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2366-2008 感官分析 方法学 采用三点选配法(3-AFC)测定嗅觉、味觉和风味觉察阈值的一般导则
GB/T 22366-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2366-2008

中文名称:感官分析 方法学 采用三点选配法(3-AFC)测定嗅觉、味觉和风味觉察阈值的一般导则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9-10

实施日期:2009-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820208

相关标签: 感官 分析 方法学 采用 选配 测定 风味 阈值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食品技术>>67.240感观分析

中标分类号:农业、林业>>农业、林业综合>>B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DT ISO 13301:2002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8页

标准价格:22.0 元

计划单号:20075937-T-469

出版日期:2009-01-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8-09-10

起草人:赵镭、刘文、汪厚银、冯士雍、宋焕禄、姚敏

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上海爱普香料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提出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给出了采用三点选配法(3-AFC)测定化学刺激物所引起的嗅觉、味觉和风味反应数据,并通过数据处理进行阈值估计、误差估计和与检测相关的其他统计方法的一般导则。本标准适用于测定评价员对特定刺激物的敏感性和检测化学物质引起感官反应的特性。 GB/T 22366-2008 感官分析 方法学 采用三点选配法(3-AFC)测定嗅觉、味觉和风味觉察阈值的一般导则 GB/T22366-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67.2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366—2008/ISO13301:2002感官分析
方法学采用三点选配法
(3-AFC)测定嗅觉、味觉和风味觉察阈值的一般导则
Sensory analysis-Methodology-General guidance for measuringodour,flavour and taste detection thresholds by a three-alternativeforced-choice(3-AFC)procedure(ISO13301.2002.IDT)
2008-09-10发布
数码防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1-01实施
GB/T22366—2008/ISO13301:2002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方法提要
4.1检验步骤
4.2数据处理
5检验步骤
样品的制备
刺激物浓度的选择
样品的提供
评价员的训练
评价员的选拨
实验设计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数据处理
数学和统计模型
数据切查
logistic模型数据拟合的极大似然法和误差限估计6.4
结果的解释
6.5p不等于0.5的情况
最优估计阅值(BET)的估计
6.7结果的表述
附录A(资料性附录)给定精度下所需的评价员人数附录B(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伙伴网
GB/T22366—2008/ISO13301:2002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3301:2002《感官分析方法学采用三点选配法(3-AFC)测定膜觉味觉和风味觉察阅值的一般导则》[Sensoryanalysis-Methodology—General guidancefor measuring odour, flavour and taste detection thresholds by a three-alternative forced-choice (3-AFC) procedurel。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册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结果的表述部分:将第条中斜率t更改为斜率5,纠正原文错误。d
附录B部分:
将表B.1“最优估计阅值”一栏“Log1o阔值”中第4行更改为0.95。原文为0.94,计算有误,Logie9应为o.95。
分别将表B.3中”最优模型”“下限”和“上限”一栏“似然”一列第12行更改为一78.871、—80.794和80.792。原文分别为—78.872、—80.792和—80.793,计算有误。将表B.4中初始边界上下限为-2.84和-1.79”更改为“.…初始边界上下限为一2.84和一1.87”。原文有误,与其表B.3中第22行列出的计算结果不符。将表B.6“对数似然”中第2行和第3行的一47.77更改为一47.76。原文有误,与其表B.5最后行列出的计算结果不符。检验步骤部分:在5.6.3.2合并数据的组阈值中,对“站染”一词加注了解释,以利于理解。本标准的附录^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上海爱音香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镭、刘文、汪厚银、冯士雍、宋焕禄、姚敏。区
GB/T22366-—2008/1SO13301:2002引言
國值概念被广泛地应用于感官分析,常见于食品和饮料的感官研究文献中。化学刺激物的感官阀值数据常用于两方面的研究:度量评价员或评价小组对特殊刺激物的敏感性,以及度量化学物质能引起评价员产生感官反应的能力。前者,國值的大小可用来判断评价员的评价水平;后者,则可作为某种化学物质特性的度量指标。
术语“阅值”是19世纪心理生理学家提出的,表示一个刺激物的浓度:高于此浓度刺激物可被觉察,低于此浓度则不能被觉察[见图1a)]。0.8
刺激物浓度x
E)传统概念上的阅值
刺激物达度
b)概率意义上的离貨
图1传统概念上的阅值和概率意义上的阅值但实际上,刺激物浓度与相对应的觉察概率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现为S形曲线\「见图1b)。为便于计算,可假定值是波动的,因有些特殊削激物的浓度有时会高丁或低于阈值,通过估计这些瞬时值的中位数可得到阅值,即值表示觉察概率为0.5时的刺微物的浓度。阅值的这个定义类似于生物学的一些学科如药理学、毒理学中有关化学物质对生物体半数效应的定义。水或空气中某物质的觉察阈值若经多个实验室检测,结果往往在两三个甚至多个数量级的范围内变动,大人超出了预期的实验误差或者数据处理所造成的差异[5.10.1],其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各实验室对阅值概念的定义不同或者采用的检验程序不同,因此Devo=提出了一个检测空气中阈值的标准化程序。
使用本标谁应注意,觉察值的确定需要更多实验工作而不是简单的表观措述。实验结果表明,经多次反复测试后,观测到的个体阈值趋于降低,个体之间的变异趋于减小。阈值测定起初通带是一项陌生的工作,当评价员熟悉了被检物质和检验程序后,他们的灵敏度就会提高,3-AFC法的程序要求评价员能够识别刺激物。程序训练虽然很繁项,但反过来也会产生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即每位评价员的偏好性觉察范。当实验者了解了每位评价员的偏好觉察范围,并为之提供相适应的浓度范围时,检验结果将会改进,见5.3。
1)本标准基于采用3-AFC法对刺激物进行检验,觉察概率=1.5×0.其中P表示做出正确选择的概率。严格地说,这是评价员行为的“猜源模型”,而不是评价员判断过程的心理测量学模型,如信号检测模型。I
合品秋座网
1范围
GB/T22366—2008/IS013301:2002感官分析方法学采用三点选配法(3-AFC)测定嘎觉,味觉和风味觉察值的一般导则
本标准给出了采用三点选配法(3-AFC)测定化学刺激物所引起的膜觉、味觉和风味反应数据,并通过数据处理进行期值估计、误差估计和与检测相关的其他统计方法的一般导则。本标准适用于测定评价员对特定刺激物的敏感性和检测化学物质引起感宫反应的特性,如:)测定评价员对特定刺激物的敏感性:主要用于对个体或特定总体中个体敏感性差异的研究,以及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疾病、药物作用和环境条件对敏感性的影响研究检测化学物质引起感官反应的特性:主要用于以下五个方面:b)
风味化学研究及特定化学物质对食品风味影响的研究;根据目前环境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对人类的影响,对其分类;2)
3)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与其作为刺激物所具有的刺激性之间的关系研究;排放气体、水、食品和饮料的质量保证;4
5)膜觉生理反应的研究。
注:在以上情况中,因为评价员做出正确反应的概率随着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对这种变化的情况分析即剂量-响应关系曲线的斜率,也是险阅值测定之外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本标准中的数据处理过程提供了这方面的信息。
本标准的核心是数据的获取和计算程序。对于数据的有效性,本标准仅给出了一般规则和预先警告。本标准中未严格区分“觉察阅值”和“差别國值”。实际上,本标准测定的就是差别阈值,因为被检样是通过与参比样相比较而测量的。但本标准并不排除在实验设计时参比样中含有刺激物,或者说并不清楚参比样中是否含有刺激物。此外,本标准也不适用于GB/T10221&感官分析术语》中定义的识别阅值的检测,且不涉及测定空气质量的标准化方法(如欧盟标准EV13725的方法)。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02211998感官分析术语(idtISO5492:1992)GB/T16291-1996感官分析专家的选拔,培训和管理导则(idtISO8586-2:1994)ISO6658:1985感言分析方法总论(Sensoryanalysis—MethodologyGeneralguidance)ISO8586-1:1993感官分析评价员的选拔、培训和管理导则第1部分:优选评价员的选拨(Sensory analysis General guidance far the selection, training and moritoring of asscssorsPart l :Selcetedassessors)
ISO8589:1S88感官分析建立感官分析实验室的一般导则(Sensoryanalysis-Generalguidance for the design of test raoms)往:本标准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标准如下:感官分析方法总论(neq1806658:1985):GB/T10220—1988
感官分析建立感言分析实验室的一般导则(eqvISO8589:1988)。GB/T13868—1992
GB/T22366—2008/IS013301:20023术语和定义
GB/T10221199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刺激物stimulus
能激发感受器的因素。能否被一种或多种感受器感知,主要取决于该刺激物存在的量。3.2
介质medium
在阅值测定时,用于溶解、稀释、分教或吸附刺激物的物质。3.3
参比样
reference samp
不添加待测刺激物的
待测样
testsamp
含有已知浓度刺激物的介质。
三点选配法检
提供给评价员
样,要求评价员从
提供样品
ree-alferi
养品,其中
出待测样
Poeation
套用于三
阔值模型
适配法检验的三
thecsb
在一特定检验
择)的感官检测模型
信号检测模型
提供的刺落
tcctionodel
noice(3-
罚样,含有评价员
期刺激物存在的感官检测模型。在一特定检验中,有女搬会
注:这些证据有助于评价质所走刺激管的存在。3.9
detection thresholn
觉察阈值
种已知刺敏物,另外两个是参比成不能鼓植测(缩果是做出随机选引起感觉所需要的感官刺激的最水值,即在测试条件下,从阔值模型计算出的觉察概率为0.5时引起感官刺激所需要的刺激物的最低浓度。3.10
个体阅值individual threshold单个评价员的觉察阈值。
average threshold
平均阐值
个体阅值的平均值。应明确平均值的类型,如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中位数等。3.12
合并数据的组阈值groupthresholdfrompooleddata把一组特定评价员对刺激物每一浓度的评价结果输入到统计模型中,通过模型拟合得到的估计值。2
4方法提要
4.1检验步骤
GB/T223662008/IS013301:2002
用介质配制一定浓度的刺激物,连同两个参比样一起提供给评价员,要求评价员从中选出含有刺激物或者刺激物浓度较大的样品。评价员能够识别刺激物是3-AFC检验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制激物能溶解于空气或水中,检测时,若提供给评价员的是气态介质,应用空气而非其他气体若提供给评价员的是用液体或固体作为介质,可用其他的液态或固态食品代替水作为介质去稀释或者吸附刺激物。无论何种介质都应均勾一致,以保证所有提供的参比样及待测样都是一致、相同的。
将刺激物配制成不同的浓度,对每一个浓度的样品进行重复检验。应保证有足够的检验次数以获得期望的阅值精度和数学模型参数。在实验设计中,应设立包括评价负本身、评价员之间,以及两者兼有的不同的重复。
4.2数据处理
每次评价,评价员提交的结果是一个二元数据,即评价员所指出的样品要么是测试样(选择正确),要么是参比样(选择错误)。无论是刺激物种类不同,还是浓度不同,评价员都应提交一个结果(即做出一次选择)。将评价员所做出的正确选择的次数相加,与选举的总次数和刺激物浓度一起,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统计模型的依据是:在某一浓度下做出正确选择的次数服从二项分布。在3-AFC检验中,阅值就是当正确选择次数的比例在三分之二时的刺激物的浓度,也就是要有50为以上的可能性。该值,即正确选择次数的比例,可简单地通过计算和内插得到。但对阐值和阈值范围更准确的估计,应通过对数据进行模型拟合而获得。许多导则中常采用logistic模型。logisti模型是通过极大似然法或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拟合过程主要是估计模型中的两个参数,即位置参数和形状参数,前者确定了拟合曲线的位置,后者决定了曲线的陡销性。由拟合曲线也可给出除50%以外其他检测比例的估计值。
最简单的拟合模型是正确选择次数的比例近似服从于一个简单的正态分布。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数据来白于某个评价员进行重复检测的情形。/一般来说,一个简单的logistic函数,在确定其中一对参数值后,就可拟合得很好。但是,在评价员对化学物质的敏感性评价中,更常见的是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甚基至也不是一个对称分布。对某些化学刺激物来说,其分布呈明显的双峰分布,但它与正态分布的偏离很难被表达,除非评价员数量很大,如在1oo以上,简单的logistic函数不能用来拟合显著偏离正态分布的数据,在此情形下可建立其他数学模型。5检验步骤
5.1样品的制备
5,1.1一般原则
根据ISO6658规定,选取的刺激物和介质应具有代表性,且在整个检验过程中保持稳定、无毒无致敏性。如:出的气体可能会随着整个处理过程而发生改变,所以需要对化学物质进行纯化处理,去除异常气味和刺激物之后用于检测。刺激物和介质的准备应足量且均句,使得在整个检验过程中无论刺激物的浓度和位置怎样设置,均可保证评价员评价结果一致。制备样品的设范应符合ISO8589的规定。使用的容器不能对待测物有吸附作用,也不能产生任何气味和味道,除了化学检测外,应保证介质中无论有无刺激物都不能被评价员从视觉上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察觉。不进行检验时,样品应避光避热存放
5.1.2气体样品
将刺激物和介质收集到如聚四氟乙烯涂层的瓶或气球类的容器中,若刺激物本身是一种无味的气体,避免其含有其他气味杂质,则需用新鲜样品连续冲洗容器、阀门和管道几次,以便使气体样品在整GB/T22366—200B/1S013301:2002个容器壁内饱和。同样理由,为避免体积的改变,向评价员提供气体样品时应保持一个近似恒定的温度。应使用聚四氟乙烯涂层的光滑管道和阀门,以避免压力的宽然改变。5.1.3液体样品
刺激物用液态的介质配制,应保证样品在整个检验过程中保持完全溶解的状态。对不能完全溶于水的物质,可先用经过活性炭处理除味过的乙醇、乙烯或乙二醇来济解稀释。值得注意的是,兼馏水和无水乙醇常带有一定的气味,如需要可使用食用级产品代替或用活性炭纯化。对完全不溶于水的疏水物质,应用一些无味的疏水溶剂来配制,如液体石蜡、邻苯二甲酸二王酯。但应避免接触塑料容器,以防止容器中的某些物质溶于聚合物中。在连续稀释过程中,成注意,稀释的比例越高,刺激物由于器壁的吸附而造成的损失比例就会越大。因些,应尽可能采用微量注射暴进行稀释,且稀释最好直接用原液稀释而不是逐级稀释,
5.1.4固体样品
对于固体样品,比较典重质是奶酪、鱼、肉等一些食品。应首选将样属溶解、重组,或者精细分割或粉碎,再加入到适宜前众,与介质充分混合,使样品在介质中充发扩散一段时间后,提供绘评价员。选用随机数,对样品行请号。5.2刺激物浓度的选择
根据3-AFC实验
需设置
数X。系数X的值依可球受的阈值于精度要求较高的研究
般选取
使检验的结果能够
ogistic模型
效的数值点是对应确选择概率
为节约样品利价员的时间,
围。闻明检验的机卡
教会评价员
然后选取一个较小的因数X来
成后发现检验结果定评价员
直到满足要求。应在规地要求评问也可检测评价员在察到刺
正确的机会约为一次,
5.3样品的提供
5.3.1准备工作
来定。
根据每位评价负
线的用
设置一个较大的因子
激物实车店
时,负责人可
度近似为前
的研究,
点选择
个浓度乘1一个系
般选最X3~5,而对
合适的检验方案,以
价员的偏好生觉范围内。最有
确定每位评价员能感知的浓度范完察阅值时语别出刺激物。
AFC检验农度梯度。若检验完
刺激物浓度水平设置继续检验,上对刺激费记快的消失,通过询个一系刻三选一的检验中,猜测将制备好的待测样提供缓*评间(品评间的规定见ISO8589)的评价员,评价员按照ISO6658规定的感官分析良好操作规范进行分析。将待测样用三个随机数字进行编码,或按一定模式摆放,如将第一个样品放在评价员前方最左边,然后依次排下去,记录纸上也采取同样的方式进行记录。应采取AAB、ABA和BAA的方式,平衡三个在评价员面前的呈现次疗,避免位置偏差。对每种超出觉察阅值浓度的样品,评价员都应只摄取最低量。此外,要在两个样品之间留有足够的时间使评价员的感官能力得到恢复,降低评价员的感官疲劳。5.3.2气体样品
提供样品如参考文献[8]和[12]所述那样,借助嘎觉器进行样品评价。5.3.3液体样品
提供非挥发性化学物质液体样品,应先将非挥发性化学物质溶解于纯水或者无味的溶液中,用不吸收该物质的容器存放,如用103mL的玻璃烧杯装人四分之一量。提供挥发性化学物质较体样品,则使用具塞,适于,闻和根的广口容器,如适于将标准限量的顶空气体或液体送入鼻孔或嘴里的250m挤压瓶,见参考文献[4[7门和[11]。若介质为饮料,使用符合日掌习惯的感官评价容器。4
5.3.4固体样品
如果介质是食品,进行感官评价时应保持其固有的形式。5.4评价员的训练
GB/T22366—2008/IS013301:2002大多数情况下,感兴趣的阅值是指一位有经验的观察者的觉察阅值。只有经过反复接触待检测物的训练,能够在任何时候只要该物质(如空气或水中的某种污染物,或者是食品或饮料风味中的某种成分或杂质)存在就能觉察到的人才能成为有经验的观察者,因此对检测物的熟知也是3-AFC检验中的一项要求。若评价员缺乏足够的训练,则有可能人为地使观测到的阅值范围上限增加1个~2个数量级。但若评价员对样品比较熟悉,则这种偏差可通过强化训练来降低。检测一位临时观测者的觉察阅值时,如家用煤气泄漏的警告剂量,可采用未经训练的评价员,且允许有一定的干扰物(如噪音),用三点检验或者成对比较检验代替3-AFC检验。训练程序可首先采用较高的单一浓度刺激物,然后选择两种或以上的浓度,要求评价员对其进行分类。当确定了评价员的偏好性觉察范围后,再用3-AFC法进行检验,经过此训练后,最初测定的阅值降低了,并在经过3次5次的检验后逐步追于稳定。评价员不同,对某一物质的敏感度也不同,评价员之间可能会产生2个,3个甚至更高的数量级的差异。5.5评价员的选拨
5.5.1一般原则
选拔评价员应根据研究目的,遵从ISO8586-1和GB/T16291中的原则和规定。5.5.2个体阅值
可依下列方法进行检验,如将个体的觉察國值同资料中报道的数值相比较,或与过去在不同环境下所测的数值进行比较,也可与评价员对具他物质的觉察阅值进行比较。该检验可用来诊断膜觉缺失或者膜觉过敏症,味觉丧失或者味觉过敏症。5.5.3阀值分布
实验者希望得到阅值在总体中的分布状况,该总体可能是从一更大的总体中抽取的一个样本,也可能是被选人样的全体成员,如评价小组的所有成员。若总体的选择已超出本标准的范围,实验者应仔细确定所研究的总体及其样本。结果的表达接6.7的规定。5.5.4刺激物阅值的测定
刺激物的检验数据或者平均阅值仅对检验中所涉及到的评价小组有效。对该评价小组以外的结果,实验者应谨慎地进行推断。实验者应根据实验的目标和目的来选择评价小组。例如,对一组化学物质的相关感官特性进行研究时,可选择一个小的评价小组。而若要对食品中潜在风味化合物的特性进行研究时,就需要一个大的评价小组,因其可代表一个特定的总体。评价员人数和被检样品的数目应同时加以考虑,以获得更加准确的估计值。当评价员人数较少时,应增加样品递交的次数,以获得足够的数据量,反之,对大的评价小组,每位评价员对一个样品只需检验一次或者一部分浓度的样品即可。5.6实验设计
5.6.1个体阅值
当评价员做出正确选择次数的比例为45%~90%时所对应的刺激物浓度,可用来有效地估计logistic模型参数。在此范围内,如果浓度值大体分布在阈值周围,那么参数的精度主要取决于样品数。表1列出了样品数与阅值估计值的相对误差限之间的关系。附录A给出了给定精度下所需的评价员人数。
阅值期望精度所需的样品数
样品数/个
国值估计值的相对误差限
GB/T22366—2008/IS013301:2002阅值估计值除以或者乘以表1中的因子就得到了误差限。如通过80个样品检验得到的阅值为2.4mL/m,那么误差限就是1.2mL/m到4.8mL/m。当样品数在200以上时,精度提高很慢,此通过继续增加样品数的方式来迅一步提高精度是不值得的。此时采用下述序贯策略可有效提高精度:先对每个浓度的少量次数进行重复,用logistic模型拟合数据并计算阅值和误差限,在拟合的logistic模型中最有效浓度范围,对每一个浓度进行更多次的重复。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得到所需的精度。5.6.2阅值的分布
对选择的评价员依5.6.1的规定进行检验,结果以直方图或累积频率图表示。用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中位数等方式给出平均阅值的结果。如果阈值表现为双峰分布或者多峰分布,则对解决方法进行尝试,具体数据处理按第6章的规定。5.6.3评价小组组阅值的测定
5.6.3.1一般原则
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应注意评价员间的灵敏度的变异可能要比评价员自身的灵敏度的变异大许多倍。因此,通过扩大评价小组的人数,而非增加每位评价员所评价的样品数来进行重复检验,更实用且更具有代表性。
5.6.3.2合并数据的组值
与个体值中将每位评价员的数据拟合logistic模型不同,组闻值是把每一样品浓度下,所有评价员的结果输人到模型中,来拟合logistic模型。因此,数据越多,所得到的组阅值拟合性就越好。这就是3.9中定义的觉察阅值,见6.5的讨论及附录B中的示例B.2和B.4。当个体差异在实验设计中不被作为主要因素考患时,可采用该方法。如对化学物质依其污染的严重性或者感官染的程度进行分级的研究。
注:站染为与该产品无关的外来气味或味道。5.6.3.3平均阅值
对评价员依5.6.1的规定进行检验。结果以直方图或累积额率图表示,见图2。当个体问变异也是研究的一部分时,可采用此方法。如风味化合物、污染物或感官污染物对某一特殊人群的影响研究。图2中,a)、b)两个直方图都由相同的443位评价员参与阅值测定,而c)直方图仅有222位评价员参与。因此,若需将这三个直方图进行比较,图2c)的纵坐标应加倍。稀释步骤“0”代表每一种气味的饱和溶液,为最高阅值。
异丁酸异丁酯
图2总体中膜觉阅值的分布
稀释步骤
数10g
6数据处理
数学和统计模型
异戊酸
图2(续)
GB/T22366—2008/ISO13301:200220
稀群步舜
稀释步藻
在3-AFC检验中,评价员对三个样品作随机选择,选择正确的概率是二分之一,近似为G.33。根7
GB/T22366—2008/IS013301:2002据阅值模型,做出正确选择的概率P。,与检测概率p之间存在的关系见式(1):papa+
(1-Pa)-
在检验中,评价员能正确识别出刺激物的概率为P4,则1一P表示评价员不能识别出刺激物的概率。此时评价员必须随机地进行猜测,随机猜测正确的概率仅为三分之一。刺激物浓度的阅值如果定义为Pa=0.5,则按照式(1),P.=0.67力。是一个观测值,力。则是从阈值模型中推断而来。由此可反过来推出:pa-1.5p.-0.5
当对刺激物的儿种不同浓度,每种浓度重复若干次的一系列差异检验中,若将评价员做出正硫确选择的概率力和刺激物浓度作图,图形大致为一S形曲线。将p。按照式(2)变换成P4,则力。的图形是一个在0,1皆有断近线的S形曲线图1b)门。在评价员对刺激物比较敏感的情况下,刺激物的浓度通常表示成浓度的对数值或者稀释度,pa对浓度之间的S形曲线可用累积正态分布建模,或更方便地,用以下累积logistic分布建模:2
pe=i+es+#
式中,代表刺激物浓度,系数t和b依赖于观测数据。当1时·p=0.5,此时即为刺激物浓度的阅值。参数6表示工每变化个单位时P。产生的变化,它决定了S形曲线的陡程度。6.2数据初查
6.2.1数据准备
根据数值方法或者以力。对浓度的对数作图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初步检查。要注意无论结果是显示出S形曲线,还是被检浓度在估计阅值浓度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用来进行阅值估计的结果都应是准确的。否则,应检验以获得更多的数据。,直观地估计一下阅值,判断它是否足够准确能满足需要。若否,采用6.2.2的1ogit变换,或者6.3的极人似然法,进行数据处理以拟合模型。具体参考B.2~B.4的示例。
6.2.2采用logit变换预估计值和斜率logit变换等价于熟知的概率单位(probit)变换,只不过概率单位是基于累积正态分布的,logit变换是按式(4)将P.转变成对数单位,即以下logit形式:Li- loge(
由式(4)和式(2),有:
La = log.
将(3)代人(5)得:
由式(5)可知,如果pe很好地服从logistic分布,则L随着刺激物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此时,应决定是采用变换数据还是原始数据来计算。就估计阅值目的而言,在力。与log工的未经变换的原始图形的中间范围几乎是线性时,相应于P等于三分之二时的点就是阈值点。此时,无论是根据目视测得的一条S形曲线或者用力。中间范图的数据拟合一条直线,采用变换数据的得益甚微。对数据变换而言,阅值是数据L一0时的浓度的对数值。可根据目视测得的直线或通过拟合的线性回归直线来估计阅值,应注意的是,接近渐近线的变换值可能不稳定。因为在该区或,很小的比例改变可能会对结果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在用数据点拟合回归直线时,可以忽略力,值低于0.43或高于0.9的数据(即变换值L。低于一1.75或高于1.75),除非实验感兴趣的就在该区域,见6.5。另外,注意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