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行业标准(YD) > YD/T 1522.2-2006 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 第2部分: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呼叫控制的应用
YD/T 1522.2-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1522.2-2006

中文名称: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 第2部分: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呼叫控制的应用

标准类别: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527637

相关标签: 会话 初始 协议 技术 基于 呼叫 控制 应用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YD/T 1522.2-2006.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Part 2:Applications about call control based on SIP.
1范围
YD/T 1522.2规定了会话初始协议(SIP )和带有封装ISUP的SIP ( SIP-I)在基于SIP的网络和基于软交换控制的网络中进行呼叫控制的应用,以及SIP和SIP-I在与BICCISUP互通的网络架构中的应用场合。
YD/T 1522.2适用于采用SIP和SIP-I的软交换、应用服务器、SIP终端以及SIP服务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YD/T 1193.3-2002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第3部分: BICC的程序
YD/T 1202-2002智能网能力集1(CS-1)INAP与No.7信令ISUP配合的技术规范
YDT 1481-2006会话初始协议(SIP)服务器设备技术要求
YD/T 1522.1-2006会话初始协议技术要求第1部分:基本的会话初始协议
YD/T 1522.3-2006会话初始协议技术要求第 3部分: ISDN用户部分(ISUP)和会话初始协议(SIP) 互通
YDN 038-1997 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
3GPPTS 24.229 V5.1.0基于SIP和SDP的IP多媒体呼叫控制协议(2002-06)
IETF RFC 2327 会话描述协议
IETF RFC 2617 HTTP鉴权机制:基本(Basic)鉴权和分类(digest)鉴权
IETF RFC 2976 SIP的INFO方法
IETF RFC 3204 ISUP和QSIG对象的MIME媒体类型
IETF RFC 3261 会话初始协议
IETF RFC 3262 SIP临时性响应的可靠性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522.2-2006
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
第2部分: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呼叫控制的应用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Part 2:Applications about call control based on SlF2006-12-11发布
200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稚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呼叫控制的应用网络5SIP在基于 SIP的网络中的应用5.1基于SP的应用网络结构
5.2SIP用户之间的呼叫控制能力·6SIP 在软交换中的应用
6.1基于软交换的应用网络结构
6.2SIP在软交换控制的网络中的应用7SIP与BICC/ISUP的耳通应用·
7.1SIP与BICC/ISUP互通的应用网络结构7.2SIP与BICC/ISUP的互通要求
7.3SP与ISUP互通的应用..
7.4 SIP 与 BICC 互通的应用.
附录A(资料性附录)信令流程-KAONKAca
YD/T 1522.2-2006
《会话初始协议(SP)技术要求》预计分为5个部分:第1部分:基本的会话初始协议;第2部分: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P)的呼叫控制的应用;一第3部分:ISDN用户部分【ISUP)和会话初始协议(SIP)的互通;一第4部分:软交换网络中基于呼叫控制的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第5部分:支持移动应用部分。
本部分为《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的第2部分。本部分是会括初始协议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预计结构为:1.(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第1部分:基本的会话初始协议;一一第2部分: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P)的呼叫控制的应用;第3部分:ISDN用户部分(ISUP)和会话初始协议(SP)的互通:一一第4部分:软交换网络中基于呼叫控制的会话初始协议(SP)技术要求一第5部分:支持移动应用部分。2.《会话初始协议(SIP)测试方法》一第1部分:基本的会话初始协议;一一第2部分: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P)的基本呼叫控制。3、《会话初始协议(SIP)服务器设备技术要求》4.《会话初始协议(SIP)服务器设备测试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推。本部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北京西门子通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UT斯达康(重庆)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林美玉黄建芬徐培利杨超YD/T 1522.2-2006
1范围
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
YD/T 1522.2--2006
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的呼叫控制的应用第2部分
本部分规定了会活初始协议(STP)和带有封装 ISUP 的 SIP(SIP-I)在基于SIP 的网络和基于软交换控制的网络进行呼叫控制的应用,以及SIP和SIP-I在与BICC/ISUP互通的网络架构中的应用场合本部分适用于采用SIP和SIP-I的软交换、应用服务器、SIP终端以及SIP服务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YD/T 1193.3-2002
YD/T 1202-2002
YD/T 1481-2006
YD/T 1522.1-2006
YD/T 1522.3-2006
YDN 038-1997
3GPPTS24.229V5.1.0
(2002-06 )
IETF RFC 2327
IETF RFC 2617
IETF RFC 2976
IETF RFC 3204
IETF RFC 3261
IETF RFC 3262
IETF RFC 3264
IETF RFC 3311
IETF RFC 3312
ETFRFC3323
IETF RFC 3325
JETF RFC 3578
ITU-TQ.1902.4
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第3部分:BICC的程序智能网能力集1(CS-1)INAP 与No.7信令 ISUP配合的技术规范会话初始协议(SIP)服务器设备技术要求会话初始协议技术要求第1部分:基本的会话初始协议会话初始协议技术要求第3部分:ISDN用户部分(ISUP)和会话初始协议(SIP)互通
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基于SIP和SDP的IP多媒体呼叫控制协议会话描述协议
HTTP鉴权机制:基本(Basic)鉴权和分类(digest)鉴权SIP 的 INFO 方法
ISUP 和 QSIG对象的 MIME媒体类型会话初始协议
SIP 临时性响应的可靠性
SDP的提供/应答模式
SIP 的 UPDATE 方法
资源管理和 SIP的综合
STP 的私密机制
sTP关于Asserted Identity在可信任网络中的私密性扩展ISUP 的重叠信令与 SIP 的映射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基本呼叫程序FTKAONKAa-
YD/T 1522.2- 2006
ITU-TQ.1902.6
ITU-T Q.730
ITU-T Q.731.7
ITU-T Q.732.5
ITU-T Q.732.7
ITU-T Q:733.3
ITU-T Q.733.4
ITU-T Q.733.S
IFU-T Q.735.3
ITU-T Q.735.6
ITU-T Q.736.1
ITU-T Q.765.1
ITU-TQ.765.4
ITU-T Q.769.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支持ISUP补充业务以及承载重定问的通用信令程序
ISUP补充业务
No.7信令系统的号码识别类补充业务:恶意呼叫识别No.7信令系统的呼叫提供类补充业务;呼叫转向No.7信令系统的呼叫提供类补充业务:明确的呼叫转移No.7信令系统的呼叫完成类补充业务:遇忙呼叫完成No.7信令系统的呼叫完战类补充业务:蔡端可携带No.7信令系统的呼叫完成类补充业务:无应答呼叫完成No.7信令系统的集团类补充业务:闭合用户群No.7信令系统的集团类补充业务:多等级优先占用N.7信令系统的集团类补充业务:全球虚拟网络业务No.7信令的计费补充业务:国际电信计费卡No.7信令的计费补充业务:反向计费ISUP的信令程序
No.7信令系统应用传送机制:支持具有PSS1信息流的VPN应用No.7信令系统应用传送机制:支持GAT协议ISUP支持号码可携带的扩展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丁本部分。3.1.1SIP 终端
支持SP协议的硬件终端和软终端,并且开发、集成相应的服务器软件。3.1.2服务节点
本部分中的服务节点,特指BICC协议中具有承载控制功能的节点,该节点的呼叫功能和承载控制功能在物理上既可以分开,也可以不分开。3.1.3软交换
软交换主要完成呼叫控制、媒体网关接人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并可以向用户提供各种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3.1.4SIP服务器
SIP网络中提供呼叫控制、呼叫路由、注册管理等功能的网络设备,具体的要求应符合《YDT1481-2006会话初始协议(SP)服务器设备技术要求》的规定。3.1.5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负责各种增值业务和智能业务的逻辑产生和管理,并丘还提供各种开放的APl,为第三方业务的开发提供创作平台。应用服务器是一个独立的组件,与控制层的软交换无关,从而实现了业务与呼叫控制的分离,有利于新业务的引入。2
3.1.6应用网关
YD/T 1522.2-2006
用于向应用服务器提供开放的、标准的接口,以方使第三方业务的引人,并应提供统的业务执行平台。软交换可以通过应用网关访问应用服务器。3.1.7媒体服务器
软交换体系中提供专用媒体资源功能的独立设备,也是分组网络的重要设备,提供基本和增强业务中的媒体处理功能,包括DTMF信号的采集与解码、信号音的产生与发送、录音通知的发送、会议、不同编解码算法间的转换等各种资源功能以及通信功能和管理维护功能。3.1.8Type1网关
用于SIP和BICC/ISUP之间进行承载控制和呼叫控制的互通单元,其承载控制的互通是一种网关内部的操作。
3.1.9Type2网关
用于SP和BICC/ISUP之间进行呼叫控制而非承载控制的互通单元。承载控制的互通是在BICC侧的外部承载控制协议和SIP侧的SDP之间进行。3.1.10Type3网关
用于SIP-I和BICC/ISUP之间进行承裁控制和呼叫控制的互通单元,其承载控制的互通是一种网关内部的操作。
3.1.11Type4 网关
用于SIP-I和BICC/ISUP之间进行呼叫控制而非承载控制的互通单元。承载控制的互通是在BICC侧的外部承截控制协议和SIP侧的SDP之间进行。3.1.12Protile A
3GPPTS24.229中定义的SIP的应用。3.1.13Profile B
SP在其他网络中的应用,并且可以根据本地策略选择支持SIP预置条件。3.t.14Profile C
支持带有封装ISUP的SP,并且可以根据本地策略选择支持SIP预置条件。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Back-to-Back User Agent
ISDN User Part
Interworking Unit
Network Network Interface
Publie Switched TelephoneNetwork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with encapsulated ISUP
Serving Node
FTKAONKAa-
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
背靠背用户代理
ISDN用户部分
互通单元
网络-网络接口
公共交换电话网
会话初始协议
带有封装 ISUP 的 SIP
服务节点
YD/T1522.2-2006
4基于会话韧始协议(SIP】的呼叫控制的应用网络图1给出了基于会话初始协议呼叫控制的应用网络示意图其于SP的网络
SIF 终端
PSTN网络
服务器
教交换
MGCP/H.248
SF数端
SIP 服务器
应用网关
应用服务器
蝶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
SIP/SIP-1 (BICC)
P整端
图1基于SIP的呼叫控制的应用网络示意图如图1所示,SIP协议的应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软交换
基于软交换的网络
(1)在基于SIP的网络中,应用丁SIP终端和SP服务器之间、SIP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之间、SIP服务器与媒体服务器之间完成呼叫的接续过程。(2)在软交换控制的网络中,应用于SIP终端和软交换之间、软交换和软交换之间、软交换和应用服务解之间、软交换和应用网关之间、软交换/应用网关/应用服务器和媒体服务器之间,完成呼叫接续过程;另外软交换之间使用BICC协议的情况下,还需要有SIP和BICC协议的互通。(3)应用于与ISUP协议的互通。与ISUP互通有两种情况,PSTN阀络与软交换控制的网络互通时,由软交换来完成互通;PSTN网络与基于SIP的网络互通时,由IWU完成ISUP与SIP的互通,IWU是一个逻辑实体,可以由软交换来实现,也可以由某种网关来实现。5SIP在基于SIP的网络中的应用
YD/T1522.2--2006
5.1基于SIP的应用网络结构
图2给出了基于SIP的应用网络结构,网络实体包括SIP终端、SIP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媒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
SIF服务器
SIP 终端
SIP 终端
蝶炸服务器
图2基于SIP的应用网络结构
SIP服务器
STP鲶
图中的SIP服务器可以是代理服务器(ProxySever)、背靠背代理服务器(B2BUA)、注册服务器(RegisterSever)、重定向服务器(RedirectSever)、定位服务器(LocationSever),SIP服务器的具体应用应符合YD/T1481-2006《会话初始协议(SIP)服务器设备技术要求》的规定。SIP基于SIP网络的应用包括SIP终端和SIP服务器之间、SP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SIP服务器与媒体服务器之间的应用。
5.2SIP用户之间的呼叫控制能力表1给出了SP用户之间呼叫控制的能力。表1SIP用户之间呼州控制的能力SIP的功能/业务
会话发起
会话建立
结束会话
用户注册
用户定位
用户能力查询
媒体协商
对用户鉴权
临时性响应可靠传输
亚定向
已建立会话的参数修改
会话建立过程中参数修改
特定事件通知
多用户号码
YDT 1522.1-2006
YD/T 1522.1-2006
YD/T 1522.1-2006
YD/T 1522.1-2006
YD/T 1522.1-2006
YD/T 1522.1-2006
参考文件
YD/T 1522.1-2006, RFC 2327
YD/T 1522.1-2006, RFC 2617
YD/T 1522.1-2006
YD/T 1522,1-2006
YD/T 1522.1-2006
YD/T 1522.1 -2006
YD/I 1522.1-2006
YD/T 1522.12006
HTKAONYKACa-
YD/T1522.2-2006
SIP 的功能/业务
呼叫前转
呼叫转
呼叫等待
呼叫保持
多方会议
三方会话
主叫号码显示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
表1续」
YD/T 1522.1-2006
YD/F 1522.1-2006
YD/T 1522.1-2006
YD/T 1522.1-2006
1 YD/T 1522.1-2006
YD/T 1522.1-2006
RFC3323,RFC3325
RFC3323,RFC3325
参考文件
注:表中的YD/T1522.1-2006为《会话初始协议(SIP)技术要求第1部分:基本的会话初始协议》6SIP在软交换中的应用
6.1基于软交换的应用网络萄构
在软交换体系中,SIP协议的应用网络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SIP协议在SIP终端和软交换之间、软交换和软交换之间、软交换和应用服务器之间,软交换和应用网关之间、软交换/应用服务器/应用网关和媒体服务器之间的应用,以及SIP和BICC互通的应用。媒体脏务器
软交换A
SIP婺端A
H.248/MGCP
应用服务器
应用网关
STP/SIP-I (BICC)
H.24B/MGCP
图 3SIP 在软交换中应用网铬结构软交换B
SEP终端B
在软交换体系中,终端类型包括SIP终端、LAD、AG等等,其中软交换可以向LAD或AG用户提供传统的PSTN业务,也可以向SIP用户提供一些类似于PSTN的业务。当SIP用户之间通过软交换进行通信的时候,软交换之间采用SIP协议;当IADIAG用户与其他用户进行通信时,软交换之间可以采用SIP-I或BICC协议,软交换和应用服务器之间采用SIP协议。当IAD/AG用户通过软交换发起呼叫时,如果主叫侧软交换能够确定被叫月的用户是SIP用户,则主叫侧软交换向下一跳软交换发送的是SIP消息;如果主叫侧软交换无法判断被叫月的用户是否为SIP6
YD/T 1522.2-2006Www.bzxZ.net
用户,则主叫侧软交换需要向下一跳软交换发送SIP-I消息,直到某软交换收到SIP-I消息之后能够判断出被册用户是SIP用户时,该软交换将中止SIP-I消息,并向下一跳发送SIP消息。当SP用户通过软交换发起呼叫时,软交换收到SP消息之后,如果主叫侧软交换能够确定被叫目的用户是LAD/AG用户,则主叫侧软交换向下一跳软交换发送的是SIP-I消息;如果无法判断月的用户为IAD/AG用户,则软交换向下一跳发送SP消息,直到某软交换判断被叫用户为IADIAG用户,该软交换需要将收到的SIP消息变成SIP-I消息向下一跳转发。6.2SIP在软交换控制的网络中的应用6.2.1SIP与BICC的互通的应用
SIP与BICC互通的应用参见7.4节。6.2.2SIP在软交换控制的网络中的其他应用6.2.2.1用户注册
软交换应该具备注册服务器的功能。用户向软交换发送注册请求,将自已的当前地址利用Contact字段发送给软交换。当用户发起地址查询时,软交换应当返回该用户登记的所有地址。注册请求中还有一个有效期,有效期过后本次注册的地址无效。所以用户应该在有效期内进行注册更新。用户还可以注销自己的注珊信息。
用户注珊流程见附录A。
6.2.2.2用户鉴权
软交换收到用户的请求之后可设对该用户身份进行鉴权。用户鉴权流程见附录A。
6.2.2.3基本呼叫控制
SIP协议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用来创建、修改和终结会话。SIP终端之间的基本呼叫控制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成功的呼叫建立和不成功的呼叫建立。基本呼仙控制流程见阻录A。
6.2.2.4连接性检查
可以使用OPTIONS请求进行连接性检查。如果发出的OPTIONS有响应,事务层就返回一个超时错误,表明甘标不可达,
6.2.2.5媒体协商
SP协议可以在请求消息和应答消息中携带SDP消息,允许会话的参与者就会话中所采用的媒体方式、类塑等内容进行协商。
6.2.2.6业务控制
SP协议还可以用于各种业务控制以及管理,具体业务应用可包括呼叫前转业务(流程图见附录A)、呼叫等待业务、呼叫保持业务(流程图见附录A)、会议的管理、第二方呼叫控制等等。6.2.2.7软交换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S[P应用软交换与应用服务器间使用SIP协议进行通信,SIP协议可以建立、中止、管理端到端的会话,使应用服务器能够通过SIP协议对软交换进行呼叫或会话控制。软交换和应用服务器都可作为SIP用户代理进行通信。
对于来自软交换的呼叫请求,应用服务器应能够根据收到的呼叫请求触发业务,并控制业务的执行。7
HTKAONYKAca-
YD/T 1522.2- 2006
应用服务器作为软交换网络中提供增强业务的实体,它为各种业务的执行和管理提供环境,能够处理来自软交换网络的SIP呼叫、主要提供业务控制功能、媒体控制功能、业务数据功能、协议适配功能、计费功能、应用执行环境功能、操作维护管理等功能。6.2.2.8软交换/应用服务器/应用网关与媒体服务器之间的SIP应用软交换/应用服务器/应用网关使用SIP协议控制媒体服务器,提供IP网络上实现各种业务所需的专用资源功能,常用于由软交换直接提供的业务中,如基木呼叫业务和补充业务。7SIP 与 BICC/ISUP 互通应用
7.1 SIP 与 BICC/ISUP 互通的应用网络结构7.1.1SIP与BICC的互通
图4是SIP与BICC使用Type1网关的互通,其中SIP控制的P承载和BICC控制的IP或ATM承载都终结在 Typel 网关,
SIP服务器
两关(注)
IP或 ATM
注:Type1网关中完成呼叫控制功能的部分可以由图1中软交换来实现。图4SIP使用Typ1网关与BICC的互通图5是SIP与BICC使用Type2网关的互通,双方的承载没有在Type2网关处终结。INNI
SIP服务器
Type2网关
(生1)
注 1:Tpe2 网关完成的功能可以由图 1 中软交换来实现。EICC
BICC或ISUP
PIATM或TDM【注2】
注2:IP/ATM或TDM对应于BICC或ISUP,指的是BICC使用IP/ATM承载,ISUP使用TDM承载。图5SIP使用Type2网关与BICC互通7.1.2SIP 与 ISUP 的互通
图6是SIP使用Type1网关与ISUP的互通结构,SIP的IP承载和ISUP的TDM电路都终结在Type18
网关。
SIP 服务器
网关(注)
YD/T 1522.2-2006
注:PSTN网络与软交换控制的网络互通时,Type1网关中完成呼叫控制功能的部分可以由图1中的软交换或者IWU来实现。
7.1.3SIP-I与BICC的互通
图6SIP键用Type1网关与ISuP互通图7和图8是SIP-I使用Type3网关与BICC的互通结构,其中SIP-I控制的IP承裁和BICC控制的IP/ATM承载都终结在Type3网关。NNI
网关(注)
IP/ATM
阿关(注)
注:Type3网关中完成呼叫控制功能的部分可以由图1中的软交换来实现。图 7SIP-I 使用 Typ3网关与BICC 互通SIP-I
SP服务器
阿关(往)
[PIATM
IEfA7M
注:Type3网关中完成呼叫控制功能的部分可以由图1中软交换来实现。图 B SIP-I 使用 Type3 网关与 BICC 互通9
TIKAON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