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 5001-199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CH 5001-1991
中文名称:房产测量规范
标准类别:测绘行业标准(CH)
英文名称:Specifications for house surveying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1-05-01
实施日期:1991-07-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1590676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综合>>测绘>>A78精密工程与地籍测绘
关联标准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CH 5001-1991 房产测量规范 CH5001-1991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
CH5001--91
房产测量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house surveying1991--05—01发布
国家测绘局发布
1991—07—01实施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引用标准
3-总则
房产平面控制测量
房产调查
6房产图测绘
面积测算
变更测量
9成果资料的检查、上交和验收
'10房产图图式
附录A
附录B
界址点坐标成果表(补充件)
房产调查表(补充件)
附录C房产分类标准(补充件)
附录D
附录E·
面积测算表(补充件)
房产图图廊整饰样式与说明(补充件):房产图示例(参考件)
附录F
(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
房产测量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house surveying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CH5001—91
本规范规定了城镇房产测绘的内容与基本要求。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县城、建制镇的建成区和建成区以外的工矿企事业单位及其相吡连,居民点的房产测绘。
引用标准
GB7929-8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2.1
2.2GB6962-86《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3
3. 1房产测量主要是测定和调查房屋及其用地状况,为房产产权、房籍管理,房地产开发利用,征收税费,以及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测量数据和资料。3.2本规范内容包括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图测绘,面积测算,变更测量,成果资料的检查、上交和验收,以及房产图图式。3.3房产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
3.3.1本规范以中误差作为评定精度的标准,以中误差的两倍为最大误差。3.3.2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末级相邻基本控制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士0.025m,图根控制点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士0.1mm。;3.3.3房产分幅平面图上主要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士0.5mm,次要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士0.6mm采用编绘法成图的主要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士0.6mm,次要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士0.7mm;对少数施测困难地区的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可按上述规定放宽0.5倍。
3.3:4房产用地界址点的精度要求房产用地界址点(以下简称界址点)的精度分三级,一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士0.05m;二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士0.10ms,国家测绘局1991—05—01批准1991—07-01实施
CH5001-91
三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土0.25:3.3.5面积测算的精度要求
房屋面积测算的中误差M,不超过下式计算结果Mp=±(0. 04 /P.+.0.003P)
式中:Mp—房屋面积测算中误差,m;P房屋面积,m。
3.4坐标系统的选择
3.4.1房产控制测量采用国家坐标系统或沿用该地区已有的坐标系统,地方坐标系统应尽量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
3.4.2根据测区的地理位置和平均高程,以投影长度变形值不超过2.5cm/km为原选择坐标系统。
3.4.3面积小于25km2的测区,可不经投影,采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统3.5房产图般不表示高程,需要进行高程测量时,由技术设计书另行规定。4房产平面控制测量
4.1一般规定
4.1.1房产平面控制点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的原则,也可越级布网。
4.1.2房产平面控制测量包括基本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基本控制点包括一、四等国家平面控制网点,二、三、四等城市平面控制网点;二、三、四等城镇地籍控制网点,以及一、二级小三角测量网点,一、二级小三边测量网点,一;二级导线测量网点。除二级网点以外均可作为房产测量的首级控制。4.1.3基本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的密度,根据测图比例尺和成图方法由技术设计书规定,基本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应尽量利用已有的控制点或固定地物点,其埋石点的最小密度,不得小于表1的规定。
比例尺
1:1000
1:500
埋石点最小密度
(点/辐)
4. 1. 4.房产平面控制测量可选用三角测量、三边测量和导线测量等方法。三角测量和三边测量中三角形内角均不应小于.30°,确有困难时,个别角可放宽至 25°。4:1.5各等三角网主要技术规定应符合表2要求。2
中误差
CH5001—91
:表2
起算边边长
相对中误差
1/300000
1/200000(首级)
1/120000(加密),
1/120000(首级)
1/80000(加密)
最弱边边长
相对中误差
1/120000
1/80000
1/45000www.bzxz.net
各等三边网主要技术规定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
测距相对
中误差
1/300000
1/160000
1/120000
注:可以不同时段代替往返测:往返较
差限差
测距中
4.1.7各等测距导线网主要技术规定应符合表4的要求。表4
附合导
线长度
每边测距
中误差
测角中
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差
1/60000
1/40000
水平角观
测测画数
水平角观
测测回数
三角形最
大闭合差
观测测回数
方位角
闭合差
注:n 为导线转折角的个数,当导线布成结点网形时,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间的附合导线长度,不超过表4中的附合导线长度的0.7倍。3
4.2水乎角观测
CH5001--91
4.2:1水平角观测使用的经纬仪,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照准部旋转各位置气泡读数差,不超过1格。a
b:光学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DJ1不超过1\,DJ2不超过2°。横轴不垂直于竖轴之差DJ1·不超过10\,DJ2不超过15%,DJ3不超过?20%。c
d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时,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偏移。'e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之差,DJ1不超过 67,DJ2不超过 8%,D6不超过 10%。f.光学对点器视轴与竖轴的偏差,在0:8m到1.5m高度范围内不超过士1mm,4.2.2.二等观测,测站点和照准点的归心元素需测前和测后各测定一次;二等以下观测,只测定一次。长度元素应量至mm,角度元素量至.15。测站归心和照准归心投影的示误三角形边长,分别不超过5mm和10imm。4.2.3水平角观测一般采用方向观测法,各项限差不超过表5的规定。表5
经纬仪
半测回
归零差
一测回内
2C互差
同一方向值
各测国互差
4.2.4当方向总数超过六个时,可分两组观测,每组应包括两个以上共同方向,两组共同方:向角值之差,不超过本等级测角中误差的2倍。4.2.5·在高等级控制点上设站观测低等级方向时,需联测两个高等级方向。联测结果与原等级观测成果之差不超过下式计算结果。土2m+m
式中m1、m2分别为高等级和低等级的测角中误差。4.2.6在三、四等导线点上,当只有两个方向时,宜按左、右角观测,左角和右角分别取中数后计算出的测站圆周角闭合差不超过测角中误差的.2倍。4.2.7凡超出本规范规定限差的结果,均应进行重测。因对错度盘、测错方向、读记错误,以及其它原因未测完的测回,可立即重新观测,不计重测数。当重测数超过总基本方向测回数的1/3时,应全部重测。总基本方向测回数按下式计算:(r-1)m
式中一
方向数;
测回数,
4.3距离测量
CH5001—91
4.3.1各级三角网的起始边、三边网或导线网的边长,主要使用相应精度的光电测距仪(以下简称测距仪)测定。
4.3.2.测距仪的精度等级,以制造厂家给定的1km.的测距中误差m。的绝对值划分为三级:
1级:1m≤5mm;
I级:5mm<|mgl≤10mm
i级:10mm4. 3. 3.新购置和使用中的测距夜及附裤,应按ZBA76002-8\中短程光电测距仪规范进行检验。
测距各项较差不得超过表6的规定。表6.
仪器精度等级
测回读数较差
单程测回较差
不同时段观
测结果较差
2(a+b· D)
表中:a、b分别为加常数和乘常数的中误差;D为测距边边长,m4.3.5测距边两端点高差采用对向三角高程方法测定时,则高差的限值按下式计算:8D
式中—--测距边两端的高差;m;
一测距边边长,m;
M—测距边要求的相对中误差分母值。103
采用水准测量测定,则高差的大小不受限制。4.3.6测距边采用三角高程测定的高差进行倾斜改正时,其往返观测的高差之差不超过下式计算结果:
4<0.1D·10-3
式中:4h——往返观测的高差之差,m;测距边边长,m。
4.4一、二级平面控制点测量,
4.4.1-为保证基本控制点的密度,应在已有一、三、三、四等平面控制点的基础上,应用-二级小三角测量,一、二级小三边测量或一、二级测距导线等方法进行加密。、二级小三角测量主要技术规定应符合表?的要求。4.4.2.、
测角中
误·差
CH5001—91
起算边
边长相对
中误差
1/45000
1/27000
最弱边
边长相对
中误差
1/27000
水平角观
测测回数
二级小三边测量主要技术规定应符合表8的要求。表8
平均边长
测距中误差
测距相对中误差
1/33000
二级测距导线主要技术规定应符合表9的要求。表9
三角形最
大闭合差
各等仪器观测
的测回数
水平角观
测测回数
附合导
线长度
每边测距
中误差
中误差
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
1/14000
1/10000
方位角
闭合差
社10n
CH5001-91
4.5、图根控制点测量
4.5.1.图根控制点是在基本控制点下加密,供测图使用的控制点。4.5.2.图根控制点的密度,根据测图带要和房屋的密集程度决定,一般采用临时标志,当测区内的基本控制点稀少时,应适当增设固定标志。4.5.3图根控制点可采用图根三角、图根导线或交会方法施测。4.5.4·图根三角锁(网)的平均边长为0.2m乘测图比例尺分母,三角形个数不超过10个,测角中误差不超过士20″,三角形闭合差不超过士60\,图根三角点允许再发展一次。4.5.5:图根导线包括测距导线和量距导线,一般不超过二次附合,困难地区允许再发展-次。在无法布设附合导线的困难地段,可布设图根支导线,其长度不超过附合导线长度的一半,边数不超过三条,边长应往返测量,角度分别按左、右角各观测一测回,测站圆周角闭合差不超过士40″。
图根测距导线主要技术规定应符合表10的要求。4.5.6
表10:
1:500测图
附合导
线长度
1:1000测图
附合导
线长度
·1000
每边测
距中误
导线全
长相对
闭合差
1/4000
1/2000
图根量距导线主要技术规定应符合表11的要求。表11
1:500测图
附合导
线长度
1:1000测图
附合导
线长度
二次丈
量较差
相对误
1/8000
1/4000
导线全
长相对
闭合差
1/4000
1/2000
水平角观
测测回数
水平角观
测测回数
方位角
闭合差
方位角
闭合差
±40/n
CH5001—91
4.5.8.交会法包括前方交会、侧方交会、后方交会和单三角形等方法。交会角应在30°~150°之间。后方交会的交会角和固定角之和不应在160°~200°之间。交会点需由两组图形计算,两组坐标较差不超过图上0.2mm,4.5.9:量距导线作业用的钢尺,须进行检定,检定的相对中误差不超过i/50000。。4.5.10当导线跨越河流或障碍物无法直接丈量时;可采用解析图形间接求距。,4.5.11钢尺量距应丈量两次,在下列情况下须进行各项改正:,8:、尺长改正数超过.1/10000时,应加尺长改正,B量距时平均尺温与检定时温度相差主10℃时,应进行温度改正;c尺面倾斜超过2%时,应进行倾斜改正。4.6界址点测量
4.6.1界址点等级的选用,根据实际需要在技术设计书中规定。对大中城市繁华地段的界址点和重要建筑物的界址点一般选用二级或三级;其它地区选用兰级!、:4.6.2.一级界址点按1:500测图的图根控制点的方法测定,从基本控制点起,可发展两次,困难地区可发展三次;二级界址点以精度不低于1:1000测图的图根控制点的方法测定,从邻近控制点或一级界址点起,可发展三次,三级界址点用野外实测或航测内业加密方法求取坐标,也可从1:500底图上量取坐标;支导线点不得单独发展一、二级界址点。4.6.3用航测内业加密技术测定界址点时,界址点的位置由航测外业实地选刺,并整饰上交;当选刺在不明显地物点时应量注两个以上至明显地物点的距离。一、二级界址点如不在固定地物点上,应埋设固定标志,并记载标志类型和方位。4.6.4
4.6.5界址点点号,应以图幅为单位,按丘号的顺序时针统一编立,点号前冠以英文字母\j\。
4.6.6界址点测量完成后,应以丘为单位,绘制界址点略图,以图幅为单位;按附录A的格式,编制界址点坐标成果表,装订成册,作为正式成果上交。4.7航测外业像控点测量
4.7.1.野外像控点是航测内业加密控制点和测图的依据,分为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和平高控制点。
平面控制点需测定平面坐标。
高程控制点需测定高程。
平高控制点需测定平面坐标和高程。4.7.2野外像控点的起算点为基本控制点。4.7.3平面控制点和平高控制点相对邻近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士0.1mm。高程控制点和平高控制点相对邻近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超过土0.1m。4.7.4'野外像控点的布设,根据航测成图的方法由技术设计书中规定。4..7.5野外像控点的平面坐标,一般采用导线、线形锁、交会法或引点等方法测定,其技术规定和要求与图根控制点的测定相同。·野外像控点的高程,根据地形条件可采用测图水准、测距高程导线,三角高程导线、独立交会高程或引点高程等方法测定。4.7.6.引点
CH5001-91
本点至引点的距离一般用钢尺或测距仪测定。:a用钢尺丈量,长度不超过图上100mm,距离须往返测,两次丈量较差与其边长之比不超过1/2000起
b 用测距仪测定距离,长度不超过图上300mm,个别允许放宽至 500mm,观测二测回。c引点应在本点观测两个连接角,水平角观测一测回,测定直返魂两个高差,其较差不:超过0.1m,个别允许不超过.0.2m。4.8平面控制成果的记录、整理和计算4.8.1-手中记载项目和原始观测数据记录必须字迹清晰,填写齐全。外业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擦拭,不准转抄。使用袖珍计算机记录时,所用程序必须经过审核批准。4. 8.2水平角观测、距离测量等外业观测手薄应及时整理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计算。4。8.3三角测量的检验
当三角形个数超过20个时,测角中误差按菲列罗公式计算[u]
三角形闭合差,(\);
式中:α—
三角形的个数。
b三角形网极条件,起算边条件和方位角条件自由项的限值,分别按下式计算:提允
二士2
D短允:
etg\β
m)ctgi+(
w允 =± 2 Vm,'+ mi'+m
式中:ms-
一相应等级规定的测角中误差,(\)β——传距角:
起算边边长相对中误差;
ma1、ma2-起始方位角中误差,(\);n——方位角推算路线的测站数。4.8.4·三边测量的检验
4.8.4.1用测距仪往返观测时,距离测量的单位权中误差按下式计算:pda
根据μ及p可以估算任一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