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1623-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1623-2007
中文名称:通信局(站)图像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084983
相关标签:
通信局
图像
集中
监控
系统
技术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YD/T 1623-2007.Monitoring and control supervision system for telecom stations generic specification.
1范围
YD/T 1623规定了通信局(站)图像集中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和组成、与其他系统的联动内容、控制内容、通用管理功能、技术要求等。
YD/T 1623适用于各种级别通信局(站)图像集中监控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174-1995 PAL-D制电视广播技术规范
YD/T 1363.2-2005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2部分系统互联协议
ISO/EC 10918-1 Technical Corrigendum 1-2005 信息技术一连续色调静态图像的数字压缩及编码第1部分:要求和指南技术勘误 1;专利信息更新
ISO IEC 14496-2-2004信息技术一音频一视频对象编码一第2部分:视频
ISO/MEC 14496-10-2004信息技术一音视对象的编码一第10部分:高保真视频编码
ITU-T G703脉冲编码调 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标准
ITU-T G723.1 多媒体通信传输 5.3和6.3kbit/s双速率话音编码器
ITU-T G729使用共轭结构代数码激励线性 预测( CS-ACELP )的8kbit/s语音编码
IEEE802.3 10BASE-T 以太网接口标准
IEEE802.3U 100BASE-TX快速以太网接口标准
3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图像系统Monitoring System
通信局(站)图像集中监控系统。
标准内容
ICS 33040 6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623-2007
通信局(站)图像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Monitoring and control supervision systemfor telecom stations generic specificatior2007-04-16发布
2007-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前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定义·
系统结构和组成.
系统通用管理功能·
系统各级功能要求.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系统视音频图像技术要求
系统设备技术条件要求
系统软件要求?
系统主要性能指标要求
HYYKABNYKAca
YD/T1623-2007
YD/T1623-2007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以下标准的相关内容:YD/T1363.1-2005通信局(站)电源、究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1部分系统技术要求;YD/T1363.2-2005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监控管理系统第2部分系统互联协议。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门。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院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温州市创力电子有限公司
广东高新兴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宝庆“王殿魁刘郑海冉启坤张林,张焱
丘春森
1范围
通信局【站】图像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YD/T 1623-2007
本标准规定了通信局(站)断像集中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和组成、与其他系统的联动内容、控制内容、通用管理功能、技术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级别通信局(站)图像集中监控系统。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推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推。然而,鼓励根据本标谁达戒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3174-1995PAL-D制电视广播技术规范YD/T1363.2-2005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2部分系统互联协议IS0/IEC 10918-1TechnicalCorrigendum1-2005信息技术一连续色调静态图像的数字压缩及编码第1部分:要求和指南技术勘误1:专利信息更新ISOIEC14496-2-2004信息技术一音频一视频对象编码第2部分:视频ISO/正C 14496~10-2004信息技术一音视对象的编码第 10部分:高保真视频编码ITU-TG703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标准ITU-TG723.1多媒体通信传输5.3和.3kbit/s双速率话音编码器ITU-TG729使用共钜结构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CS-ACELP)的8kbit/s语音缩码IEEE802.310BASE-T以太网接口标准TEEE802.3U100BASE-TX快速以太网接口1标准3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图像系统MonitoringSystem通信局(站)图像集中监控系统。3.2 监控中心 Supervision Center ( SC)本地网或者同等管理级别的网络管理中心。3.3 区域监控中心 Supervision Station ( SS)区域管理维护单位。
3.4 监控单元 Supervision Unit 【 SU]图像系统的最小子系统,巾若干监控模块和其他辅助设备组成,监控范围一般为一个独立的通信局(站)或人型局站内套相对独立的图像监控设备。YYKAONYKAca
YD/T1623-2007
3.5监控模块 Supervision Module(SM)完成特定设备管理功能,并提供相应监控信息的设备。3.6监控对象 Supervision Object SO ]图像监控系统监控范围内其体的设备,机房环境等。3.7 网管中心 Network Management Center综合网络管理中心。
3.8组网Networking
依据维护管理体制而采取的网络组织。3.9网络结构NetworkStructure
监控系统的网络架构。
3.10通信协议CommunicationProtocal规范两个实体之间进行标准通信的应用层的规约。3.1接口 Interface
指两个系统(上下级或对等系统)之间具休的通信协议:在应用到硬件设备时,指设备的物理端口。4系统结构和组或
4.1系统结构要求
系统应采用分布式结构,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符合ISO的OSI开放系统规范。系统应可根据需要方使地进行网络逐级汇接,增减各类站级前端设备等。系统的软硬件接口应采门国际标准或国内标准。为适应系统多级监控要求,系统应具有灵活的多级组网能力:系统应为其他系统提供标准图像接口,以利于其他系统调用及二次开发:系统具备开的二次接口,可以为第三方提供进行连接的接口。4.2系统硬件组成
图像监控系统可组成二级监控系统或三级监挖系统,组成监控系统的主要设备有:视频设备【如摄像机、云台、视频切换矩阵等)、像编码器、传输设备、交叉收敛设备、视锁解码器、流媒体服务器、硬盘录像机、图像服务器、盤视器、控制计算机等。4.3系统网络结构
系统规模可根据通信网区城范围大小和通信(站)数量来组台定义。系统可按多级组网的方式,形成人规模的监控网络,高一级监控中心能管理和监控低一级监控中心的运行,区域监控中心负贡所辖范围内所有监控单元的数据采集、设备控制工作,监控单元负责调整、传输具体机房内的图像采集设备(如摄像机、云台、视频切换矩阵等)工作状态。根据通信局(站)数量,一般可组成两级或一级网络结构。系统的分级拓扑简图如图1所示。2
SU通信励(站)
图像监控系统1
4.4系统主要功能
区域监控中心1
传输网路
SU迈信局(站)
监控中心
传输网络
图像监控系统M
YD/T1623-2007
SDHIATM一以汰阿方式接人
区域监控中心心
传输网络
SU通信局(站)
函像监控系统1
图1通信()站图像监控系统分级拓扑简图实现对通信局(站)区域内场景情况的远程监视、监听;监视通信局(站)内重要运行设备的外观状态:EI左式接人
或以太网直接接人
SU通信局(站)
图像监控系统N
监视通信局(站)内主要机房环境(电力机房、网管机房、传输机房、交换机房、数据机房和基站等)的情况;
对通信局(站)内关键部位进行防火、防盗自动监控,可进行周界、室内、门禁的告警及安全布控通信局(站)图像监控系统应具备与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或门禁系统的互联能力,获取联动告信息。在条件成熟和管理规范的前提下,宜和站内消防系统实现告警联动。4.5系统传输方式
监控单元(SU)与区域监控中心(SS)或区域监控中心(SS)与监控中心(SC)之间,采用专用数据总线。物理接口建议采用:
E1接口。G.703信号收发(rTU-TG.703标准),提供64kbit/s~2.048Mbit/s可调的同步数据传输率,用于图像远程。
LAN接口:10/100Base-T(RJ45UTP)标准接口,符合IEEE802.3、IEEE802.3U或ETHERNET标准。
无线传输方式,
系统网络通信建议采用P网络技术组网,并可使用网络延伸器、网桥、路由器、交换机设备延伸接人站点,P地址及局域网地址应满足P网络单播、组播功能等组网要求。a)监控中心至区域监控中心网络之间链路,应采用双方向10Mbit/s或100Mbit/s(10/100Base)光/电接口或2Mbit/s电接口两种方法互联,并实现第二层路由隔离;b)区域监控中心网络至监控单元之间链路,可采用10MbiV/s或100Mbit/s(10/100Base)光/电接口连接或2Mbit/s(G.703)电路延伸网种方法:YYKANYKAca
YD/T 1623-2007
c)区域监控中心与监控单元监控系统之闻的远程图像实时传输的实际单路图像带宽成不得超过1.5Mbit/s,在保证实时性利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应来用新技术减少带宽资源的占用:5系统通用管理功能
5.1配置普理
a)包含局站、编码器、摄像头等具体配置对象,可配置局站、编码器、摄像头设备名称、从属关系等:
b)包含用户配置,可增加、珊除用户,修改用户权限:c)设置视频图像保存的地点、方式、时间;d)设置移动侦测的区域、有效时问以及是否启动移动侦测功能:e)收到外部告警时系统的动作,包括图像的切换,保存、设备控制(如摄像头转到预置位、灯控等):f)叠加宁幕的内容、位置。
5.2控制内容
a)摄像机设备:光大,光小,聚焦近,聚焦远,变焦长,变焦短,云台下,云台右,云台左,云台上,终止光圈大,终止光圈小,终止聚焦远,终止聚焦近,终止变焦长,终止变焦短,终止云台下,终止云台右,终上云台左,终止云台上,设置预置位,获取预置位(预置位功能根据不同的摄像机型号而定)等。
b)画面分割器:画面分割显示(四闽面、九画面、十六画雨等),选路切换,邀显,停止巡显,设置邀显间隔时问
c)视频切换矩阵:选路切换,巡显、停止巡显,巡显时跳过某路视频,巡显时恢复某路视频。d)手动抓拍。
5.3控制策略
a)用户可在各级监控中心控制图像设备;b)对任何设备的控制应有权限限制,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控制设备;c)当多个用户需要同时控制同-设备时,系统应提供策略保证只有一个用户的控制有效。5.4告警管理
5.4.1视频告普信息采集
系统应支持各种与视频相关的告警判断,如视频信号丢失、移动探测等功能,同时可以实现告警联动录像功能。
5.4,2环境告替信息采集
告警信息采集包括各类监控对象故障信息和图像系统白身各级软、硬件故障信息的实时采集,告警级别分类和事件上报控制等功能。为了对告警信息统--管理,定义通用告警参数。为了支持告警级别动态定义,规定告警级别分类表
5.4.3通用告督管理参数
5.4.3.1告警级别
a)紧急告警(Citical):已经或即将危及设备及通信安全,必须立即处理的告警,例如非法物体称动、其他联动紧总告警。
b)一般告警(Waming):向维护人员提示的信息,例如传箱短时中断等,5.4.3.2告警记录状态
)新产生(newcome):未消除、未确认的告警:b)已确认(acknowledgcd):未消除但已确认的告警。c)未确认(nknack):确认前已消除的告警。d)已清除(clearcd):已确认并消除的告警。5.4.3.3告餐类型
YD/T1623-2007
a)监控对象告警(Soalarm):超出各种正常工作点范围,或者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的告警;与软件或处理故障有关造成服务质量劣化等告警。b)监控设备告警(prossessingerroralarm):图像系统自身的各种故障告警,与通信状况相联系的告c)联动告警(outsidealarm):由其他系统传递过来的告餐。5.4.3.4告警信息处理
告警信息处理包括告警查询、告警确认、告警统让和分析、告警打印等功能。5.4.3:5告蓄查询
监控系统能根据图像系统告警源(具体摄像头、机房)、告警级别、状态、类型、产生时间等组合条件对告警信息进行查询。一条告警记录至少应包含表1所列内容,并作为查询索引。表1告蓄记录字段说明表
中文名称
告警的序列号
告醫源
告警发生时问
告警确认时间
告警清除时间
告警类型
告替级别
告警内容
告警融发值
确认操作员
5.4.3.6告警确认
告警信息的流水号
告替发生的具体位置
告警开始时间
告普被确认的时间
告警结束时间
告替类型
告警严重程度
告警具体内容
告警发生时刻的监控点数值
确认操作员用户名(可选】
图像系统应提供告警确认的功能。监控系统应能对查询出的告警进行确认(确认由操作员逃行)查询条件参见5.4.3.5。
5.4.3.7告警信息同步
各级图像系统告警信息要保持-致。5.4.3.8告警打印
图像系统能打印告警查询结果,5.4.3.9信息显示
告警信息显示包括告警显示方式和告警信息显示控制。5.4.3.10告警信息显示方式
HYYKABNYKAca
YD/T1623-2007
图像系统必须提供告警信息显示界面,实时显示收集的告警:能根据告警信息,将故障定位到相关的监控机房、摄像头,并显示到相应的拓扑图中。对于紧急的告警信息,可以设置告警提示,以声、光形式提示用户。
在告警显示窗口和拓扑图中应以不间颜色显示不同级别的告警,具体见表2。表2告警级别对应显示颜色表
告警级别
紧急告警
—般告警
正常或清除
5.4.3.11告警信息显示控制
指通信阻断的告警,影响业务的告警向维护人员携示的信息
指已经清除了通知中指明的一个或多个告誉显示颜色
图像系统应能控制告警信息的显示和提示,根据需要设置告警显示和提示的过滤条件,只有符合条件的告警信息才显示、提示给用户:应能查询、修改、取消这些过滤条件,并应具备多条件(逻辑与、逻辑或)设置功能。
图像系统控制器撤防与布防设定应根据现场情况由系统管理员设置。根据用户要求,当告罄发生时,通过自动拨号短信息等尚相关人员发出告警信息;故障排除后,白动解除声光告警,并通过电话网白动拨号向相关人员发出告警解除信息。5.4.3.12告警反应时间
当告警发生并反应到有人值守的监控中心(站)的时间不能超过3s6系统各级功能要求
6.1监控中心功能要求
监控中心系统主要由软件组成,是系统功能和系统管理上的一个组织。监控中心的功能概念如无特殊说明适用于区域监控中心和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以权限管理的方式管理监控各区域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功能和区域监控中心的功能要求基本相同。如果视频额信号全部入P网,则此卫P网任一台计算机,可通过权限控制的方式实现监控。
6.1.1实时图像监控
a)在监控中心可实时监视各通信局(站)的所有图像信息,完成远程通信局(站)图像的实时显示、监控、存储等功能,通信方式为TCP/IP下的IP传输方式。b)在监控中心可实时监视同-通信局多路(1、4、9、16)实时图像信息,并能实现一机叫屏同时监视(即画面分割监视):也可同时实时监视多个通信局(站)(1、4、9);监控中心和办公网或网管系统的授权用户中的多台终端可以同时监控任-通信局(站);以上方式可混合应:c)可实现轮邀方式,即系统应具备视频自动巡视功能,在可设定的问隔时闻内对通信局(站)的监控点进行图像巡检,参与轮巡的对象可以行意设定:包括不同通信局(站)的图像、同一通信局(站)的不同摄像机、同一摄像机的不同预置位等,轮巡问隔时间可设置。d)实现多级电子地图显示,第一级为整个系统图,可以方便查找到需要的局(站),点击某局(站)图标进人第二级该通信局的具体设备分布图,包括所有的摄像机,告答器等的分布。告警发生时,告警地点以醒目的标记闪炼在电子地图上,准确判断告警类型和地点。e)电子地图显示设备分布利布防、撤防、告警状态。6
YD/T 1623-2007
f)在监控中心可下发指令完成远程通信局(站)图像的接需抓拍、荐储、显示等功能。6.1.2语音功能
a)实时的语音全双工对讲功能;b)实现通信局端场景录音。
6.1.3远程控制
a)远程控制监控设备(包括云台、镜头和灯光等),包括云台转动,策焦、变焦、调光圈,设置预.置位等动作:
b)监挖中心可对区域监控中心的图像设备进行控制,如画面分割器,视频矩阵、编解码器等进行切换、显:
c)远程通信局(站)现场照明控制,实现全天候视;d)可进行当地或远程布防、撤防控制,可以事先确定布防、撤防策略,由系统按照制定的策略自动进行布防/撤防,也可以通过电子地图进行布防或者撤防控制:e)高优先级的用户根据等级优先的原则可无条件获得低优先级用户的控制权,同级别用户根据时间优先的原则获得控制权。用户控制权的等级可设定。6.1.4告警管理
a)告警可根据需要进行分为严重告警和一般告警两级,告警级别可设定:告警信号、告警内容可在任何画面自动显示。
b)可根据告警信号(烟感、温度、红外线、门禁等)位置切换指定摄像头画面,操作指定设备(照明、警铃等),并自动录像(录像时间可设),通过符合YDT1363.2-2005《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2部分系统互联协议》的C接口实现获取告警,实现告警联动:联动时,籍根据告警级别进行切换,即根据下而原则进行切换控制:级别高的先切换,级别相同的,以后来的告警进行切换,对预置功能的摄像机,可以切换到指定的预置位上。c)当告警产生时,应能室少四路同时录像,可按告警级别设置。d)所有告警信息均应自动保存,有需要时可打印输出。6.1.5图像理
a)监控中心可显示、存储各通信局的所选摄像机实时图像;b)监控中心可远程回放监控单元的任一摄像头的历史图像(时间可设)及告警录像,向放方式有逐顿、慢放、常速、快速等多种;)监控中心可远程控制站端视频处理单元实现于动录像、定时录像、告警触发录像、画面异动检测:d)区域监控中心可便用系统服务器,作为告警联动录像和日带选择录像的截体:e)监控中心的历史录像可以检索、回放,图像回放方式有慢敞、常速、快速等多种;f)能够将任意一副回放图像存放成IPFG或BMP格式的图像,供数据交换使用;)实时显示监规对象图片,可全屏、4画面、9画面、[6画面显示(可选)。6.1.6安全管理
a)系统实行操作权限管理,按工作性质对每个用户赋予不同权限等级,系统登录、操作应进行权限验证;
b)系统所有重要操作,如登录、控制、配置、退出等,均应有操作记录,系统可对操作记录进行查询和统计,所有操作记录在·年内不可删除和不可更改;7
HYYKABNYKAca
YD/T 1623-2007
c)应有必要的网络安全保护,保证系统数据和信息不被窃敢和破环坏;d)系统保存的所有重要数据,包括历史图像、历史图片、用信息、告警信息、口志等,在一个月内不可删除和不可更改性。
6.1,7系统管理
a)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性,不会因误操作等原因而导致系统出错和崩溃;b)系统应具有白诊晰功能,对设备、网络和软件运行进行在线诊断,发现故障,能显示告警信息;c)对操作人员设置权限管理:
d)系统应具有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e)系统应具有对站端设备远程配置、远程维护、远程启动的能力;f)提供系统操作的在线中文帮助:名)应自动生成系统运行口志,可查询及以报表方式打印输出。6.1.8网络浏览
a)系统需提供图像的Web服务,Web服务器宜设在监控中心。b)可通过标准Web浏览器通过网络浏览系统实时和历史图像,也可用系统提供的客户端浏览软件实现此项功能;浏览历史图像数据时,可以根据时间、事件等信息分类进行。c)在Web浏览方式下,应能控制摄像机利云台等控制对象,也可以同时监控多个通信局的图像。d)系统司使用网上小公电脑作为分控工作站。e)系统能够通过网络远程备份指定时间的录像数据到本地硬盘上。f)在利用通用Wcb浏览器浏览监控单元的图像服务器时,登录过程应充分考虑到安全性。6.2监控单元系统功能要求
6.2.1实时图像监控
图像系统与通信局安装在监视区域设备进行配合,对环境进行防盗、防火、防人为事故的监控,对通信局设备如电源,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网管等监视,通过客种传输网络,将被监视的目标动态图像以P组播技术或E1传输线路传到监控中心,并能实现一对率(一个远程终端同时连接监控多个通信局端视频处理单元),多对一(多个远程终端问时访问一个通信局端视频处理单元)的监控功能。告警信号、站端状态信息、配置和控制信息应与与监控心实时通信。运行维护人员通过图像服务器或工作站对通信局各种设备或现场进行监视,对通信局摄像机进行(左右、上下、远景/近景、近焦/远焦)控制、也可进行画面切换和数字录像机的控制。在传输条件受限情况下,也可来用图片方式实现实时监视功能,图片采集方式可以为告警联动触发、自动连续抓拍和远端遥控等方式。抓拍的静止图片的分辨率要达到320×240或以上,静止图片标推建议采用ISO/IFC10918-1JPEG格式。图片通过传输通道送至监控中心,同时可以在本地保存,图片存储容量不低于100张。
6.2.2告功能
a)当发生告警时,通信局图像服务器硬盘或数字录像机能自动进行存盘录像,同时传送告警信息和相关图像,并自动在多级电子地图上提示告警位置及类型;b)当发生告警时,能联动树关设备,如启动现场照明、警笛等,相关设备启动后,应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关闭,且现场照明在白天(时间段可设)可不打开:8.
YD/T1623-2007
)能与通信局内各自动化系统实时连接,接收告警信息,联动相应告警月标的图像监视(设备状态变化及故障、遥控操作、消防告警等),并指定相应摄像机进行录像,作为事追忆和调查的辅则手段;d)图像监控系统应能对站内摄像机进行自检和故障告警:e)移动侦测告警的变化率可设置:f)对移动目标具有自动跟踪功能,该功能可随时启动关闭(可选):马多点告警时采用按告警时间排序的方式显示存储,告臂信总不得丢失和误报;h)告警信息应该和录像数据相结合,可由告警信息检索回放相应的录像数据;i)根据系统设置,可由联动告警触发图像抓拍(可选)。6.2.3控制功能
a)操作人员能对任一摄像机进行控制,实现对摄像机视角、方危,焦距,光圈、景深的调整。对于带预置位云台,操作人员能直接进行云台的预置和操作。h)应具有可控制设备的机械保护措施,在控制雨刷、云台等设备时(自动状态),系统成具有定时功能,即设备在运行后,应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停止,以防止人为的记关闭动作,以保护机械继构。c)保证控制的惟一性,即有操作人员对某一设备操作时,其他操作人员不准许控制该设备。d)具有操作联动功能,当运行人员对某一主设备进行操作时,摄像机应白动调整到该设备处,并启动录像装置录像。
e)对操作人员应有完备的权限管理,没有授权的用户不能控制设备。6.2.4图像录像管理
监控单元的视题处理单元或数字硬盘录像机可对重要区域的监控点(即摄像机)实现录像存储,可以设置多种录像存储模式,如无条件存储、按时段存储、告警联动存储、按时段告警联动存储等。7系统视音频图像技术要求
7.1视频信号制式
视频信号制式应采用GB3174-1995中规定的PAL视频制式。7.2视音频编解码标准
系统选用的视音频综解码标准直接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应采用低速率,高压缩比、符合远程实时图像监控需求的国际标准进行视频流编解码和图像存储记录。视频编解码格式推荐采用ISO/EC14496-2-2004和ISO/IEC14496-10-20047.3音频压缩标准
音频压缩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编解码算法,建议采用ITU-TG.723.1《多媒体通信传输5.3和6.3kbit/s双速率话音编码器或ITU-TG.729(使用共轭结构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CS-ACELP)的8kbit/s语音编码。7.4图像质量
图像分辨率应达到CIF格式(352×288)以上(包括CIF格式),静止图片的分辨率要达到320×240以上。
8系统设备技术条件要求
8.1系统设备环境亲件要求
系统设备应能在如下环境下正常工作。HYYKABNY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