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作者亲身参与万圣节活动的经历:装扮、‘不给糖就捣蛋’的趣事、与同学一起制作南瓜灯的快乐。结合感受描写节日的奇幻气氛,并表达对西方节日文化的认识与思考,既有生活细节又有情感真挚的体会,适合小学或初中作文主题。
今年的万圣节来得特别快,我早早就开始期待这个属于糖果和南瓜的节日。放学回家,我便迫不及待地和妈妈一起挑选了一个又大又圆的南瓜,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南瓜灯。南瓜的外皮硬邦邦的,我用小刀小心翼翼地削开顶部,掏出里面软软的果肉和籽,手指碰到黏糊糊的部分时忍不住发出笑声,这种亲自动手的感觉让我觉得既有趣又有点小紧张。
接下来是雕刻南瓜灯的环节,我选择了一个夸张的笑脸图案,按照铅笔画好的轮廓小心地刻下每一刀。开始的时候有点笨拙,刀子总是滑动,差点刮到手,但慢慢地,我掌握了技巧,笑脸渐渐清晰。晚上,我点亮了南瓜灯,橙黄色的灯光透过眼睛和嘴巴的缝隙,投射出温暖而神秘的光影,我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也感受到万圣节独有的奇妙气氛。
周末,我们班举行了“不给糖就捣蛋”的活动。我打扮成了小魔女,披着黑色披风,戴上尖尖的帽子,脸上画了可爱的黑色小图案。和同学们一起走在街上,敲响每一家门的那一刻,我的心跳总是加快。有人笑着递给我糖果,也有人假装吓我,我们一边笑一边装作神秘的样子,整个街道都弥漫着快乐和兴奋的气息。
除了糖果和装扮,我还特别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制作南瓜灯的过程。大家分工合作,有的负责雕刻,有的负责清理,还有的负责设计图案,我们互相开玩笑、互相鼓励。看着一个个南瓜灯从平凡的橙色果实变成会发光的小精灵,我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也理解了节日里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分享。
通过这次亲身体验,我感受到万圣节不仅仅是一个娱乐的节日,它也是西方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人们通过装扮、雕刻和互动,传递快乐、惊喜与创造力。与其说是模仿外国传统,我更觉得是在感受一种开放、自由和勇敢表达自我的精神。每一次的南瓜灯亮起、每一次敲门换糖的微笑,都是对这个节日的敬意,也让我学会在生活中用小小的创意和勇气去点亮自己的世界。
今年的万圣节,我不仅收获了满满的糖果,更收获了快乐、勇气和友情。那盏闪烁的南瓜灯,在夜色里映照着我心中一片神秘而温暖的光,让我深深体会到节日的魅力,也让我期待下一次再一次的奇妙邂逅。
一到十月的最后一天,街头就开始弥漫着一种神秘而有趣的气息。家家户户挂起了南瓜灯,门口摆上了黑色小猫和幽灵装饰,我的心也跟着兴奋起来。今年,我决定大胆地尝试一个女巫造型:黑色的长裙、尖尖的帽子、手里拿着扫帚,连脸上的妆都画得有点夸张。照镜子时,我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觉得自己像走出童话的魔法师。
当夜幕降临,我和同学们开始了‘不给糖就捣蛋’的探险。走在街道上,我们轻轻敲响每一扇门,里面有人笑着开门递糖,也有人吓唬我们,发出“嘘”的声音。每一次糖果落入手中,我都像发现了宝藏一样开心。而每一次被假装吓唬,我也会忍不住尖叫然后大笑,这种紧张又刺激的感觉,让我彻底沉浸在节日的气氛里。
除了收集糖果,我最喜欢的还是和同学们一起制作南瓜灯的过程。我们选了几个大南瓜,挖空果肉,设计各种有趣的图案。有的同学雕刻出了滑稽的笑脸,有的则做了鬼魂造型,我们互相分享技巧,也互相开玩笑。灯点亮的那一刻,南瓜的微光像魔法一样点亮了整个房间,也照亮了我们的笑脸。
在这一天,我深刻感受到万圣节的魅力不仅仅是糖果和装扮,更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创造力。它让平凡的夜晚变得奇妙,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想象力。同时,我也对西方节日文化有了更多理解:它强调参与、分享和欢乐,这些都是生活中值得珍惜的元素。
那一晚,我带着满满的糖果和满心的喜悦回到家中。看着南瓜灯微微闪烁,我觉得自己仿佛也融入了这个神秘的夜晚,成为了夜色里的一点小魔法。这种独特的体验,让我对节日有了更深的感情,也让我期待每一年都能再一次与糖果和魔法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