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行业标准(YD) > YD/T 1612-2007 IPv4 网络向 IPv6 网络过渡中的互联互通技术要求
YD/T 1612-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1612-2007

中文名称:IPv4 网络向 IPv6 网络过渡中的互联互通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3322945

相关标签: 网络 过渡 互联互通 技术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YD/T 1612-2007.Interconnection and Interoperation Technique Requirements for IPv4-lPv6 Transition.
1范围
YD/T 1612规定了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中采用的多种互通与过渡的技术,包括双栈技术.隧道技术和翻译转换技术等。
IPv4向IPv6过渡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本标准主要适用于IPv4网络和IPv6网络的互联互通。本标准不涉及目前技术不成熟的过渡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ETF RFC 2765无状态的IP/ICMP 翻译算法( SIT )
IETF RFC 2766网络地址翻译——协议翻译 ( NAT-PT )
IETF RFC 2767使用“冲击进入堆栈”(BIS)技术的双堆栈主机
IETF RFC 2893IPv6主机和路由的转换机制
IETF RFC 3053IPv6隧道代理
IETF RFC 3056通过IPv4网络连接IPv6域
IETF RFC 3142IPv6到IPv4传输中继翻译器(TRT )
IETF RFC 3338使用BIA的双堆栈主机
IETF RFC 4214站内自动隧道寻址协议
draft-ietf-ngtrans-dstm-08.txt双栈过渡机制( DSTM)
draft-ietf-ngtrans-dstm-overview-00.txt双栈过渡机制( DSTM)概述
draft- ooms-v6ops-bgp-tunnel-06.txt利用运营商IPv6边缘路由器的过渡机制
3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1定义
地址( address )
一个或一组接口的IP层标识。
链路范围内全部节点组播地址( link local scope al-nodes multicast address )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33 040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1612-2007
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中的
互联互通技术要求
Interconnection and Interoperation Technique Requirements forIPy4-IPv6Transition
2007-04-16发布
2007-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前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定文和缩略语·
3.1 定义、
3.2缩略语
4IPv4向IPv6过渡的基本技术
4.1双栈技术-
隧道技术
4.3翻译转换机制
附录A(资料性附录)IPv6地证申请与分配次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运替商 IPv4 向 IPv6 过渡与互通方案建议附录C(资料性附录)主要电信设备厂商在Pv6领域的发展附录D(资料性附录)国内外Pv6发展状况,KAOIKAa
YD/T 1612-2007
YD/T1612-2007
本标准主要依据国内目前IPv6网络和rPv4网络的现状,并以相美正TFRFC为技术依据编写mi成。本标准是“IPv4-IPv6网络互通”系列标雅之一。该系列标准预计的结构及名称如下:1.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中的互联互通技术要求2、基于IPv6网络的IPv4网络互联3.面向网络地址翻译(NAT)用户的IPv6隧道技术要求月前与之相关的“P6协议”系列标准的结构及名称如下:1.IPvG 技术要求——IPv6 协议2、Pv6技术要求一一支持计算机移动部分3.IPv6技术要求——地址、过渡及服务质量4.IPy6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技术要水求5.基于IPv6的邻居发现协议
6.Pv6协设--致性测试方法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均为资料性附求。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国电信集团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诺基业首信通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荣张艳芬卢燕青李明正陈丹岁汉4李德卡赵销王浩邓辉
1范围
YD/T1612-2007
IPy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中的互联互通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中来用的多种互通与过渡的技术,包括双栈技术,隧道技术称翻译转换技术等:
Pv4ijIPv6过避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本标雅丰要适用于Pv4网络和Pv6网络的互联互通。本标准不涉及月前技术不戏熟的过渡技术。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谁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雅。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ETF RFC 2765
IETF RFC 2766
IETF RFC 2767
IFTF RFC 2893
FETF RFC 3053
IETFRFC 3056
[ETF RFC 3142
IETF RFC 3338
IETF RFC 4214
draft-ietf-ngtrans-dsim-08.txtdraft-ietf-ngtrans-dstm-overview-00.tx1draft-ooms-v6ops-bgp-tunel-06.txt3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谁。3.1定义
地址【addresa)
·个或·组接口的IP层标识。
无状态的IP/ICMP翻译算法(SIT)网络地址翻译一一协议翻译(NAT-PT)使用“冲击进人堆栈(BIS)技术的致堆栈主概IPv6机和路由的转换机制
IPv6 隧过代理
通过 IPv4 网络连接Pv6 域
IPv6 到 IPv4 传输中继翻译器(TRT)使用 BIA的双堆栈主机
站内自动隧道寻址协议
双栈过诞机制(DSTM)
双栈过渡机制(DSTM)概述
利用运营商IPv6过缘路由器的过渡机制链路范围内全部节点组播地址(tnklocalscopeall-nadesmulticastaddress)到达所有节点的本地链路范围地址:FFU2::1。链路范围内全部路由器组播地址(linklocalscopeall-roulersmuiticastaddress)到达所有路由器的本逊链路范围地址:FF02::1泛播地址(Anycastaddress)
分配给:组接口的地址,该组接口可以属于不同的节点,围标地址是泛播地址的帮包将被发送到YKAKAa
YD/T 1612-2007
所有由该地址标识的接口中的一个,该接口是按路出协议中的距离标准确定的路由距离最短的个。自治域 (Autonomous System )
具有独立的、选路策略的利惟一的内部网关路由协议的管理区。BGP设备(BGP Speaker
保存BGP路由信息,运行BGP路由选择程序的路由器等设备。BGP对等体(BGPpeer)
两个BGP发言者之闻相互连接,完成路由信息的交互,这两个路由器就称为BGP对等体。通信[ communication]
节点之间进行的任何包交换,要求在这种包交换过程中,每个节点进行交换时采用的地址保持不变。例如,TCP连接或UDP请求一响应。解封装(decapsulation)
把封装过的数据包内的内容数据恢复成原来的协议数据包的过程称为解封装。封装(encapsulation)
把一种协议的数据包作为内容数据,完整地放到另一协议数据包内的过程称为封装。主机(host)
除路由器外的任何节点。
接口[ interface
节点到链路的连接点。
接口标识符【interfaceldentifier)应用于一个接口,(至少)在每条链路上惟一的基于链路的标识符。无状态地址自动配暨用一个接口标识符和一个前缴合成一个地址。从地址自动配置的观点来看,接口标认符是一个已知长度的比特申。接口标识符的确切长度以及产生的方式在单独的链路类型特定文件中定义,文件中会涉及在某种链路类型(如以太网)上传送P的有关间题。在很多情况下,标识符与接口的链路层地址相同。无效地址(invalidaddress】
未分配给任何接口的地址。有效地址超过有效生存期之后成为效地址。无效地址不应作为包的的或源地址出现。在前·-种情况下,Internet路出系统将不能传送该包,在后种情况」,包的接收者将不能发送响应。
IPy4兼客地址【IPy4-compatible IPv6 address 】拥有前缀高96位为0:0:0:0:0:0,低32位为IPv4地Hl:的IPv6地址。IPv4兼容地址用于IPv4/IPv6节点启动自动隧道技术时,
链路【lirnk】
是通信设备或媒体。节点可以通过链路在数据链路层(紧接在IPv6的下层)进行避信,例如,Ethcmer、PPP链路、顿中继、ATM网络以及互联网(或更高)层的隧道(如在IPv4或IPv6上的隧道)。链路层地址【link-layeraddress】为一个接口分配的链路层标识符。如以太网链路的IEEE802地址和ISDN链路的E.164地址。链路最大传输单元 ( link MTU )通过链路完整传输的数据包最人长度,以字节为单位最长前缓匹配【langest prefix match】2
YD/T1612-2007
确定前缴集合中哪个前缀疆益目标地址的过程。如果前缀的比特位和目标地址的比特位从左最大匹配,前缀就疆盖这个标地址,当多个前缀避盖一个地址时,具有最长前缀的地址将得到匹配。组播地址(multicast address)分配给一组接口的地址,该组接口可以属于不同的节点,目标地址是组播地址的包将被发送到所有由该地址标识的接口,IPv6中没有广播地址,而出组播地址代替。邻居(nelghbors』
连接在同一链路上的不同节点,这些节点之间的数据包传输不通过路由器转发。节点( node】
实现IPv6的设备。
数据包packet)
IPv6头和有效载荷构成的数据块。路径最大传输单元(pathMTU
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条路径上所有链路最大传输单元的长度中的最小值。注:有一些可能的情说,对于个其有多个接口的设备作如下设置:转发来自于某些接口月不是以它自身为百的地的数据包:丢弃求自于另一些接口且不是以它良穿为日的地的数据包。这时,该设爸在接收求白转没接口的数据色或在转发接口与邻居节点交互时,要遵守路由器的切议要求;而在接收来自非转发接口的数据包或套非转发接日与邻房节点交互时:要遵守主机的协议要求。
推荐地址[preferred address]
分配给接口的个地址,高层协议对它的应用不受限制。推荐地址可以被用做出(或入)接口的源(或月的)地址。
推荐生存期fpreferredlifetirme】有数地址作为推荐地址的的长(即直到成为不推荐地址之前的时间。超冠推荐生存期之后,地址变成不推荐地址。bzxZ.net
前缀(pretix)
由地址的初始比特位构成的比特串。返回路径可达过程(retum routability procedure】通过采用加密Cookie的交换,返回路径可达过程为绑是过程进行授权,路由器(router )
负击转发目标地址不感它本身的IP证数据包的节点。站点本地地址(site-localaddress)局限于本地站点范围内的地址。目标地址(targotaddress)
地址解析所解析出的地址或重定问时新的第一跳地址临时地址 ( tentative address 将一个地址分配到一个接口之前要确认其在链路上的惟·一性,止在进行确认的这种地址称为怖时地证。临时地址不是遵旁意义1认为的分配到个接口!的地址。对临时地址要进行重复地址发现操作,接口会接收与此有关的邻居发现包,但对收到的其他寻址到临时地址的包予以丢弃。单播地址(Unicastaddress】
KANIKAa
YD/T1612-2007
分配给单个接的标示符,目标地址是一个单播地址的数据包将被发送到该地址所标识的接口。有效地址tvalidaddress1
推荐或不推荐地址。有效地址可以作为一个包的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出现,Intemet路由系统会将发往有效地址的包传传送到它们希望送达的接收者。有效生存期【valid lifetime]
地址保持有效状态的时长(即直到无效之前的时间)。有效生存期必须大于等于推荐生存期。超过有效生存期之后,地址变为无效。网络地址转换(NAT)
本标谁引用的术语网络地址转换(NAT)与RFC2663中的IPv4网络地址转换(NAT)意义相近,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IPv4 NAT指的是将一个IPv4地址转换成另外一个IPv4地址,两本标准中的NAT指的是从IPv4地址到Pv6地址的转换,或者从IPv6地址到正Py4地址的转换。另外,IPv4中的NAT提供的是从私有IPv4地址域到外部IPv4地址域的路由,而本标准中的NAT提供的是Pv6地址域到外部沪v4地址域的路由。传统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NAT-PT)传统网络地址转换一协议转换充许IPv6网络中的主机访问IP4网络中的主机。在传统网络地址转换一协议转换中,只能单向的从IPv6网络向外建立会话,这与双向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相对,双向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允许双向建立输人和输出的会话。双向网络地址转换一协设转换
对于双向网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来说,会话既可以由Pv4网络中的主机发起,也可以是由Pv6网络中的主机发起。当任何一个方向的连接建立起来以后,Pv6地址与Pv4地址被静态或动态绑定在一起。Pv4和IPv6域中的主桃名字空间被认为是惟一的,IPv4域中的主机访问IPv6墩中的主机时,通过域名服务器(DS】进行地址解析。在度用双间网络地址转换一协设议转换时,必须绪台便用域名服劳器一应用层网关(DNS-ALG)以方便名字到地址的射。特别地,该域名服务器=应用层网关必能够在IPv4和IPv6域之间进行传输,并且对DNS查询中的IPv6/IPv4地址进行转换,映射到其对应的IPv4/IPv绑定地址,并对该查询进行响应。协议转换(PT)
本标准中的协议转换指的是将IPv4数据包转换成语义上完全同的IPv6数据包,反之亦然。应用层网关
应用层网关是一个特定的应用层代理,它可必配合完成V6节点与P4节点的双问通信。有些应用会在其裁荷中携带网络层地址,而网络地址转换一协议转换无法对应用层裁荷进行处理,所以此时就需要将应用层网关与网络地址转换一协设转换结合起来,以使支持这些特殊的应用。健道代理
隧道代理是-一种专用服务器,用来自动管理来自用户的隧道请求。隧道代理用来管理隧道的创建、修改和删除。基于可扩展性原圈,隧道代理可以在几个障道服务器之间共享网络侧隧道端点上的负载。当隧道建立,修改或删除时,隧避代理将发送配置指令到相应的隧道服务器。隧道代理还可以完成注册用户IPv6地址和名字到DNS服务器。避造服务器
隧道服务器是连接到因特网上的一个Pv4/Pv6双栈路由器,它接收到隧道代理发送过来的一个配4
YD/T1612-2007
置指令以后,它將会创建,修改或删除每-一个隧道的服务器端,同时,隧道服务器也可能会对每一个活动隧道维扩一些应用统计信息:隧道代理客户端
隧道代理服务的客广端是连接到Pv4网络中的一个双栈Pv6节点(可以是主机,地可以是路由器)6to4伪接口
6to4的隧道封装是在一个逻辑上和IPv6接口等同的点上完成的,它的链路层地址就是P4单播地止。这个点被称为伪接口。有些实现者把该接口完全作为普通的接口来对待,而其他实现者现其为一个隧道端点。
6to4 前綫
根据特定规则生成的IPv6前。
6to4 地址
采用6tc4前缀生成的IPv6地址。原始 IPv6 地址
使用非6to4的其他前缀生成的IPv6地址。Bto4 路由器【或 6to4 边界路由器]支持6to4伪接口的IPv6 路由器。通常是一个介于IPv6站点和广域IPv4网络之间的边界路由器。6to4 主机
一个拥有至少一个6to4地址的IPv6主机。在其他方面看米,则是一个标准的Pv6主机。6ta4区域
内部采用6to4地址运行的IPv6网络区域,因此至少应该包含一个6to4主机利一个6to4路由器。中继路由器
被配置成支持6to4地址和原始Pv6地址之间跨越路由的6to4路由器。6to4外部路由域
互联一系列的6to4路由器和中继路由器的路由域。它不同于IPv6站点内部路由城,也不同于所有的原始IPv6外部路由域。
6over4
6over4过渡机制是利用IPv4的组播实现的一种自动隧道方式,它把IPv4作为Pv6的虚拟链路层处理。这种机制适用于分布在IPv4网络中分散的双栈节点实现互联。6over4需要IPv4组播支持。IPv4 资质节点 ( IPy4 capable node 1有IPv4协议栈的节点。在该协议栈可以使用之前,必须为该节点分配一个或者多个IPv4地址。IPy4活节点(IPy4enablednade]具有IPv4协议栈并且已经分配了=-个或者多个IPv4地址的节点,纯IPv4Pv4-only节点和 IPv6/IPv4的节点都是IPv4激活的节点。
IPv6 资质节点 ( IPv6 capable node】有IPv6协议栈的节点。在该协议栈可以使用之前,必须为该节点分配--个或者多个IPv6地址。IPv6 激活节点 ( IPv6 enabled nade )具有IPv6协议栈并且巴经分配了一个或者多个IPv6地址的节点,纯IPv6IPv6-only节点和IPv6/IPv4的节点都是护6激活的节点,
TYKAONIKAca
YD/T1612-2007
IPy4缺射地址(IPv4-mappedAddress)具有O:ffff:a.b.c.d形式的地址,用来标识一个非IPv6资质节点。IPv4兼容地址(IPv4-compatibleAddress)具有形式OO:a.b.c.d的地址,用来标识支持自动隧道技术的Pv6/IPv4双栈节点。IPy4翻译地址【IPy4-translatedAddres安】其有形式0:ff:0:a.b.c.d的地址,用来标识一个IPv6激活节点。因为前缀0:IIf:0:0:O/96是用来校验和为0,从而避免给传输协议的伪包头校验和带来任何变化。3.2缩略语
Address Family Identifier
Authentication Header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utonomous System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Extemal Gateway Protocol
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First In First Out
Internet Control Mes sage Protocol Intem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nterior Gate way Protocol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Internet Protocol
Interner Protocol Version 4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Maximum Segment Size
Non Broadcast Multi-Access
Neighbor Discovery
NetworkLayerRoutingInformationSubsequent Address Family IdentifiersSubnet Work Points of AttachrnentType-Length-Value
4IPv4 向 IPv6 过渡的基本技术地址族标识符
认证头
地址解析协议
自治域
边界网关协议
外部网关协议
封装安全载荷
先进先出
五联网控制消息协议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内部网关协议
互联网编号分配机构
互联网协议
互联网协议版本4
互联网协议版本6
最大传输单元
最大分段长度
非广播多连接
邻居发现
网络层可到达信息
子序列地址族标识符
子网连接点
类型-长度-值
目前,从IPv4向IPv6过渡的基本技术主要有三类:双栈技术.隧道技术以及翻译转换技术。本标准中所讨论的过渡机制不适用于NAT穿越环境,该问题仍有待研究。4.1双栈技术
4.1.1双栈
实现IPv6节点与IPv4节点点通的最直接方式是在IPv6节点中加入IPv4协议栈。具有双协议的节6
YD/T 1612-2007
点称作IPv6/IPv4节点\,这些节点既可以收发IPv4数据包,也可以收发IPv6数据包。它们可以采用IPv4 协议与 IPv4 节点互,通,也可以直接采用 IPv6 协议与 Pv6 节点互道,双栈节点可处于以下三种工作模式:【1)激活IPv4,保持IPv6为非工作状态;(2)激活IPv6,保持IPv4为非工作状态:(3)同时激活IPv4、IPv6协议栈。双栈节点的地址配置:
对于双栈节点,一般IPv4的地址配置采用原有IPv4的地址配置方法,IPv6的地址采用IPv6的地址分配机制米分配纯Pv6地址;但是在结合各种隧道机制工作的时候,需要通过IPv4地址来生成对应的Pv6地址,其体细节在相关的隧道技术中进行介绑。DNS相关间题:
(1)域名解析结果的返回与响应由于双栈节点既要求可以利IPv4节点通信,也要求可以和IPv6节点通信,那么IPv4/IPv6双栈节点就必须具有解析Pv4与IPv6地址的能力,即双栈节点上的城名解析器需要能够处理AAAA和A两种类型的记录。当域名解析器仅得到含有IPv6地址的AAAA记录或者含有IPv4地址的A记录请求答复时,只能将相应的域名解析对应地址送交应用不存在选择问题:当域名解析器既得到含有IPv6地址的AAAA记录同时也得到含有Pv4地址的A记录请求答复时,就会存在对两个域名解析结果的过滤和排序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启用Pv4和Pv6哪一个协议栈进行通信。通常域名解析器有三种选择:a)仅向应用返回Pv6的地址;
b)仅向应用返回IPv4的地址:
c)将Pv6的地址与ⅡPv4的地址都返回给应用,这时会涉及到排序问题。应用层对上述结果的响应:
)得到Pv6的地址时,应用v6协议进行通信:b)仅得到IPv4的地址时,应用IPv4协议进行通信:c)同时得到IPv4与Pv6的地址时,应用层决定应用哪一个地址,也就是应用层选择使用哪一个协议栈进行通信。
域名解析器在同时送交两种域名解析结果给.上层应用时,可以通过选举进行IPv6地址与Pv4地址的排序,从而影响工层应用的选择:因为通常应用都是选择排在前边的结果。域名解析器的具体过滤和排序操作与实现相关。双栈节点可以对此提供策略配置,也可以完全交给上层由应用来处理,
(2)由 DNS通告IPv6地址的建议建议仅在以下三个条件都得到满足时,可考憋把AAAA记录加人DNS:a)该地址已分配给该节点的相应接口:b)该地址已经配置在该接目上;c)该接口所处链路与IPv6的网络相连接。当条件c)不满足的时候,即该节点是一个孤文的IPv6节点,在DNS中就不应该有该节点的AAAA记录。当其他双栈节点主动与孤立的双栈节点进行通信的时候,由于DNS中没有AAAA记录,通信双方直接采用IPv4进行通信,而不会尝试用IPv6进行通信(假设通信双方在DNS中都存在A记录)。YKIKa
YD/T1612-2007
当孤立的双栈节点主动与其他双栈节点建立通信的时候,它可能得到对端的AAAA记求。如果该节点本身至少有一个接口配置了IPv6地址,那么它会选择用IPv6进行通信。由于没有IPv6的路由(不满足条件c),那么采用IPv6的通信将会失败,也就说由于TCP超时引起几分钟的通信时延。一巨发生TCP超时,希望应用会尝试IPY4进行通信,但是这个过程会比较缓慢:如果应用不作尝试,那么通信将御底失败。
上述限制条件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通信延时和失败。当其他双栈节点主动与孤立的双栈节点进行通信的时候,如果DNS中有AAAA记录,通信发起端将会采用Pv6进行通信,而只能得到延时或者不可达的信息。
4.1.2DSTM
4.1.2.1 DSTM 概述
DSTM(DualStackTransitionMechanism,双栈迁移机制),需要结合隧道技术进行应用。采用DSTM机制的节点必须是双栈节点,因此我们称这种过渡技术为双栈技术。DSTM的出发点是提供IPv6节点一个获得IPv4地址的方式,从而使之能够与纯IPv4节点或者IPv4应用序通信。基于IPv4-oVer-IPv6隧道,通过DSTM实现了纯IPv6网上传输IPv4流量:同时DSTM提供一个分配临时IPv4地址给IPv6/IPv4双栈节点的方法。DSTM机制无需采用NAT技术即可实现IPv6节点与v4节点的互通。
DSTM的体系结构中包括:一个DSTM地址服务器、一个网关或者说是隧道端点和若于DSTM节点。地址服务器负责为客户端节点分配IPv4地址。DSTM服务器只需要保证在一定时间内IPv4地址的惟一性;网关或隧道终点可以被看作纯Pv6域和外部的IPv4Internet或Intranet的边界路由器:节点执行封装/解封装数据包,完成收发过程。最后为了保证IPv4的连通性,在纯IPv6域中的节点必须能动态配置它们的IPv4栈(通过向服务器请求临时地址)而且必须能建立4over6隧道到隧道端点(TEP)。DSTM核心设想是对应用层透明,应用可以继续采用IPv4地址,而且对于承载网络也是透明的Pv6的包。能保证一些在净核中包含IPv4地址的应用包能够继续正确地被传送(IPSec和H323等)。DSTM模型假定如下:
* DSTM 域在 Intranet 而不是 Internet 中。,IPv6节点平时不维护IPv4地址(除非是与纯IPv4节点通信或采用IPv4应用而临时分配地址),临时IPv4地址由DSTM地址服务器分配,分配的协议有多种选择(如DHCPv6)。由于服务器和客户端间的通信是纯Pv6方式,故地址分配协议要考患这个限制。·为了减少对IPv4地址的需要,作为扩履DSTM服务器还可以提供一个端口范围给客户端使用。这样将允许不同节点同时采用相同的IPv4地址,从而降低了对IPv4地址池大小的要求。,DSTM域内,IPv4路由表保留到最小,因此减少了过渡时期所需要的网管工作。·一且IPv6节点获得IPv4地址,动态隧道将被用来把封装了Pv4数据的IPv6数据包转发到另一端的TEP(隧道端点)此TEP将其再解封装成Pv4数据包并来用IPv4转发。在分配IPv4地址的同时,DSTM地址服务器应同时提供TEP的IPv6地址。*现存的IPv4应用于DSTM节点中不需要做任何修改。·只要TEP能够到达IPv4目的地址,DSTM节点就可以与该IPv4节点通信。DSTM的过渡模型如图1所示。
DSTM城(内部网塔)
DSTM服务器
DSTM节点
P6rLPv4 节点
DSTM客户端
4over6接口
IPv4 or IPv6 随道
IPy6-ooly Network
v4 IL联网络/TPv4 应用域
图 1 DSTM过该模型
对于参与DSTM的Pv6节点必须是双栈节点,纯IPv6的节点不能采用DSTM。4.1.2.,2 DSTM 节点要求
(1)Pv4协议栈的配置
YD/T 1612-2007
在DSTM节点中,本域的IPv6通信不需要采用IPy4地址。当出现以下情况时,主机需要IPv4地址来完成通信:
a)DNS解析的结果表明目的地是一个IPv4地址的节点;b)当应用打开一个Pv4Socket;c)生成一个Pv4数据包,却没有接口可以转发此包。当第一个IPv4包需要被转发时,DSIM客户端必须联系DSTM服务器。紧跟着这个消息的交换,客户端从服务器拿到TEP的IPv6地址同时也拿到临时的IPv4地址。如果允许,服务器还可以提供可以被应用的端口范围。这些信息是用来配置4over6接口的。只有4over6的隧道接口配置后,DSTM节点的IPv4协设栈才可以说是完整配置的。(2)IPv4 包转发
由于缺乏IPv4路由结构,DSTM节点不能直接在网络上发送IPv4包。节点必须将IPv4包封装进IPv6包中并且发给隧道终端TEP,而此TEP解开封装并转发到IPv4网络上。在DSTM节点上,由4over6接口完成封装工作。所有的IPv4流量可以通过一个IPv4路由表项指向这个接口。具体的4over6接口和有关路由表项,与应用相关的。(3)DSTM 节点中IPv4包的处理当DSTM节点需要发送Pv4包时,它会交给4over6接口。如果4over6接口还没有配置(无IPv4地址),处理被阻塞,同时节点会向DSTM服务器请求一个临时地址。-旦得到IPv4地址,所有经过该4over6接口转发的包都应用这个临时地址作Pv4源地址,其他P4域正常处理。(4)IPv6数据包结构
当40ver6接口将IPv4包封装到IPv6包中时,它必须决定IPv6包的目的地址。通常这个地址是TEP地址。TEP地址可以是静态配置或者节点获得IPv4地址的同时从DSTM服务器动态获得。当DSTM节点接受临时IPv4地址的时候,TEP的IPv6地址必须由DSTM服务器提供。然而DSTM9
KAOIK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