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423.58-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423.58-2008
中文名称: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80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Fi: 振动 混合模式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5-19
实施日期:2009-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3360833
相关标签:
电工
电子产品
环境
试验
方法
振动
混合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试验>>19.040环境试验
中标分类号:电工>>电工综合>>K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DT IEC 60068-2-80:2005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32页
标准价格:24.0 元
计划单号:20075853-T-469
出版日期:2009-01-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8-05-19
起草人:卢兆明、纪春阳、徐忠根、吴飒、张越、史晓雯、朱子宏、忻龙、常少莉、徐立义、林嘉怡
起草单位: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州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中微型仪器公司、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航天511所、苏州试验仪器总厂等
归口单位:中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8)
提出单位:中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8)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GB/T242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按试验方法分为若干部分。本部分为GB/T2423 的第58部分。本部分引用的规范性文件中有一部分目前尚未转化为等同采用的国家标准,在引用这些规范性文件时仍以IEC/ISO 的编号列出。到 本部分提供的试验方法,适用于需要经受模拟复杂以及混合激励振动试验的样品。本部分的目的是要验证在经受规定的混合模式激励后,样品在功能和/或结构上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降低。当实际环境的振动测量数据具有混合模式时,用本方法剪裁振动环境特别适合。本部分也适用于揭示随机与正弦和/或随机混合振动应力累积效应,以及由此导致的样品机械缺陷和规定性能的降低,这些信息结合有关规范可评定样品的可接受性。在某些情况下,本试验方法也适用于验证样品的机械强度。本部分也适用于在运输或实际使用环境中可能经受随机和/或随机与确定特性组合的振动的样品,如在航空器,航天器以及运输中将被装在运输容器内,并将运输容器作为样品本身的一部分。本部分适用于电工电子产品,也适用于其他需要的领域。 GB/T 2423.58-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80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Fi: 振动 混合模式 GB/T2423.58-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 19.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23.58—2008/IEC60068-2-80: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i:振动
混合模式
Environmental testing for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Part 2:Tests methods-Test Fi: Vibration-Mixed Mode(IEC 60068-2-80:2005Ed.1.0,IDT)2008-05-1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1-01实施
GB/T2423.58—-2008/IEC60068-2-80.2005前言
GB/T242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3试验方法分为若干部分。本部分为GB/T2423的第58部分。本部分等网采用IEC60068-2-80.2005(Ed.1.0环境试验第2-80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振数混合模式》。
本部分引用的规范性文件中有一部分目前尚未转化为等同采用的画家标准,在引用这些规范性文件时仍以IEC/ISO的编号列出,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IEC60068的本部分”一调改为“GB/T2423的本部分”或“本部分”b)用小数点“”代著作为小数点的逗号“,”,)为了与现有GB/T2423其他各部分的名称一致而将本部分改为当前名称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市质兰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州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中元微型仪器公司、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航天511所、苏州试验仪器总厂。本部分主要走草人:卢兆明、纪春阳、徐忠根、昊奶、张越、史晓生、朱子宏、析龙、常少莉、徐立义、林常怡。
GB/T2423.58—2008/IEC60068-2-80.2005引言
本部分措指述的混合模式振动试验方法要求采月数字控副的宽带随机技术和以觉带随机为育景的正弦和/或规定的窄带随机的昶合技术。本部分播述的混合模式振动试验方法通带应用于元件,设备和其他产品(下文称样品)的复奈特性的宽带响应模拟。
本部分指还的混合模式报动试验方法基于采用计算机控制的电动或没压振动试验系统,本部分摧述的混合模式振动试验方法一般带要某种程度的工程判断,供需双方都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应该由有关规范的写者选定试验方法和适合于样品及其用途的严等级。1范围
GB/T2423.582008/IEC60068-2-80: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i:振动混合模式
本部分提供的试验方法,适用于需要经受模拟复杂以及很合激励握动试验的样品。本部分的目的是要验证在经受规定的混合模式微励后,样品在功能和/或结构上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降低。当实际环境的振动测量数据具有混合模式时,用本方法剪裁握动环境特别适合。本部分也适用于揭示随机与正弦和/或随机混合报动应力累积效应,以及由此导致的样品机被缺陷和规定性能的降低,这些信息结合有关规范可评定样品的可接受性。在某些情况下,本试验方法也适用于验证样品的机械强度。
本部分也适用于在运输或实际使用环境中可能经受随机和/或随机与确定特性组合的振动的样品,如在航空器,航天器以及运输中将被装在运输容器内,并将运输容器作为样品本身的一部分。本部分适用于电工电子产品,也适用于其他需要的领域。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423的本部分的引用面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苛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面,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月于本部分。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GB/T2421—1999电工电于产品环境试验总则(idtIEC60068-1:1988)GB/T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IEC60068-2-6:1995.IDT)
CB/T2423.43—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振动、冲击和类似动态试验样品的安装(IEC60068-2-47:1995.IDT)GB/T2423.56-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h:完数带随机振动(数控)和导则(IEC60068-2-64:1993,IDT)IEC60050-300:2001国际电工词江电气和电子测量和测量仪器园际电工词汇与测量有关的通用术语IEC60050-3110
IEC60050-312
国际电工词汇与电气测量有关的一設术语TEC60050-313
IEC60050-314
国际电工词汇电气测量仪器的类型国际电工词汇根据仪器类型用的特殊术语IEC 60068-3-8:2003
第3-8部分:振动试验选择
环境试验
环境试验第5部分:起草试验方法导则术语与定义IEC 60068-5-2:1990
1502041:1990振动和冲击词汇
3术语和定义
下面定义的本部分使用的术语—般在IS02041—1990,1EC60050-300:2001、GB/T2421—1999GB/T2423.10—2008.GB/T2423.56—2006和IEC60068-5-2:1990中已有定义。为了方便读者,这重采用了出自上述标准的革一个定义,并指出了出处和差异。1
GB/T2423.58—2008/IEC60068-2-80:2005晓外,下面增加的术语和定义也是适用的。3.1
横向运动eross axis motion
非激励方向的运动,道常规定为二个正交的轴向。实际运动actual motion
从鑫考点传感器返回的宽带信号所表示的运动,固定点fixingpoint
样品与卖具或振动台台面接触的部分,在使目中还常是固定样品的点。它:如果是实际安发结构的
3.4控制点
分作实是收用,购固定点应取安豪路超上的点配不应取来自样品上的点。3.4.1
单点控制 singlepomyyintrol
适过使用来自参惠
的信号
多点控制
fcontrol
将来自各检测点上的信号,按
控制方法,参见3.C
由地球引力
注:本部分为
在现是的量级上的控制方法
规范的要求,进行连续的算不平均或采用化较找术处理来实现的的标准加速度值,任是随海找亮度和地更度丽变化的。
到10m/教值
完月格题
测量点measmepoints
试验中采集数基
检测点check poin
位于夹具,振动台
些特定点
有利美元
品上的尽可能接近手百定点的点,检测点在任何请况下都要和样品刚性连接。
注1.检潮点的数量应满是患验的家以上的虚定点,则有关规范应规定送2:如果存在4个或4个以下的回是点,购每个都用作检键点如桌存在4个4个具有代表性的固定点作检测点用。注3,在特弹借说下,创如对大型或复架的胖品,如果要求检测点在费他地方《不紧靠回定点),则应在有关规范中规定。
注4:当大盘小样品安装在一个实只中时,或当一个小样品具有许多画定点时,为了导出拉制信号,可选用单个检测点(即参考点)。该信号与壳其相关丽不是与样品的固定点相关,这种情况只有在央具装上样品等负载后的最低共振题率充分高过试验频率的上限时才是可行的。3.6.2
参考点reference point
从检测点中选定的点,为了满足本部分的要求,该点上的信导用于控制试验。3.6.3
虚拟参考点 fictitious reference Point用手动或自动方式从多个检测点中导出的点,其结票用于控制试验,以满足本部分的要求。3.6. 4
响应点responsepoints
样品上为了振动响应分析而采集数距的特定点,注:不同于检测点和意者点:
优选试验轴preferred testing axes在样品中最易受损的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3.8
采样频率samplingFreguency
GB/T 2423.58-2008/IEC 60068-2-80:2005每秒采集离散量信的数量,用于以数字方式记录或衰示一个时间历程。3.9
多点控制策略multipion control strategy采用多点控制时参考控制信号的计算方法。可选择下列频域控制策略,参见3.4.2。3. 9. 1
平均averaging
由一个以上检测点的每个赖率的信号值的算术平均值得到控制值的处理方法,参见3.31,3.9.2
极值extremal
由一个以上检测点的每个额率线上的信号值的最大或最小值形成控制值的处理方法,参见3.31。3.10
MAX/SUM
定义窄带ASD值(见3.14的随机叠加随机严酷等级。注:MAX意为本底减窄带ASD的载大值,SUM意为两ASD恒之和,3.11
峰值园子crest factor
合成的混合波形的峰值和均方根(t.Im.s.)值之比。3.12
签加策略superpositional stratcgy定义正弦分量和随机ASD在每条频率线上的套考加速度谱密度计算方法的策略。3. 13
-3 dB 带宽-3 dB handwidth
在频率响应西数中对应于一个共振降值的最大响应0.708倍的两点间的额带宽度,3. 14
加速度谱密衰acceleration spectraldensityASD
当带宽趋向于零和平均时问趋于无时,各单位带宽上通过中心频率窄带滤波器那部分加速度信号的均方值。
偏移误差bias error
对于随机信号,由于实际有限的频率分辨率引起计算加这度谱密度的系统误差。对于正弦信号,由于平均时间在混合模式信号中计算正弦分量辑值的系统误差3
GB/T2423.58—2008/1EC60068-2-80:20053.16
控制加速度谱密度control acceierationspectraldensity在务考点或应拟点上测得的加速度谱密度。3.17
控制系统回路
eontrol system loop
包括下列步骤:
一对参考点混合模式波形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
产生更新后的模拟撼合模式驱动波形输出到振动系统的功率放大器(套见常B.1章)3.18
驱动信号削波drive si
clippii
驱动信号最大值的限制,用值因子表达。3.19
有效频率范园
从频率低于力舒谱丽
加速度谱密良景者
renuen
舒谱后端
leration spectral density
ferroraccel
规定加速度谱密度值和控制加连良谐密度值之差3.21
均衡equalilog
加速度谱密度现的最小化
flalslope
最终斜谱
高于力的加题度请密度的部务
频率分辨率
resolul
以赫燕为单位的球爱谱密度中车问隔的注:在数字分析中责
率,在额率装留内意
其者定的航求庭拍在捷
就致等中系率间随效
本范田泰见图
部分,每人部分康样长度的登数为分辨acceleration spectraldensity加遮度谐密度示值
indieat
从分析仪读出的真实加运意增密度受仪器误差、随机误差科系统偏差的影响。3.25
初始斜谱initial slope
低于力的加速度谱密度的部分(鑫见图门3.26
仪露误差
instromenterror
由控制系统轻入的每个模拟环节和控制系统的各模拟环节关联的误差。3.27
随机误
random error
由实际平均时问有限与滋波器带宽的限制导致加速度谱密度估计变化而带来的误差。3.28
记录record
用于快速停立叶变换计算的时域上等间隔数据点的集合。3.29
可再现性reprodueibility
GB/T2423.582008/IEC60068-2-80.2005对同一值相同的视量次数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按如下方式进行个别测量:不同的测试方法;
不同的测量仪器;
不同的观察人员,
一不同的实验室;
相对于单次测量的持续时间教长的时问间隔后:不同的使月仪器习惯。
注,术语“可再现性”也可应用于足上述部分务件的情况,[IEC60050(300):2001]
root-mean-squarevalue
均方据值
在任与之间平直谱的均方根值(r.m.s.值),见图1.是在时间间内函数值的平方的平均值要开平方
注,在此试验方法中,单独随机或正弦加随机(SoR)和随机加随机(RoR)视合模式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的均方可以按 B. 2. 4计算。
信号值signal valne
混合模式信号的随机分量用加速度详密度值表示,正弦分三用幅值表示。3.32
标准差 standard deviation
在握动理论中,报动的均值等于零,因此对一个随机时间历程的标准差等于均方根值。3.33
统计精度statistical accuracy真实加速度谱密度与加速度谱密度示值的比。注:仅针对港合模式信号中的险机部分3.34
统计自由度statistical degrees of freedom用时间平均技术来估算随机数据的加速度谱密度时,统计自由度的有效数取决于频率分辨率和有效平均时问。
扫额循环sweep cyele
在规定的额率范围往返扫额一次,例如,5Hz到500Hz到5H2。注,与“封频宿环”对应,单向扫额表示仅在向上或向下的一个方向扫额。[GB/T 2423.10—2008]
扫频速率.sweep rate
正弦频率的变化遠率,可以用倍叛程/分钟或赫兹/秒表示。3.37
真实加连度谱密度,true acceleration spectral density作用于样品上的随机波形的加速皮谱密度。5
GB/T2423.58—-2008/IEC6006B-2-80.20054试验要求
4.1总则
这些特征适用于完整的派动试验系统,对于电动的和液压伺服的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功放、振动台,试股加载卖具及控制系统,下达基本运动和横尚运动应在试验开始前或在试验中采用控制器的附加输人监规通道进行检查。有美规范应给出检查试验量级和所用的程序,标准的试验方法由下列的试验顺序构成,并且可以用于样品的每个互相垂直的轴线上用低量设的正弦或随机激财进行初始振动响应检查,见5.4和9.2,a
b)限合模式激录作为负载或应力试验e)最终响应检查(见9,6),与初始情况比较升我出因动东性能变化引起的可能的机板失效。但是如果样品的动态性能已知或不要求,有关规范可以效弃对响应检查的要求,4.2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需要专用控制软件包,该系统应具有对随机加随机或正该加随机混合试验的控制和分析能力,
4.3基本运动
样品各定点应由有关规范规定,它们的运必应是大致相同的,其菌本运动呈直线运动。如累运动大致相同难以实现,应采用多点控别。基本运动的特征,随机波应特合高斯分布,周期成分为正弦,4.4横向运动
应在试验前按有关规范规定的量级行正弦卓随机的横向运动检查或在试验过程中采用附加的监测遥道进行横内运动检查。
在检查点上滑与规定轴需直的任一轴的每个题率点的信号值,在500Hz以上不应超过规定的信号信,在500Hz以下不应超过规定值的一3邮。铅与规定轴垂自的任轴总的加速虚购方不应起过规定轴的均方根值的50%,例如对于小样品,如果有关规范规定,横向运乱容许的信号值应加以限制以保证不超过基本运动的-3dB
在些频率上或大尺寸或高质心的存晶要获得这些值是困难的,另外,有关规范规定的严酷等级有较大的动态范围时,也可能难以达到这些值,在这些情况下,有关规范应规定采取如下何种方式a)对超出上述给定值的向运动应进行监测,并记票在报告中:15)覆向运动不需监测
4.5安装
样品应按CB/T2423.43—2008的要求安装,所有情况下,在GB/T2123.43-2008中选系的曲线时必须先平方后乘以加恶度谱密度(ASD)或直接以正弦探幅。4.6测量系统
测系统的特性应能使从多者点给定轴两测得报动的实际值在试验所要求的容差范围内,整个测量系绕包括传感器、信号调节器和数据采集器及数据处理器,其频率响应对测量精度有显者影响,良量系统的频率范函应从试验最低模车的0.,倍延伴到最高频率的2.0倍,参见图1.测量系统在该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响应应该早坦,并在士5头以内。家剪
5混合模式试验要求
GE/T2423.58—2008/IEC60068-2-8020052
骏车/He
图1加速度谱密度的边界(参见5.1.1)本部分提供了随机振动与窄带随机,随机报动与正孩振动或随机振动与二者叠加组合的试验方法。窄带随机和正弦振动的成分可在有关规范规定的频享范国内扫描。混合模式试验应作下列考志。有关规范应规定窄带随机包络是最大的谱值(MAX)还是应把它叠加勤背景谱值(SUM)上:加速度谱可以是!
a)由宽带随机,窄带随机和在傅立叶(Fourier)增线上的正弦分量登加的,或b)由宽带随机、窄带随机登加和一个独立的、在频域内连续产生的正弦分旦:5.1随机振动容差
5.1.1检测点和参考点
加速度谱密度示值在规定方向上参考点与检测点在图1中和问相对规定的加速度谱密度包括仪器误差为士3dB。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不包括在容差内。随机误差是可以计算的。在5,和了间,计算或测量得到的加速度均方根(1.m..2值相对于规定的加速度谱密度的均方板值的容许误差应在士10%内。对鑫考点和虚拟参考点,这些值都是有效的。在某些题率上或大尺寸或高质心的样品要满足这些要求是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有关规范应规定较宽的容差。
初始斜谱不应小于卡6dB/oct最终斜谱应为一24dB/oct或更陡。《见B.2.3)对试验的窄带随机扫频部分的容差应和宽带部分的容差相同。然而,在某些扫频速率下不能足这个要求。因此,有关规范应对这些部分容差予以规定,5.1.2分布
参考点的瞬间加速度值应为近似正态(高斯)分布,如图2。在常规系统校准时应予以确认。有正弦波的混合模式的信号见图4。
GB/T2423.58—2008/IEC60068-2-80:2005T.m.s.值
图2随机激励,信号的削波和高斯(正态)概率密度驱动信号削波值至少应为2.5(参见3.18)。检视参考点的加这度波形的峰值因于,碗保该信号包含规定工.m5.值至少3倍的峰值,除非有关规范另有规定。如果采用虚拟套考点控制,票求的峰值因子适用于所有形成加速度谱密度控制的检测点。在开始,中间和结束试验时计算参考点的概率密度函数应各持统2Iuin5.1.3统计精度
统计精度由统计自由度N,和置信度见图3)决定。统计自由度按下式计算:N. = 2B. XT,
武中:
频率分第率;
一有效平均时间,
N——除有关规范另有规定,应不小于120见表B.2和图B.4)。如果有关规范规定在试验中应满足至信度,应用图3来计算统计精度,3G0
0-100-
工信应
405060708090100126
300400500
自由度的酰计度
图3不同置信度下自由度的加速度谱密度统计精度(见5.1.3)1
5.1.4频车分辨率
GB/T2423.58—2008/IEC60068-2-802005正弦120Hz50m/2+施机20--200Hz,不网A2S倍(全rm.a)m/s)一正菱
控制加速度/(m/s)
0-1m/s
1m2/sa
5.m/s3脑机
图4正弦、正弦加随机和随机信号的分布(概率密度)150
选择颜率分辨率B(H2使加速度谱密度的实际值和示值误差最小化,频率分辨率等于数字式控制器的频率范围除以谱线数()。B。= fen /n
数字式振动控制器的频率范,Hz它应大于2,即,f2f见图1f
——hicbh频率带宽等分的谱线数。有关规范应给出题率分帮率,参见第13章,h)项)。5.1.4.1随机加随机
应如此选择B,,以使
有1条谱线能与图1中的1版率量合,第1条额率线不大于0.5几频率,有两条频率线确定了第1个窄带扫描的初始斜谱。如果给出了二个不同的值,应选择最小的B,。20
注:在用更精确的B,导致更长的循环控制时间和更高的ROR谱精度定义之间需要新衰。而耳为了保持控制所有扫频带觉,扫额带要有更快的扫题速率就需要降低顾率的分辨率。5.1.4.2正弦加随机
应如此选择B,以使:
有1条谱线能与图1中的题率重合,第1条频率线不大于0.5升频率,正装扫频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连续。对于从一条频率线跳到下一条频率线产生正弦波的控倒系统,B.应小于0.1%fhigh。
5.2正弦振动客差
5.2.1参考点
对正弦扫预加随机试验,通带使用数字距踪法波验估算正弦波幅值。跟踪滤被器通常矩会降低随机部分的信号。
但是正弦幅值的估算包含了正弦频率周国的随机信号分。同样,随机信号ASD信与正弦1.m.S.的平方之比(下文称功率比)越大,产生的随机误差越大。减小是陈滤波器的带宽随机引起的误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