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行业标准(YD) > YD/T 1544.1-2007 2GHz W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 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1部分:总则
YD/T 1544.1-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1544.1-2007

中文名称:2GHz W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 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1部分:总则

标准类别: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224440

相关标签: 数字 蜂窝 移动 通信网 接口 物理层 技术 第一阶段 总则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YD/T 1544.1-2007.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Uu Interface of 2GHz WC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Physical Layer Part 1: General Aspects.
1范围
YD/T 1544.1规定了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口的物理层部分。
YD/T 1544.1适用于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中Uu接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中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
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自动重传请求
BER                     Bit Emor Rate                            误比特率
CCTrCH  Coded Composite Transport Channel 码组合传输信道
CPCH           Common Packet Channel               公共分组信道
DCA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动态信道分配
DCH                 Dedicated Channel                        专用信道
DSCH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下行共享信道
FAUSCH       Fast Uplink Sigaling Channel         快速上行信号信道
FD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频分双工
FEC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前向纠错

标准图片预览

YD/T 1544.1-2007 2GHz W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 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1部分:总则
YD/T 1544.1-2007 2GHz W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 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1部分:总则
YD/T 1544.1-2007 2GHz W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 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1部分:总则
YD/T 1544.1-2007 2GHz W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 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1部分:总则
YD/T 1544.1-2007 2GHz W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 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1部分:总则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544.1-2007
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1部分:总则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Uu Interface of 2GHz WCDMA Digita!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Physical LayerPart 1: General Aspects
(3GPPR99TS25.201v3.4.0,EDT)2007-05-16发布
2007-05-16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前
规范性引用文件
缩略语
4层1概述
物理层与其他层的关系,
层1的一般描述·
物理信道规范的文档结构
参考文献·
TIKAONTKAca-
YD/T 1544.1-2007
YD/T 1544.1-2007
本部分是标准《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阶段)》的部分。该标推共分为6个部分:
一第[部分:总则
一第2部分:物理道和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一第3部分:复用与信道编码
一第4部分:扩频与调制
一第5部分:物理层过程
一第6部分:测量
本标推是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妇下:1.YDT137420072GHz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接口技术要求(第二阶段)2.YD/T1543-2007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3.YD/T1544-2007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阶段)4.YD/T1545-2007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山层二技术要求(第一阶段)5.YD/T1546-20072GHzWCI>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IIRRC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6.YD/T1547-20072GHzWCI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二阶段)7.YD/T1548-20072GHzWCIDMA数字蜂宽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二阶段)8.YD/T1549-20072GHz.WCI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r接L测试方法(第一阶段)9.YD/T1550-2007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10.YDT1551-20U72GHzWCDMA数学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测试方法(第阶段)11.YTD/T1552-20072GHzWCDMA数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网缔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12.YD/T1553-2007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网络设备测试方法(第-阶段)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本部分等同采用3GPPTS25.201v3.4.0PhysicalLayer-GcncralDescription。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可本部分土要起草人:徐菲、卢义峰I
1范围
2GHzWCDMA数字蜂离移动通信网
YD/T 1544.1-2007
川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第1部分:总则
本部分规定了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口的物理层部分。本部分适用于 2GHz WCDMA 数字峰窝移动通信网中 Uu 接口。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中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
CCTrCH
DS-CDMA
FAUSCH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Bit Error Rate
Coded Compusite Transport ChannelComnon Packet Channel
Dynamic Chanel Allocation
Dedicated Channel
Direct-Sequence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Downlink Shared Channel
Fast Uplink Signaling Channel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Forward Error Cortection
Frame Error Rate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Layer 1 (Physical Layer)
Layer 2 (Data Link Layer)
Layer 3 (Netwotk Layer)
Mediurn Aecess Control
Mega Chip Per Second
Quaternary Phase Shift KeyingRandom Access Chanel
TIKAONTKAca-
白动重传请求
误比特率
码组合传输信道
公共分组信道
动态信道分配
专用信道
直接序列码分多所
下行共享信道
快速上行信号信道
频分双工
前向纠错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层1(物理层)
层2(数据链路层)
层3(网络层)
媒质接入控制
每秒兆码片
四相相移键控
随机接入信道
YD/T 1544.1-2007
4层1概述
Radio Frequelicy
Radio Link Control
Radio Resource Control
Service Access Point
Serial Concatenated Convolutional CodeSynehronisation Channel
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Time Division Duplex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ranspot-Format Combination IndicatctUser Equiprnent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ecess4.1物理层与其他层的关系
4.1.1协议结构
无线链路控制
无线资源控制
业务接入点
串联卷积码
同步信道
信千比
时分双工
时分多址
传输格式组合指示
用户设备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UMTS地面无线接入
UMTS地面无线接入网
宽带码分多址
无线接口一般指用户设备(UE)和网络之间的Uu接口。无线接口由1、层2和层3组成。层1基于WCDMA技术,TS25.200 系列描述了层 1 的规范。无线接口的层2 和层3的描述分别在TS25.300 和 25.400系列中。
无线资源控制
逻辑信道
操质接入控制
传送信道
物理层
图1有关物理层的无线接口协设结构图I显示了UTRA无线接L与物理层有关的协议结构。物理层与层2的媒质接入控制(MAC)子层和层3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子层相连。图1中不同层/子层问的圆圈图部分为业务接入点(SAP)。物理层为MAC层提供不同的传输信道,传输信道定义了信息是如何在无线接口上进行传输的。MAC层为层2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子层提供了不同的逻辑信道。逻辑信道定义了所传输信息的类型,物理信道在物2
YD/T1544.1-2007
理层进行定义,有两种双工模式:频分双丁(FDD)和时分双工(TDD)。在FDD模式,物理信道由码率、频率和.上行链路的相关相位(LQ)来确定。在TDD模式中,物理信道是由时隙来确定的,物理层由RRC控制:
4.1.2提供给上层的服务
物理居提供了高层所的数据传输业务,对这些业务的存取是通过使用MAC子层的传输信道来进行的。为提供这些数据传送业务,物理层将热行以下的功能:一宏分集的分解/合成和软切换
传输信道上的错误检测和到商层的指示一 传输信道的FEC编码/解码;
一传输信道的复用和码组合传输信道(CCTrCH)的解复用:一编码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上的连率匹配:一码组合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一功率的加权和物理信道的组合:一物理信道的调制、扩频/解调和解扩:一频率和时间同步(码片、比特、时隙、顺):一无线特性的测量,包括FER,SIR、十扰功率等,以及到高层的指示一内环功率控制:
一RF 的处理(注:RF处理在TS 25.I00 系列中定义)。当网络单元(UF和网络)提供兼容的业务承载时(如支持语音承载),必须保证之间的可通性,进一步讲相同特性的不同操作选项可能导致UE和网络之简的不兼容性,应该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4.2层1的一般描述
4.2.1多址接入
接入方案为直接序列码分多址技术(DS+CDMA),信息将在约5MHz的带宽上进行扩频,故也称宽节CDMA WCDMA)。
UTRA有两种模式:FDD(频分多址)和TDD(时分多址),分别运行在对称的颖带和非对称的频带上,来用FDD或TDD模式中的一种,可以探证在不同的地区更有效地利用可用的锁段。DD模式的是义如下:
FDD: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分别使用两个不向的频率的一种双J方式。在FDD模式中,每个上行钳路和下行链路使用不同的频段.使此系统,应该分配一对有一定间隔的频带。TDD: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过使用同步的时间间隔,承载在同一个无线频率上的一种双1.方式:在TDD模式中,物理信道的时被分割成发射和接收部分,信息交替地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进行传输,在 UTRAN TDD 中,除了 DS-CDMA 技术外,还使用了 TDMA 的多址接入技术,因而TDD 的多址技术也经常会标识为TDMA/CDMA。对WCDMA来讲,一个10ms的无线顿被分成15个附隙(码片速率3.84Mchiprs,2560lchip/slnt>,遇此“个物理信道定义为一个码或多个码,在IDD模式市,还需要“时隙”来共同定义一个物理信道,信道的信息速率将根据符号率变化:符号率将根据3.84Mchipfs码片速率和不同的扩频因子而得到FDD上行链路的扩频閃广的范围为256到4,下行链路的扩频因广范围为512到4,TDD的上/下行的扩频因子范围为16到1。因此对FDD的,上下行链路来讲,相应的调制符号率其变化范围为960 ksymhnl/sTIKAONKAca=
YD/T 1544.1-2007
到15ksymbols/s(7.5ksymbol/s),对于TDD,瞬间的调制符号速率的变化范围为3.84Msymhal/s到240 ksymbol/s.
4.2.2信道编码和交织
UTRAHI)D模式支持2种信道编码方式,TDD模式支持3种信道编码方式:二卷积编码:
Turbo编码:
一不编码(仪适用于TDD)。免费标准bzxz.net
信道编码的选择是由上层信息来指示的。为随机化传输差错,之后将进一步采用交织技术,4.2.3调制和扩频
UTRA的调制方案为 QPSK。脉冲成形请见TS 25.100系列文件。从CDMA的本质米看,扩频和扰码过程与调制过程是紧密关联的。在UTRA中,不同家族的扩频码被用于对信号的扩展。
对来自同一信源的不同信道,使用码树结构的信道码来进行区分(参见TS25.213和TS25.223),对不同的小区,使用下面的方法来区分。·FDD模式:周期为10ms的Gold码(38400chip,速率为3.84Mchip/s),实际码长为218一1码片,具体定义可参见 TS 25.213。·TDD模式:长度为16的扰码,具体定义可参见TS25.223。对不同的UE,采用下面的码族进行区分。*FDD模式:周期为 10 ms 的 Gold码,或者采用256chip周期的S(2)码:·TDD模式:周期为I6码版的码和根据环境的不同选择不同长度的midamable序列4.2.4物理信道过程
与UTRA操作有关的物理程序包括:一功率控制。FDD模式中的内环功控和TDD模式中的上行开放功控和下行内环功控:一小区搜索操作:
4.2.5物理层测量
对无线特性参数包括FER、SIR,十扰功率等,进行测量后,上报至高层和网络。这些测量包括:在 UTRA内用于切换的测量。除了小区的相对强度外,还要确定一些特定的参数,对FDD模式,包括小区间的定时关系,以用于异步软切换:一推务切换至GSM900/GSM1800系统的测量过程:一在随批接人程序前UE的测量程:TDD模式中的动态信道分配(DCA)的测量过程。4.2.6物理层模块间的关系
层「的功能是根据FDD和TDD的规范进行分割的,下面根据用户平面信息流的规范(如图2、3所亦)说明了层1各模块间的关系,4
Traffic
Traffic
4.3物理信道规范的文档结构
4.3.1概述
prucdure
procedure
Central
FDD层1模块关系
control
图 3 TDD 层 1 模块关系
measurenent
mcasuremeat
YD/T 1544.1-2007
物理层规范出一个概括性的文档(TS25,201),5个关于FDD模式的文档(TS25.211~TS 25.215)另外还有2个技术报告(TR25.833和25.944)组成。4.3.2TS25.201:物理层一概括性描述描述的范围包括:
一层1文档的内容(TS25.200系列):一去哪寻找信息:
一层1的概括性描述。
4.3.3TS25.211:物理信道和传送信遵到物理信道的映射(FDD)这部分包括了在FDD模式下,层1传送信道和物理信道的特性,具体包括:传输信道的种类;
一物理信道的种类:
一每一个物理信道的结构,时隙格式等:5
TKAONTKAca-
YD/t 1544.1-2007
一在同一个链路中的不同物理信道之间的相对时间关系,以及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之间的相对的时间关系:
一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到映射:4.3.4TS 25.212:复用和信遵编码(FDD)这部分包括FDD模式下的复用、信道编码和交织,具体有:一传输信道到 CCTrCH的编码和复用:一信道编码的选择性:
一层1控制信道的编码,如 TFCI:一不同的交织器;
一速率匹配如何实现:
一 物理信道的分段和映射。
4.3.5TS25.213:扩频和调制(FDD)这部分包括FDD模式下的扩频和调制特性,具体有:一扩频(信道化加上扰码):
一信道化码和扰码的产生:
一 RACH 前缀码的产生:
一SCH 同步码的产生:
调制。
RF信道分配和脉冲成型在参考文献[101(关于UE的)和参考文献[11]【关于Node-B的)中有详细说明。
TS25.214:物理层过程(FDD)
这部分包括FDD模式下的物理层过程特性,具体有:一》同步过程:
一功率控制过程:
一 随机接入过程。
4.3.7 TS 25.215: 物理层—测量 (FDD)这部分包括FDD模式下的物理层测量特性,具体有:一层1需执行的测量:
—向高层和网络报告测量结果:二切换测量,空闲一模式测量等。6
参考文献
YD/T1544.1-2007
[1] 3G TS 25.211: Physical Channels and Mapping of Transport Charinels Onto Phy sical Channels (FDD)[1] 30 TS 25.212: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 (FDD)[2] 3GTS25.213:Spreading and Modulation (FDD)[3] 3G TS 25.214: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FDD)[4] 3GTS25.215:Physical Layer-Measurements (FDD)[5]3G TR 25.833: Physical Layer Items not for Inclusion in Release 99[6] 3G TR 25.944: Channel Coding and Multiplexing Exanples[7] 3G TS 25.30t:Radio Interface Protocol Architecture[81 3G TS 25.302: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hysical Layer[91 3G TS 25.10l: UE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FDD)[10] 3GTS25.104BTS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FDD)注:参考的3GPP规范是3GPPR992002年12月版,iKAoNnT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