IP 的融合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标准内容

ICS33.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424-2012
基于IP的融合消息业务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converged IP messaging2012-12-28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CPM业务需求.
6CPM总体架构
概述·
CPM开放业务架构
6.3技术依据·
6.4CPM能力平台的架构…
6.5功能实体
6.6外部功能实体
6.7CPM接口
6.8安全
基本流程
7.1CPM用户发送CPM消息·
7.2CPM消息递送报告(消息发送不成功的情况)7.3CPM离线消息处理
7.4CPM文件传输
7.5CPM用户邀请另一个CPM用户进行会话7.6CPM用户发起一个临时群组会话·7.7CPM用户获取群组信息
7.8CPM消息互通
7.9CPM大消息传送
附录A(资料性附录)应用场景
附录B(规范性附录)CPM业务需求…参考文献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YD/T2424-2012
YD/T2424-2012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了OMA-AD-CPM-V1_0-20101012-C、OMA-RD-CPM-V1_0-20101012-C、OMA-TS-CPM_System_Description-V1_0-20101012-C编制,与以上规范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其中,满足OMA-RD-CPM-V1_0-20101012-C中对融合消息业务的需求,遵从OMA-AD-CPM-V1_0-20101012-C中定义的OMACPM架构,并依照OMA-TS-CPM_System_Description-V1_0-20101012-C中定义的业务流程。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波、王姗姗、吴伟、梁刚、卢艳、孙扬、丁欣、彭锦。I
1范围
基于IP的融合消息业务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基于IP的融合消息的业务需求、架构和基本业务流程。本标准适用于基于P的融合消息业务相关产品的开发、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YD/T2424-2012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YD/T1929-2009统一IMS的需求(第一阶段)YD/T1930-2009统一IMS组网总体技术要求(第一阶段)YD/T1936--2009会话描述协议(SDP)技术要求YD/T2007-2009统一IMS的功能体系架构(第一阶段)3GPPTS23.228IP多媒体子系统(IMS):第二阶段(IPMultimediaSubsystem(IMS);Stage2)3GPP2X.S0013-002-A全IP核心网多媒体域-IP多媒体子系统(IMS)-第二阶段(Al1-IPCoreNetworkMultimediaDomain-IPMultimediaSubsystem(IMS)-Stage-2)OMA-AD-IMS-V1_0IMS能力的使用:架构(UtilizationofIMScapabilitiesArchitecture)OMA-AD-PresenceSIMPLE-V2_0呈现业务SIMPLE:架构(PresenceSIMPLEArchitecture)OMA-AD-Push-V2_2推送业务:架构(PushArchitecture)OMA-AD-Service Environment-Vl_0OMA业务环境(OMAServiceEnvironment)OMA-AD-XDM-V2_1XML文件管理:架构(XMLDocumentManagementArchitecture)OMA-ERELD-OWSER-V1_1OMA网络业务(OMAWebServices)OMA-ERELD-POC-V2_O基于蜂窝网络的按键通话业务(PushtotalkOverCellular)OMA-ERELD-SEC_CF-V1_0应用层安全通用功能(ApplicationLayerSecurityCommonFunctions)OMA-ERELD-SIMPLEIM-V1_0即时消息业务(InstantMessaging)OMA-ERP-DS-V1_2数据同步协议(DataSync1.2)OMA-TS-DMProtocol-V1_2设备管理协议(DeviceManagementProtocol))IETFRFC2617HTTP鉴权:基本的和摘要的访问鉴权(HTTPAuthentication:BasicandDigestAccessAuthentication)
IETFRFC3261SIP:会话发起协议(SIP: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IETFRFC3325针对信任的网络中宣称的身份的会话发起协议(SIP)私密扩展(PrivateExtensionsto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for Asserted Identity within Trusted Networks)ETFRFC3428针对即时消息的会话发起协议(SIP)扩展(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Extensionfor Instant Messaging)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jz32l.net
YD/T2424-2012
IETFRFC3501互联网消息访问协议第四版(IMAP4)(INTERNETMESSAGEACCESSPROTOCOL(IMAP4)-VERSION4rev1)IETFRFC3550RTP:用于实时应用的传输协议(RTP:ATransportProtocolforReal-TimeApplications)
IETFRFC4566SDP:会话描述协议(SDP:SessionDescriptionProtocol)IETFRFC4918用于网络分布式的创作和改编(WebDAV)的HTTP扩展(HTTPExtensionsforWebDistributedAuthoringandVersioning(WebDAV))IETFRFC4975消息会话中继协议(MSRP:theMessageSessionRelayProtocol)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基于IP的融合消息ConvergedIPMessaging提供通用的功能实体来加强现有的通信业务,构建未来的交互式多媒体通信业务,为用户提供了多种丰富的用户体验,如离线消息、即时消息、基于会话的消息以及半双工、全双工会议等。3.2
融合地址薄ConvergedAddressBook用户存储在网络侧的一组联系人信息的集合,可供该用户的多个注册终端以及终端上的多个能力平台使用。融合地址薄中每个联系人信息包括一系列动态和静态的信息(如:姓名、地址、显示名称等)。3.3
寻呼模式Page-mode
一种即时消息的传递方式,各个消息独立发送和投递,消息之间没有上下文关联关系,且消息内容编码后小于1300字节,使用SIPMessage方法传送。3.4
大消息模式LargeMessage-mode
一种即时消息的传递方式,各个消息独立发送和投递,消息之间没有上下文关联关系,消息内容编码后超过1300字节,使用MSRP协议传送。3.5
会话模式Session-mode
一种即时消息的传递方式,消息发送前需要先成功建立会话,此后所有消息的传递都在一个会话中发送。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2Converged Address Book
Converged IP Messaging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
融合地址薄
基于IP的融合消息
IP-SM-GW
SIMPLE
TISPAN
Device Management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nstant Messaging
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Instant Message and Presence ServiceIPMultimedia Subsystem
Internet Protocol
IP-Short-Message-Gateway
Interworking Selection FunctionIP Multimedia Services Identity Module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Multimedia Domain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Message Session Relay ProtocolOpen Mobile Alliance
OMA Service Environment
Personal Computer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ush-to-talk over Cellular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RTP Control Protocol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Removable - User Identity Module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SIP for Instant Messaging and PresenceLeveraging Extensions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hort Message Service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convergedServices and Protocols for Advanced NetworkingUser Identity Module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设备管理
数字版权管理
超文本传送协议
因特网工程任务组
即时消息
YD/T2424-2012
因特网消息访问协议
即时消息与呈现业务
IP多媒体子系统
因特网协议
IP短消息网关
互通选择功能实体
IP多媒体业务身份模块
媒体网关控制功能
(3GPP2)多媒体域
多媒体消息业务
消息会话中继协议
开放移动联盟
OMA业务环境
个人电脑
个人数字助理
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络
“一键通”业务
公共交换电话网络
RTP控制协议
实时传送协议
可移除用户身份模块
会话描述协议
即时消息和呈现业务的SIP扩展协议会话发起协议
短消息业务免费标准bzxz.net
电信和互联网融合业务及高级网络协议(组织)
用户标识模块
统—资源标识符
统一资源定位器
全球用户标识模块
YD/T2424-2012
WebDAV
Value Added Service
Value Added Service ProviderVoice over IP
Web Distributed Authoring and VersioningXML Configuration Access ProtocolXMLDocumentManagement
eXtensibleMarkup Language
5CPM业务需求
增值业务
增值业务提供商
IP电话
网络分布式的创作和改编(组织)XML配置访问协议
XML文档管理
可扩展标记语言
基于IP的融合消息(CPM)提供通用的功能实体,通过重用已有的技术以及定义新的技术来加强现有的通信业务,构建未来的交互式多媒体通信业务,为用户提供了多种丰富的用户体验,如离线消息、即时消息、基于会话的消息以及半双工、全双工会议等。CPM支持一对一、一对多的人与人的通信,以及人与应用的通信。与传统的消息类业务(包括:短信、彩信、即时消息等)相比较,CPM向用户提供了种新型的沟通体验,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一用户在无需知道联系人所使用网络接入技术的情况下,通过与承载无关的业务接入方式与联系人交互,获得跨业务领域、适合所有IP网络(移动网络、家庭网络、互联网)的、一致的用户体验;一用户可同时进行多个对话,在每一个对话中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媒体类型;一用户可同时使用多个终端参与通信;一用户可通过设置个人偏好实现业务的个性化;一用户可将消息与媒体存储到网络存储器中;一业务提供者可从传统的话音、视频和消息业务无缝转换到基于IP的融合消息业务,可以与传统消息业务的互通,包括与短信、彩信、即时消息、电子邮件业务等的互通。CPM能力平台提供以下功能:
一用户寻址、多设备环境支持;一对话处理:
状态呈现信息支持:
一媒体支持:
一群组通信与管理:
一与非CPM通信业务的互通;
一网络存储:
一增值业务支持。
根据设备能力和具体业务需要,设备可以选择性地支持部分功能。CPM通过提供与其他类似的能力平台对应的隐私保护方式,以保护用户隐私的。CPM能力平台支持Push/Pull模式,在重用已有能力平台相关机制的同时,优化消息处理流程。基于IP的融合消息业务的应用场景见附录A;业务需求见附录B。4
6CPM总体架构
6.1概述
YD/T2424-2012
CPM是一个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具有开放架构的能力平台。CPM与其他网络实体交互,重用其他OMA能力平台所定义的功能特征和技术方案(例如:SIMPLEIM(见OMA-ERELD-SIMPLEIM-V1_0)、PoC(见OMA-ERELD-POC-V2_O)),在即时消息、按键通话等现有通信业务功能的同时,提供更丰富的多媒体通信业务融合体验。6.2CPM开放业务架构
如图1所示,CPM开放业务架构定义了一个建立在SIP/IP网络基础架构之上的增强型业务能力框架,该框架由一整套功能实体组件与接口组成,使现有的和将来的通信业务部署更加容易,可以方便地创建基于CPM的业务。CPM开放业务架构中的组件可以单独、重复使用。CPM开放业务架构提供多媒体通信功能,互通功能实体提供了CPM开放业务架构和与其他通信业务之间的相互适配或映射,实现CPM业务与非CPM业务的通信。CPM开放业务架构具有可扩展性,可以通过使用专门设计的接口来实现各种增值业务(VAS)。
!CPM的
6.3技术依据
CPM的
CPM的
!非CPM通信:
业务“A\
CPM开放业务框架
SIP/IP核心网络
非CPM通信!
业务“B\
图1CPM开放业务架构模块化和扩展性示意非CPM通信
业务“X”
CPM能力平台基于引用OMA和其他标准化组织(IETF、3GPP、3GPP2)中定义的技术方案构建,并基于OMAOSE开放业务环境(见OMA-AD-ServiceEnvironment-V1_)实现CPM能力平台和其他能力平台的交互。
CPM开放业务架构应遵循以下IETF技术规范:会话发起协议(SIP)(见IETFRFC3261);一SIP即时消息扩展协议(SIMPLE)(见IETFRFC3428);一消息会话中继协议(MSRP)(见IETFRFC4975):一实时传输协议(RTP)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见IETFRFC3550);互联网消息访问协议第4版(IMAP4)(见IETFRFC3501。CPM开放业务架构应遵循以下OMA能力平台的技术方案:状态呈现技术:状态皇现能力平台(见OMA-AD-PresenceSIMPLE-V2_0);一XML文档管理技术:XDM能力平台(见OMA-AD-XDM-V21):一设备管理技术:设备管理能力平台(见OMA-TS-DMProtocol-V12);一通知传送技术:推送能力平台(见OMA-AD-Push-V2_2)。CPM开放业务架构应遵循以下技术规范:一会话描述协议(SDP)技术要求(见YD/T1936-2009)。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
jz32l.net
YD/T2424-2012
另外,CPM开放业务架构还依赖于底层的SIP/IP网络设施来在CPM功能实体之间传输SIP消息。SIP/IP网络设施的一个实例是YD/T1929-2009、YD/T2007-2009、YD/T1930-2009定义的IP多媒体子系统。6.4CPM能力平台的架构
图2为CPM能力平台架构模型,描述了CPM能力平台中的各功能实体、实体之间和实体与外部功能实体间的交互关系。
支撑业务引装
客户案
消总存储客户境
内容在储客户
业务的
充户器
支撑业务引擎
服务器
CPM-CNT
消息存储
服务器
CPM-MSG
内容存储服务器
SIP/IP网络
CPH必选功能实
CPM通信业务
CPMMSG
互通功能实体!
LcPM-PF1
广五通选择功能CPM-W1
ICPM-CR
CPM-PE1
CPM-IW1
CPM-CR
VAS皮儿
CPM-VAS
广起用控制功
CPM控制动能实件
CPH可选功能实体
图2CPM能力平台架构模型
能实体
远端CPM
CPM-CF
外部功能实
作为一种业务框架,CPM能力平台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需要部署所需的功能部件,即功能实体可以选择性地部署。其中,CPM控制功能实体、CPM参与功能实体为必选模块,如需与其他应用互通,则需部署互通选择功能实体、互通功能实体:如需消息和内容存储服务,则需部署消息存贮服务器、内容存储服务器:如需基于CPM开放业务架构支持增值服务,则需部署应用控制功能实体及VAS应用服务器。CPM能力平台包含以下的CPM功能实体:一CPM客户端(CPMClient):CPM用户通过CPM客户端与其他CPM功能实体(如CPM参与功能实体)交互来使用基于CPM的业务;CPM参与功能(CPMParticipatingFunction)实体:作为CPM用户的网络侧代理,具有和CPM用户可能拥有的多个CPM客户端进行交互的功能;一CPM控制功能(CPMControlingFunction)实体:负责处理CPM群组会话功能(如预定义群组、媒体流控制等);
一互通选择功能(InterworkingSelectionFunction)实体:为CPM消息、CPM文件传输或者CPM会话选择一个执行实际互通的互通功能实体:6
YD/T2424-2012
一互通功能(InterworkingFunction)实体:为基于CPM的业务和外部非CPM通信业务提供交互能力。在一个部署中可能会存在多个互通功能实例(例如,对于不同非CPM通信业务的特定交互功能):一消息存储客户端(MessageStorageClient):管理存储在消息存储服务器和本地存储中的CPM消息,CPM文件传输历史记录、CPM会话历史记录、CPM对话历史记录和附加在这些历史记录中的媒体对象;一消息存储服务器(MessageStorageServer):为网络中CPM消息、CPM文件传输历史记录、CPM会话历史记录、CPM对话历史记录和附加在这些历史记录中的的媒体对象提供管理和存储功能。CPM功能实体向以下外部功能实体提供功能:远端CPM环境(RemoteCPMEnviroment),远端网络中的CPM环境:一基于CPM业务的客户端(CPMbasedServiceClient),使用CPM能力平台的业务的客户端。CPM功能实体还和以下外部功能实体交互:一SIP/IP网络(SIP/IPCore),为CPM提供基于SIP和IP的底层基础设施:一支撑能力平台:用来支撑CPM的其他OMA能力平台,包括:。状态呈现(Presence)能力平台,用来获取呈现状态信息和发布呈现状态信息:。XDM能力平台,用来存储和处理CPM用户业务设置、用户配置文件文件、CPM群组定义和用户列表定义等:
推送(Push)能力平台,用来向CPM用户的设备发送通知;·设备管理(DM)能力平台,用来管理CPM客户端和消息存储客户端的设置:融合地址簿(CAB)能力平台,用户管理用户的融合地址薄;。计费(Charging)能力平台,提供计费功能。一非CPM通信业务(Non-CPMCommunicationServices),CPM能力平台通过互通功能实体连接到的其他通信业务。
图3给出了CPM能力平台的具体功能实体和外围其他能力平台之间的交互接口。推送业务引肇
设备管理(DM)
业务引肇
消息存储
客户端
消息存储
服务器
互通功能实体
互通选择功能
XDM-41
XDM业务能力
CPM控制功能实体
图3CPM能力平台中的功能实体及外部交互实体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呈现业务引擎
YD/T2424-2012
6.5功能实体
6.5.1CPM客户端
CPM客户端驻留在用户设备中,用来访问网络的CPM功能实体。设备中的其他功能模块可以在设备内部和CPM客户端通信。(在设备中的内部通信具体接口和协议不在本标准规定)CPM客户端支持以下功能:
一SIP/IP网络相关功能:
一媒体面通信:
一客户端CPM业务逻辑的执行:
一在设备内部和支撑能力平台客户端及消息存储客户端的通信。CPM客户端负责生成和接收SIP请求和响应,CPM客户端能够使用SIP/IP网络提供的相关功能CPM客户端应该支持以下注册相关功能:一CPM客户端注册;
一CPM用户地址注册:
CPM设备显示名称注册。
CPM客户端应该支持以下客户端侧的CPM业务逻辑相关功能:一支持CPM用户同时使用其多个关联的CPM地址:一生成、发送和接收CPM会话内的和CPM会话外的消息:·发送CPM消息,包括:
a)指示CPM消息的敏感特性(如不得转发);b)指示CPM消息的优先级别;
c)指示用来接收回复CPM消息的CPM地址(一个或多个)。·接收CPM消息;
·请求不经下载直接转发CPM消息;·生成、发送和接收递送报告和/或阅读报告:·向CPM消息附加媒体对象、CPM消息、CPM文件传输历史记录、CPM会话历史记录或者CPM对话历史记录:媒体来源包括:a)设备的本地存储:
b)消息存储服务器或者内容存储服务器上的位置(注:不需要请求将它们下载到设备上)。·在CPM对话期间激活/去激活对于CPM独立消息的存储:一在CPM会话内或者会话外通过CPM文件传输发送和接受带有媒体对象的文件;执行CPM会话相关的功能:
·CPM会话发起、加入和终止,包括:a)协商CPM会话特征(例如:媒体流类型和使用媒体流的编码、全双工和半双工通话转换):b)指明首选的媒体流。
·CPM会话通知:在CPM会话期间动态增加/修改/删除媒体流;·在会话过程中动态地为一个CPM用户激活/去激活网络存储;8
YD/T2424--2012
·CPM会话信息请求和接收:请求并获得诸如在一个正在进行的CPM会话所使用的媒体流的类一执行CPM群组会话处理相关功能,包括:·使用CPM预定义的群组定义来发起-个CPM群组会话:·发起临时类型的CPM群组会话:·接受CPM群组会话的请求;
请求/搜索CPM群组会话信息(例如:参加者信息、群组会话主题等),接收CPM群组会话信息变化的通知;
·设置和修改自已的SIP会话参数;·终止参与会话:
·设置和修改CPM群组会话参数:·终止CPM群组会话;
·增加和删除参加者:
·当支持名加入CPM群组会话时,为CPM用户协商一个唯一的假名。一执行CPM对话处理相关功能:通过发送CPM独立消息、CPM文件传输或者建立CPM会话来启动CPM对话。
CPM客户端应该支持多设备环境下的客户端侧的CPM业务逻辑相关功能,包括:一允许CPM用户创建/修改设备名称:一在注册时提供设备名称:
获取其他终端上的信息(如设备名称、设备能力信息、会话列表等)。CPM客户端应支持与支撑能力平台的客户端组件的交互。CPM客户端应该支持媒体面通信的相关功能:建立和维护媒体面连接:
一生成和接受媒体面请求和响应。6.5.2消息存储客户端
消息存储客户端管理存储在网络上的消息存储服务器和本地存储器上的CPM消息、CPM文件传输历史记录、CPM会话历史记录和CPM对话历史记录,并包含CPM消息、CPM文件传输历史记录或者CPM会话历史记录中的媒体对象。终端中的其他功能模块可以和消息存储客户端进行内部通信(终端内部通信的具体接口和协议不在本标准规定。本地存储的管理不在本标准规定)。消息存储客户端应该支持以下数据管理功能:一管理和使用CPM用户自已的消息存储服务器上的资源:·从消息存储服务器上获取CPM消息、CPM文件传输历史记录、CPM会话历史记录、CPM对话历史记录和在CPM消息、CPM文件传输历史记录或者CPM会话历史记录中的媒体对象;·从消息存储服务器上删除CPM消息、CPM文件传输历史记录、CPM会话历史记录、CPM对话历史记录,包括在CPM消息、CPM文件传输历史记录或者CPM会话历史记录中的媒体对象:·向消息存储服务器上传CPM消息、CPM文件传输历史记录、CPM会话历史记录、CPM对话历史记录,包含CPM消息、CPM文件传输历史记录或者CPM会话历史记录中的媒体对象;9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