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行业标准(YD) > YD/T 1016-1999 接入网用 PDH 光端机技术条件
YD/T 1016-199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1016-1999

中文名称:接入网用 PDH 光端机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389859

相关标签: 光端机 技术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YD/T 1016-1999.Technical condition for PDH optica: line terminals used in access network.
1范围
YD/T 1016规定了接人网用PDH光端机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T 1016适用于采用PDH光传输技术的接人网。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7611-87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
GB 13167-91长途光缆通信系统进网要求
CB/T 13997-92 2048kbit/s、8 448kbit/s、34 368kbit/s、139 264kbit/s光端机技术要求
YD/T 730-94光端机技术指标测试方法
3工作条件
3.1 使用环境要求
3.1.1 室内型设备环境条件
a)温度:5~45℃;
b)相对湿度:≤85%(25℃时)。
3.1.2室外型设备环境条件
a)温度:
南方-20~ +60℃;
北方-40~ +509℃
b)相对湿度:≤95%(25℃时);
c)机箱封装:设备应密封于机箱内,防水、防潮、防雷、防震、防蛀、防鼠等。
3.1.3大气压力:70 ~ 106 kPa。
3.2 供电电源
供电电压:额定电压- 48VDC,电压允许变动范围-40~-57V DC;
脉动电压<100mV(P-P)。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YD/T1016—1999
本标准是参照国际电信联盟ITU-T建议G.703(系列数字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C.823《以2048kbit/s系列为基础的数字网内抖动和飄动的控制,G.921以2 048kbit/s系列为基础的数字段》、G.955(在光缆上传输1544kbit/s和2048kbit/s系列信号的数字线路系统》,并参考我国通信行业标准YD/T748《PDH数字通道差错性能的维护限值》等相关内容制订的。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负贵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业凤刘承志梁卜义亚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接入网用PDH光端机技术条件
Technical condition for PDH optica: lineteminals used in access network本标准规定了接人网用PDH光端机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采用PDH光传输技术的接人网。2引用标准
YD/T 1016—1999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7611 - 87
GB 13167 - 91
GB/T 13997 - 92
YD/T 730 ~ 94
3工作条件
3.1使用环境要求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长途光缆通信系统进网要求
2048kbit/s、8448kbit/s、34368kbit/s、139264kbit/s光端机技术要求光端机技术指标测试方法
3.1.1室内型设备环境条件
a)温度:5~45℃;
b)相对湿度:≤85%(25℃时)。3.1.2室外型设备环境条件
a)温度:
南方-20~+60℃;
北方-40~+50℃
b)相对湿度:≤95%(25℃时)
c)机箱封装:设备应密封于机箱内,防水、防潮、防雷、防震、防蛀、防鼠等。3.1.3大气压力:70~106 kPa。
3.2供电电源
供电电压:额定电压-48VDC,电压允许变动范围-40~-57VDC;脉动电压<100mV(P-P)。
4技术要求
4.1产品型号
接人网用PDH(各次群)光端机型号应表示设备的类型、速率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999-04-18批准- KANi KAca=
1999 -10- 01 实施
4.2接入网用PDH光端机组成
YD/T 1016-—1999
接人网用PDH(各次群)光端机由数字输入、输出接口,光发送、光接收组成。图1为接人网用PDH光端机示意图。
F1、FI':光端机的光接口。
F2、F2':光端机的电接口。
S:紧接在光发送部分的光连接器C后面的光纤点。R:紧接在光接收部分的光连接器C前面的光纤点。图1接人网用PDH光端机示意图
4.3线路码型
接人网用各次群光端机的线路码型除CB13167规定的码型外,还可采用经主管部门批准的其它码型,如1B1H、NRZ加扰、CMI等码型。4.4光接口要求
4.4.1平均发送光功率
接人网用各次群光端机的平均发送光功率是指在图1中经过伪随机信号(或等效的伪随机信号)序列调制的光信号,经连接器C在S点处测得的光功率。它与光源类型、标称波长、光纤类型有关,其值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接人网用各次群光端机的平均发送光功率平均发送光功率,dBm
速率kbit/s
139264
光源类型
多模系统
波长850nm
波长1310nm
单模系统
波长1310nm或1550nm
4.4.2光接收灵敏度
YD/T 1016—1999
接入网用各次群光端机的光接收灵敏度是指误码率(BER)不劣于1×10-11时,在图1中光连接器 C之前的R点处测量的最小接收光功率。中、短传输距离的接人网用各次群光端机的接收灵敏度应满足表2的要求;超长传输距离的接入网用光端机的接收灵敏度参照GB/T13997的规定表2接人网用各次群光端机接收灵敏度速率kbit/s
34 368
139 264
4.4.3接收光功率动态范围
接收灵敏度,dBm(BER≤1×10-1)波长850nm、1310nm或1550m
优于-35
优于-35
优于-35
优于-32
接人网用各次群光端机接收光功率动态范围是当BER≤1×10-11时,在图1中光连接器C之前的R点处实测最大接收光功率与实测光接收灵敏度之差。该指标应≥25dB。4.5电接口要求
4.5.1信号比特率及容差
接人网用各次群光端机电接口上通过的数字信号比特率及容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比特率及容差
标称比特率,kbit/s
容差,×10-6
4.5.2码型
接人网用各次群光端机电接口码型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接口码型
速率,kbi/s
4.5.3输出口要求
139264kbit/s输出口阻抗特性应符合GB7611的规定。34 368
34 368
139 264bzxz.net
139 264
2048kbit/s、8448kbit/s、34368kbit/s输出脉冲波形应符合GB7611接口脉冲样板规定,139264kbit/s输出脉冲波形应符合GB/T13997接口脉冲样板规定。4.5.4输入口要求
4.5.4.1输入口阻抗特性
标称阻抗:2048kbit/s、8448kbit/s、34368kbit/s、139264kbit/s输人标称阻抗应符合GB7611规定。阻抗特性:2048kbit/s、8448kbit/s、34368kbit/s、139264kbit/s输人口阻抗特性应符合GB7611的规定。4.5.4.2输入允许衰减
出现在接人网用各次群光端机输人口的数字信号应符合本标准4.5.3的规定,允许连接输出口与输人口所使用的连接线对的不同衰减变化,输人口应能适应这些变化。线对的衰减频率特性应近似符合规律,且在fo/2频率点上衰减值变化的最低范围应符合表5规定。此衰减值应包括可能存在于输出口与输人口之间的数字配线架所引人的任何衰减。3
iKAoNiKAca
速率,kbitVs
连接电缆衰减范围,dB
YD/T 1016—1999
表5输入允许衰减
(在1024kHz频率点)
4.5.4.3最大允许输人抖动
(在4224kHz频率点)
34 368
(在1718kHz频率点)
139 264
(在70MHz频率点)
接人网用各次群光端机输入口上最大容许输入抖动的下限应分别符合GB7611的规定。连接电缆的衰减范围应符合本标准4.5.4.2的规定。4.5.4.4输入口抗干扰要求
接人网用各次群光端机输人口抗于扰要求应符合GB/T13997的规定。4.6输入、输出口过压保护要求
接入网用各次群光端机输入、输出口的过压保护要求应符合GB/T13997的规定。4.7抖动
4.7.1抖动转移特性
接人网用各次群光端机抖动转移函数的最大增益应不超过0.6dB(选频法)。4.7.2无输人抖动时的最大输出抖动在任何有效信号情况下,无输人抖动时的最大峰峰输出抖动值应满足表6的规定。表6无输人抖动时的最大输出抖动最大输出抖动峰-峰值,UI
速率kbit/s
34 368
139 264
低频限制(-4)高频限制(f4))0.4
误码性能要求
测量用的滤波器带宽
低题截止频率为或,高频截止频率为f4的带通滤波器f
接人网用各次群光端机误码性能应满足表7的规定。测试周期
BIS限
速率kbit/
139264
表7接人网各次群光端机误码性能指标2h
100kHz
400kHz
800kHz
3500kHz
注:接人网数字通道的误码性能配额为6%,取其1/10作为各次群光端机误码性能指标(接入网设备误码性能指标比接人网数字通道指标严格10倍)。4
4.9维护使用要求
4.9.1故障告警功能
YD/T 1016--1999
接入网用各次群光端机必须具备故障告警功能,便于对设备进行维护。告警分即时维护告警和延迟维护告警。告警项目和相应措施列于表8。4.9.2监控功能
接入网用各次群光端机应具有监控功能,监控项目如下:LD偏置电流检测(光模块无此项);光接收的AGC电压检测(光模块无此项);误码秒,严重误码秒,累计误码;表9所列的各项告警项目。
4.9.3公务联络功能
接人网用各次群光端机应具有公务联络电话,便于光终端、光中继设备之间进行公务联络。公务电话应具有选址呼叫功能,语音清晰可辩。4.10接地要求
接入网用各次群光端机的工作地和保护地应分开设置,互相绝缘,需要时应能方便地汇接在一起。4.11可靠性要求
接人网用各次群光端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不少于6年。表8告警项目和相应措施
设备部位
发送侧
接收侧
公共部分
告警项目
数字接口输人信号消失
发无光
激光器寿命告警
收无光
帧失步
1×10-3误码
1×10-6误码
内部电源故障
公务通信故障
维护告警类型
1\要”表示在相关故障情况下,向对端或下游发AIS。延迟
2告警指示信号(AIS)的二进制内容是一连串“r\。AIS的比特率应符合本标准4.5.1的规定。5测试方法
5.1测试条件
5.1.1室内型设备环境条件
a)温度:5~45℃;
b)相对湿度:≤85%(25℃时)。5.1.2室外型设备环境条件
a)温度:-20~+60%或-40~+50%(根据设备要求)b)相对湿度:≤90%(25℃时);5.1.3大气压力:70~106kPa。
5.1.4供电电源
ii KAoNi KAca-
告警指示
亮红灯、声响
亮红灯、声响
亮黄灯或白灯
亮红灯、声响
亮红灯、声响
亮红灯、声响
亮黄灯或白灯
亮红灯、声响
亮红灯、声响
YD/T 1016--1999
供电电压:额定电压-48VDC,电压允许变动范围-40~~-57VDC;脉动电压<100mV(P-P)。
5.2测试基本要求
5.2.1所用测试仪器仪表,均应经过二级或二级以上计量单位计量合格,且在有效期内。5.2.2测试信号:接人网用PDH光端机数字速率为2048kbit/s、8448kbit/s信号时,测试信号为215-1级伪随机码序列的HDBs;数字速率为34368kbit/s信号时,测试信号为223-1级伪随机码序列的HDB3;数字速率为139264kbit/s信号时,测试信号为223-1级伪随机码序列的CMI。5.2.3测试在设备的数字输入、输出接口进行。5.2.4各测试仪表地应与被测设备地良好连接起来。5.3测试仪表
数字传输分析仪、抖动调制振荡器或音频信号发生器、光可变衰减器、光功率计、500MHz以上示波器、数字频率计、75Q反射桥、电平表等。5.4光接口指标测试
5.4.1平均发送光功率测试
按图2连接。用测试光缆将LD或LED的尾纤与光功率计连接好,光功率计上的读数即为S点的平均发送光功率。
被测设备
测试光缆
图2平均发送光功率测试框图
5.4.2光接收灵敏度和动态范围测试光功
a)测试仪表按图3与被测设备连接好,将光发送与光接收经光衰减器连接。按本标准5.2.2的规定,设置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误码检测器置于“累计误码数”检测档。信号发
数字传输分折仪
被测设备
测试光缆
光功率计
图3光接收灵敏度测试框图
YD/T 1016—1999
b)逐渐增加光可变衰减器的衰减量,使被测设备的接收光功率逐渐减小,当误码检测器刚显示误码时略减小光衰减量,直到误码检测器无误码显示止,开始误码率观测。c)采用观测累计误码数的方法观测误码率(BER)。不同码速率时的 BER、观测时间与累计误码数之间的关系应符合YD/T730要求。
d)当满足设定的误码率时,断开与光检测器尾纤连接的活动连接器,经测试光缆接人光功率计。从光功率计上读出R点的光功率Pmin即光接收灵敏度。测试完毕后,再将活动连接器与光检测器尾纤连接好。
e)逐渐减小光可变衰减器的衰减量,当误码检测器刚显示误码时略增加衰减量,直到误码检测器无误码显示止,开始观测误码率。f)重复上述步骤d,从光功率计上读出R点的最大接收光功率Pmaxog)计算接收机光功率动态范围D:[D=Pmax(dBm)-Pmin(dBm)]aBoh)根据本标准4.4.2的规定,接人网用PDH光端机的光接收灵敏度指标必须在BER≤1×10-11条件下测试。当码速率≤34368khit/s时,建议采用外推法测试。5.5电接口指标测试
各项指标测试(除个别指标外),均将信号发生器接到被测设备数字输人口,误码检测器的输入口(或示波器)接相应的数字输出口,再将光发送与光接收经光可变衰减器连接。5.5.1电接口允许比特率容差测试a)按图4连接。参照本标准5.2.2的要求设置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b)改变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码速率,使其在容差范围内变化,误码检测器上应无误码显示。c)改变连接电缆的衰减特性(0dB、6dB或12dB衰减),重复上述步骤,误码检测器上应无误码显示。信号发
数字传输分析仪
发生器
示波器
被测设备
注:衰减电缆要求同5.5.3
图4允许比特率容差测试框图
被测设备
图5输出口脉冲波形测试框图
KAoNiKAca
5.5.2输出口脉冲波形测试
YD/T1016—1999
a)按图5连接。参照本标准5.2.2的要求设置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b)将被测输出口终接75Q(精度1%)电阻器时,置示波器于“高阻”档,低电容探头跨接在终端电阻两端。被测输出口终接120Q(精度1%电阻器时,示波器工作于两通道相加方式,并使第二通道处于反相方式。测试波形前应对示波器水平扫描线零基准校准。c)在2048kbit/s、8448kbit/s、34368kbit/s输出口进行波形测试时,示波器输人采用直流耦合方式,输出口波形应符合GB7611的要求。在进行139264kbit/s输出口波形测试时,示波器输人采用交流耦合方式,耦合电容不得小于0.01pF,输出脉冲波形应符合 GB /T13997接口脉冲样板要求。5.5.3输入口允许衰减测试
按图6连接。将满足输出接口指标要求的数字信号经符合f衰减规律,且频率为fo/2时,其衰减值在0~6dB或0~~12dB范围内的连接线串接到码发生器与被测的输入接口之间,应无误码。信号发
数字传输分析仪
符合衰减
规的电缆
5.5.4输人口反射衰减测试
被测设备
图6输入口充许衰减测试框图
a)按图7连接。测试时先将752反射桥的Zx端与被测数字输人口断开。调节振荡器的输出电平,使选频电平表读数P,=-10dBm。b)然后将75α反射桥的Zx接在被测的数字输人口,选频电平表上的读数为P2c)输人口反射衰减b=Pi-P2(dB)。d)输人口反射衰减应符合GB7611的要求。振荡器
反射桥
选频电平表
被测设备
图7输人口反射衰减测试框图
YD/T1016—1999
5.5.5139264kbit/s输出口反射衰减测试139264kbit/s输出口反射衰减测试按图8连接,测试步骤同本标准5.5.4。数字
振荔器
反射桥
选频电平表
被测设备
图8139264kbit/s输出口反射衰减测试框图5.5.6输人口最大允许输人抖动测试C
a)按图9连接。符合本标准5.2.2规定的伪随机码信号经过正弦信号调制后作被测数字输人口的信号源。抖动调制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固定为某一值,逐渐增大调制信号输出幅度,直到误码检测器上出现误码,再减小幅度使误码停止。观察片刻应无误码发生,信号发生器的抖动显示器上的抖动值,即为该频率点上的输人抖动容限值。
b)在GB7611规定的频带内,改变抖动调制振荡器的输出频率,重复上述步骤·a),分别从信号发生器的抖动显示器上读出各抖动频率点上的抖动值。c)改变连接电缆的衰减特性(0dB、3dB、6 dB或12 dB衰减),重复上述步骤a)、b)。d)测得最大允许输人抖动应符合GB7611的要求。抖动调制
振荡器
发生器
数字传输分析仪
被测设备
注:衰减电缆要求同5.5.3
图9输入口最大允许输人抖动测试框图5.5.7输人口抗干扰性能测试
按图10连接。用一台信号发生器作有用信号源,另一台信号发生器作干扰信号源,有用信号源和干扰信号源均为符合本标准4.5.1和4.5.2要求的215-1或223-1伪随机码序列,干扰信号源通过衰减器衰减后和有用信号源一起送人混合网络,混合后的信号作被测输人口的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由误码检测器接收,在0~6dB或0~12dB电缆衰减范围内应无误码。5.5.8过压保护测试
a)将标准闪电脉冲发生器和被测数字输人、输出口按图11连接。b)对于同轴线对的接口,差模方式采用图11(a)所示的脉冲发生器。对于对称线对的接口,差模方式9
HiiKAONiKAca=
信号发生器.
(有用信号)
信号发生器
(干扰信号)
误码检测
数字传输分析仪
我减器
YD/T 1016-1999
被测设备
1混合网络对信号的衰减为 0dB,标称阻抗为750。C
2对于2.048kbit/s光端机,衰减器对干扰信号的衰减为18dB,对于8 448 kbit/s、34 368 kbit/s光端机,衰减器对干扰信号的衰减为 20dB。3衰减电缆要求同5.5.3。
图10输人口抗干扰性能测试框图采用图11(a)所示的脉冲发生器,共模方式采用图11(b)所示的脉冲发生器。C
c)控制脉冲发生器的开关K,产生10个标准的闪电脉冲(5个负脉冲和5个正脉冲),闪电脉冲的上升时间为1.2us,宽度为50μus。d)被测设备输人、输出口受10个标准的闪电脉冲冲击后应不受损伤。标准闪电
脉冲发生器
标准闪电
脉冲发生器
Uoc-20V
5.6抖动指标测试
5.6.1抖动转移特性测试
被测设备
过压保护测试框图
0.03 红 F
图11(a)用于差模方式的1.2/50μus脉冲发生器Upc-100V
YD/T1016—1999
图11(b)用于共模方式的.2/50us脉冲发生器50 Q
a)按图12连接。采用选频法测量。将信号发生器置“1000\周期性码组输出,抖动调制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从10Hz增加,同时调整其输出幅度,使各抖动频率点的抖动幅度保持1UI,即Jin=1UI。b)测试时先将数字传输分析仪的信号发生器输出口与误码、抖动检测器的输人口用同轴电缆短接,选频表读数为P1,再将数字传输分析仪的信号发生器输出口和误码、抖动检测器的输人口分别与被测数字接口的输人、输出相接,选频表读数为P2,则抖动增益(即传递特性)G=P2-P1(dB)。c)测得的抖动转移函数的最大增益应不超过0.6 dB。抖动调制
振荡器
电平表
选颊表
发生器
误码、抖
动检测
数字传输分析仪
被测设备
图12科动转移特性测试框图
5.6.2无输人抖动时的最大输出抖动测试光可
a)按图13连接。按本标准5.2.2的规定,设置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作被测数字接口的输人信号源。分别从误码、抖动检测器上选择本标准4.7.2规定的测量带通滤波器,从误码、抖动检测器的抖动显示器上读出无输入抖动时的最大输出抖动峰一峰值。b)测得无输人抖动时的最大输出抖动峰一峰值,应符合本标准4.7.2的要求。信号
发生器
误码、抖
动检测
数字传输分析仪
被测设备
图13输出抖动测试框图
-Ti KAoNni 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