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4476.1-2008 金属船体制图 第1部分:一般规定
GB/T 4476.1-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476.1-2008

中文名称:金属船体制图 第1部分:一般规定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10-20

实施日期:2009-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324195

相关标签: 金属 船体 制图 规定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造船和海上建筑物>>47.020船舶和海上建筑物综合

中标分类号:船舶>>船舶综合>>U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4476.1-1984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页

标准价格:16.0 元

计划单号:20061338-T-522

出版日期:2009-04-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4-06-18

起草人:苗宏仁、赵华、高学峰

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船舶基础分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标准简介

GB/T 4476《金属船体制图》分为四个部分,本部分为GB/T 4776的第1部分。本部分代替GB/T 4476.1-1984《金属船体制图 一般规定》。GB/T 4476的本部分规定了金属船体制图中所涉及到的术 语、图纸幅面、图样比例、书写方法、图线型式等内容。本部分适用于民船和军用辅助船舶金属船体的制图。本部分与GB/T 4476.1-1984相比,主要有下列变化:——修改了“船体中线”、“中线面”、“设计水线”等术语的相关定义;——第4章中修改了4.3,增加了4.4;——第5章中修改了5.1.1、5.2.2,增加了5.1.2;——修改了第6章; GB/T 4476.1-2008 金属船体制图 第1部分:一般规定 GB/T4476.1-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47.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476.1—2008
代替GB/T4476.1—1984
金属船体制图
第1部分:一般规定 
Drawing for metal hull of shipsPart1:General provisions2008-10-2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4-01实施
GB/T4476《金属船体制图》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一般规定;
第2部分:图形符号;
—第3部分:图样画法及编号;
第4部分:尺寸标注。
本部分为GB/T4476的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4476.1—1984《金属船体制图一般规定》。
本部分与GB/T4476.1一1984相比,主要有下列变化:修改了“船体中线”、“中线面”、“设计水线”等术语的相关定义;第4章中修改了4.3,增加了4.4;第5章中修改了5.1.1、5.2.2,增加了5.1.2;修改了第6章;
第7章中增加了7.2;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线型的应用示例”。本部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船舶基础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苗宏仁、赵华、高学峰。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4476.1—1984。
GB/T4476.1—2008
1范围
金属船体制图
日第1部分:一般规定
GB/T4476.1—2008
GB/T4476的本部分规定了金属船体制图中所涉及到的术语、图纸幅面、图样比例、书写方法、图线型式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民船和军用辅助船舶金属船体的制图。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447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3101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3102(所有部分)量和单位
GB/T13361技术制图通用术语
GB/T16948技术产品文件词汇投影法术语(eqvISO10209-2:1993)CB/T3243.3船舶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管理第3部分:基本格式3术语和定义
GB/T13361和GB/T1694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principalcoordinateplanes
主坐标平面
固定于船舶上,三个直角坐标轴组成的坐标平面,即基平面、中线面和中站面。3.2
基平面baseplane
通过龙骨线与中站线交点的水平面。3.3
middle-lineplane
中线面
将船体左右对称划分,并垂直于基平面的纵向平面。3.4
midstationplane
中站面
中站处,垂直于基平面和中线面的横向平面。3.5
moldedbaseline
基平面与纵向平面或横向平面的交线,系垂直量度的基准线。一般用符号“BL”表示。3.6
船体中线
centerline
中线面与水平面或横向平面的交线。一般用符号“CL”或4表示。3.7
船体型表面moldedhull surface船体外形的设计表面,即不包括外板在内的船体骨架外缘的表面。1
GB/T4476.1—2008
moldedline
剖切平面与船体型表面(包括其延伸部分)的交线3.9
外轮廓线
profile
中线面与船体型表面的交线。
龙骨线
keelline
船体型表面的底部与中线面的交线3.11
offset
确定船体型表面上各点空间位置的坐标值。3.12
forwardperpendicular
根据不同船型和要求,通过下列固定点之一所作的横向平面与中线面的交线,一般用“FP”表示。a)
设计水线前端点;
设计水线与柱前缘的交点
afterperpendicular
根据不同船型和要求,通过下列固定点之一所作的横向平面与中线面的交线,一般用“AP”表示。设计水线后端点;
设计水线与舵柱后缘的交点;
设计水线与舵杆中心线的交点。c)
station
沿基线将设计水线长或垂线间长所划分的各点位置3.15
midstation
位于设计水线长或垂线间长中点处的站。3.16
stationordinates
型线图上,通过各站并垂直于基线及船体中线的直线。3.17
waterline
平行于基平面的水平面与船体型表面的交线,一般用“WL”表示。3.18
designedwaterline
设计水线
设计吃水时的水线。
纵剖线
buttock
平行于中线面的剖切平面与船体型表面的交线。3.20
横剖线
bodyline
平行于中站面的剖切平面与船体型表面的交线。2
斜剖线
diagonal
斜交于基平面和中线面,但垂直于中站面的剖切平面与船体型表面的交线。3.22
水线面
waterplane
由水线所形成的平面。
纵剖面
longitudinal section
以平行于中线面的平面剖切型表面所形成的剖面。3.24
中纵部面
longitudinalsectionincenterplane位于中线面处的纵剖面。
横部剖面
transverse sections
以平行于中站面的平面剖切裸船体或船体所形成的剖面。3.26
midshipsection
中横剖面Www.bzxZ.net
位于中站处的横剖面。
decksideline
甲板边线
GB/T4476.1—2008
甲板型表面的边缘线,对于甲板航边为圆弧形的船体,则指横梁上缘延伸线与肋骨外缘延伸线之交点的连线。
甲板中线
deckcenterline
甲板型表面与中线面的交线
sheerline
甲板边线在中纵剖面上的投影线3.30
弧sheer
甲板边线的纵向曲度,其值以各站处弧线与型深的高度差表示。3.31
sheeratforwardperpendicular
在垂线处的弧。
sheeratafterperpendicular
在垂线处的弧。
camber
甲板的横向拱度,其值以各肋位处甲板中线与甲板边线的高度差表示。一般系指最大横剖面处,以“f”表示。
梁拱线
cambercurve(line)
具有梁拱的甲板型表面与各肋位处横向垂直平面的交线,一般系指最大横部面处。3
GB/T4476.1—2008
理论线
assembledmolded line
用于决定船体构件安装位置的基准线。3.36
折角线
knuckle line
船体型表面或船体构件曲度突变呈折角时所形成的棱角线。3.37
转圆线
rounded line
圆弧切点的连线(展开壁板时在转圆处所作的分界线),一般用“RL”来表示。3.38
肋板边线
connecting line for floor end on top肋板的腹板型表面,其外缘线顶点的连线。4
图纸幅面尺寸
基本幅面
制图时,应优先采用表1所规定的基本幅面。表1基本幅面数值表
幅面代号
图纸面积/m2
幅面的延伸
841X1189
594×841
420×594
297×420
单位为毫米
210×297
必要时,可加长表1中基本幅面的尺寸,其加长量按所选基本幅面短边的整数倍沿短边增加,见图1。所有幅面的宽度不应超过A0幅面的宽度。单位为毫米
图纸幅面加长示意图
4.3图框格式
GB/T4476.1—2008
4.3.1图纸一般留有装订边,并用粗实线画出图框,图框格式见图2,图框尺寸见表1。加长幅面的图框尺寸按所选基本幅面大一号的图框尺寸来确定。返南图号
瓶面器
图2图框格式
4.4标题栏
形低面租
应在图纸的右下角标出标题栏,标题栏的格式和尺寸应符合CB/T3243.3的要求。4.5图纸面积
每张图样应于其边框外右下角处注明其所在图纸的面积。5图样比例
5.1比例的选用
5.1.1绘图比例
-般按照1:1的原值比例来绘制图样。需要按比例绘制时,应在表2规定的比例中选取合适的比例。
2绘图比例表
比例种类
原值比例
缩小比例
放大比例
5.1.2出图比例
采用的比例
1:250
2:1、2.5:1、5:1、10:1、50:1、100:1需要按比例出图时,应选用表2中相应的比例。5.2比例的标注
5.2.1比例的标注方式如1:50、2:1等。1:30
1:40
5.2.2图样的比例注在标题栏内。在同一图样中,若视图的比例不一致时,主要视图比例放在标题栏内,其他视图的比例注在视图名称的下方或右侧。A-A
示例1:
1:100
示例2:平面图1:100
书写方法
6.1文字的书写
6.1.1图样和技术文件中书写的汉字、数字、字母等都应做到:字体端正、笔划清楚、排列整齐、间隔均匀。5
GB/T4476.1—2008
6.1.2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并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公布推行的《汉字简化方案》中规定的简化字。
6.1.3字体的高度即号数,一般采用10mm、7mm、5mm、3.5mm、3mm、2.5mm、1.8mm七种,根据幅面、内容和书写位置等情况选用。6.1.4用作指数、脚注等的数字或字母,一般采用小一号字体。6.2计量单位的书写
6.2.1图样和技术文件中应使用符合GB/T3101、GB/T3102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符号应按照GB/T3102.11的规定。
6.2.2图样中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其计量单位的符号,如采用其他单位时,应注明。6.2.3在文字叙述中列出同一计量单位的一系列数值时,可仅在最末一个数字后面列出计量单位符号。
示例:5.0、7.5、10.0、12.5cm。6.3数值的写法
6.3.1表示非物理量的数,数字一至九用汉字“一”、“二”、“三”、.表示,大于九的数字一般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表示物理量的数值,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后面写上法定计量单位符号。示例:用五根5m长管子做试验后,再选15根管子做三次试验。6.3.2图样和技术文件中的数值一般采用阿拉伯数字,尽量避免使用分数,而宜采用小数。小于1的数字写成小数形式时,应在小数点前加零,见示例1。采用分数或百分数时,不应将数字与汉字混杂表示,见示例2、示例3。
示例1:0.001。
示例2:铁的百分含量(不能写作铁的%含量)。示例3:3/4或四分之三(不能写作4分之3)。6.3.3数值的有效位数应全部写出。标明量的数值,应能反应出所需的精确度6.3.4表格中的数值,上下行的小数点应对正。某些栏没有数值时应以短横线表示。6.4文字说明的编号
6.4.1船体制图中的技术文件按其内容可分为若干章、条进行叙述,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加下脚点制,下脚点为圆点,加在阿拉伯数字右下角,见示例。示例:
一级条
二级条
三级条
6.4.2用分行并列叙述简短内容时,可采用列项的形式,列项中每一项前加破折号或加上后带半圆括号的小写拉丁字母序号,见示例。示例1:
工艺要求:
加工精度;
焊接方法;
装配要求。
示例2:
工艺要求:
a)加工精度;
b)焊接方法;
装配要求。
图线名称、型式及应用
GB/T4476.1—2008
制图中所使用的各种图线的名称、型式及一般应用范围见表3,应用示例参见附录A。表3
图线名称
粗实线
细实线
粗虚线
轨道线
细虚线
粗点划线
细点划线
粗双点划线
细双点划线
图线型式
图线及应用表
般应用范围
板材、骨材剖面简化线;
设备、部件可见轮廊线(总布置图除外);名称线
可见轮廊线;
尺寸线与尺寸界线;
型线;
基线;
引出线与指引线;
接缝线;
剖面线;
规格线
不可见板材简化线(不包括规定采用轨道线表示的情况)
主船体结构图内不可见水密板材简化线(肋骨型线图、分段划分图等除外)
不可见轮廓线;
不可见次要构件(肋骨、横梁、纵骨、扶强材等)的简化线
可见主要构件(强肋骨、航侧纵桁、强横梁、甲板纵桁、舱壁桁材等)的简化线:
钢索、绳索、链索等的简化线
中心线;
可见次要构件(肋骨、横梁、纵骨、扶强材等)的简化线;
开口对角线;
转圆线;
液舱范围线;
折角线
不可见主要构件(强肋骨、航侧纵桁、强横梁、甲板纵桁、舱壁桁材等)的简化线
非本图构件可见轮廓线;
假想构件可见轮廊线;
肋板边线;
工艺开口线
GB/T4476.1—2008
图线名称
波浪线
折断线
斜栅线
图线宽度
图线型式
表3(续)
构件断裂边界线
般应用范围
分段界线(分段划分图除外)
对于表3中序号为1、3、6、8的粗线线型的宽度,一般根据图样性质及图纸幅面的情况分为0.35、0.5、0.7、1、1.4mm五种形式,但同一图样上的粗线尽量使用同一种线宽7.2.2
轨道线视为粗线,其中空部分的两侧为细实线其余序号为2、4、5、7、9、10线型的宽度不应大于粗线宽度的1/3。7.2.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线型的应用示例
GB/T4476.1—2008
表A.1给出了表3中各种线型的应用示例。表A.1中的图形采用第一角画法,线型的应用同样适用于按第三角画法绘制的图形。表A.1线型的应用示例
图线名称
粗实线
细实线
粗虚线
轨道线
应用示例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