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行业标准(YD) > YD/T 1168-2007 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用户识别模块(UIM)技术要求
YD/T 1168-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1168-2007

中文名称: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用户识别模块(UIM)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2974518

相关标签: CDMA 数字 蜂窝 移动 通信网 用户 识别 模块 技术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YD/T 1168-2007.Technical Specification C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er ldentify Module(UIM).
1范围
YD/T 1168规定了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用户识别模块(UIM)的技术要求,内容包括UIM的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多模式UIM的文件结构,UIM的鉴权和安全,空中接口程序和BCMCS过程。本标准不包含UIM-ME应用工具箱的内容。
YD/T 1168适用于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用UIM卡及机卡分离式CDMA (IS-95) 、CDMA 1x和cdma2000数字移动台,以及具有CDMA 1x、cdma2000功能的机卡分离式双模或多模数字移动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ETF RFC 2486              网络接入标识(NAI)
IETF RFC 3261              SIP:会话初始化协议
IETF RFC 3629              UTF-8,ISO10646 的一种转换格式
ETSITS 131.102            UMTS USIM应用特性
ETSITS 102 221            智能卡: UICC-终端接口物理逻辑特性
3GPP2 C.S0015-B        扩频系统的短消息业务
3GPP2 C.S0005-D        cdma2000扩频系统层三信令标准
3GPP2 C.S0016-C        扩频系统移动台OTA业务预置(OTASP)
3GPP2 C.S0024+0       cdma2000高速分组数据空中接口规范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33 060 99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1168-2007
代替YD/T1168-2001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用户识别模块(UIM)技术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C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Communication Network User Identify Module(UIM)2007-05-16发布
2007-05-1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前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
物理接口·
4.2电气接口·
4.3逻辑接口
4.4安全特性·
4.5功能描述
4.6命令描述
4.7EF文件的内容
4.8应用协议·
5多模式 R-UIM 专用文件(DF)和基本文件 (EF)结构+5.1概述
5.2 基于 ANSI-41 的应用 DF 和 EF...5.3文件标识符
5.4保留的文件D
5.5存储 NAM参数和操作参数的 EF编码·5.6分组数据安全相关参数的编码5.7在ETF协议中使用的共享保密数据的编码….5.8多模卡·
6整权和安全
6.1参数存储和参数交换流程:
6.2基于ANSI-41网络的与安全相关的功能描述6.3:OTASP/OTAPA功能描述(可选)6.4基于 ANSI-41 网络的与安全相关的命令描述6.5OTASP/OTAPA命令的描述(可选)6.6ESN 管理命令*
6.7与数据包安全相关的功能描述6.8与分组数据安全相关的命令
6.9BCMCS命令(可选)
6.10应用鉴权命令的描述
KAONIKAca
YD/T t168-2007
YD/T1168-2007
6.11与AKA相关的功能描述(可选)6.12AKA命令描述(可选)bzxz.net
7附加空中接口过程
7.1登记过程
7.2在R-UIM未插入ME时的NAM参激7.3R-UEM中无IMSI时ME中与IMSI相关的参数.7.4首选接入信道移动台ID类型
8BCMCS过程(可选)
电电国
8.1R-UEM 和 ME 功能-.
8.2‘密钥管理·
附录A(资料性附录)建议的文件内容·附录B(资料性附录)与BCMCS相关的TAG值·参考文献
YD/T 1168-2007
本标准是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用户识别模块(UIM)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如下:
1、YD/T168-2007《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用户识别模块(UIM)技术要求》2.YD/T1682-2007《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用户识别模块(UIM)测试方法》3.YD/T1683-2007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设备(ME)与用户识别模块(UIM)间接口试方法
本标准与YD/T1682-2007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用户识别模块(UIM)测试方法》和YD/T1683-2007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设备(ME)与用户识别模块(UIM)间接口测试方法》配套使用。:
本标准代替YD/T 1168-2001800MIHz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用户识别模块(UJM)技术要求。相对于YD/T1168-2001,本标准增加了与HRPD相关的内容以及与BCMCS相关的内容,以适应新的网络的要求。,其体餐订内容如下;
第4.4.4节更新为AK4(鉴权与密钥协商)过程和功能。删除了4.9节及4.10节原保留的章节。第5.5节增加了5.5.37、5.5.39-5.5.83节对应的基本文件的定义及描述,5.5.38节EF(ECC)标识符更新为6F47。
增加了5.6节分组数据安金相关参数的编码。增加了5.7节在IETF协议中使用的共享保密数据的编码。增加了5.8节对多模卡的要求。
第6.3.2节OTASP/OTAPA请求/响应消息增加了6.3.2.13至6.3.2.25节对应的13个请求/响应消息。第6.5节增加了6.5.10到6.5.22节对应的13个OTASP/OTAPA命令描述。增加了6.7节与数据包安全相关的功能描述。增加了6.8节与分组数据安全相关的命令。增加了6.9节BCMCS命令。
增加了6.10节应用鉴权命令的描述。增加了6.11节与AKA相关的功能措述。增加了6.12节AKA命令描述。
增加了第容章BCMCS过程,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3GPP2C.S0023-CVer1.0\扩频系统可移动用户识别模块\保持一致。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东明、潘娟、恶砥、邹欣本标准于2001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KAONiKAca
YD/T 1168-2007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用户识别模块(UIM)技术要求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用户识别模块(UM)的技术要求,内容包括UIM的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多模式UIM的文件结构,UIM的鉴权和安全,空中接口程序和BCMCS过程。本标推不包含UIM-ME应用工具箱的内容。本标准适用于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用UIM卡及机卡分离式CDMA(IS-95)、CDMA1x和cdma2000数字移动台,以及具有CDMA1x、cima2000功能的机卡分离式双模或多模数字移动台。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IETF RFC 2486
IETF RFC 3261
IETF RFC 3629
ETSI TS 131.102
ETSI TS 102 221
3GPP2 C.50015-B
3GPP2 C.S0005-D
3GPP2 C.S0016-C
3GPP2 C.S0024-0
3GPP TS 51.011
3GPP2 S.S0053-0
TSG-X.S0016
TIA -95-B
3缩略语
网络接入标识(NAI)
SIP:会话初始化协议
UTF-8,ISO10646 的一种转换格式UMTS USIM 应用特性
智能卡:UICC一终端接口物理逻辑特性扩频系统的短消息业务
cdma2000扩频系统层=信令标准
扩频系统移动台OTA业务预置(OTASP)cdma2000高速分组数据空中接口规范终端:SIM-ME接口规范(Release 4)通用密钥算法
MMS 第二阶段,功能描述
宽带扩频蜂窝系统的移动台一基站兼容性标准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Authentic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Center
Authentication Key AgreementAccess Network
Access Terminal
Automatic Update Transaction SystemBCMCS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BAK
BCMCS Access Key
CellularAuthenticationVoiceEcryption鉴权密钥
鉴权中心
鉴权与密销协商
接入网
接入终端
白动更新传输系统
组播、多播业务
BCMCS接入秘钥
蜂窝鉴权与话音加密
YD/T 1168-2007
Challenge 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Card Holder Verification
Cyclic Redundancy Code
Dedicate File
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ECMEA Enhanced Cellular Message Ecryption AlgorithmEF
Elementary File
Electronic Serial Number
EUIMID Expanded R-UIM Identifier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ICC Identification
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IP Mutimedia Service
International Mobile Station IdentityLeast Significant Bit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Mobile Country Code
Mobile Directory Number
Mobile Equipment
Mobile Equipment Identifter
Master File
Mobile Identification NumberMobile Network Code
Mandator y/Optional
Mobile Station
Most Significant Bit
Network Access Identifier
Number Assignment Module
Network Identification
Over-the-Air Service Provisioning FunctionOTAPA Over-the-Air Parameter AdministrationOTASP Over-the-Air Service ProvisioningP-CSCF Proxy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P-ESNPseudo-Electronic Serial NumberP-UIMID Pseudo-UIMED
Preferred Roaming List
Removable User Identify ModuleReserved for Future Use
Subscriber Identify Module
TTKAONIKAca
询问握手鉴权协议
持卡人校验信息
循环几余编码
专用文件
可扩展鉴权协议
增强的分组加密算法
基本义件
电子序列号
扩展的R-UIM标识符
归属位置寄存器
集成电路卡
ICC标识
互联网信息访问协议
P多媒体业务
国际移动台标识
最低有效位
消息鉴权码
移动国家代码
移动目录导码
移动设备
移动台识别码
主文件
移动识别号码
移动网络代码
必选/可选
移动台(包含ME和UIM卡)
最高有效位
网络访问标识
号码分配模块
网络识别码
空中下载业务准备功能
空中载参数管理
空中下载业务准备
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
伪电子序列号
伪UIMD
首选漫游列表
可移动用户识别模块
保留用于将来的使用
用户识别模块
Session Initialization ProtocolSecure Mode Ciphering Key
会话初始协设议
安全模式加密密钧
SubcriberParurneterAdministration SecurityMechanism用户参数管理安全机制Service Programming Code
Secure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Shared Secret Data
System Identification
Session Initialization ProtocolSystem Selection forPreferred RoamingTemporary Mobile Station IdentityUser Authentication Key
User Identify Module
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UIM Toolkit
Voice Privacy Mask
物理、电气和逻辑特性
物理接口
业务编程代码
安全实时传输协议
共享保密数据
系统识别码
会话初始协议
首选漫游的系统选择
临时移动台标识
用户鉴权密销
用户识别模块
惟一资源标识符
UIM卡应用工具箱
话音加密掩码
R-UIM卡的物理特性应遵循3GPPTS51.011相关章节的定义,见表1。变1物理特性
电气接口
物理特性
ID-1 UICC
入式 UICC 卡
卡工作的温度范围
触点激括与去活
非避活的触点
触点压力
YD/T 1168-2007
R-UIM卡的电气特性遵循3GPPTS51.011相关章节的定义。表2为3GPPTS51.011中对应的章节。表2电信号和传输协议
电信号和传编协议
电气特性
初始通信建立过程
对于速率增强的错误处理
传输协议
支持A类以外的电压类别的终端和R-UIM应至少支持2个连续的电压类别,即A类和B类,或B类和类。
YD/T 1168-2007
4.3逻接口
R-UIM 卡的逻辑接口应遵循 3GPP TS 51,011 相关章节的定义,见表 3。用于 CDMA 的专用文件的文件标识符(ID)是‘7F25*
表3逻辑模型
4.4安全特性
与安全相关的过程和协议定义见第6章。4.4.1鉴权和密钥产生过程
见6.1和6.2节。
4.4.2算法及处理
应用和文件结构
SIM 应用结构
文件类型
专用文件(DF)
基本文件(EF)
循环EF
选择文件的方法
针对ANSI一41语音网络鉴权,R-UEM卡使用的是CAVE算法(见6.2节):对于HRPD网络接入鉴权,R-UIM卡中的CDMA业务表EFcsT中的HRPD业务n5置为“11时(见5.4.18节注释)。R-UIM卡使用的是CHAPMD5算法,否则采用CAVE算法(见6.7节)。4.4.3文件访问条件
R-UIM卡的文件访问条件应遵循GSMI1.11中相关章节的定义,见表4。表4文件访问条件
章·节
4.4.4AKA(鉴权与密钥协商)过程和功能见6.11和6.12。
4.5,功能描述
文件访问条件
R-UIM卡的功能应遵循3GPPTS51.011中相关章节的定义,见表5。对于ANSI-41网络,在第6章使用了如下功能:BaseStationChallenge、UpdateSSD、ConfirmSSD、RunCAVE、GenerateKey/VPM和StoreESN_MEID_ME。这些功能适用于CDMA模式,其他模式不在本标推中捕述。只有在DFcDMA或者DFcDMA的子目录被选择为当前的目录并耳成功执行了CHV1的验证后,这些功能才可以执行。裘5功能描述
功能描述
SELECT
STATUS
READ BINARY
UPDATE BINARY
TKAONIKAca
命令描述
5(续)
READ RECORD
UPDATE RECORD
INCREASE
VERIFY CHV
CHANGE CHV
DISABLE CHV
ENABLE CHY
UNBLOCK CHV
INVALIDATE
REHABILITATE
TERMINALFROFILE
ENVELOPE
TERMINALRESPONSE
YD/T 1168-2007
R-UIM卡使用的命令应进循3GPPTSS1.011相关章节的定义,见表6。用于运行CAVE算法的命令描述见6.4.4节。
表6命令描述
命令描述
嵌射原则
命令代码
SELECT
STATUS
READ BINARY
UPDATE BINARY
READ RECORD
UPDATE RECORD
INCREASE
VERIFY CHV
CHANGE CHY
DISABLE CHV
ENABLE CHV
UNBLOCK CHV
INYALIDATE
REHABILITATE
GETRESPONSE
YD/T 1168-2007
囊6(续)
TERMINAL PROFILE
ENVELOPE
TERMINAL RESPONSE
定义和编码
卡返回的状态条件
命令正确执行的响应
命令推迟执行的响应
内有管理
定位替理
安全理
与应用无关的错误
命令对应的可能的状态响应
INCREASB命令按照BTSITS102221中的定义进行编码,但有以下几点不同Class=- \Ao\.
P1, P2= \00; \
P3=“所选循环文件的记录长度”。响应命令的参数见ETSITS102221。在DFcDMA情况下的响应参数/数据:书
CDMA特有的数据
在所选目录下末分配的内存的大小文件D
文件类型
后跟数据的长度
CDMA特有的数据
文件特性
当前目录下直接子 DF 的数目
当前目录下直接了 EF 的数目
CHV、UNBLOCKCHV和行政管理代码的数盟RFU
CHV1 的状态
UNBLOCK CHV1 的状态
CHV2 的状态
UNBLOCK CHV2 的状态
保留用于行政管理
TTTKAONKAca
0lgth≤11
YD/T 1168-2007
字节1到字节22为必选项,R-UIM必须返回这些字节。字节23和后续的字节为可选项,R-UIM可以不返回这些字节。
对于以上字节,R-UM必须遵从3GPPTS51.011中9.2.1节的定义。R-UIM 供电电压的识别:
支持B类和C类操作条件的R-UIM应支持3GPPTS51.011中9.2.1节定义的供电电压指示。下表列出了CDMA中与GSM等价的命令。
GSM 命令
SELECT GSM
4.7EF文件的内容
CDMA等价命令
SELECT CDMA
R-UIM中的EF文件应包含在表7中所列的3GPPTS51.011中的相关章节的内容。表7 EF 文件的内容
MF级EF的内容
EFiccl(ICC标识符)
GSM应用级的DF
电信级文件内容
EFapN(缩位拨叫号码)(注1)愿
EFEN(固定拨叫号码)(注1、注2)EFLD(最后拨叫的号码)(注1)EFsD(业务拨叫号码)(注1)
EFXTI(扩展1)(注1)
BFEx(扩展2)《注1)
EFexT3(扩展3)(注1)
电信级DF
电信图形级文件内容
EFMG(图像)
图像实例数据女件
注1:存储号码的格式和3GPPTS51.011—样。注2:考3GFP TS 51.011附录B中FDN过程,下表为在FDN模式下涉及的1GSM文件对应的CDMA文件,GSM文件
EPIM51
CDMA等效文件
EFTMSE
EFMEsI M. EFMsl T
R-UIM可选提供增强的电话薄,即在ETSITS131.102中定义的在DFrELECOM下的DFPRONEBOOK。DFPHONECQk可包含表 8中所列的 ETSI TS 131.102 中的相关章节,但有以下几点不同之处:PIN对应CHV1,PIN2对应于CHV2:SFI 不适用于 R-UIM。
如果存在DFPHONEBOHOK文件,则应有EFADF和EFPHR两个文件。为了保证终端间的互操作,DFPHIONEBOOK 下的第一个 AND 和 EXT1 文件被指向 DFTELECOM下对应的文件,也就是EFADN=‘6F3A',EFEXTI=‘6F4A’。这样可以保证DFPHONEBOOK下的文件和DFTELECOM下7
YD/T 1168-2007
的文件保持同步。
在ETSI TS 131.102 中 4,4.2.14节对电话筹的限制要求也适用于 R-UmM。表B支持增强电话薄的A-UIM中的EF内容章节
EFPBR(电话参考文件)
EFIAP(电话簿索引管理)
EFADN(缩位拨号)
EFEXT1(扩展)
EFGRP(组文件)
EFAAS(附加号码字符衍串)
EFGAS(组信息字符串)
EFANR(附加号码)
EFSNE(别名项)
EFEMAIL(E-mail地址)
文件EFprc(电话本控制),EFu(惟一标识】和EFccPi【能力配置参数1)不适用于R-UIM。“AND文件的SFI”应解释为“ADF文件标识的最后一个学节”,也就是用一个学节来指向AND文件。4.8应用协议
R-UIM卡的应用协议应避循表9中所列3GPPTS 51.011相关章节的定义。表9应用协设
11.2.6 (注1)
11.2.7 (注2)
应用协议
通用程序
管理信息请求
SIM卡业务列表请求
SIM卡版本请求
SIM卡检测和土动式轮询
注1:对于CDMA模式,ME应当读EFcDM4业务列表,注2:对于CDMA模式,ME应当读EFR-UPM版本。5 多模式 R-UIM 专用文件 (DF 和基本文件 (EF) 结构5.1概述
多模R-UEM的文件结构见图1。DF‘7F10'下的文件为公共部分,用户在基于GSM和基于ANSI-41模式的操作中均可访问:DF“7F20’下的文件为GSM模式下操作所需要的文件:DF‘7F25,下的文件为ANSI-41CDMA模式下操作所需要的文件。5.2基于 ANSI-41 的应用 DF 和 EFDF“7F25'下的EF用于存储基于CDMA的号码分配模块(NAM)参数和CDMA操作所需要的操作参数。
5.4节列出了这些EF的编码。本标准只支持单个NAM的操作。8
TKAONI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