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1313-200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1313-2004
中文名称:宽带数据通信用综合配线箱
标准类别: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552987
相关标签:
宽带
数据通信
综合
配线箱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YD/T 1313-2004.Generic distribution cabinet for broadband datacomms.
1范围
YD/T 1313主要规定了宽带数据通信用综合配线箱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贮运。
YD/T 1313适用于含有有源设备的宽带数据通信用综合配线箱的设计、生产和验收,对于不含有源设备的宽带数据通信用综合配线箱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YD/T 1313规定的设备可用于居民小区、集中楼群、楼层或单元、家庭及办公室等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099.3-1997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二部分:转换器的特殊要求
GB/T 2423.1-200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 2423.2-200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2423.3-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T 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 3096-1993城市区域噪声标准
GB/T 3873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 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4909.2-1985裸电线试验方法尺寸测量
GB/T 5095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与测量方法
GB/T 14623-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313-2004
宽带数据通信用综合配线箱
Generic distribution cabinet for broadband datacomms2004-06-22发布
2004-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发布前
规范性引用文件
产品组成、分类和型号
5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意专业业
烟曲此
-KAoNiKAca-
YD/T 1313-2004
YD/T 1313-2004
本标准是参照YD/T988-1999《光缆交接箱》、YD/T926.3-2001《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3部分: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YD/T1141-2001《千兆比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等标准编制而成的。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邮电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南京誉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世纪人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日海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宁波天韵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天乐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廖运发冯 岭曾斌强陈志平戴裕民田继清 韩镝1范围
宽带数据通信用综合配线箱
YD/T 1313-2004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宽带数据通信用综合配线箱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贮运。本标准适用于含有有源设备的宽带数据通信用综合配线箱的设计、生产和验收,对于不含有源设备的宽带数据通信用综合配线箱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本标准规定的设备可用于居民小区、集中楼群、楼层或单元、家庭及办公室等场所。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2099.3-1997
GB/T 2423.1-2001
GB/T 2423.2-2001
GB/T 2423.3-1993
GB/T 2828.1-2003
GB/T 2829-2002
GB 3096-1993
GB/T 3873
GB 4208--1993
GB/T 4909.2-1985
GB/T5095
GB/T 14623-1993
YD/T 122-1997
YD/T 611-1993
YD/T 638.15-1994
YD/T 694-2004
YD/T 926.3-2001
YD/T 993-1998
YD/T 1141-2001
3产品组成、分类和型号
3.1产品组成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二部分:转换器的特殊要求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恒定湿热试验方法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城市区域噪声标准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裸电线试验方法尺寸测量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与测量方法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邮电工业产品铭牌
通信电缆交接箱
数据通信设备型号命名方法
总配线架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3部分: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电信终端设备防雷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千兆比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
宽带数据通信用综合配线箱的箱体内一般含有带光口的以太网交换机(或不带光口的以太网交换机和光纤收发器)、连接硬件(配线模块)及其它部件。3.2产品分类
3.2.1按使用地点分为室内型和室外型。室外型又分为露天用室外型和楼层或单元用室外型。3.2.2按安装方式分为落地式、架空式、壁挂式和嵌人式。t
-KAoNiKAca-
YD/T 1313-2004
3.3产品型号
宽带数据通信用综合配线箱的型号按YD/T638.15-1994中的方法命名,型号由专业代号、主称代号、参数和序号4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S
其中,参数部分分别用下列符号代表:1 一室内型;
2楼层或单元用室外型;
3 一露关用室外型。
4要求
4.1环境条件
4.1.1激度
室内型:0℃~40℃;
楼层或单元用室外型:-20℃~50℃;口
配线设备
数据通信设备
1产品型号组成
露天用室外型:-40℃~60℃(特殊情况下可与用户协商具体温度范围)。4.1.2相对湿度
室内型:≤85%(+30℃时);
室外型:≤95%(+40℃时)。
4.2外观结构
外观结构应能满足表1的要求。
囊 1 外观结构
项目名称
表面处理
装配结构
箱门要求
箱体尺寸
经涂覆处理的金属结构件,其表面涂层附着力应牢固,不存在起皮、掉漆等缺陷;其外观色泽应均匀、光滑平整、漆膜附着牢固,且没有挂流、划痕、露底、气泡及发白等现象·结构应牢固,箱体及内部金工件装配结束后,结构件不扭曲·装配具有一致性和互换性。外露和操作部位的圆角半径R不得小于2mm·紧固件连接应牢固、可靠、无松动·箱体外壳一般应采用金属板材,也可采用满足强度和燃烧性能要求的非金属材料箱门应平整牢固,箱门开启角度不小于110°。箱体应为防盗结构,且启闭灵活可靠,具有良好的防破坏功能
箱体尺寸应优先参考表2系列搭配而成,并使箱体外形尺寸比例协调。但如果有特殊需要,可以选用其它结构尺寸
箱体功能
高(mm)
表2箱体优选尺寸
宽(mm)
宽带数据通信用综合配线箱的箱体功能应满足表3中的要求。表 3箱体功能
项目名称
线缆的固定
保护功能
调线功能
温控功能
技术要求
·光缆或电缆引人箱体时,应有可靠的固定与保护装置YD/T 1313-2004
深(mm)
·当箱体提供光缆接人时,固定后的光缆金属挡潮层、铠装层及加强芯应可靠连接至高压防护接地装置。光缆开剥后应用塑料套管保护并固定引人光纤熔接装置·保护接地处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地线的截面积应>6mm·应便于光缆光纤或尾纤的熔接、安装和维护等操作,同时设备应具备富余光纤光缆的贮存空间。无论在何处转弯时光缆弯曲半径均应大于光缆直径的20倍;光纤在设备内部布放时,其曲率半径应>37.5mm
●箱体高时应具有合适的电缆贮存空间·设备应有明晰的线序示铭标志。通过光纤或电缆跳线,能迅速方便地调度改变传输系统的路由。设备容量应在说明书中有规定·光纤和电缆在满容量范围内应能方便地成套配置·室内型箱体应利于散热,必要时应具有降温装置,室外型箱体应利于散热,必要时应具有降温或加热装置iiKAoNiiKAca
YD/T 1313-2004
序号·
璜目名称
设备安装
供电功能
电涌防护
4.4箱体密封性能
表3(续)
技术要求
箱体内应提供安装以太网交换机、光纤收发器等设备的空间以及固定的槽孔,并应保证所有设备装拆方便,布局合理,牢固可靠·箱体内应配备具有万能插孔的交流电源排插,为数据通信用交换设备提供220V交流电源
·电源排插应能保证操作人员无法直接接触到电源排插中的导体,并应符合GB2099.3-1997第2部分中要求
如有必要,箱体内所配置的设备的电源及部分数据端口应装配有电涌防护装置,其性能应满足YD/T993-1998标推第4、5条的要求对于露天用室外型设备,防护性能应满足CB4208-1993标准中IP65级的要求。对于楼层或单元用室外型设备,防护性能应满足GB4208-1993标准中IP53级的要求。对于室内型设备,防护性能应满足GB4208标准中IP30级的要求。
4.5噪声水平(适用于安装以太网交换机的综合配线箱)对于露关用室外型设备,噪声水平应满足GB3096-1993标准中4.3中夜间标准的要求。对于楼层或单元用室外型设备和室内型设备,噪声水平应满足GB3096-1993标准中4.2中夜间标准的要求。4.6箱体机械物理性能
对于室内型箱体,本标准不作机械物理性能方面的要求。对于室外型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当箱体高度≤500mm时,箱体顶端表面应能承受不小于200N的垂直压力,箱门打开后,在门的最外端应能承受不小于50N的垂直压力。卸去载荷后,箱体无破坏痕迹和永久变形。当有光缆引入时,光缆固定后应能承受不小于200N的轴向拉力。经拉伸、扭转试验后检查光缆固定处,光缆应无任何松动、破坏现象。
当500mm<箱体高度≤1200mm时,箱体顶端表面应能承受不小于500N的垂直压力,箱门打开后,在门的最外端应能承受不小于100N的垂直压力。卸去载荷后,箱体无破坏痕迹和永久变形。当有光缆引人时,光缆固定后应能承受不小于500N的轴向拉力。经拉伸、扭转试验后检查光缆固定处,光缆应无任何松动、破坏现象。
当箱体高度>1200mm时,箱体顶端表面应能承受不小于1000N的垂直压力,箱门打开后,在门的最外端应能承受不小于200N的垂直压力。卸去载荷后,箱体无破坏痕迹和永久变形。当有光缆引人时,光缆固定后应能承受不小于100ON的轴向拉力。经拉伸、扭转试验后检查光缆固定处,光缆应无任何松动、破坏现象。
4.7箱体电气性能
4.7.1绝缴电阻
箱体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箱体之间应绝缘,绝缘电阻应≥2x10MQ2,试验电压DC(500+50)V。4.7.2耐压
箱体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箱体之间耐电压强度应≥DC3000V,持续时间1min,试验结果应无击穿、无飞弧。
4.8燃烧性能
设备中非金属材料*(含综合布线连接硬件)结构件的燃烧性能应满足5.8节的试验要求。*注:设备中体积较小并不致引起燃烧蔓延和释放大量烟雾的非金属部件可不要求此项内容。4
连接硬件部分
YD/T 1313-2004
本标准涉及到的连接硬件主要指数据配线模块。如未特别注明,适用于通信引出端和非通信引出端。如果箱体中还含有音频配线模块,则其功能及技术要求应符合YD/T694-2004及YD/T611-1993的相关要求,本标准不再提及。
4.9.1连接硬件传输特性
连接硬件的传输特性应满足表4中的要求。表 4 连接硬件传输性能
项目名称
全频带
近端串音
全频带近端
串音衰藏bzxZ.net
回波损耗
特性阻抗1000
技术要求
特性阻抗 1500
频率(1~100)MHz采用对数刻度,所有点的测量值不应高于以上各点连成的折线(以向上作为正方向)
特性阻抗 1000
待性阻抗150
频率(1~100)MHz采用对数刻度,所有点的测量值不应低于以上各点连成的折线(以向上作为正方向)
特性阻抗1000
20~100
≥26-20lg (f/20)
≥ 34-20lg (f/20)
HiiKAoNiKAca-
特性阻抗 1500
16~100
≥36-20lg (f/16)
YD/T 1313-2004
4.9.2连接硬件电气特性
连接硬件电气特性应满足表5中的要求。表 5 连接硬件电气性能
项目名称
插头与插座的
接点间
连接器与电缆
导线间
连接器与电缆
屏蔽间*
绝缘电阻
片与簧片间
所有簧片与安
装板或地间
*注:适用于带屏蔽的连接硬件
连接硬件机械物理性能
特性阻抗 1000
通信引出端
技术要求
特性阻抗1500
最大值≤100、平均值≤25
最大值≤100、平均值≤25
最大值≤40、平均值≤25
非通信引出端
环境后:≤7.0mQ
环境后:≤7.0m
导线重新端接后:
任一簧片对其余簧片及安装板或屏蔽间≥100AC 700V 或 DC 1 000V,
1min应无击穿、无飞弧
AC 1 000V 或 DC 1 500V,
1min应无击穿、无飞弧
连接硬件机械物理性能应满足表6中的要求。AC 1250V 或 DC 1 850V,
1min应无击穿、无飞弧
AC 1250V 或 DC 1850V,
lmin应无击穿、无飞弧
连接硬件机械物理性能
项自名称
定位方式
拨出力
标称导体直径
耐久性
插头与插座
导体端接
光纤收发器部分
4.10.1光纤收发器光接口指标
通信引出端
技术要求
与通信引出端要求相同
非通信引出端
应无可能影响正常运行的缺陷
用正确方法应能使连接器插合并定位,用任何不正确的方法应不能使连接器插播合100Q:≥20,1500:
0.50~0.65
插合≥750
光纤收发器光接口的指标应满足表7中的要求。6
插合≥750
端接≥200
项目名称
平均发送光功率
光接收灵敏度
光纤收发器性能指标
表 7 光纤收发器光接口指标
光纤收发器的性能指标应满足表8中的要求。表 8 光纤收发器性能指标
以太网交换机部分
项目名称
吞吐量
重载丢包率
4.11.1以太网交换机光接口指标以太网交换机光接口指标应满足表9中的要求。单位
表9以太网交换机光接口指标
项目名称
平均发送光功率
光接收灵敏度
以太网交换机性能指标
YD/T 1313-2004
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实现线速转发
技术要求
以太网交换机性能测试指标应满足表10中的要求。表10
项目名称
吞吐量
轻载时延
重载时延
轻载丢包率
重载丢包率
以太网交换机功能指标
4.11.3.1VLAN功能
-9.5≤光功率≤-4
以太网交换机性能指标
以太网交换机应能够实现按端口划分VLAN。4.11.3.2管理功能
4.11.3.2.1
要求具有支持通过串行口进行管理配置的功能。riKAoNiKAca-
-11.5≤光功率≤-3
技术要求
实现线速转发
<100(数据顿长度为64Byte时)<100(数据顿长度为64Byte时)<0.01
YD/T 1313-2004
4.11.3.2.2要求具有支持通过远程Telnet进行管理配置的功能。4.11.3.2.3要求具有支持通过Web进行管理配置功能(可选)。4.11.3.2.4要求具有支持通过标准的SNMP进行管理配置的功能。4.12运输试验要求
包装合格的产品应能符合GB/T3873中“A.10公路运输”的试验要求,试验结束后产品应完好无损,各部件紧固件不松动,箱门启闭自如,门锁灵活可靠,并且应能满足4.7、表4、表7~表10的要求。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产品的试验、测量和恢复应在以下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25%~75%;
大气压力:86~106kPa。
5.2外观与结构检查
5.2.1用目视方法检查外观。
5.2.2用卡尺或卷尺检测设备外形尺寸。5.2.3实际操作转动、插拔、锁定部位,用万能角尺检测配线箱箱门开启角。5.2.4用装配工具检查紧固件,触摸可操作部位。按以上方法检查,结果应符合表1的要求。5.3箱体功能检查
采用观察法和操作法检查各功能装置安装的完整性、齐备性及其达到的功能性,用R量规检测光缆尾纤的弯曲半径,检查结果应符合表3的要求。对于电涌防护功能部分,应采用观察法检查其是否装配符合要求的防护装置。
5.4密封性能试验
露天用室外型设备应按GB4208-1993中第12.4条、12.6条和13.2.5条进行。楼层或单元用室外型设备应按GB4208-1993中第12.4条、12.5条和13.2.3条进行。室内型设备应按GB4208-1993中第12.2条和12.3条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4.4的要求。5.5噪声测量方法
根据GB/T14623-1993中有关规定:测量应在夜间进行,采样方式中仪器的时间计权特性为“快”响应,采样时间间隔不大于1s。在室内测量时,室内噪声限值低于所在区域标准值10dB。测点距墙面和其他主要反射面不小于1m,距地板1.2~1.5m,距窗户约1.5m。开窗状态下测量。试验结果应符合4.5节的要求。5.6箱体机械物理性能试验
5.6.1机械强度试验
5.6.1.1箱体表面机械强度试验
按4.6节的要求施加载荷,并保证载荷支承面承受压强约为2.5×106N/m2,保持15min,卸去载荷后,试验结果应符合4.6节的要求。
5.6.1.2箱门机械强度试验
箱门打开后,在门的最外端按4.6节的要求施加载荷,保持15min,卸去载荷后,试验结果应符合4.6节的要求。
5.6.2拉伸试验
准备一根箱体正常工作时使用的光缆(长约1m),将光缆-端按工作状态在设备的光缆固定装置上固定牢固,同时固定好光缆的加强芯,用拉伸夹头将光缆另一端夹持牢固并拉伸,拉伸速度为20mm/min,最大拉力见4.6节的要求。达到最大拉力后持续2min,卸去拉力,检查光缆固定处,应符合4.6节的要求。8
5.6.3扭转试验
YD/T 1313-2004
按5.6.2节中要求安装试验光缆,并在距离光缆出口50cm处按4.6节的规定对光缆进行扭转,先扭转90°,在该位置保持1min后回到起始位置,在相反方向重复同样的操作,完成一个循环,共扭转3个循环。试验结束后,检查光缆固定处,应符合4.6节的要求。5.7箱体电气性能试验
5.7.1绝缘电阻试验
按GB/T5095.2中“试验3a:绝缘电阻”的方法C进行,测量绝缘电阻的回路加直流电压为(50050)V,读取稳定的绝缘电阻数值,如果未达到稳定,应在加压后的(60±5)s内读取数值,测试结果应符合4.7.1节的要求。
5.7.2耐压试验
按GB/T5095.2中“试验4a:耐压”的方法C进行,试验电压为直流3000V,加试验电压的速率不大于500V/s,试验电压经受时间为(60±5)s,测试结果应符合4.7.2节的要求。5.8燃烧性能试验
5.8.1燃烧试验设备
燃烧器采用普通的本生灯使用甲烷气。发热量约为37mJ/m2技术级的天然气也可使用。燃烧器的管长约100mm,内径为(9.5±0.5)mm。5.8.2燃烧火焰
先调整燃烧器的供给量和空气人口使产生高度为(20±2)mm蓝色火焰,然后再增加空气量直到火焰的黄尖消失,如有必要再核验火焰高度。5.8.3试验样品预处理
被试样品应在温度15°C~35℃℃,相对湿度45%~75%的大气条件中放置24h才开始试验。5.8.4试验条件
5.8.4.1进行试验时,对以下几点必须采取人身安全保护措施:(a)着火或爆炸的危险;
(b)烟或有毒生成物的吸人;
(c)有毒的残余物。
5.8.4.2试验室或柜应具有适当的尺寸,以确保试验是在基本上无空气流通但具有足够量的空气供给条件下进行。
5.8.4.3试验样品应安放在实际使用中最不利的位置进行试验,它的固定方法应使试验火焰蔓延的效应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5.8.4.4为了使试验火焰的施加最有效,燃烧器的轴可相对垂直位置倾斜一定角度。优先推荐的倾斜角度是45°。试验火焰至少与试验样品表面相接触。5.8.5施加试验火焰的持续燃烧时间按试验额定的火焰高度对试验样品施加火焰持续时间30s。如遇试验样品在30s内已燃烧完时,则改用另一样品重做试验,重做试验的火焰施加持续时间改为10s。5.8.6试验结果
样品分别施加火焰两次,每次间隔10min,施加试验火焰的持续燃烧时间结束后,试验样品的燃烧持续时间不超过10s。
5.9连接硬件部分
5.9.1连接硬件传输特性试验
连接硬件的传输性能的试验方法按YD/T926.3-2001中5.2.4的要求进行。结果应符合表4要求。5.9.2连接硬件电气特性试验
5.9.2.1接触电阻试验
按YD/T926.3-2001的5.1.1节的要求进行。结果应符合表5要求。9
KAONr 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