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5170.8-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盐雾试验设备
GB/T 5170.8-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5170.8-2008

中文名称: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盐雾试验设备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6-16

实施日期:2009-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919018

相关标签: 电工 电子产品 环境 试验设备 检验 方法 盐雾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试验>>19.040环境试验

中标分类号:电工>>电工综合>>K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5170.8-1996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3页

标准价格:16.0 元

计划单号:20061481-T-604

出版日期:2009-03-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5-05-07

起草人:伍伟雄、谢晨浩、蔡锦文、张孝华、罗军、薛秀美、孔玉梅、梁为旺、罗国良

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8)

提出单位: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8)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GB/T5170的本部分规定了盐雾试验设备的检验项目、检验用主要仪器及要求、检验负载、检验条件、检验方法、数据处理结果与检验结果、检验周期等内容。本部分适用于GB/T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和GB/T2423.1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所用盐雾试验设备的首次检验/验收检验和周期检验。本部分也适用于类似试验设备的检验。 GB/T 5170.8-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盐雾试验设备 GB/T5170.8-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170.8--2008
代替GB/T5170.8—199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盐雾试验设备
Inspection methods for environmental testing equipmentsfor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Salt mist testing equipments2008-06-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数码防伪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3-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检验项目
检验用主要仪器及要求
检验负载
检验条件
检验方法
数据处理结果与检验结果
检验周期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检验项目的选择
GB/T5170.8—2008
GB/T5170目前包含以下几部分:前言
GB/T5170.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总则
GB/T5170.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GB/T5170.8—2008
温度试验设备免费标准bzxz.ne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GB/T5170.5-2008
湿热试验设备
GB/T5170.8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盐雾试验设备GB/T5170.9—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太阳辐射试验设备-GB/T5170.10-2008
GB/T5170.11-—2008
GB/T5170.132005
机械振动台
GB/T5170.14—1985
电动振动台
GB/T5170.15-2005
液压振动台
GB/T5170.16-2005
离心机
GB/T5170.17-2005
综合顺序试验设备
GB/T5170.182005
试验设备
-GB/T5170.192005
合试验设备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高低温低气压试验设备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腐蚀气体试验设备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振动(正弦)试验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振动(正弦)试验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振动(正弦)试验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稳态加速度试验用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低温/低气压/湿热
温度/湿度组合循环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温度/振动(正弦)综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GB/T5170.20--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水试验设备本部分是GB/T5170的第8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5170.81996。与GB/T5170.8—1996相比,技术内容主要有如下变化一标准名称“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盐雾试验设备”更改为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盐雾试验设备”;所有用词“检定”更改为“检验”: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
增加了“温度波动度”检验项目:增加了*温度均匀度”检验项目:增加了“温度指示误差”检验项目;增加了“温度过冲量”检验项目;增加了“温度过冲恢复时间”检验项目:增加了“噪声”检验项目;
一在“检验用主要仪器及要求”一章中,给出了温度测量系统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起一2)的要求!
增加了“检验负载”一章;
GB/T5170.8—2008
测量数据记录改为每一分钟记录一次数据:增加了附录A“检验项目的选择”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伍伟雄谢晨浩、蔡锦文,张孝华、罗军、薛秀美、孔玉梅、梁为旺、罗国良。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5170.8-1985;
GB/T5170.8-1996
1范围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盐雾试验设备
GB/T5170.8-—2Cc8
GB/T5170的本部分规定了盐雾试验设备的检验项自检验用主要仪器及要求、检验负载检验条件、检验方法、数据处理结果与检验结果、检验周期等内容。本部分适用于GB/T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和GB/T2423.1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所用盐募试验设备的首次检验/验收检验和周期检验。本部分也适用于类似试验设备的检验。对交变试验所用湿热试验设备的检验见GB/T5170.5。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517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助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器
GB/T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2423.17—2008,IEC60068-2-11.1981,IDT)GB/T2423.1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GB/T2423.182000,idtIEC60068-2-52:1996)GB/T5170.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总则GB/T16839.1热电偶第1部分:分度表(GB/T16839.1-1997.idtIEC60584-1:1995)IEC60751工业铂电阻敏感元件
3术语和定义
本部分采用GB/T5170.1—2008规定的术语和定义。4检验项目
本部分的检验项目如下:
温度偏差;
温度波动度;
—温度均勾度;
盐雾沉降率:
温度指示误差;
温度过冲量:
一温度过冲恢复时间
一燥声。
GB/T51708--2008
5检验用主要仪器及要求
5.1温度测量仪器
采用由铂电阻,热电偶传感器及二次仪表维成的温度测量系荒,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一2)不大于被检温度充许编的1/3,
铂电阻传感器应符合IEC60751的等级A热电偶传感器应行合GB/T16839.1传感器在空气中的50%响应时间应在10~40享之间,温度测量系统的响应时闻应小于40s:5.2盐弱沉降率测量仗器
盐雾沉降率测量仅器由以下两都分组或,面具80cm的玻瑞型料漏头
容量50mL的量等
6.3噪声调量仪器
带A计权网络的升其测量站果的打展不确定度(A一2)不大于士B6检验负载
按GB/T5170/1
检验条件
2008第7章的规定(最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受橙试验设管在验时的气换条件、电源条件,用水条件和共他条件应符合GB/5170,1一2008第4章的规定,
受检试验设备的外观和安全要求应待合GB/T5170.1-2008第8章的规定7.2
8抢验方法
8.1温度偏差、温度波动度、温度均匀度,温度指示课差、盐常沉降率检验方法8.1.1温度测量点数量及位置
8.1.1.1根据试验设备容期的大小·将工作空间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与工作室顶面的距离题工作室高度的1/10,中层通过于作幸间九何中心点,下层在底层样品架上方1omm处A
图1试验设备容积小于或等于2m时温度测量点布放位置E
试验设备容积大于2m时温度测量点布放位置图2
8.1.1.2测量点位于上
MN.U表示。
GB/T5170.8-2008
三层,如图1和图2所示,用英文字母O、A、BC、D、E、F.G、H、J、K、L、8.1.1.3试验设备容积小于或等于2m时,测量点为9个,位置如图1所示。测量点O位于工作室的几何中心(或离喷雾塔适当距离)其他各测量点与试验设备内壁的距离为各自边长的1/10,但不小于50mm.
8.1.1.4试验设备容积大于2m时,测量点为15个,位置如图2所示。测量点EO、U分别位于上、中,下层的几何中心其他各测量点与试验设备内壁的距离为各自边长的1/10,但不小于50mm。8.1.2盐雾沉降革测量点数量及位置8.1.2.1试验设备容积小于或等于2m时,测量点5个,除中心点E外,其他各点与试验设备内壁的距离约为150mm,如图3所示。中心位置有喷雾塔时,中心点可离喷雾塔适当距离。B.
试验设备容积小于或等于2m时盐雾沉降率测量点布放位置图3
8.1.2.2试验设备容积大=0m时,测量点为 9 个,除中心点 E外,其他各点与内壁距离均为170mm,如图4所示。中心位置有喷雾塔时,中心点可离喷雾塔适当距离。B
图4试验设备容积大于2㎡时盐雾沉降率测量点布放位置8.1.2.3玻璃漏斗位于测量点上,其上平面与工作室底面的高度为工作室高度的1/3。8.1.3温度偏差、温度波动度、温度均匀度、温度指示误差的检验步骤8.1.3.1选择检验温度标称值
GB/T5170.8—2008
一般选取GB/T2423.17和GB/T2423.18标准中规定的温度标称值。根据试验和检验的需要,亦可选取其他温度标称值。8.1.3.2按规定位置安装温度测量传感器。把试验设备的温度控制器调节到所要求的标称温度上。8.1.3.3使试验设备升温至所要求的温度上并连续喷雾,进入控温状态后稳定30min(稳定时间最长不超过2h),开始记录各测量点的温度和设备指示温度,每隔1min记录一次,在30min内共记录30次。
8.1.4盐雾沉降率的检验步骤
8.1.4.1将玻璃漏斗固定在量筒上,布放在规定测量点的位置上。8.1.4.2将试验设备的温度升到所要求的温度上,连续喷雾16h8.1.4.3喷雾停止后立即取出量简,记录收集到的溶液量。8.1.5计算方法
8.1.5.1数据修正
对所记录的全部测量数据,按测量系统的修正值进行修正。8.1.5.2温度偏差计算方法
对8.1.3.3记录的数据,按下式计算温度偏差:ATmux =Tmx -Ty
ATm=Tm-TN
式中:
温度上偏差,单位为摄氏度(℃):ATm
温度下偏差,单位为摄氏度(℃);Tmax
各测量点在30min内的实测最高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Tmn
各测量点在30min内的实测最低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TN
标称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8.1.5.3温度波动度计算方法
对8.1.3.3记录的数据,按下式计算温度波动度:AT=Tmx-Tmn
式中:
△T一试验设备工作空间第点温度波动度,单位为摄氏度(℃)T max
试验设备工作空间第点在30min内的实测最高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C);试验设备工作空间第点在30min内的实测最低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C)。Tmn
取△T,的最大值为设备的温度波动度。8.1.5.4温度均匀度计算方法
对8.1.3.3记录的数据,按下式计算温度均匀度:[(T mxT,m)]/30
式中:
△T。温度均勾度,单位为摄氏度(℃);Tm各测量点在第次测量中的实测最高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T,一一各测量点在第次测量中的实测最低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1)
(3)
8.1.5.5温度指示误差计算方法
对8.1.3.3记录的数据,按下式计算温度指示误差!To
MXN台台
ATD=T-To
式中:
M-设备工作空间的测量点数;
N—测量次数:
T设备工作空间第点第:次的温度测量值,单位为摄氏度(℃);T
设备第次指示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To一设备工作空间全部测量点的温度测量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Tp一设备指示温度的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C):AT
温度指示误差,单位为摄氏度(℃)。8.1.5.6盐雾沉降率计算方法
对8.1.4.3记录的数据,按下式计算各测量点的盐雾沉降率:G-Vit
式中:
G—盐雾沉降率,单位为毫升每小时每80平方厘米[mL/(h·80cm)]:V盐雾沉降量,单位为毫升每80平方厘米(mL/80cm);t-连续喷雾时间,单位为小时(h)。8.2温度过冲量检验方法
8.2.1测量点位置
测量点规定为设备工作空间的几何中心点。8.2.2检验步骤
8.2.2.1温度过冲量检验与温度偏差检验同时进行。GB/T5170.8—2008
(6)
...(8)
8.2.2.2设备升温过程中,测量和记录超出标称温度允许偏差范围外的最高温度值。8.2.3计算方法
8.2.3.1数据修正
对所记录的测量数据,按测量系统的修正值进行修正。8.2.3.2温度过冲量计算方法
对8.2.2.2记录的数据,按下式计算温度过冲量:AT.=T-TN-IAT1
式中:
温度过冲量,单位为摄氏度(℃):T一超出标称温度充许偏差范围外的实测最高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Tn
标称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AT
一标称温度允许偏差值,单位为摄氏度(O)注:当测量点的温度不能达到或没有超出标称温度允许偏差范围时,则不存在温度过冲,即没有温度过冲量。8.3温度过冲恢复时间检验方法
8.3.1测量点规定为设备工作空间的儿何中心点。(9)
GB/T5170.82008
8.3.2温度过冲恢复时间检验与温度过冲量检验同时进行。8.3.3当进行温度过冲量检验时,记录温度从超出标称温度允许偏差范围外起至开始稳定在标称温度允许偏差范围内时所需的时间,即为设备在该检验温度下的温度过冲恢复时间,单位为min。注:只有存在温度过冲时,才有温度过冲恢复时间。8.4噪声测量方法
8.4.1测量环境
a)测量场地的地面(反射面)不能由于振动而辐射显著的声能,在测量点上,试验设备工作时测得的A计权声压级与背景噪声的A计权声压级之差应至少大b)
于3dB,若小于10dB应按表1修正。e)户外测量时,风速应小于6m/s(相当于四级风),并应使用风罩。表1背景噪声的修正
试验设备工作时测得的A计权声压级与背景噪声测得的A计权声压级之差/dB
8.4.2噪声的测量
8.4.2.1测量点位置
背景噪声修正值(应减去的量)/dB
测量点位于距离设备正面中轴线1m远(与设备正面垂直)、距离地面高度为设备高度1/2处,但距离地面最大高度不大于1.5m,最小高度不小于1m。8.4.2.2测量
a)试验设备开机前,测量测量点的背景噪声的A计权声压级。在试验设备空载且辐射噪声最大的工作条件下正常稳定运行后,使用声级计的A计权网络测b
量A计权声压级,传声器应正对试验设备,使用声级计的“慢”时间计权特性进行测量,声压级的读数为观察周期内的平均值(对偶然出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不予考虑)。为避免测量时操作者身体的反射影响,操作距离传声器应至少大于0.5m。c)记录测量的数值,按表1修正后,即为试验设备运行时噪声的A计权声压级。9数据处理结果与检验结果
9.1数据处理结果
数据处理结果应符合GB/T2423.17、GB/T2423.18或有关标准和合同的要求。9.2检验结果
9.2.1当试验设备的个别测量点的检验结果不能满足技术指标的要求时,允许适当缩小试验设备的工作空间或检验参数范围,在缩小后的工作空间或相应的参数范围内,应满足全部技术指标要求,检验结果为限用,同时注明限用范围。6
9.2.2按GB/T5170.12008第10章的规定出具检验报告。10
检验周期
按GB/T5170.1-2008第6章的规定。GB/T 5170.—1.-E
GB/T5170.8—200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检验项目的选择
首次检验/验收检验和周期检验时,若无其他规定,按表A.1选择检验项目。表A,1检验项目的选择
检验项目
温度偏差
温度波动度
温度均勾度
盐雾沉降率
温度指示误差
温度过冲量
温度过冲恢复时间
首次检验/验收检验
周期检验
注:符号\。”表示必锁检验的项目:符号””表示有该项目要求的试验设备而必须检验的项目,符号“。”表示用户可选择的检验项目。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