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信行业标准(YD) > YD/T 819-1996 数据传输链路和系统的性能分配及限值
YD/T 819-199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819-1996

中文名称:数据传输链路和系统的性能分配及限值

标准类别: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6-03-12

实施日期:1996-08-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336716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通信、广播>>通信网>>M16信息传输指标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TU-TM.1340:1995 MOD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2-10773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1996-08-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柳华栋、罗建国

起草单位: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归口单位: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

提出单位: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数据传输链路和系统的差错秒(ES)和严重差错秒(SES)的限值、限值分配的原则及限值测量的周期。本标准所述性能限值是与国际数据传输链路和系统相关联的所有数字测量的基础。该性能限值适用于低于一次群、一次群及一次群以上数据传输速率的数据传输链路和系统,也适用于由国际数据传输系统支持的、用户端具有数字接口的国际租用电路。本标准的性能限值不代表设计指标。 YD/T 819-1996 数据传输链路和系统的性能分配及限值 YD/T819-199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YD/T 819—1996
本标准与ITU-TM.1340《国际数据传输链路和系统的性能分配及限值》建议(1995年修改草案)等效。
本标准在M.1340建议文字叙述方面作了较多的删减。而在技术内容方面与该国际建议一致。M.1340建议是在M.2100.G.821等建议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中引用较多的是M.2100建议的内容,该建议中指明M.2100的表2作为总性能分配的依据。因此,本标准将M.2100的表2b内容作为标准的附录 A 列入。
本标准是有关数据传输链路和系统的标准系列的第一个。该系列的其他几个标准是:数据传输系统投入业务的性能限值及测试程序(ITU-TM.1370);数据传输系统维护的故障定位及测量(ITU-TM.1375);一由国际数据传输系统支持的国际租用电路投入业务的程序及性能限值(ITU-TM.1380);由国际数据传输系统支持的国际租用电路维护的故障定位及测量(ITU-TM.1385)。本标准的附录均为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标推主要起草人:柳华栋、罗建国。204
YD/T 819—1996
ITU-T前言
ITU-T建议M1340规定的性能限值,代表典型的最低性能水平,主管部门在认为可行时,可根据实际经验并商定一些较高的限值,然而应该认识到,这些性能限值可能不能由现有的一些传输设备的技术来达到。
建议M.1340与M.1370、M.1375、M.1380、M.1385均是与国际数据传输链路和系统相关的标准。建议M.1370包含国际数据传输系统的建立和国际数据传输系统的投入业务。建议M.1375包含维护问题。建议M.1380和M.1385分别包含有关由国际数据传输系统支持的、在用户端具有数字接口的国际租用电路的投入业务和维护问题。205
1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数据传输链路和系统的
性能分配及限值
YD/T 819--1996
eqv ITU-T M. 1340:1995
本标准规定了数据传输链路和系统的差错秒(ES)和严重差错秒(SES)的限值、限值分配的原则及限值测量的周期。
本标准所述性能限值是与国际数据传输链路和系统相关联的所有数字测量的基础。该性能限值适用于低于一次群、一次群及一次群以上数据传输速率的数据传输链路和系统,也适用于由国际数据传输系统支持的、用户端具有数字接口的国际租用电路。本标准的性能限值不代表设计指标。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ITU-TM.60:1992维护术语和定义ITU-TM.1300:1995工作在2.4~2048kbit/s速率范围的国际数据传输系统ITU-TM.2100:1994国际数字通道、数字段和传输系统的投入业务及维护的性能限值ITU-TG.821:1995构成ISDN一部分的国际数字连接的差错性能ITU-T G.826:1994
一次群及一次群以上速率的国际恒定比特率数字通道的差错性能参数和指标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来自ITU-TM.60)3.1差错秒(ES)
开业务条件下,差错秒是指出现1个或多个异常事件的1秒钟时间间隔。停业务条件下,差错秒是指出现1个或1个以上二进制差错的1秒钟周期。3.2严重差错秒(SES)
开业务条件下,严重差错秒是指带有1个或多个缺陷事件的1秒钟时间间隔。停业务条件下,严重差错秒是指总比特差错率大于10-\的1秒钟周期。4数据传输链路和系统的组成
数据传输链路和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6-03-12批准206
1996~0801实施
5基本原则
5.1测量参数
链路段
国内链路段—
YD/T819—1996
国际链略段
-数据传输链路-
数据传输系统
国际链路段
数据传输链路
数据传输系
国际链路段
数据传输链略
数据传输系统
链路段
…国内懂略段.
RP--用户所在地,LTP—链路终端点;MUX一复用设备,TNC--终端国内中心,TIC—终端国际中心图1数据传输链路和系统的组成
本标准的测量参数是差错秒(ES)和严重差错秒(SES)。5.2性能限值的导出
本标准所阐述的性能限值的分配原则,同ITU-TM.2100建议中提出的分配原则一致:ITU-TM2100的表2b(见本标准的附录A)是本标准总性能分配的依据。为最大限度地简化运行性能测量,本标准对所有24h停业务(例如投入业务、维护干预和修复后的返回业务)的测试要求,均采用相同的差错秒和严重差错秒限值。按照M.2100性能要求所键立的国际数字通道,应能支持根据本标准性能要求建立的国际数据传输链路。5.2.1数据速率低于一次群速率
相同的性能限值,适用于低于一次群速率(包括600 bit/s以上)的各个数据速率。数据传输链路(LTP-LTP)或系统的差错秒总限值为4%,严重差错秒的总限值为0.1%。其中高级电路部分的差错秒、严重差错秒分别为其总性能限值的40%。中级和本地级电路在每端分别为总性能限值的15%。它来自ITU-TG.821,并且是本标准低于一次群速率数据差错性能限值的依据。本标准提出的高级电路是指TNC与TNC之间的电路;中级电路是指TNC到本地局之间的电路;本地级电路是指本地局到本端用户之间的电路。一般情况下,在我国,TNC主要是指省中心局,而TIC是指国际接口局。207
YD/T8191996
5.2.2数据速率为一次群速率及更高比特率一次群及一次群以上速率数据端到端的差错性能限值(根据G.826导出)见表1。将依据表1进行ES和SES性能限值的分配。
表1一次群及一次群以上速率数据端到端差错性能指标网络级
一次群
(2 048 kbit/s)
二次群
(8 448 kbit/s)
三次群
(34.368 kbit/s)
(139. 264 Mbit/s)
5.3测试时间
差错秒(ES)
严重差错秒(SES)
为反映停业务测试的操作要求,本标准采用24h、1h、15min三种测试时间。5.4测试结果超过限值时的处理
仅一次24h测试,不可能给出传输性能的特别可靠的指示,当测试的性能限值不符合要求时,除产生明显的故障或性能灾难性地变坏这类情况发生之外,就应继续测试,直到该结果有较高置信度为止但是为了避免在只超过限值很小边际的场合,再进行不必要的测试,根据相关主管部门间的协议,可以确认结果可以接受。参见数据传输链路和系统系列标准的另外两个标准:“数据传输系统投入业务的限值及测试程序\(ITU-TM.1370);“数据传输系统维护的故障定位及测量\(ITU-T M.1375)。6差错性能分配原则
6.1总性能分配
在投入业务之前的初始计划阶段主管部门就应当根据商定的路由图,规划终端国家、转接国家、海底电缆系统、陆地国境交界点和卫星系统等链路段之内的百分比性能分配(见图2)。图2表赤包括国际数据传输链路和国内数据传输链路段的高级电路部分各典型段落的性能分配,其配额与传输链路等级及传输距离有关。推导的方法是根据表2和表4计算出和查出的单个段落的百分比配额简单相加导出总配额,再根据总百分比配额及表31确定一个24h的ES和SES测试限值。不应将分段性能随值线性相加得出总性能限值。
导出的24h性能限值,适用于终点到终点的数据传输链路或系统的全部停业务测试例如投入业务、维护干预和返回业务修复后))。当导出的高级电路总配额大于40%时,相关主管部门应通过协商选摔一个合适的性能限值。数据传输系统的中级电路每端15%和本地级电路每端15%的配额为块容差,与传输催道等级及传输距离无关。
1)一次群及一次群以上数据速率的24h停业务测试限值待定。208
终端国家
w+ykm:陆上
rkm:海底
YD/T819—1996
总性能配额(LTP 到 LTP)
转接国家
转接国家
FsS FS
测试点TP间的分段性能配额
转接国家
终端国家
FS TIC LTP
TP—测试点;TIC-终端国际中心,LTP-链路终端点,FS—边境站图2数据传输链路和系统的性能分配注:在 TIC 位于 LIP的场合,将无国内链路段。6.2分段性能分配(两个测试点间)0
对于某些运行测试(例如维护调查和路由重新配置期间),有必要实施数据传输链路分段24h测试。
路由图应包括所有陆地链路段上商定的两中间测试点之间的近似距离。根据路由图得出的分段组成成分,可按表2和表4计算所关注的各点之间的百分比配额。上述两中间测试点间分段组成成分的近似距离,是该分段实际路由长度或者空间路由距离乘以适当路由系数两者中取其小者。对于海继应取其实际路由长度。路由系数(rt)见表2(表2a/M.2100)。表2路由系数
陆地空间路由距离 d
d≤1 000 km
d>1 000 km
路由系数rt
主管部门必须保证各独立段落分配额的总和符合总配额。在超过总配额的场合,主管部门应通过协商同意对分段配额予以成比例减少。为确定ES和SES单个24h的测试限值,表3\应适用于商定的分段配额。两个测试接入点之间的所有停业务测试的要求,均可使用这些测试限值。7短时间测量指标
考虑到24h测试的限值并不适合所有停业务测试的要求,特别是那些与维护工作相关的测试。表5给出了数据传输链路和系统15min和1h的停业务测试指标。这些指标与所使用的路由配置无关。短时间测试并不能给出总传输性能的可靠指示。对于在较小的幅度上未达到短时间测试指标的问1)一次群及一次群以上数据速率的24h停业务测试限值待定。209
YD/T819—1996
题,可由主管部门考虑运行要求,协商解决。大幅度的超过短时间测试指标应进行修复工作。如果对15min或1h测试有任何怀疑的话,则应改用24h的测试。表324h停业务测试限值(数据速率低于一次群速率)配
:496
YD/T819---1996
表3(完)
该%分配与特定路由配置的总参考性能指标的比例有关。2该限值适用于分立的24h周期。测试时间多于24h时,建议该限值应用于每一个24h周期,不加以平均。3最大40%的%配额,符合建议G.821给出的对高级质量类别的容限。该ES和SES限值是在给定24h周期内可以接受的差错秒或严重差错秒的最大数目不可用时间的限值留待主管部门之间协商。然而,应当意识到,典型24h周期中通常将能达到100%的可用性,可用和不可用时间的转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与低于16.5%配额的SES限值一致。表4用于推导分段性能限值的性能配额链路段组成部分
(包括转接的及非海底光缆)
海底光缆
>500~≤1000
>1000~≤2500
>2500~≤5000
>5000~≤7500
经协商,包括陆地边界处的分段测试,加上一个附加性能配额是可以接受的。建议配额为0.5%。本表给出的配额是最大值,可能通过主管部门间的协商而减少。表5短时间停业务测试限值bZxz.net
测试时间
差错秒(ES)
严重差错秒(SES)
注:该ES 和 SES指标相对于规定测试时间内可接受的差错秒和严重差错秒的最大数目。8开业务性能监测
数据传输系统可利用数字信道的恢定位信号时隙某些备用比特内的循环穴余校验(例如CRC-4),或者采用监测附加专用业务通路,来评估总性能。需要对传输系统有关开业务监测的许多问题作进一步研究。但是已导出降质和不可接受性能门限,见表6和表71。降质性能门限相关的监测周期为24h,而不可接受门限相关的监测周期为15min。通常在超过不可接受门限的场合,应当立即进行修复。在超过降质性能门限的场合,不一定进行修1)一次群及一次群以上数据速率的24h开业务降质性能门限待定。211
YD/T819—1996
复。在不采取修复行动时,应定期对受影响的数据传输系统的性能进行检查,确定是否有故障。在数据传输链路包含若干分离的被监测链路段时,降质和不可接受性能门限应当使用数据传输链路实际被监测部分的门限。(见表6、表7)表624h开业务降质性能门限(数据速率低于一次群速率)额
降质门限
降质门限
YD/T819—1996
表6(完)
该 ES和 SES门限是24 h周期内能够容许的差错秒和严重差错秒的最大数目。典型的性能应该比门限值好得多
这些门限适用于有开业务监测设备的数据传输系统,2
表715min开业务不可接受的性能门限差错秒(ES)
严重差错秒(SES)
1 该 ES 和 SES 门限是15 min 周期内能够容许的差错秒或严重差错秒的最大数目:如果两者之一超过门应立即进行修复。
2这些门限适用于有开业务监测设备的国际数据传输系统。213
YD/T819—1996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国际、国内通道核心单元的RPO配额(表2b/ITU-TM.2100)通道核心单元(PCE)等级
国际通道核心单元(IPCE)终端/转接国家网d≤500km
500 km1000km2 500km5 000 kmd>7500km
国家间通道核心单元(ICPCE)
非海底光缆
d≤500km
500 km1 000 km2500kmd>5000km
海底光缆
d≤500km
d>500km
RPO:参考性能指标。
商定的路由图
64kbit/s
B2 计算对象
一般工作状态
d<300km
附录B
(提示的附录)
停业务测试限值计算实例
64kbit/s
2Mbit/s
400km(空间)
2Mbit/s
配额(端到端RPO的%)
6Akbit/s
2000km(实际)
(1)64kbit/s链路AC(由AB及BC两段构成,如AB及BC分属两国或传输媒质不同则须分段计214
算)。
(2)2Mbit/s链路AB和BC
(3)64kbit/s链路段AB
B3计算用距离(路由系数见表2)YD/T819-1996
(1)AC距离=400×1.5+2000=2600km(2)AB距离=400×1.5=600km
BC距离2 000 km
B4配额(性能配额见表4)
(1) AC=2 600 km
(2)AB=600 km
(4) BC=2 000 km
配额6%
配额3%
配额4%
B524小时停业务测试限值(见表3)64kbit/sAC链路:ES=87,SES=3
2Mbit/sAB及BC链路:待定
64kbit/s.AB链路段:ES=41,SES=2B624小时开业务降质性能门限(见表6)64kbit/sAC链路:ES=196.SES=62Mbit/sAB及BC链路:待定
64kbit/sAB链路段:ES=113,SES-5注:2Mbit/s链路在B点终结,所以必须分为AB,BC两个链路计算。附录℃
(提示的附录)
英文缩写索引
差错秒
连境站
链路终端点
复用器
用户所在地
参考性能指标
严重差错秒
终端国际中心
终端国内中心
测试点
Errored Second
Frontier Station
Link Terminating Point
Multiplex
Renters Premises
Reterence Perfornance ObjectiveSeverely Errored Second
Terminal International CenterTerminal National Center
Test Point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