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8165-2008 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
GB/T 8165-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8165-2008

中文名称: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9-11

实施日期:2009-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6102863

相关标签: 不锈钢 复合 钢板 钢带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钢铁产品>>77.140.50扁平钢和半成品

中标分类号:冶金>>钢铁产品>>H46钢板、钢带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17102-1997;GB/T 8165-1997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35006

页数:14页

标准价格:16.0 元

计划单号:20060570-T-605

出版日期:2008-12-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7-08-22

起草人:李国平、弓建忠、王晓虎、常太根、范述宁、董莉

起草单位: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对GB/T 8165-1997《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和GB/T 8165-1997《不锈复合钢冷轧薄钢板和钢带》进行合并修订。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爆炸法、爆炸轧制法和轧制法生产的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代号、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本标准适用于以不锈钢做复层、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做基层的复合钢板(带)。包括用于制造石油、化工、轻工、海水淡化、核工业的各类压力容器、贮罐等结构件的不锈钢复层厚度≥1mm的复合中厚板,以及用于轻工机械、食品、炊具、建筑、装饰、焊管、铁路客车、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行业的设备或用具制造需要的复层厚度≤0.8mm的单面、双面对称和非对称复合钢带及其剪切钢板。本标准代替GB/T 8165-1997、GB/T 17102-1997标准。与GB/T 8165-1997、GB/T 17102-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调整了复合板(带)的材质、类型;———修改了结合率的判定方法;———修改了性能检测方法。 GB/T 8165-2008 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 GB/T8165-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77.140.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165—2008
代替GB/T8165—1997、GB/T17102-1997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
Stainless steel clad plates,sheets and strips2008-09-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数码防伪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
国家标准
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
GB/T8165—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
880×1230
2008年12月第一版
印张1
字数25千字
2008年12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5006
如有印装差错
定价16.00元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GB/T8165—2008
本标准对GB/T8165—1997《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和GB/T17102—1997《不锈复合钢冷轧薄钢板和钢带》进行合并修订。
本标准代替GB/T8165—1997、GB/T17102—1997标准。与GB/T8165—1997、GB/T17102-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调整了复合板(带)的材质、类型;—修改了结合率的判定方法;
修改了性能检测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国平、弓建忠、王晓虎、常太根、范述宁、董莉。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8165—1987、GB/T8165—1997;-GB/T17102—1997。
1范围
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
GB/T8165—2008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爆炸法、爆炸轧制法和轧制法生产的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以下简称“复合板(带)\)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代号、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不锈钢做复层、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做基层的复合钢板(带)。包括用于制造石油、化工、轻工、海水淡化、核工业的各类压力容器、贮罐等结构件的不锈钢复层厚度≥1mm的复合中厚板,以及用于轻工机械、食品、炊具、建筑、装饰、焊管、铁路客车、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行业的设备或用具制造需要的复层厚度≤0.8mm的单面、双面对称和非对称复合钢带及其剪切钢板。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47钢板和钢带验收、包装、标识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708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709
GB/T710
GB/T711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713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
GB/T2975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2975—1998,eqvISO377:1997)
GB/T3274
GB/T3280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3531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钢板GB/T4156金属杯突试验方法
GB/T4237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4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GB/T4334
GB/T6396
复合钢板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方法JB/T10061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stainlesssteel cladplates,sheetsandstrips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
以碳素钢或低合金钢为基层,采用爆炸法或其他方法,在其一面或两面整体连续地包覆一定厚度不锈钢的复合材料。
复层claddingmetal
复合钢板中接触工作介质和大气的不锈钢。1
GB/T8165—2008
基层basemetal
复合钢板中主要承受结构强度的碳素钢或低合金钢。3.4
爆炸法explosionmethod
以爆炸方法实现复、基层间冶金焊合的复合方法。3.5
explodedrollingmethod
爆炸轧制法
以爆炸方法进行复、基层坏料的初始焊合,再进行轧制焊合的复合方法。3.6
轧制复合法
rolledcompo
undingmethod
不进行爆炸,只在轧制过程中实现复合的复合方法。3.7
复合界面
compound
ntactinterface
复合钢板复层和层之间的分界面。3.8
结合率
复合钢板复、
基层间呈冶金焊合状态的面积占总界面面积的百分率。S
修补焊接
patehe
welding
会未结合部分的复层,在基层上堆焊不锈钢,然后进行各种处理,使复合钢板复层保按一定要求除
持原有性能的作业
4分类和代号
4.1制造方法
的不锈钢复层可以在碳素钢、低合金钢基层的一面或双面进行复合。4.1.1复合钢板(带)
4.1.2复合钢板(带)可以来用爆炸法(代号B)、轧制法(代号R)或爆炸轧制法(优号BR)制造。4.2分类级别
按制造方法和用途,复合钢板(带)的分类级别及代号见表1。S
爆炸法
5订货内容
轧制法
爆炸轧制法
适用于不允许有未结合区存在的、加工时要求严格的结构件上适用于可允许有少量未结合区存在的结构件上适用于复层材料只作为抗腐蚀层来使用的一般结构件上按本标准订货的合同或订单应包括下列内容:2
标准编号;
产品名称;
牌号:复层牌号十基层牌号;
d)产品级别和代号;
尺寸及偏差;
f)重量;
交货状态;
用途;
特殊要求。
6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6.1尺寸
GB/T8165—2008
6.1.1复合中厚板总公称厚度不小于6.0mm。轧制复合带及其剪切钢板总公称厚度为0.8mm~6.0mm,见表2。供需双方协商也可供0.8mm~6.0mm的其他公称厚度规格或其他复层厚度规格。表2
复层厚度不小于
轧制复合
板(带)总
公称厚度
对称型AB面
非对称型
对称型
注:A面为钢板较厚复层面。
总厚度(复×2十基)
例:3.0(0.25×2+2.50)
表示法
非对称型
总厚度
单位为毫米
(A面复层十B面复层十基层)
例:1.5(0.20+0.13+1.17)
6.1.2复合中厚板公称宽度1450mm~4000mm,轧制复合带及其剪切钢板公称宽度为900mm~1200mm。也可根据需方需要,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6.1.3复合中厚板公称长度为4000mm~10000mm。也可根据需方需要,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轧制复合带可成卷交货,其剪切钢板公称长度为2000mm,或其他定尺。成卷交货的钢带内径应在合同中注明。
6.1.4单面复合中厚板的复层公称厚度1.0mm~18mm,通常为2mm~4mm。也可根据需方需要,3
GB/T8165—2008
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1.5单面复合中厚板的基层最小厚度为5mm,也可根据需方需要,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6.1.6单面或双面复合板(带)用于焊接时复层最小厚度为0.3mm,用于非焊接时复层最小厚度为0.06mm。
6.2尺寸允许偏差
6.2.1复合中厚板
6.2.1.1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复层厚度允许偏差
I级、Ⅱ级
不大于复层公称
的士9%,且不大于
不大于复层公称尺寸
的士10%,且不大于1mm
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要求
公称厚度
复合中厚板总厚度允许偏差
复合中厚板总
公称厚度/mm
>15~25
>25~30
$30~60
允许偏差/%
I级、Ⅱ级
下列宽度的宽度允许偏差
>1 450
按GB/T709
6.2.1.3长度允许偏差,按基层钢板标准相应的规定。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6.2.1.4不平度,每米不平度应符合表5要求。不允许有明显凹凸不平。4
单位为毫米
复合钢板总公称厚度
>15~25
6.2.2轧制复合带及其剪切的钢板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6.2.2.1
公称厚
1000~1450
复层厚度允许偏差
不大于复层公称
尺寸的±10%
下列宽度的允许不平度
GB/T8165—2008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厚度允许偏差
A级精度
6.2.2.2宽度和长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GB/T708的规定。成卷交货时钢卷头、尾厚度不正常的长度各不超过6000mm。6.2.2.3不平度
不平度应不大于10mm/m。
6.3重量
B级精度
复合板按理论重量交货或实际重量交货。按理论计重时,复合板重量为基层及复层各自相关标准中规定的理论重量之和。钢带按实际重量交货。技术要求
7.1复合板(带)复层和基层材料应符合表7的规定。根据需方要求也可选用表7以外的牌号。材料的组合由需方决定。复层和基层钢板均应是符合各自相应标准的合格钢板,应有质量证明书或其复印件。
GB/T8165—2008
复层材料
标准号
GB/T3280、GB/T4237
06Cr13
06Cr13Al
022Cr17Ti
06Cr19Ni10
06Cr18Ni11Ti
06Cr17Ni12Mo2
022Cr17Ni12Mo2
022Cr25Ni7Mo4N
022Cr22Ni5Mo3N
022Cr19Ni5Mo3Si2N
06Cr25Ni20
06Cr23Ni13
标准号
基层材料
GB/T3274、GB713、GB3531、GB/T710Q235-A、B、C
Q345-A、B、C
Q245R、Q345R、15CrMoR
09MnNiDR
注:根据需方要求也可选用表7以外的牌号,其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并有质量证明书。7.2界面结合率
7.2.1复合中厚板
7.2.1.1复层与基层间面积结合率应符合表8的规定。7.2.1.2复合钢板的结合率达不到表8规定时,允许对复合缺陷的复层进行熔焊修补,这种修补应满足以下要求。
7.2.1.2.1去掉缺陷部分的复层后,基层下挖0.2mm~0.5mm。7.2.1.2.2应由相应资质的焊工按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进行补焊,并做出补焊记录,补焊记录应提交需方。
7.2.1.2.3补焊必须经超声波探伤检查合格后再进行着色检查,补焊表面不应有裂纹、气孔。在合同中注明压力容器用的复合钢板,缺陷部位最多允许修补2次。表面必须打磨光洁,并保证钢板最小厚度。
7.2.2轧制复合带及其剪切钢板
7.2.2.1轧制复合带及其剪切钢板每面的复基层间的面积结合率各不小于99%(检测方法见附录A)。
轧制复合带及其剪切钢板不允许进行熔焊修补。表8
界面结合级别
别结合率/%
未结合状态
单个未结合区长度不大于50mm,面积不大于900mm2以下的未结合区不计
单个未结合区长度不大于50mm,面积不大于2000mm2单个未结合区长度不大于75mm,面积不大于4500mm2检测细则
见附录A
7.3力学性能
7.3.1复合中厚板
常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9的要求。别
界面抗剪强度
≥210
≥200
a屈服现象不明显时,按Rpo
上屈服强度
Ren/MPa
不小于基层对
应厚度钢板标
b复合钢板和钢带的届服不限值亦可按式(1)计算:R
式中:Rpl
抗拉强度
不小于基层对应
厚度钢板标准下
限值,且不大于上
限值35MPas
Rp+tRa
复层钢板的屈服点下限值,单位为兆帕(MPa);基层钢板的屈服点下限值,单位为兆帕(MPa);复层钢板的厚度,单位为毫米(mm);薄层钢板的厚度,单位为旁米(mm)。C复合钢板和钢带的抗拉强度下限值亦可按式(2)计算:R
式中:Rml
t,Rml+tR
复层钢板的抗拉强度下限值,单位为兆帕(MPa);Rm2
基层钢板的抗拉强度下限值,单位为兆帕(MPa));层钢板的厚度,单位为毫米(mm);基层钢板的厚度,单位为毫米(mm)断后伸长率
不小于基层对应
厚度钢板标准值d
GB/T8165—2008
冲击吸收能量
应符合基层对应
厚度钢板的规定”
(1)Www.bzxZ.net
·(2)
d当复层伸长率标准值小于基层标准值、复合钢板伸长率小于基层、但又不小于复层标维值时,允许剖去复层仅对基层进行拉伸试验,其伸长率应不小于基层标准值。e复合钢板复层不做冲
7.3.2轧制复合带及其剪切钢板
应符合基层材料相应标准的规定。当基层选用深冲钢时,其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0的规定。复层为06Cr13钢时,其力学性能按复层为铁素体不锈钢的规定。表10
基层钢号
上届服强度
Ren/MPa
《350
a届服现象不明显时,按Rpo.2。7.4工艺性能
7.4.1冷弯性能
抗拉强度
Rm/MPa
345~490
断后伸长率A/%
复层为奥氏体不锈钢
7.4.1.1复合中厚板弯曲试验条件及结果应符合表11的规定。复层为铁素体不锈钢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