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行业标准(YD) > YD/T 1807-2008 接入网技术要求 —— 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
YD/T 1807-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1807-2008

中文名称:接入网技术要求 —— 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

标准类别: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404188

相关标签: 技术 点对点 以太网 接入 系统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YD/T 1807-2008.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Access Network - Point to Point Optical Ethernet Access System.
1范围
YD/T 1807规定了基于单纤双向的点对点(Point to Point, 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的参考模型、协议栈、光网络要求、业务接口、功能要求、操作维护管理、网管以及设备电气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YD/T 1807适用于公众电信网环境下的点对点光以太网接入设备,其OLT和ONU之间的光传输接口类型为100Base-BX或1000Base-BX,专用电信网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9254- -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9771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
GB/T 17618- -199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YD/T 1082- -2000接入网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及基本环境适应性技术条件
YD/T1272光纤活动连接器
YD/T 1619- 2007 宽带光接入网总貌
IETF RFC 2236(1997)互联网组管理协议版本2(IGMP V2)
ETF RFC 2933(2000)互联网组管理协议MIB
IEEE Std 802.1D媒体访问控制网桥
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 第3部分:
IEEE Std 802.3- -2005 CSMA/CD接入方式和物理层规范
EEE Std 802.1Q 虚拟桥接局域网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330405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1807-2008
接入网技术要求
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Access NetworkPoint to Point Optical Ethernet Access System2008-07-28 发布
2008-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与定义
缩略语
参考模型和协议栈·.
光网络要求·
业务支持能力
网络侧接口和用户侧接口
功能要求
业务性能指标要求
OAM 要求
网管功能要求
其他要求
YD/T 1807-2008
YD/T 1807-2008
本标准参考了IEEEStd802.3-2005《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意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3部分,CSMA/CD接入方式和物理层规范》和ITU-TG.985(100Mbit/s点对点以太网光接入系统》。本标雄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葛坚、陈洁、数立、刘谦、党梅梅、程强、李云洁、鲁林丽、周惠、万俊华、高海
1范围
接入网技术要求
一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YD/T 1807-2008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单纤双向的点对点(PointtoPoint,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的参考模型,协议栈、光网络要求、业务接口、功能要求、操作维护管理、网管以及设备电气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本标适用于公众电信网环境下的点对点光以太网接入设备,其OLT和ONU之问的光传输接口类型为100Base-BX或1000Base-BX,专用电信网也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穿)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推。然而,鼓励根据本标达成协议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9254-1998
GB/T 9771
GB/T 17618-1998
YD/T 1082-2000
YD/T1272
YD/T 1619-2007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扰限值和测量方法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接入网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及基本环境适应性技术条价光纤活动连接器
宽带光接入网总貌
ETFRFC2236(1997)互联网组管理协议版本2(IGMPV2)ETFRFC 2933(2000)
JEEE Std 802.1D
IEEE Std 802.3-2005
IEEE Std 802.1Q
3术语与定义
互联网组管理协议MIB
媒体访问控制网桥
信息技术一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3部分:CSMA/CD接入方式和物理层规范
虚拟桥接局域网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Pointto Paint (P2P)Optical EthernetAccess System---种基于以太网顿封装方式、采用点对点拓扑结构并主要提供Ethernet/IP业务的光接入系统。在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中,OLT和ONU之间的光传输接口类型为I00Base-BX或10CX0Base-BX。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Differentiated Serviccs Code PointTTIKAONIKAca-
差分服务代码点
YD/T 1807-200B
FTTB/C
FTTCab
Fiber To The Building/Curb
Fiber To The Cabinet
Fiber To The Home
Fiber ToTheOffice
Gigahit Ethcmct
Gigah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Logic Link Control
Medium Access Control
Mediun Dependent Interfa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
Operations,Administration&Maintenance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ptical Line Terminal
Optical Network Termination
Optical Nelwork Unit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Point to Point
Physical Coding Sublayer
Physical layer device
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
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
Quality of Service
Reconciliation Sublayer
Rapid Spanning Tree ProlocolService Level Agreement
Service Node Interface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aco!Type Of Service
User Network Interface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5参考模型和协议栈
5.1参考模型
光纤到楼宁/分线盒
光纤到交接箱
光纤到户
光纤到办公室
千兆以太网
千兆媒质无关按口
互联网组管理协议
互联网协议
逻辑链路控制
媒质访问控制
媒质相关接口
管理信息库
媒质无关接口
操作管理维护
光分配网络
光线路终端
光网络终端
光网络单元
开放系统互联
点对点
物理编
物理层
物理媒质附加
物理媒质相关(子层)
服务质量
协调子层
快速生成树协议
服务等级协议
业务节点接口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服务类型
用户网络接口
虚拟局域网
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通常由局侧的OLT、用户侧的ONU和ODN组成,采用点对点的网络结构。ODN由单模光纤、光连接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为OLT和ONU之间的物理连接提供光传输媒质。2
YD/T1807-2008
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的ONU/ONT可放置在交接箱、楼宇分线盒、公司/办公室和家庭等不同的位置,形成FTTCab、FTTB/C、FTTO和FTTH等不同的网络结构。ONT是用丁FTTH/O并具有用户端口功能的ONU。如无特殊说明,本标准中的ONU包括ONT。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的参考模型如图1所示。OLT
业务网络
(点对点)
图1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参考模型ODN定义在参考点R和S之间,S和R定义如下:S:在OLT/ONT光连接点之店(比如光连接器);R:OLT/ONT光连接点之前(比如光连接器)。因为是同一根光纤双向传输,在ODN的每一端,R和S点在同一光纤位置。5.2协设栈
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的协议栈见0。osr相关
模型分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启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I0OHASE-EX PCS
LAN, CSMA/CD 层
高层协议
LLC层或其他MAC客户端
DAM层
MAC控制层(可选)
MAC层(媒体接入控制)
10008ASE-BX FCS
PMD一物理媒质相关,PMA—物理媒质附加:PCS一物理输码:MAC—媒体访问轻制LLC—逆辑链路控制:OSI一开放系统可.联:OAM-操作、管理与雄护;FHY一物理层;GMI一千兆媒质无关按:MIDI—姚质相关楼口:MEI一媒质无关接口:RS一协调于层。图2点对点(P2P)光以太网接入系统协议栈参考模型3
iiKAoNiiKAca-
YD/T 1807-2008
光网络要求
ODN要求
点对点光以太网系统选用标准的GB/T9771单模光纤,上下行采用单纤双向传输方式。光纤连接器指标参见YD/T1272相关要求。
6.2PMD子层
100BASE-BX10
100BASE-BX10的PMD层参数见表1所列。表100BASE-BX10PMD层梦数
类型描述
光纤类型
光纤数
传输方向
标称波长
传输范围
最大信道插入损耗
a详见IBC60793-2:
b在标称波长下
100BASE-BX10D
D.5in ~ 10km
IO0BASE-BX10U
100BASE-BX10系统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参数特性见表2和表3所列。100BASE-BX10发射端参数
类型猫述
发射器类型。
发送速率(范围)
波长施围”
RMS频谱宽度(max)
平均发射功率(max)
平均发射功率(min)
发射器关断时平均发射功率(nx)消光比(min)
RIN12OMA(max)\(可选)
光波损耗容(max)
发射 OMA (nin)
发射器眼图义(X1,x2,X3,Y1,Y2,Y3,Y4]发射器及散射损耗(max)
发射器及散射损耗引起的判决时间偏移(i)a不指定光源类型:
b大多数良好的发射器光谱都必须在波长范围内:RINOMA不足强制的
100BASF-BXIOD
100BASF-BX10U
长波长激光器
125±50Ppm
14801580
1260-1360
-12.9 (51.0)
(0.18, 0.29, 0.35, 0.35, 0.38, 0.4, 0.55)4.5
dBm(μw)
接收速率
波长范围·
比特误码率(max)
类型描述
平均接收功率(max)b
接收机灵敏度(nax)
DAM接收灵敏度(max)
接收机反射系数(mx)“
强制接收灵敏度d
OAM 强制接收灵敏度(mAx)
垂直眼图关断损耗(min)
强制眼图抖动(min)
抖动拐点频率
强制接收测试的正弦抖动界限(min,ma)信号检测门限(min)
100BASE-BX10接收端参数
100BASE-EX10D
YD/T 1807-2008
100BASE-EX10U
125±50ppm
1260-1360
27.1 (1.94)
22.3(6.0)
0.05,0.15
1480~1600
dBm (μw)
dBm (μw)
U pk-pk
100BASE-BX10-U接口的接收器波长范围大于发射器,以便允许和现有的100Mbits双向收发器互操作:6
接收器应该能够持续接收一个功率的输入信号而不损坏,该输入信弓功率值应为平均接收功率(MAX)加1dB:反射系数定义见IEEE802.31.4节;参数可选,
垂直眼图关断损耗和抖动是测量强制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条件6.2.2
1000BASE-BX10
1000BASE-BX10的PMD层参数见表4。表41000BASE-BX10PMD层数
类型描述
光纤类型
光纤数bzxZ.net
传输方向
标称波长
传输范围
最大信道插入损耗
详见IEC60793-2:
b在标称波长下
1000BASE-BX10D
0.5m~10km
1000BASE-BX10U
1000BASE-BX10系统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参数特性见表5和表7。TTIKAONIKAca-
YD/T 1807-2008
发射器类型
发送速率(范围)
波长范围
RMS频谱宽度(imax)
平均发射功率(max)
平均发射功率(min)
梦数类型
1000BASE-BX10发射端参数
1000BASE-BX1OD
1000BASE-BX10U
长波长激光器
1.25±100ppm
1480 - 1500
发射机关断情况下的平均发射功率(m)消光比(min)
RIN2 OMA (max)
光回波损耗容限(max)
发射 OMA (min)
发射机服图定义{X1,X2,Y1,Y2,Y3)发射机反射系数(max)
发射机及散谢损耗,TDP(max)发射机及蔽射损耗引起的判决时间偏移(min)不指定光源类型:
b大多数良好的发射器光谱都必须在波长独围内见表6
1260 ~1360
-82 (151)
(0.22, 0.375, 0.20, 0.20, 0.30-10
表61000BASE-BX10的RMS频谱宽度中心波长()
1480-1500
RMS频谱宽度(MAX)
dBm(μw)
满足e≤0.115的RMS频谱宽度
接收信号速率(范围)
波长范困
比特误码率(max)
平均接收功率(max)
接收灵敏度(max)
参数类型
OMA接收灵嫩度(max)
接收机反射系数(max)
强制接收灵敏度(max)
OMA强制接收灵数度(max)
垂直服图关断损耗(min)
接收端3dB频谱宽度(max)
信号发现门限(min)
强制眼图抖动(min)
抖动拐点频率
表71000BASE-BX10接收端参数
10XBASE-BX 10D
1.25 ±100
1260~1360
YD/T1807-2008
10G0OBASE-BX10U
1480-1500
—14.6 (35)
强制接收测试的正弦抖动界限(min,max)a参数可选
b垂直眼图关断损耗和抖动是测量强制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条件6.3 PCS 于层和 PMA 子层
0.05,0.15
Bm(w)
UI pk-pk
当OLT和ONU之间的传输接H为100Base-BX时,PCS子层和PMA子层应符合IEEE Std.802.3-2005第24章的规定。
当OLT和IONU之间的传输接口为1000Base-BX时,PCS子层和PMA子层应符合IEEE Std 802.3-2005第36章的规定。
6.4 RS 子层
当OLT和ONU之问的传输接口为100Base-BX时,RS子层应符合正EEStd802.3-2005第22章的规定。当OLT和ONU之问的传输接口为1000Ba5-BX时,RS子层应符合IEEEStd802.3-2005第35章的规定。6.5 MAC 子层
MAC子层应符合IEEEStd802.3-2005第2章、第3章和第4章的规定。6.6MAC控制子层
MAC控制子层是可选的,如果实现应符合IEEEStd802.3-2005第31章的规定。6.7
OAM子层
OAM子层应符合本标准第11章的规定。业务支持能力
点对点光以太网接入系统应支持Bthernet/IP业务(包括Ethernet/IP数据业务和IP视频业务)。TTIKAoNIKAca-
YD/T 1807-2008
8网络侧接口和用户侧接口
8.1接口类型
当OLT和ONU之问的传输接口为100BASE-BX时,OLT网络侧应支持GE接口或10/100BASE-T接口中的一种,可选支持10GBASE-X接口:ONU的用户侧应支持10/100BASE-T接口。当OLT和ONU之间的传输接口为1000BASE-BX时,OLT网络侧应支持GE接口,可选支持10GBASE-X接口;ONU的用户侧应支持GE接口,可选支持10/100BASE-T接口。8.2 SNI 和 UNI 要求
8.2.1GE接口
GE接口可以是1000BASE-LX、1000BASE-SX、10X0BASE-CX和1000BASE-T接口中的种或多种,各种接口类型均应符合IEEEStd802.3-2005的规定。8.2.210/100BASE-T接口
I0/100BASE-T接口应符合I正EEStd802.3-2005的规定。8.2.310GBASE-X接口
10GBASE-X接口应符合IEEEStd802.3-2005的规定。9功能要求
9.1业务 QoS保证
9.1.1业务流分类
OLT应具有对上下行业务流进行分类的功能,应支持基丁以太网端口、VLANID和802.1p优先级对上下行业务流进行分类,可选支持根据MAC地址、IP地址或协议等对流进行分类。9.1.2优先级标记方式
OLT应支持流分类与优先级标识的映射,应支持以太网PRI字段作为优先级标识,可选使用IP的TOS/DSCP域作为优先级标识。
OLT应能根据业务流优先级标识进行相应的转发处理。建议OLT支持优先级标识的修改功能。9.1.3以列调度
OLT应支持以ONU为调度对象的绝对优先级(例如采用SP算法)和基于权重的相对优先级(例如采用WRR或WFQ算法)的队列调度算法。建议OLT支持以业务为调度对象的绝对优先级和基丁权重的相对优先级的队列调度算法。8.1.4限速功能
OLT应支持根据ONT和IONU的用户侧端口对上、下行业务进行限速,可选支持对9.1.1中规定的其他类型的上、下行业务流进行限速。ONU可选支持。
OLT应支持IEEEStd802.1Q协议,应支持对VLAN端口的ACCESS、TRUNK和HYBRID连接。OLT和ONU均应支持基于端目划分VLAN,可选支持根据协议划分VLAN。建议OLT支持对VLAN标记的修改功能。00
9.3顺过滤功能
OLT应支持根据以太协议域或源/日的MAC地址对下行以太网数据顺进行过滤。YD/T 1807-2008
建议OLT和ONU支持基于源/目的ILP地址,IP协议类型和源/日的TCP/UDP端口的数据顺过滤。OLT应能过滤来自用户的IP组播数据流和IGMP查询。9.4广播/组播恢抑制功能
OLT应对二层组播/广播报文的速率进行抑制。9.5二层隔离功能
OLT应支持各ONU/ONT之间的一层隔离。具有多个以太网端口的ONU应支持各以太网端口之间的二层隔离。
9.6二层汇聚功能
当OLT存在多个与ONU之间的传输接口时,应支持对所有传输接口的以太网业务二层汇案功能。9.7生成树(spanning trea)
当OLT的网络侧真有多个以太网接口时,应支持符仓IEEEStd802.ID规定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9.8组播功能
OLT应支持IGMPsnooping代理或IGMPProxy功能9.9组播协议
应支持IGMPV2(RFC2236):可选支持IGMPV3(RFC3376)和组播管理协议的MIB(RFC2933)。9.10链路聚集功能
当OLT网络侧具有多个以太网接口时,应支持正EESt记802.3规定的链路聚集功能。OLT的链路聚集功能应实现链路负裁分担和链路保护功能。9.11VLANStacking
OLT设备应支持两层标记的以太网顿,其中外层标记的TFID值应可以配置。OLT的上联端口应能记置为支持外层VLAN的TRUNK模式:10业务性能指标要求
Ethernet/IP数据业务性能指标土要包括传输时延、吞吐量和丢包率,具体指标暂不做规定。11QAM要求
11.1一般要求
OLT应能够监测和测试ONT。
a)识别故障点
OLT应该能够识别哪里是故障点(例如:是链路故障还是ONT内部放障等),为此,OLT需要监听光链路状态和1ONT状态,ONT为了让OLT知道自己的功率关断等状态,需要向OLT报告自已的功率状态。b)链路检查
要求从OLT对光链路进行环回测试。11.2OAM功能要求
OAM功能是OLT用来控制和监听远端ONT的,协议中允许OLT:在)向ONT请求状态及消息:
TIKAONI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