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 B 35002-198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ZB B 35002-1988
中文名称:炒青绿茶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国家专业标准(Z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26041
相关标签:
绿茶
技术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ZB B 35002-1988 炒青绿茶技术条件 ZBB35002-198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
炒青绿茶
技术条件
Technical conditionsofpanfiredgreentea本标准适用于炒青绿茶。
1产品品种、规格
见GH16一84《屯婺遂舒杭温平七套炒青绿茶标准》。技术要求
ZBB35002—88
2.1炒青绿茶初制的典型工艺流程为:(鲜叶)→贮青→杀青→揉抢→二青→三青→辉干→(毛茶)。名词术语解释见附录A。各工序工艺规范见附录B(补充件)。2.2炒青绿茶在制品含水率要求分别为a.杀青前鲜叶含水率不低于70%;b.杀青叶含水率57~65%;
c.二青叶含水率35~40%;
d.三青叶含水率15~20%;
e.辉干毛茶含水率35%。
2.3炒青绿茶在制品质量感官特征:a。杀青叶:杀青均匀,叶色暗绿,叶质柔软用手紧捏叶子能成团,稍有弹性,嫩茎不易折断,具有清香,无红梗b.揉抢叶:成条均匀,成条率不低于80%,碎茶率不超过3%;c。二青叶:茶条相互不粘连,富有弹性,稍感触手,叶质尚软,手捏不粘,青气消失:d.三青叶:条索基本做紧,茶条可以折断,茶香显露;e.辉于毛茶:条索紧直、勺整色泽绿润.茶香浓郁,茶条可以用手指碾成粉末。3检验规则
3.1取样方法
按多点随机取样法,取样后应充分混合,再用对角线四分法取分析样0.5土0.1kg。将分析样混合均匀,先称取含水率等项目测定用样品,其余分析样作感官检验用。3.2检验方法
3.2.1炒青绿茶在制品和辉干毛茶的质量,以感官检验为主。同时可检验下列项目:a.杀青叶含水率、适度率;
b.揉捻叶成条率、碎茶率;
c.二青叶含水率;
d.三青叶含水率、成条率、碎茶率;e.辉干毛茶按GH16一84第3章和附录C进行。3.2.2感官检验:炒青绿茶在制品按2.3条进行检验,结果记入表C1。炒青绿茶按GH16—842条各级感官品质特征,并对照实物标准样进行检验,结果记入表C2。3.2.3含水率测定:按照ZBB35001—88《炒青绿茶鲜叶》2.2.2款、2.2.5款规定。3.2.4:杀青叶适度率测定:按NJ329—84《茶叶杀青机试验方法》2.3.2.2项有关规定。3.2.5成条率、碎茶率测定:分别按NJ144一77《茶叶揉挖机试验方法》14章、16章。3.2.6数据处理:各检验项目,以二次测定的平均数为检验结果,并修约为整数(以1%为准),记入表C1。
4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4.1标志
4.1.1毛茶包装的标志,用坚固的材料制作,字迹必须清楚,固定在包装的显著位置。4.1.2标志内容包括:
a.产地(省、县);
b.等级(大写);
c. 重量(净重、皮重);
d.加工或收购日期;
e.加工或收购单位;
f.备注(需要说明的事项)。
4.1.3质量不符合GH16一84第1、3章有关规定的茶叶,应在标志上写明。4.2包装
4.2.1毛茶用布袋内衬塑料袋包装,包装袋要牢固、清洁、无毒、无异味。4.2.2同批产品每袋茶叶,必须是产区、级别相等净重一致。4.3运输
4.3.1运输工具必须有防雨遮盖物,装运时要包严、盖牢。4.3.2运输工具必须清洁、无毒、无异味,茶叶不得与其他有毒、有异味的物品同车装运。
4.3.3装卸时小心轻放。
4.4贮存
4.4.1毛茶必须贮存在清洁、卫生、干燥的茶叶仓库。4.4.2不同产区、不同等级的茶叶要分别堆放。质量有缺陷的茶叶单独堆放。4.4.3含水率超限的茶叶,要先复火后入仓。存期间要定期检查茶叶水分变化,发现含水率超限,要及时复火,防止变质。附录A
有关名词术语解释
(补充件)
A1炒青绿茶:鲜叶经杀青、揉抢、二青、三青、辉干制成的紧直圆条形绿茶。是加工眉茶的原料。
A2青:鲜叶采摘后加工前的贮存过程。A3杀青:利用高温破坏鲜叶中酶活性,促进内含物转化和水分散失的工艺过程。A4揉捻:杀青叶在机械力作用下,揉出茶汁,卷搓成条的工艺过程。A5二青:茶叶干燥的前期工艺过程,以散失水分为主要目的,也可以结合做条形。A6三青:茶叶干燥的中期工艺过程,以锅炒做形为主要目的。A7辉干:茶叶干燥的后期工艺过程,目的是发展香气滋味,进一步做紧条形,散失水分,使茶叶达到足干。
附录B
炒青绿茶初制工艺规范Www.bzxZ.net
(补充件)
B1贮青
B1.1贮青间应清洁卫生、空气流通。B1.2送到茶厂的鲜叶,立即摊放散热。摊放厚度20cm左右。有表面水的鲜叶适当薄摊,低档鲜叶可适当厚摊。有条件的茶厂,可推广机械通风贮青。B1.3不同等级、不同茶树品种的鲜叶要分别摊放,分别付制;有表面水的鲜叶要单独摊放付制。选送茶厂的鲜叶先付制。B1.4贮青过程中,要适当翻叶散热,保证失水均匀。要轻翻,翻匀,减少机械损伤。B2杀青
B2.1杀青可用锅式杀青机或筒式杀青机。B2.284型锅式杀青机单锅投叶量,高档鲜叶6土0.5kg;中档鲜叶7土0.5kg;低档鲜叶8土0.5kg。70型长滚筒杀青机台时产量(鲜叶)200~250kg。有表面水的鲜叶投叶量要酌情减少。
杀青时间:锅式杀青机58min;筒式杀青机2~3min。B2.3
B2.4杀青叶含水率:高档鲜叶59%土2%;中档鲜叶61%土2%;低档鲜叶63%土2%。B3揉捻
B3.1揉抢可用40型、45型和55型揉抢机。B3.2投叶量(杀青叶):40型为8±1kg;45型为15±1.5kg;55型为35土3.5kg。高档鲜叶可适当增加,低档鲜叶应适当减少。B3.355型揉抢机揉抢时间:高档鲜叶20~25min;中档鲜叶25~35min;低档鲜叶35~45min。40型、45型揉抢机可适当缩短。B3.4加压掌握“轻、重、轻”的原则,高档鲜叶压力宜稍轻,低档鲜叶压力要适当加重。全程加压时间为揉抢时间的1/2~2/3。B3.5解块:聚结成团块状的揉抢叶,应解散团块。B4二青
B4.1二青用烘干机,也可用筒式炒干机。B4.216型烘干机台时产量(揉抢叶)150~200kg;进风口温度120士10℃;时间6~8min。110型筒式炒干机投叶量(揉抢叶)8~10kg,低档可适当增加到15kg;时间7~10min,不超过15min。
B4.3二青叶要摊晾20~30min,待叶质回软后,进行筛分,分段干燥。B5三青
B5.1三青用锅式炒干机。
B5.284型锅式炒干机单锅投叶量(二青叶)7~8kg。三青全程时间40~60min,中间可并锅一次。
B5.3三青锅温掌握“先高后低”,平均叶温40~45℃,不超过50℃。B6辉干
辉干用筒式炒干机。
投叶量(三青叶)25~30kg,最多不超过35kg。B6.2
辉干平均叶温5065℃,不超过70℃。辉干时间50~60min。辉干毛茶适当摊放散热后,及时装袋。B6.4
附录C
质量检验表
(参考件)
表C1炒青绿茶在制品质量检验表样本代号!
感官检验结果
杀青叶
揉捻叶!
二叶青!
三青叶!
检验地点
样本代号:
感官检验H
检验项目
杀青叶含水率
杀青叶适度率
揉抢叶成条率
揉抢叶碎茶率
二青叶含水率
三青叶含水率
三青叶成条率
三青叶碎茶率
「生产厂丨
检验日期
炒青绿茶质量检验表
平均值,%
检验人
评定等级:
平均值,%
理化检验
检验地点
附加说明:
毛茶含水率
碎末茶含量
总灰分含量
粗纤维含量
水浸出物含量
本标准由商业部茶畜局提出。
检验日期
本标准由安徽省茶叶公司、安徽农学院茶业系共同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87-12-31批准检验人
1988-03-01实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