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704-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8704-2008
中文名称:结构用不锈钢复合管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5-13
实施日期:2008-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19559
相关标签:
结构
不锈钢
复合管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钢铁产品>>77.140.35工具钢
中标分类号:冶金>>钢铁产品>>H48钢管、铸铁管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32250
页数:11页
标准价格:16.0 元
计划单号:20065582-T-605
出版日期:2008-07-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2-04-09
起草人:张志坤、潘正海、黄颖、余庆文、蒲朝海、冉家华
起草单位:四川新日钢制品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于2002年首次发布。本标准代替GB/T18704—2002《不锈钢复合管》本标准规定了结构用不锈钢复合管的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 本标准与GB/T18704—2002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的名称修改为《结构用不锈钢复合管》;———调整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不锈钢覆材的最小厚度;———修改了尺寸允许偏差;———增加了制造方法;———增加了力学性能规定;———增加了尺寸规格。 GB/T 18704-2008 结构用不锈钢复合管 GB/T18704-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77.140.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704--2008
代替GB/T18704-2002
结构用不锈钢复合管
Stainless steel clad pipes for structural purposes2008-05-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11-01实施
GB/T18704—2008
本标准代替GB/T18704—2002《不锈钢复合管》。本标准与GB/T18704—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的名称修改为《结构用不锈钢复合管》;调整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不锈钢覆材的最小厚度;修改了尺寸允许偏差;
增加了制造方法;
增加了力学性能规定;
增加了尺寸规格。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新日钢制品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志坤、潘正海、黄颖、余庆文、蒲朝海、冉家华。本标准于2002年首次发布。
1范围
结构用不锈钢复合管
GB/T18704-2008
本标准规定了结构用不锈钢复合管的分类、代号、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市政设施、车船制造、道桥护栏、交通护栏、铁路护栏、站台护栏、铁路接触网、建筑装饰、钢结构网架、医疗器械、家具、一般机械结构部件用不锈钢复合管(以下简称复合管)。2规范性引用文件bzxz.net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22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223.5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还原型硅钼酸盐光度法测定酸溶硅含量GB/T223.11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过硫酸铵氧化容量法测定铬量GB/T223.2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丁二酮聘分光光度法测定镍量
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223.58
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锰量GB/T223.59
锑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223.6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GB/T223.6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含量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eqvISO6892:1998)GB/T228
GB/T242
GB/T244
GB/T246
GB/T700
金属管扩口试验方法(GB/T242—2007,ISO8493:1998,IDT)金属管弯曲试验方法(GB/T244-1997,eqvISO8491:1986)金属管压扁试验方法(GB/T246-2007,ISO8492:1998,IDT)碳素结构钢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GB/T2102
GB/T3280
GB/T12770
GB/T13793
GB/T11253
3术语和定义
钢管的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不锈钢冷轧钢板
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直缝电焊钢管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钢板及钢带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复合管cladpipes
基材(内层)采用碳索钢钢带,覆材(外层)采用不锈钢钢带,紧密包覆连续焊接成型的钢管。4分类、代号
4.1复合管按表面交货状态分为四种,状态名称及其代号如下:a)表面未抛光状态SNB;
GB/T18704-2008
表面抛光状态SB;
表面磨光状态SP:
d)表面喷砂状态
4.2复合管按截面形状分为三种,形状名称及其代号如下:a)圆管R;
b)方管S;
矩形管Q。
5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5.1尺寸及允许偏差
5.1.1复合管的尺寸规格应符合附录A和附录B的规定。经供需双方协商,可生产附录A和附录B尺寸规格以外的钢管。
5.1.2复合圆管的外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复合圆管的外径允许偏差
表面交货状态
抛光、磨光状态
未抛光、喷砂状态
(SNB、SS)
公称外径(D)
>25~40
>40~50
>50~60
>60~70
>70~80
>25~50
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来
5.1.3复合管壁厚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规定。当需方未在合同中注明壁厚允许偏差级别时,壁厚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普通级的规定。2复合管壁厚允许偏差
壁厚(S)
≥0.8~2.0
允许偏差(高级)
单位为毫米
允许偏差(普通级)
±10%s
5.1.4覆材(外层)不锈钢的厚度应不小于0.4mm,覆材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GB/T3280的规定。5.2长度
5.2.1通常长度
复合管一般以通常长度交货,通常长度的范围为1000mm~8000mm。5.2.2定尺长度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复合管可按定尺长度交货,其定尺长度允许偏差为+15
5.3外形
5.3.1复合管的每米弯曲度应符合如下规定:a)D<89.0mm,不大于1.5mm/m
b)D≥89.0mm,不大于2.5mm/m。5.3.2复合管不允许有明显的扭转。5.3.3复合管两端应与钢管轴线垂直,并应平整,不允许有毛刺。5.4方管和矩形管
方管和矩形管的边长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协商。5.5重量
GB/T18704—2008
5.5.1复合管按实际重量交货,也可按理论重量折算成长度交货。以理论重量交货时,每米理论重量按公式(1)计算:
式中:
W=1000
[S(D-S+SD-2S-S)
W—复合管的重量,单位为于克每米(kg/m);D-—复合管的外径,单位为毫米(mm);S.—复合管覆材的壁厚,单位为毫米(mm);Sz复合管基材的壁厚,单位为毫米(mm);.....
....(1)
Pi——复合管覆材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分米(kg/dm),不锈钢的密度按7.93kg/dm;Pz—复合管基材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分米(kg/dm2),碳素钢的密度按7.85kg/dm。5.5.2方管和矩形管按实际重量交货。5.6标记示例
5.6.1爱材钢的牌号为06Cr19Ni10,基材钢的牌号为Q195,圆形截面,抛光状态,公称外径为25.4mm,壁厚为1.2mm,长度为6000mm定尺的复合管,其标记示例如下:06Cr19Ni10/Q195—25.4×1.2×6000-GB/T18704—2008复合管以圆截面形状、抛光状态交货的,可不标注其代号。5.6.2爱材钢的牌号为12Cr18Ni9,基材钢的牌号为Q235B,方形截面,喷砂状态,边长为30mm,壁厚为1.4mm,长度为6000mm定尺的方形复合管,其标记示例如下:12Cr18Ni9/Q235B—S.SS30X30X1.4×6000—GB/T18704—20086技术要求
6.1材料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6.1.1复合管的覆材材料采用牌号为06Cr19Ni10、12Cr18Ni9.12Cr18Mn9Ni5N、12Cr17MnNi5N的不锈钢,其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不锈钢覆材的力学性能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6.1.2复合管的基材采用牌号为Q195、Q215、Q235的碳素结构钢,其化学成分应符合GB/T700的规定。外径不小于25.4的圆形复合管,其碳素结构钢基材的力学性能应符合GB/T13793中相应牌号钢管低硬状态的规定;外径小于25.4的圆形复合管,其碳素结构钢基材的力学性能应符合GB912或GB/T11253中相应牌号钢板或钢带的规定。6.1.3经供需双方协商,复合管可选用其他牌号的材料制造。6.2制造方法
圆形复合管应采用碳索结构钢钢带和不锈钢钢带连续焊接成型的方法制造,方形管和矩形管的制造方法由生产厂自行选择。
GB/T18704—2008
6.3圆形管的工艺性能
6.3.1压扁试验
外径大于22mm的圆形复合管应做压扁试验。压扁试验时,试样外径应压扇至复合管外径的1/3,焊缝应位于受力方向90°位置。压扁试验后,试样不允许出现裂缝或裂口。6.3.2弯曲试验
外径不大于22mm的复合管应做弯曲试验。弯曲试验弯曲角度应为90°,弯心半径应为复合管外径的3.5倍。弯曲试验后,试样弯曲处内侧面不允许有皱褶。6.3.3扩口试验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圆形复合管应做扩口试验。扩口试验顶心锥度应为60°,试样外径应扩大管径的6%。扩口试验后,试样不允许出现裂缝或裂口。6.4表面质量
6.4.1复合管的外表面应清洁,不允许有裂纹、划伤、折叠、分层、氧化皮和明显的焊道缺陷。6.4.2复合管外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如下规定:圆管外径不大于63.5mm时,其表面粗糙度应不低于R,0.8μm;a)
圆管外径大于63.5mm时,其表面粗糙度应不低于R.1.6μm;方形管和矩形管的表面粗糙度应不低于R,1.6μm。7试验方法
每批钢管的检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钢管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及试验方法序号
检验项目
化学成分
拉伸实验
压扁试验
扩口试验
弯曲试验
粗糙度
取样数量(个)
取样方法
GB/T20066
GB/T2975
GB/T246
GB/T242
GB/T244
试验方法
GB/T223
GB/T228
GB/T246
GB/T242
GB/T244
符合精度要求的量具
注:覆材与基材的生产供应商提供的质量保证书中,其合格的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指标可被引用于本检验项目。7.2复合管的表面粗糙度检验应取2根钢管,在其表面上用粗糙度测定仪进行测量,测量点应不少于3处,也可用粗糙度标准样板或光亮度样板进行比对试验。8检验规则
8.1检查和验收
复合管的检查和验收由供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需方有权在钢管上按本标准规定进行验收。8.2组批规则
复合管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基材与同一牌号、同一炉号覆材复合而成的,且为同一表面状态、同一尺寸规格的复合管组成。每批复合管的数量应不超过如下规定:a)外径不大于63.5mm时,不超过800根;b)外径大于63.5mm时,不超过500根。4
8.3取样数量
复合管的取样数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复验与判定规则
复合管的复验与判定规则应符合GB/T2102的规定。9
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复合管的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2102的规定。GB/T18704-2008
GB/T18704-2008
注:表中“O\表示有产品。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复合圆管尺寸规格
复合圆管尺寸规格(公称尺寸)总壁厚·
2.53.03.5
单位为毫米
a复合管的总壁厚也可根据用户需要,基材为0.4mm~8.0mm,覆材为0.4mm~0.8mm之间复合的管材。6
15×15
20×20
25×25
30×30
40×40
50×50
60×60
70×70
80×80
85×85
90×90
100×100
110×110
125×125
130×130
140×140
170×170
20×10
25×15
40×20
50×30
70×30
80×40
90×30
100×40
110×50
120×40
120×60
130×50
130×70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复合方管、复合矩形管尺守规格复合方管、复合矩形管尺寸规格(公称尺寸)表B.1
总壁厚
GB/T187042008
单位为毫米
3.54.04.5
6.07.08.0
GB/T18704—2008
140×60
140×80
150×50
150×70
160×40
160×60
160×90
170×50
170×80
180×70
180×80
180×100
190×60
190×70
190×90
200×60
200×80
200×140
注:表中“O”表示有产品,
表B.1(续)
单位为毫来
a复合管的总壁厚也可根据用户需要,基材为0.4mm~8.0mm,覆材为0.4mm~0.8mm之间复合的管材。8
S35350
S35150
S30210
S30408
新牌号
12Cr17Mn6Ni5N
12Cr18Mn9Ni5N
12Cr18Ni9
06Cr19Ni10
统一数
字代号
S35350
S35450
S30210
S30408
新牌号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
表C.1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18704—2008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旧牌号
1Cr17Mn6Ni5N
1Cr18Mn8Ni5N
1Cr18Ni9
oCr18Ni9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材料的力学性能
表D.1材料的力学性能
届服强度R,0.z/
旧牌号
12Cr17MnNi5N
12Cr18Mn9Ni5N
12Cr18Nig
06Cr19Ni10
1Cr17Mn6Ni5N
1Cr18Mn8Ni5N
1Cr18Ni9
OCr18Ni9
抗拉强度R./
不小于
断后伸长率A/
GB/T18704-2008
中华人民共
国家标准
结构用不锈钢复合管
GB/T18704—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1字数18千字2008年7月第一版2008年7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2250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