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170.10-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5170.10-2008
中文名称: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高低温低气压试验设备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6-16
实施日期:2009-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065853
相关标签:
电工
电子产品
环境
试验设备
检验
方法
低气压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试验>>19.040环境试验
中标分类号:电工>>电工综合>>K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页
标准价格:16.0 元
计划单号:20061478-T-604
出版日期:2009-03-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5-05-07
起草人:伍伟雄、谢晨浩、蔡锦文、张孝华、罗军、薛秀美、孔玉梅、梁为旺、罗国良
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技术委员会(SAC/TC 8)
发布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高低温低气压(含低气压、低温低气压和高温低气压)试验设备的检验项目、检验用主要仪器及要求、检验负载、检验条件、检验方法、数据处理结果与检验结果、检验周期等内容。本部分适用于对GB/T 2423.2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M:低气压试验方法》、GB/T 2423.2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Z/AM:低温/低气压综合试验方法》和GB/T 2423.26《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Z/BM:高温/低气压综合试验方法》所用试验设备的首次检验/验收检验和周期检验。本部分也适用于类似试验设备的检验。 GB/T 5170.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高低温低气压试验设备 GB/T5170.10-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170.10—2008
代替GB/T5170.10—199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高低温低气压试验设备
Inspection methods for environmental testing equipmentsfor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Combinedhighandlowtemperature/lowair pressure testing equipments2008-06-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数码防伪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3-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检验项目
检验用主要仪器及要求
检验负载
检验条件
检验方法
数据处理结果与检验结果
检验周期-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检验项目的选择
GB/T5170.10-2008bZxz.net
GB/T5170自前包含以下几部分:前言
GB/T5170.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GB/T 5170.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GB/T5170.10—2008
温度试验设备
GB/T5170.5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湿热试验设备
GB/T5170.8—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盐雾试验设备GB/T5170.9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太阳辐射试验设备GB/T 5170.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高低温低气压试验设备
-GB/T5170.112008
GB/T5170.132005
机械振动台
GB/T5170.14-1985
电动振动台
—GB/T5170.15—2005
液压振动台
GB/T5170.16—2005
离心机
GB/T5170.172005
综合顺序试验设备
-GB/T5170.18-2005
试验设备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腐蚀气体试验设备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振动(正弦)试验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振动(正弦)试验用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振动(正弦)试验用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稳态加速度试验用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低温/低气压/湿热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温度/湿度组合循环GB/T5170.19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温度/振动(正弦)
综合试验设备
GB/T5170.20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水试验设备本部分是GB/T5170的第10部分。本部分代替GB/T5170.10-1996。与GB/T5170.101996相比,技术内容主要有如下变化:标准名称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高低温低气压试验设备”更改为“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高低温低气压试验设备”;一所有用词“检定”更改为“检验”;一一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增加了“温度波动度”检验项目;增加了“温度均匀度”检验项目;检验项目“综合检定温度平均变化速率”更改为“综合检验每5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增加了“温度指示误差”检验项目;增加了“气压指示误差”检验项目;增加了“温度过冲量”检验项目;增加了温度过冲恢复时间”检验项目:增加了“噪声”检验项目:
GB/T5170.10—2008
一在“检验用主要仪器及要求”一章中,给出了测量系统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一2)的要求;
-增加了“检验负载”一章;
测量数据记录改为每一分钟记录一次数据;一删除了“检定过程中的处理”部分;增加了附录A“检验项目的选择”。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技术委员会(SAC/TC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伍伟雄、谢晨浩、蔡锦文、张孝华、罗军、薛秀美、孔玉梅、梁为旺、罗国良。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5170.10--1985;
GB/T5170.10--1996
1范围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高低温低气压试验设备
GB/T5170.10—2008
GB/T5170的本部分规定了高低温低气压(含低气压、低温低气压和高温低气压)试验设备的检验项目、检验用主要仪器及要求、检验负载、检验条件、检验方法、数据处理结果与检验结果、检验周期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对GB/T2423.2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M:低气压试验方法》GB/T2423.2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Z/AM:低温/低气压综合试验方法》和GB/T2423.26《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Z/BM:高温/低气压综合试验方法》所用试验设备的首次检验/验收检验和周期检验。本部分也适用于类似试验设备的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工517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423.2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M:低气压试验方法(GB/T2423.211993,negIEC60068-2-13:1983)
GB/T2423.2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Z/AM:低温/低气压综合试验方法(GB/T2423.25—1992,neqIEC60068-2-40:1976)GB/T2423.26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Z/BM:高温/低气压综合试验方法(GB/T2423.26-1992.neqIEC60068-2-41:1976)GB/T5170.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总则GB/T5170.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温度试验设备GB/T16839.1热电偶第1部分:分度表(GB/T16839.1-1997,idtIEC60584-1:1995)IEC60751:工业铂电阻敏感元件3术语和定义
本部分采用GB/T5170.1—2008规定的术语和定义。4检验项目
本部分的检验项目如下:
低气压偏差:
气压变化速率;
综合检验温度偏差;
综合检验温度波动度:
综合检验温度均匀度:
GB/T5170.10-2008
综合检验气压偏差!
综合检验部5m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综合检验气压变化速率:
温度指示误差:
气压指示误差:
温提过冲量
温度过冲恢复时间
5检验用主要仪器及要求
5.1温度测量仪器
采用由铂电阻、热电倡传感感及二次仪表组成的温度副整系统应满起低气压条件下的测量要求,其量结果的扩照不确定度(不大于被极温度允许偏差的173销电阻传感器应待合IEC60751的等级A,热电鸽传感器应符合GB/T16839.1传感器在空气中的50k的虚时间虚在105—40之间,度测量系统的略应时间应小于40%5.2低气压测量仪器
采用的气压表(计)其调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一2)不大于被调气压充许偏差的1/3,5.3噪声测量仪
带A计权网络的声级计.其测量结果的扩限不确定度(2)不大于主B6检验免载
按GB/T5170,17的规定(或按有关标准的规定),7检验条件
7.1受检设备在检验时的载假条件电源条件用水条件和其他条件应符合GB/T5170.1-2008第4章的规定。
7.2受检试验设备时外观和安全要求应特合GB/T51701-2008第8章的规定检验方法
8.1测量点数量及位置
81.1综合检验温度偏差、温度被动度温度匀度温度指示误差的测量点数量及位置8111提据试院设备容积的大小,将工作空间分为上、中,下(立式)最前,中后(卧式)三层,将一定数量的温度传感器布放在其中规定的位置上,传感器不应受冷热源的真接辅射。8.1.12温度测量点用英文字母O.A、B.C.D.E、F.G、HJ.K、L.MN.U表示8.1.1.3测量点0为设备工作空闻的儿何中心点·其他各测量点的使置与设备内壁的距高为工作室各自边长的1/10<遇有风道时,是指与送风口和回风口的距离),低最大距离不能大手500mm,最小距喜不能小于50mm,如果设备带有样品架或样品车时,下是测量点可布放在样品架或样品车上方10mm处
8,1.1.4,试脸设备容积小于或等于2m时,温度测量点为9个,布款位置如图1所示,D
GB/T5170.10—2008
图1试验设备客积小于或等于2m时温度测量点布放位置8.1.1.5试验设备容积大于2m时,温度测量点为15个,布放位置如图2所示。8.1.1.6
8. 1. 1.7
根据试验和检验的需要,可在试验设备工作空间增加对无点的测量对于其他形状的试验设备,测量点数量和位置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A
图2试验设备客积大于2㎡时温度测量点布放位置门
8.1.2低气压偏差、气压变化速率、综合检验气压变化速率、综合检验气压偏差、气压指示误差的测量点位置
测量点为试验设备工作空间任意点或设备取压口处。8.1.3综合检验每5mim温度平均变化速率、温度过冲量、温度过种恢复时间的测量点位置测量点规定为设备的儿何中心点。8.2检验步骤
8.2.1选择检验温度标称值
在设备温度可调范围内,一般选取GB/T2423.25和GB/T24283.26标准中规定的有代表性的温度标称值。
低温:-65℃,-55℃,-40℃,-25℃,-10C,-5℃等.高温+30℃,+40℃,+55℃,+70℃,+85℃.+100℃,+125℃+155℃,+175℃+200℃等。
根据试验和检验的需要,亦可选取其他温度标称值。8.2.2选择低气压标称值
在设备低气压可调范围内,一般选取GB/T2423.21标准中规定的有代表性的低气压标称值:1kPa,2kPa,4kPa,8kPa,15kPa,25kPa,40kPa,55kPa,61.5kPa,70kPa,79.5kPa,84kPa等根据试验和检验的需要,亦可选取其他低气压标称值。8.2.3低气压偏差,气压指示误差检验步骤把试验设备的气压控制器调节到所要求的标称低气压值上。8231
GB/T5170.10—2008
8.2.3.2使设备降压,气压降到设定气压值后稳定30min后,开始记录测量点的气压值和设备指示的气压值,每隔1min记录一次,在30min内共记录30次。8.2.4气压变化速率检验步骤
8.2.4.1把试验设备气压控制器调节到所要求的标称气压值上。8.2.4.2使设备降压,记录控制点气压从规定的气压降到标称气压所需要的时间t。8.2.4.3使设备升压,记录控制点气压从标称气压恢复到规定气压所需要的时间t。8.2.5综合检验温度偏差、温度波动度,温度均匀度温度指示误差,气压偏差、气压指示误差检验步骤8.2.5.1把试验设备的气压控制器和温度控制器分别调节到所要求的气压标称值和温度标称值上。8.2.5.2使试验设备降温或升温,进人控温状态后稳定30min(稳定时间最长不超过2h)。8.2.5.3启动降压系统,当气压降至标称气压时,使气压保持30min后,开始记录气压测量点,各温度测量点,设备温度指示值,设备气压指示值,每隔1min记录一次,在30min内共记录30次。8.2.6综合检验每5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和气压变化速率检验步骤8.2.6.1把试验设备的气压控制器和温度控制器分别调节到所要求的气压标称值和温度标称值上。8.2.6.2按要求的变化速率使设备降温或升温,当温度测量点达到要求温度时,使设备降压,当气压测量点达到要求气压值时,开启放气阀,使设备升压到规定气压值。8.2.6.3在设备降温和升温过程中,每1min测量一次设备测量点的温度,在设备降压和升压过程中,分别记录设备从规定气压降到标称气压的时间和从标称气压升到规定气压的时间t2。8.2.7温度过冲量检验步骤
8.2.7.1温度过冲量检验与温度偏差检验、每5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检验同时进行。8.2.7.2设备升温或降温过程中,测量和记录超出标称温度允许偏差范围外的最高或最低温度值。8.2.8温度过冲恢复时间检验步骤8.2.8.1温度过冲恢复时间检验与温度过冲量检验同时进行。8.2.8.2当进行温度过冲量检验时,记录温度从超出标称温度允许偏差范围起至开始稳定在标称温度允许偏差范围内时所需的时间,单位为min。8.3计算方法
8.3.1数据修正
对所记录的全部测量数据,按测量系统的修正值进行修正。8.3.2低气压偏差计算方法
对8.2.3.2记录的数据,按下式计算低气压偏差:APmax.=Panx -PN
APrmin-Pmi-P
式中:
气压上偏差,单位为千帕(kPa);APn
APin气压下偏差,单位为于帕(kPa);Pmx一测量点在30min内的实测最高气压,单位为千帕(kPa);测量点在30min内的实测最低气压,单位为千帕(kPa):P
PN一标称气压值,单位为千帕(kPa)。8.3.3气压指示误差计算方法
对8.2.3.2记录的数据,按下式计算气压指示误差:APD=PP
式中.
△Pp一气压指示误差,单位为千帕(kPa)P设备测量点在30min内的气压测量平均值,单位为千帕(kPa);(1)
P,设备指示气压在30min内的指示平均值,单位为于帕CkPa)8.3.4气压变化速率计算方法
对8.2.4.2和8.2.4.3记录的数据,按下式计算气压变化速率(P-P
(P-PU)
降压过程的气压变化速率,单位为千帕每分钟ekPa/min开压过程的气压变化博率,单位为千帕每分钟(kPa/min)规定的气压值,单位为干帕每分钟Pmm标称气压值,单位为千柏每分钟(kPa/min):Pa
降压时间,单位为分钟(min):组开压时间,单位为分钟(min)8.3.5综合检验温度情差计算方法对8.2.5.3记就的款据,按下式计算温度偏差AT-T
式中:
口建上俏差,单位为摄氏度(C)温度下倪差,单位为摄氏度(
各微量点在30mim内的实测最高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全制量点在30mm内的实测最低温度值,单位为报氏度(C):标称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8.3.6综合检验调度动度计算方法对8.2.5.3记录的数据·按下式计算语度被动度ATET
GB/T 5170.10--2008
武验设备上件空间第享点温度波动度,单位为摄民度(C):式验设备工作空间第,点在30mim内的实测最高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试验设备工作空间第点在30m内的实别最低温度值,单位为报氏度(C)T
取士,的最大值为设备的温度波动度8.3.7综合检验温度均匀度计算方法对8.2.5,3记录的数据,按下式升算盟度均句度AT,-
温度均匀度,单位为摄氏度:
CeT-T/a0
各测量点在第次测量中的实测最高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各测量点在第次测量中的实副最低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8.3.8综合检验温度指示误差计算方法对8.2.5.3记录的数据,按下式计算温度指示误差!Ta
GB/T5170.10—2008
式中:
设备工作空间的测量点数:
测量次数:
AT=T-To
设备工作空间第点第次的温度测量值,单位为摄氏度(℃);设备第次指示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To
设备工作空间全部测量点的温度测量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设备指示温度的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C):温度指示误差,单位为摄氏度(C)8.3.9综合检验气压偏差计算方法对8.2.5.3记录的数据,按式(1)式(2)计算综合检验时的气压偏差。8.3.10综合检验气压指示误差计算方法对8.2.5.3记录的数据按式(3)计算综合检验时的气压指示误差。8.3.11综合检验每5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计算方法对8.2.6.3记录的数据,按下式计算综合检验每5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V.-IATI/5
式中:
V一一一每5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单位为摄氏度每分钟(C/min):AT每5min的温度变化值,单位为摄氏度(℃)-(11)
注:在两个规定温度之问测量每5丑证温度平均变化速率得到的多个值,可取其中的最小值与最大值的范围作为测量结果。
8.3.12综合检验气压变化速率计算方法对8.2.6.3的测量数据,按式(4)式(5)计算综合检验气压变化速率。8.3.13温度过冲量计算方法
对8.2.7.2记录的数据,按下式计算温度过冲量:ATO-IT-TNI-IATI
式中:
△T。——温度过冲量,单位为摄氏度(℃)T一超出标称温度允许偏差范围外的实测最高或最低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T标称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C)△T标称温度允许偏差值,单位为摄氏度(℃)-(14)
注:当测量点的温度不能达到或没有超出标称温度允许偏差范围时,则不存在温度过冲,即没有温度过冲量。8.3.14温度过冲恢复时间计算方法8.2.8.2记录的时间,即为设备在该检验温度下的温度过冲恢复时间,单位为min注:只有存在温度过冲时,才有温度过冲恢复时间。8.4噪声测量方法
8.4.1测量环境
a)测量场地的地面(反射面)不能由于振动而辐射显著的声能b)在测量点上,试验设备工作时测得的A计权声压级与背景噪声的A计权声压级之差应至少大于3dB,若小于10dB应按表1修正。e)户外测量时,风速应小于6m/s(相当于四级风),并应使用风罩。8.4.2噪声的测量
8.4.2.1测量点位置
GB/T 5170.10—2008
测量点位于距离设备正面中轴线1m远(与设备正面垂直),距离地面高度为设备高度1/2处,但距离地面最大高度不大于1.5m,最小高度不小于1m。8.4.2.2测量
a)试验设备开机前,测量测量点的背景噪声的A计权声压级。b)在试验设备空载且辐射噪声最大的工作条件下正常稳定运行后,使用声级计的A计权网络测量A计权声压级,传声器应正对试验设备,使用声级计的“慢”时间计权特性进行测量,声压级的读数为观察周期内的平均值(对偶然出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不予考虑)。为避免测量时操作者身体的反射影响,操作距离传声器应至少大于0.5m。c)记录测量的数值,按表1修正后,即为试验设备运行时噪声的A计权声压级。表1背景噪声的修正
试验设备工作时测得的A计权声压级与背景噪声测得的A计权声压级之差/dB
数据处理结果与检验结果
数据处理结果
背景噪声修正值(应减去的量)/dB3.0
数据处理结果应符合GB/T2423.21.GB/T2423.25.GB/T2423.26或有关标准和合同的要求。9.2检验结果
9.2.1当试验设备的个别测量点的检验结果不能满足技术指标的要求时,允许适当缩小试验设备的工作空间或检验参数范围,在缩小后的工作空间或相应的参数范围内,应满足全部技术指标要求,检验结果为限用,同时注明限用范围。9.2.2按GB/T5170.12008第10章的规定出具检验报告10检验周期
按GB/T5170.1-2008第6章的规定。GB/T5170.10200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检验项目的选择
首次检验/验收检验和周期检验时,若无其他规定,按表A。1选择检验项目。表A,1检验项目的选择
检验项目
气压偏差
气压变化速率
综合检验温度偏差
综合检验温度波动度
综合检验温度均匀度
综合检验气压偏差
综合检验每5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综合检验气压平均变化速率
温度指示误差
气压指示误差
温度过冲量
温度过冲恢复时间
首次检验/验收检验
周期检验
注符号\○”表示必须检验的项目:符号“△\表示有该项目要求的试验设备而必须检验的项目:符号“★”表示用户可选择的检验项目。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