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18242-2008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GB 18242-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8242-2008

中文名称: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9-18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313734

相关标签: 弹性体 改性沥青 防水 卷材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物的防护>>91.120.30防水

中标分类号:建材>>建材产品>>Q17屋面、铺面防水与防潮材料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 18242-2000

采标情况:NEQ EN 13707:2004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6.0 元

计划单号:20070353-Q-609

出版日期:2009-09-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0-10-27

起草人:朱志远、杨斌、朱冬青、段文峰、詹福民等

起草单位:中国化学建筑材料公司苏州防水材料研究设计所、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等

归口单位: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95)

提出单位: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代替GB 18242-2000《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本标准规定了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分类和标记、原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与运输。本标准适用于以聚酯毡、玻纤毡、玻纤增强聚酯毡为胎基,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热塑性弹体作石油沥青改性剂,两面覆以隔离材料所制成的防水卷材。本标准与GB 18242-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胎基中增列了玻纤增强聚酯毡;———增列了5mm厚度的产品,删除了2mm厚度的产品;———修改了产品的用途提示;———用单位面积质量代替卷重;———增列了原材料要求(本版的第4章);———材料性能增加了次高峰拉力、第二峰时延伸率、浸水后质量增加、热老化、渗油性、接缝剥离强度、钉杆撕裂强度、矿物粒料粘附性、卷材下表面沥青涂盖层厚度;———调整了拉力,删除了撕裂强度;———对试验方法进行了修订,按GB/T 328-2007进行试验;———出厂检验项目进行了修订,型式检验周期进行了修改。 GB 18242-2008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GB18242-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91.12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2422008
代替GB18242-2000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Styrene butadiene styrene(SBS)modified bituminous sheet materials2008-09-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9-01实施
本标准5.3.8.1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GB18242—2008
本标准与EN13707一2004《柔性防水卷材——屋面防水用增强沥青卷材——定义和要求》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18242—2000《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本标准与GB18242—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胎基中增列了玻纤增强聚酯毡(2000版的3.1.1:本版的3.1.1)增列了5mm厚度的产品,删除了2mm厚度的产品(2000版的3.2.2;本版的3.2);—修改了产品的用途提示(2000版的3.4,本版的3.4):用单位面积质量代替卷重(2000版的4.1,本版的4.1):—增列了原材料要求(本版的第4章);一材料性能增加了次高峰拉力、第二峰时延伸率、浸水后质量增加、热老化、渗油性、接缝剥离强度,钉杆撕裂强度、矿物粒料粘附性、卷材下表面沥青涂盖层厚度(2000版的表3,本版的表2):一调整了拉力,删除了撕裂强度(2000版的表3,本版的表2):一对试验方法进行了修订,按GB/T328--2007进行试验(2000版的第5章,本版的第6章);一出厂检验项目进行了修订、型式检验周期进行了修改(2000版的6.1.本版的7.1)。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5)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中国化学建筑材料公司苏州防水材料研究设计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卧牛山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盘锦禹王防水建材集团有限公司、颐中(青岛)化学建材有限公司、威达(江苏)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索普瑞玛(上海)建材贸易有限公司、保定市北方防水工程公司、温州长城防水材料厂、东营大明防水有限责任公司、大连细扬防水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杰斯曼(上海)无纺布有限公司、吴江市月星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常熟市三恒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台安工程实业有限公司、扬州志高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广东科顺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建筑防水材料(集团)公司、潍坊市宏源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潍坊市宇虹防水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潍坊市晨鸿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盘锦大禹防水建材有限公司、苏州力星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湖北永阳防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德生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科德宝宝利得(上海)贸易有限公司、陕西昌炎置业有限公司、宁波市州劲松防水材料厂、新乡日月防水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志远、杨斌、朱冬青、段文峰、詹福民、李国干、陈孟斌、朱晓华,李伶、刘焕弟、樊细杨、郑家玉。
本标准委托中国化学建筑材料公司苏州防水材料研究设计所负责解释。本标准2000年首次发布。
1范围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GB18242—2008
本标准规定了弹性体改性沥背防水卷材(简称SBS防水卷材)的分类和标记、原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与运输。本标准适用于以聚酯毡、玻纤毡、玻纤增强聚酯毡为胎基,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热塑性弹性体作石油沥青改性剂,两面覆以隔离材料所制成的防水卷材。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28.2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2部分:沥青防水卷材外观GB/T328.4
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部分:青防水卷材厚度、单位面积质量GB/T328.6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6部分:沥青防水卷材长度、宽度、平直度
GB/T328.8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8部分:沥青防水卷材拉伸性能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0部分: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不透水性GB/T 328.10
GB/T328.11
GB/T328.11
GB/T328.17
GB/T328.18
GB/T328.20
GB/T328.26
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1部分:沥青防水卷材耐热性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4部分:沥青防水卷材低温柔性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7部分:沥青防水卷材矿物料粘附性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8部分:沥青防水卷材撕裂性能(钉杆法)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20部分:沥青防水卷材接缝剥离强度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26部分:沥青防水卷材可溶物含量(浸涂材料含量)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
GB/T18244
GB/T18840沥青防水卷材用胎基
JC/T905弹性体改性沥青
3分类和标记
3.1类型
3.1.1按胎基分为聚酯毡(PY)、玻纤毡(G)、玻纤增强聚酯毡(PYG)。3.1.2按上表面隔离材料分为聚乙烯膜(PE)、细砂(S)、矿物粒料(M)。下表面隔离材料为细砂(S)、聚乙烯膜(PE)。
注:细砂为粒径不超过0.60mm的矿物颗粒。3.1.3按材料性能分为I型和Ⅱ型。3.2规格
卷材公称宽度为1000mm。
聚酯毡卷材公称厚度为3mm,4mm、5mm。玻纤毡卷材公称厚度为3mm.4mm。玻纤增强聚酯毡卷材公称厚度为5mm。每卷卷材公称面积为7.5m210m15m。1
GB18242—2008
3.3标记
产品按名称、型号、胎基、上表面材料、下表面材料、厚度、面积和本标准编号顺序标记。示例:10m面积、3mm厚上表面为矿物粒料、下表面为聚乙烯膜案醋毡1型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标记为SBSIPYMPE310GB-18242—2008
3.4用途
3.4.1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屋面和地下防水工程。3.4.2玻纤增强聚酯毡卷材可用于机械固定单层防水,但需通过抗风荷载试验。3.4.3.玻纤毡卷材适用于多层防水中的底层防水。3.4.4外露使用采用上表面隔离材料为不透明的矿物粒料的防水卷材。3.4.5
地下工程防水采用表面隔离材料为细砂的防水卷材。4原材料
4.1改性沥青
改性沥青宜符合JC/T905的规定。4.2胎基
4.2.1胎基仅采用聚酯毡、玻纤毡、玻纤增强聚酯毡。4.2.2采用聚酯毡与玻纤毡作胎基应符合GB/T18810的规定。玻纤增强骤酯毡的规格与性能应满足按本标准生产防水卷材的要求。4.3表面隔离材料
表面隔离材料不得采用聚酯膜(PET)和耐高温聚乙烯膜。5要求
5.1单位面积质量、面积及厚度
单位面积质量、面积及厚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单位面积质、面积及厚度
规格(公称厚度)/
上表面材料
下表面材料
面积/
(m/卷)
公称面积
单位面积质量/(kg/m)
厚度/
5.2外观
平均值
最小单值
PE、S
10、15
5.2.1成卷卷材应卷紧卷齐,端面里进外出不得超过10mm。S
PE、S
PE、S
5.2.2成卷卷材在(4~50)℃任一产品温度下展开,在距卷芯1000mm长度外不应有10mm以上的裂纹或粘结。
5.2.3胎基应浸透,不应有未被浸溃处。5.2.4卷材表面应平整,不允许有孔洞、缺边和裂口、疙瘩,矿物粒料粒度应均匀一致并紧密地粘附于卷材表面。
5.2.5每卷卷材接头处不应超过一个,较短的一段长度不应少于1000mm,接头应剪切整齐,并加长2
150mm。
5.3材料性能
材料性能应符合表2要求。
可溶物含量/(g/m)
耐热性
低温柔性/℃
不透水性30mim
斌验现象
试验现象
最大蜂拉力/(N/50mm)≥
延伸率
次高蜂拉力/(N/50mm)≥
试验现象
最大峰时延伸率/%
第二蜂时延伸率/%
浸水后质量增加/%
拉力保持率/%
延伸率保持率/%
低温柔性/℃
尺寸变化率/%
质量损失/%
渗油性
接缝剃离强度/(N/mm)
钉杆撕裂强度/N
矿物粒料粘附性/g
卷材下表面沥青涂盖层厚度\/mm外观
人工气
候加速
拉力保持率/%
低温柔性/℃
仪适用于单层机核周定施工方式卷材。b仪适用于矿物粒料表面的卷材。c仅适用于热熔施工的卷材。
表2材料性能
胎基不燃
无流滴、滴落
无裂缝
GB18242—2008
胎基不燃
拉律过程中,试件中部无沥南涂益层并裂或与胎基分离现象30
无裂缝
无滑动、流消、滴落
无裂续
GB18242—2008
6试验方法
6.1标准试验条件
标准试验条件(23土2)℃C。
6.2面积
按GB/T328.6测量长度和宽度,以其平均值相乘得到卷材的面积。6.3厚度
按GB/T328.4进行,对于细砂面防水卷材,去除测量处表面的砂粒再测量卷材厚度,对矿物粒料防水卷材,在卷材留边处,距边缘60mm处,去除砂粒后在长度1m范围内测量卷材的厚度。6.4单位面积质量
称量每卷卷材卷重,根据6.2得到的面积,计算单位面积质量(kg/m2)。6.5外观
按GB/T328.2进行
6.6试件制备
将取样卷材切除距外层卷头2500mm后,取1m长的卷材按GB/T328.4取样方法均匀分布载取试件,卷材性能试件的形状和数量按表3裁取。表3试件形状和数量
热老化
人工气候
加速老化
6.7可溶物含量
试验项目
可溶物含量
耐热性
低温柔性
不透水性
拉力及延伸率
浸水后质量增加
拉力及延伸率保持率
低温柔性
尺寸变化率及质量损失
渗油性
接缝利离强度
钉杆撕裂强度
矿物粒料粘附性
卷材下表面沥青涂盖层厚度
拉力保持率
低温柔性
按GB/T328.26进行。
试件形状(纵向×横向)/
100×100
125×100
150×25
150×150
(250-320)X50
(250~320)X50
(250~320)X50
150×25
(250~320)×50
50×50
400×200(搭接边处)
200×100免费标准bzxz.net
265×50
120×25
数量/
纵向3
纵向10
纵横向各5
纵向5
纵横向各5
纵向10
纵向5
纵向2
纵向5
纵向3
横向3
纵横向各5
纵向10
对于标称玻纤毡卷材的产品,可溶物含量试验结束后,取出胎基用火点燃,观察现象。6.8耐热性
按GB/T328.11—2007中A法进行,无流消、滴落。6.9低温柔性
GB18242—2008
按GB/T328.14进行,3mm厚度卷材弯曲直径30mm,4mm5mm厚度卷材弯曲直径50mm。6.10不透水性
按GB/T328.10一2007中方法B进行,采用7孔盘,上表面迎水。上表面为细砂、矿物粒料时,下表面迎水,下表面也为细砂时,试验前,将下表面的细砂沿密封圈一圈除去,然后涂一圈60号100号热沥青,涂平待冷却1h后检测不透水性。6.11拉力及延伸率
按GB/T328.8进行,夹具间距200mm。分别取纵向、横向各五个试件的平均值。试验过程中观察在试件中部是否出现沥青涂盖层与胎基分离或沥青涂盖层开裂现象。对于PYG胎基的卷材需要记录两个峰值的拉力和对应延伸率。6.12没水后质量增加
6.12.1仪器设备
6.12.1.1有盖子水槽。
6.12.1.2天平:精度0.1g。
6.12.1.3毛刷。
鼓风烘箱:控温精度土2℃。
6.12.1.5悬挂试件的装置。
6.12.2试件处理
对于测量质量增加的试件,用毛刷清除表面所有粘结不牢的砂粒,试件在(50土2)℃的烘箱中干燥24h士30min,然后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1h后称量试件质量(m).在干燥和放置过程中试件相互间不应接触。然后浸入(23士2)℃的水中7d±1h,试件应完全浸入水中。为了防止掉砂,每组试件最好分别放置。
6.12.3试验步骤
在浸水7d土1h后,取出试件及掉落的砂粒在(23±2)C,相对湿度(50土5)%的条件下放置5h士5min。试件干燥过程中垂直悬挂,相互间距至少20mm,然后称量试件及脱落的砂粒质量(ma)。6:12.4结果计算
质量增加按式(1)计算:
mz-m1×100
式中:
w-一试件处理后质量增加.%
m——试件处理前质量,单位为克(g);me
一试件处理后质量,单位为克(g)。试验结果取五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6.13热老化
6.13.1仪器设备
6.13.1.1天平:精度0.1g。
6.13.1.2烘箱:控温精度土2℃。6.13.1.3游标卡尺:精度土0.02mm。6.13.2试件处理
纵向拉力保持率及最大拉力时延伸率可以用尺寸变化率及质量损失测定后的试件试验,有争议时用新试件试验。
对于测量拉力保持率、伸率保持率、尺寸变化率和低温柔性的试件,平放在撒有滑石粉的玻璃板5
GB18242—2008
上,然后将试件水平放人已调节到(80土2)℃的烘箱中,在此温度下处理10d土1h。进行质量损失测定的试件按6.6裁取后,用毛刷清除表面所有粘结不牢的砂粒。试件在(50土2)℃的烘箱中干燥24h士30min,然后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1h后称量试件质量(mt)。测定尺寸变化率的试件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的长度(L)。试件在干燥和放置过程中相互间不应接触。质量损失试件放置在隔离纸上,其他试件平放在撤有滑石粉的玻璃板上,然后将试件水平放人已调节到(80土2)℃C的烘箱中,在此温度下处理10d土1h。6.13.3试验步骤
在加热处理10d士1h后,取出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h士5min。对于拉力保持率试件,立即按6.11进行拉伸试验。对于低温柔性试件,立即按6.9进行试验。对于尺寸变化率试件,立即在原来测量L,的位置测量试件长度(L)。对于质量损失试件,立即称量试件质量(nn2)。6.13.4结果计算
6.13.4.1拉力保持率及延伸率保持率拉力保持率按式(2)计算:
R,-TS'/TS×100
式中:
R--试件处理后拉力保持率,%;TS—-试件处理前拉力平均值.单位为牛顿每50毫米(N/50mm):TS—试件处理后拉力平均值单位为牛顿每50毫米(N/50mm)。拉力保持率用五个试件的平均值计算。延伸率保持率参照式(2)计算。对于PYG胎基产品.拉力保持率以最高峰值计算。对于PYG胎基产品.延伸率保持率以第二峰时延伸率计算。6.13.4.2低温柔性
记录试件表面有无裂缝。
6.13.4.3尺寸变化率
每个试件的尺寸变化率按式(3)计算:D
式中:
D—一试件处理后尺寸变化率,%L——试件处理前长度,单位为毫米(mm):Lz——试件处理后长度,单位为毫米(mm)。试验结果取五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6.13.4.4质量损失
质量损失按式(4)计算:
m-m×100
式中:
试件处理后质量损失,%,
-试件处理前质量,单位为克(g);(2)
-(3)
(4)
试件处理后质量,单位为克(g)。试验结果取五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6.14渗油性
6.14.1仪器设备
6.14.1.1烘箱:控温精度土2℃。6.14.1.2滤纸:中速定性滤纸。6.14.2试件制备
将用于试验的试件下表面PE膜或细砂除去,去除方法参考GB/T328.11。6.14.3试验步骤
GB18242—2008
将处理好的试件分别放在5层直径大于试件的滤纸上,滤纸下垫釉面砖,试件上面压1kg的重物然后将试件放人已调节到耐热性规定温度的烘箱中,水平放置5h士15min,然后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1h,检查渗油张数。
6.14.4结果计算
凡有污染痕迹的滤纸都算作渗出,以三个试件中最多的渗出张数作为试验结果。6.15接缝剥离强度
按GB/T328.20进行,在卷材纵向搭接边处用热熔方法进行搭接,取五个试件平均剥离强度的平均值。
6.16钉杆撕裂强度
按GB/T328.18进行.取纵向五个试件的平均值。6.17矿物粒料粘附性
按GB/T328.17-2007中B法进行取三个试件的平均值。6.18卷材下表面沥青涂盖层厚度按6.6裁取试件,按GB/T328.4测量试件的厚度,每块试件测量两点,在距中间各50mm处测量,取两点的平均值。然后用热刮刀铲去卷材下表面的涂盖层直至胎基,待其冷却到标准试验条件,再测量每个试件原来两点的厚度.取两点的平均值。每块试件前后两次厚度平均值的差值,即为该块试件的下表面沥青涂盖层厚度,取三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卷材下表面沥青涂盖层厚度。6.19人工气候加速老化
按GB/T18244进行,采用氙弧灯法,累计辐照能量1500MJ/m2(光照时间约720h)。老化后,检查试件外观;拉力保持率按6.11进行试验,夹具间距70.mm,按6.13.4.1计算;低温柔性按6.9进行试验。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按检验类型分为出厂检验、周期检验和型式检验。7.2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单位面积质量、面积、厚度、外观、可溶物含量、不透水性、耐热性、低温柔性、拉力、延伸率、渗油性、卷材下表面沥青涂盖层厚度。7.3周期检验
周期检验项目为热老化,每三月至少一次。7.4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第5章要求中所有规定,在下列情况下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产或产品定型鉴定时,b)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7
GB18242—2008
c)原材料、工艺等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产品停产三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e)
f)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7.5组批
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10000m2为一批,不足10000m亦可作为一批。7.6抽样
在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五卷进行单位面积质量、面积、厚度及外观检查。7.7判定规则
7.7.1单项判定
7.7.1.1单位面积质量、面积、厚度及外观抽取的五卷样品均符合5.1、5.2规定时,判为单位面积质量,面积、厚度及外观合格。若其中有一项不符合规定,允许从该批产品中再随机抽取五卷样品,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查。如全部达到标准规定时则判为合格;否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7.7.1.2材料性能
从单位面积质量、面积、厚度及外观合格的卷材中任取一卷进行材料性能试验。7.7.1.2.1可溶物含量、拉力、延伸率、吸水率、耐热性、接缝剃离强度、钉杆撕裂强度、矿物粒料粘附性、卷材下表面沥青涂盖层厚度以其算术平均值达到标准规定的指标判为该项合格。7.7.1.2.2不透水性以三个试件分别达到标准规定判为该项合格。7.7.1.2.3-低温柔性两面分别达到标准规定时判为该项合格。7.7.1.2.4渗油性以最大值符合标准规定判为该项合格。7.7.1.2.5热老化、人工气候加速老化各项结果达到表2规定时判为该项合格。7.7.1.2.6各项试验结果均符合表2规定.则判该批产品材料性能合格。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规定,允许在该批产品中再随机抽取五卷,从中任取一卷对不合格项进行单项复验。达到标准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材料性能合格。
7.7.2总判定
试验结果符合第5章规定的全部要求时,判该批产品合格。8标志、包装、购存及运输
8.1标志
卷材外包装上应包括:
生产厂名、地址:
商标,
一产品标记:
能否热熔施工;
一生产日期或批号:
一检验合格标识;
生产许可证号及其标志。
8.2包装
卷材可用纸包装、塑胶带包装、盒包装或塑料袋包装。纸包装时应以全柱面包装,柱面两端未包装长度总计不超过100mm。产品应在包装或产品说明书中注明贮存与运输注意事项。8
8.3贮存与运输
8.3.1购存
GB18242—2008
贮存与运输时,不同类型、规格的产品应分别存放,不应混杂。避免日晒雨淋,注意通风。贮存温度不应高于50℃,立放贮存只能单层,运输过程中立放不超过两层。8.3.2运输
运输时防止倾斜或横压,必要时加盖苦布。8.3.3览存期
在正常存、运输条件下,贮存期自生产日起为一年。GB18242-2008
中华人民共
国家标准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GB18242—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l.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剧厂印删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1字数19千字2008年12月第一版2008年12月第一次印刷书号:155066·1-34893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便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