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0801.3-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0801.3-2006
中文名称: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3部分:设计和计算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6-12-30
实施日期:2007-06-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938857
相关标签:
压力
管道
规范
工业
设计
计算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流体系统和通用件>>23.040管道部件和管道
中标分类号:机械>>通用机械与设备>>J74压力容器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非等效ISO 15649-2001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66页
标准价格:44.0 元
计划单号:20032438-T-469
出版日期:2007-06-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6-12-30
起草人:秦叔经、蔡暖妹、丁伯民、应道宴、夏德楷、高继轩、修长征
起草单位:全国化工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华北理工大学、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等
归口单位: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62)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本标准规定了压力管道的设计与计算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包括设计条件、设计准则、管道组成件及其压力设计和管道应力分析等方面的规定。 GB/T 20801.3-2006 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3部分:设计和计算 GB/T20801.3-200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标准分享站
anystandards.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压力管道规范
GB/T20801.3-2006
工业管道
第3部分:设计和计算
Pressurepiping codemIndustrial piping--Part 3:Design and calculation2006-12—30发布
2007—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本标准对应于IS015649:2001《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管道》,与IS015649:2001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GB/T20801《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材料;
一第3部分:设计和计算;
第4部分:制作与安装;
—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
一第6部分:安全防护。
本部分为GB/T20801的第3部分。本部分的附录C、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附录D、附录E、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压力管道分技术委员会(SAC/TC262/SC3)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全国化工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部、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秦叔经、蔡暖、丁伯民、应道宴、夏德楷、高继轩、修长征、汪镇安、叶文邦、寿比南、王为国、黄正林、周家祥、唐永进、张宝江、于浦义、刘金山。1
标准分享站
anystandards.com
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3部分:设计和计算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GB/T20801.1范围内压力管道的设计与计算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包括设计条件、设计准则、管道组成件及其压力设计和管道应力分析等方面的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080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150钢制压力容器
GB/T196-2003普通螺纹基本尺寸(ISO724:1993,MOD)GB/T197-2003普通螺纹公差(ISO965-I:1998,MOD)GB/T539-1995耐油石棉橡胶板
GB/T1031-1995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neqISO468:1982)GB/T1047一2005管道元件DN(公称尺寸)的定义和选用(ISO6708:1995,MOD)GB/T1048一2005管道元件PN(公称压力)的定义和选用ISO/CD7268:1996,MOD2不锈钢棒
GB/T1220—1992
GB/T3077-1999合金结构钢
GB/T3098.1-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idtISO898-1:1999)GB/T3098.6-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idtISO3506-1:1997)GB/T3287—2000可锻铸铁管路连接件(eqvISO49:1994)GB/T3420-1982灰口铸铁管件
GB/T3422—1982
连续铸铁管
GB/T3985—1995
5石棉橡胶板
GB/T5782—2000六角头螺栓(eqvISO4014:1999)GB/T6170-20001型六角螺母(eqvIS04032:1999)GB/T6175—20002型六角螺母(eqvISO4033:1999)GB/T7233-1987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GB/T7306.1-200055°密封管螺纹第1部分:圆柱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eqvISO7-l:1994)GB/T7306.2-200055°密封管螺纹第2部分:圆锥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eqvISO7-1:1994)GB/T9065一1988液压软管接头连接尺寸GB/T9711.1一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A级钢管(eqvISO3183-1:1996)
GB/T12220-1989通用阀门标志(idtISO5209:1977)2
标准分享站
anystandards.com
GB/T12221-2005
GB/T12224—2005
GB/T12232—2005
GB/T12233—2006
GB/T12234-1989
GB/T12235—1989
结构长度(ISO5752:1982,MOD)金属阀门
钢制阀门
一般要求
通用阀门法兰连接铁制闸阀
铁制截止阀与升降式止回阀
通用阀门车
法兰和对焊连接钢制闸阀
通用阀门
通用阀门法兰连接钢制截止阀和升降式止回阀GB/T122361989
通用阀门钢制旋启式止回阀
通用阀门法兰和对焊连接钢制球阀GB/T12237—1989
GB/T12238—1989
GB/T12239—1989
GB/T12240—1989
GB/T12241—2005
GB/T12243—2005
GB/T12246—2006
GB/T12459—2005
GB/T12716-2002
GB/T12777-1999
通用阀门法兰和对夹连接蝶阀
通用阀门隔膜阀
通用阀门铁制旋塞阀
安全阀一般要求(ISO4126一1:1991,MOD)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
先导式减压阀
钢制对焊无缝管件
60°圆锥管螺纹
金属波纹管膨胀节通用技术条件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ISO2531:1998,MOD)GB/T13295—2003
GB/T13401-2005钢板制对焊管件GB/T13402—1992大直径碳钢管法兰GB/T13403—1992
大直径碳钢管法兰用垫片
GB/T13927—1992
GB/T13932—1992
GB/T143831993
GB/T146261993
通用阀门压力试验(neqISO5208:1982)通用阀门铁制旋启式止回阀
锻钢制承插焊管件
锻钢制螺纹管件
GB/T15185—1994
铁制和铜制球阀
GB/T17116.1-1997
管道支吊架第1部分:技术规范
GB/T17116.2—1997
管道支吊架第2部分:管道连接部件管道支吊架第3部分:中间连接件和建筑结构连接件GB/T17116.3-1997
GB/T17185-1997
钢制法兰管件
GB/T17241-1998铸铁管法兰(neqISO7005:1988)GB/T17395一1998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neISO1127:1992)GB/T18615—2002
波纹金属软管用非合金钢和不锈钢接头(negIS010806:1994)GB/T19326—2003
钢制承插焊、螺纹和对焊支管座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1部分:总则GB/T20801.1-2006
标准分享站
anystandards.com
GB/T20801.2一200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2部分:材料GB/T20801.4一200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4部分:制作与安装GB/T20801.5一200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HG/T3651-1999钛制对焊无缝管件HG20553一1993化工配管用无缝及焊接钢管尺寸选用系列HG2059220604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HG20615~20625钢制管法兰(美洲体系)HG20605钢制管法兰焊接接头和坡口尺寸(欧洲体系)5钢制管法兰用非金属平垫片(欧洲体系)HG20606
HG20607钢制管法兰用聚四氟乙烯包覆垫片(欧洲体系)HG20608
HG20609
HG20610
HG20611
HG20612
HG20613
HG20626
钢制管法兰用柔性石墨复合垫片(欧洲体系)钢制管法兰用金属包覆垫片(欧洲体系)钢制管法兰用缠绕式垫片(欧洲体系)钢制管法兰用齿形组合垫(欧洲体系)钢制管法兰用金属环垫(欧洲体系)钢制管法兰用紧固件(欧洲体系)钢制管法兰焊接接头和坡口尺寸(美洲体系HG20627
钢制管法兰用非金属平垫片(美洲体系)HG20628
3钢制管法兰用四氟乙烯包覆垫片(美洲体系)HG20629
HG20630
HG20631
钢制管法兰用柔性石墨复合垫片(美洲体系)钢制管法兰用金属包覆垫片(美洲体系)钢制管法兰用缠绕式垫片(美洲体系)HG20632
2钢制管法兰用齿形组合垫(美洲体系)HG20633
钢制管法兰用金属环垫(美洲体系)4钢制管法兰用紧固件(美洲体系)HG20634
HG21547一1993管道用钢制插板、垫环、8字盲板JB/T2768~2778—1992PNI6.0~32.0MPa螺纹法兰,管件,紧固件,透镜垫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4732一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JB/T6439-1992阀门受压铸钢件磁粉探伤检验JB/T6440-1992阀门受压铸钢件射线照相检验JB/T6899一1993阀门的耐火试验阀门铸钢件液体渗透检查方法
JB/T6902-1993
JB/T7747-1995
JB/T7927-1999
针形截止阀
阀门铸钢件外观质量要求
标准分享站
anystandards.com免费标准bzxz.net
JB/T8527—1997金属密封蝶阀
JB/T8937—1999
对夹式止回阀
JB/T9092-1999
3术语和定义
阀门的检验与试验
除本部分规定的术语和定义外,GB/T20801其他部分规定的术语和定义也适用于本部分。3.1
管道系统pipingsystem
由同一设计条件确定且相互连接的管道。3.2
平衡管道系统balancedpipingsystem应变分布均匀,不存在过量应变的点,应力正比与总位移应变的管道系统。3.3
流体工况fluidservice
由流体性质、操作条件和其他因素构成的管道系统的设计条件之一。3.4
剧烈循环工况
severe cyclic conditions
发生以下情况之一的工况
a)管道系统中的管子、管道元件或接头中的位移应力范围S。[按式(37)计算|超过许用应力范围SA[按式(32)或式(33)计算)的0.8倍,同时当量循环次数N[按式(35)计算)超过7000;b)设计人员根据经验判定的其他具有相同效应的工况。3.5
支管连接管件branchconnectionfitting通过对焊连接、承插焊连接或螺纹连接,将支管连接于主管的整体补强管件,如支管座、半管接头等,3.6
Iratingvalue
额定值
标准规定的管道组成件压力值。3.7
管表号schedule number
管子壁厚系列的数值代号。
位移应变displacementstrain
在管道组成件中,由地震和风力等原因使得管道约束点发生位移所产生的应变以及因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应变统称为位移应变。
标准分享站
anystandards.com
位移应力displacementstress
管道组成件中由位移应变引起的应力。3.10
冷紧cold spring
安装阶段对管道施加的预变形,以补偿使用工况下管道可能发生的反向变形。4设计条件和设计准则
4.1设计条件
4.1.1设计压力
4.1.1.1一般规定
管道系统中每个管道组成件的设计压力,应不小于在操作中可能遇到的最苛刻的压力和温度组合工况的压力,但4.2.3规定的情况除外。最苛刻的压力和温度组合工况应计及压力源(如泵、压缩机)、压力脉动、不稳定流体的分解、静压头、控制装置和阀门的失效或操作失误、环境影响等可能产生的运行条件。4.1.1.2设计压力的确定原则
a)装有安全泄放装置的管道,其设计压力应不小于安全泄放装置的设定压力(或最大标定爆破压力),但GB/T20801.6一2006中4.1.6.1b)、4.1.e.2和4.1.6.3规定的情况除外;b)当管道与设备直接连接作为一个压力系统时,管道的设计压力应不小于设备的设计压力:c)未设置压力泄放装置或可能发生与压力泄放装置隔离、堵塞的管道,其设计压力应不小于可能因此而产生的最大压力;
d)离心泵出口管道的设计压力应不小于泵的关闭压力;e)输送制冷剂、液化烃类低沸点介质的管道,其设计压力应不小于阀门切断时或介质不流动时介质可能达到的最大饱和蒸汽压;
f)当管道被分隔件(包括夹套管、盲板等)分隔为几个单独的受压段时,该分隔件的设计压力应不小于在操作中两侧受压室可能遇到的最苛刻的压差和温度组合工况的压力;g)装有安全控制装置的真空管道,设计压力取最大匪差的1.25倍或0.1MPa中的较小值,并按外压条件进行设计;对于没有安全控制装置的真空管道,设计压力取0.1MPa。4.1.2设计温度
4.1.2.1一般规定
管道系统中每个管道组成件的设计温度应按操作中可能遇到的最苛刻的压力和温度组合工况的温度确定。同一管道中的不同管道组成件的设计温度可以不同。4.1.2.2设计温度的确定原则
a)介质温度小于65℃时,无隔热层管道的管道组成件的设计温度与介质温度相同.但应考虑阳光辐射或其他可能导致介质温度升高的因素;介质温度大于或等于65℃时,无隔热层管道的管道组成件的设计温度确定应符合以下规定1)对于阀门、管子、翻边端部和焊接管件,取介质温度的95%;2)对于松套法兰以外的法兰,取介质温度的90%;6
标准分享站
anystandards.com
3)对于松套法兰,取介质温度的85%4)对于螺栓,取介质温度的80%;5)也可以取实测的平均壁温或根据传热计算得到的平均壁温。b):外部隔热管道的设计温度一般取介质温度,但也可以取实测的平均壁温或根据传热计算得到的平均壁温,采用伴管或夹套结构的管道应考虑加热或冷却对设计温度的影响。c)内部隔热管道的管道组成件,设计温度应按传热计尊或试验确定。4.1.2.3最低工作温度和最高工作温度管道设计时还应考虑最低工作温度及最高工作温度对材料选用和7.3.3柔性分析的影响。4.1.3荷载条件
管道设计应考虑以下荷载:
a)内压、外压或最大压差(设计压力应与对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荷载条件)。b)重力荷载:
1)管道组成件、隔热材料以及由管道支承的其他重力荷载;2)流体重量(包括液压试验)以及寒冷地区的冰、雪重量。c)动力荷载:
1)风荷载;
2)地震荷载;
3)流体流动导致的冲击、压力波动和闪等;4)由机械、风或流体流动引起的振动;5)流体排放反力。
d)温差荷载:
1)温度变化时因管道约束产生的荷载;2)因温度剧变或分布不均匀产生的温差应力,如厚壁管或流体分层流动可能导致的温差应力:3)温度变化时因膨胀系数不同所产生的荷载,如双金属管、夹套管、非金属衬里管等。e)端点位移引起的荷载:
管道支吊架或管道连接设备发生位移时引起的荷载。4.1.4厚度附加置
a)管道设计应有足够的腐蚀裕量,腐蚀裕量应根据预期的使用寿命和介质对材料的腐蚀速率确定,还应考虑冲蚀和局部腐蚀等因素。b)确定管道组成件最小厚度时,应包括腐蚀、冲蚀、螺纹深度或沟槽深度所需的裕量。为防止因支承、结冰、回填、运输和装卸等引起的超载应力和变形,从而可能产生的损坏、跨塌或失稳等现象,应考虑增加管壁厚度。
4.1.5环境影响
a)对于被隔断管道中的流体,应考虑因受环境加热产生膨胀所导致的压力升高或因流体自然冷却所导致的压力下降甚至真空;
标准分享站
anystandards.com
b)当环境温度小于0℃时,应考虑因表面冷凝、冰冻而引起的阀门、泄压装置或排放管道故障以及低温对柔性分析和材料选用等的影响。4.1.6埋地管道
4.1.6.1设计要求
埋地管道的设计应考虑下列主要因素:a)埋地管道的走向、敷设,埋地管道与连接系统的相互影响:b)材料、施工规范和质量控制;c)运行程序和控制;
d)防腐蚀;
e)外部影响的减轻及管道的防护。4.1.6.2设计条件
除4.1.1~4.1.5外,埋地管道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a)设计计算时,可将管道与周围土壤整体考虑:b)埋地管道(包括受压和非受压系统)的设计荷载还应包括管道上方土壤(或回填土)荷载和预期交通荷载等其他荷载;
c)在平整砂土层上铺设的埋地管道,其设计荷载可不包括因管道自重产生的轴向应力:d)对于直接埋地的弯头和大直径支管(包括三通),管道应力分析时可将其简化为轴向完全受约束的端点;
e)当管道的敷设环境温度与工作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35℃时,应进行应力分析,且相邻约束端点的间距不得小于5倍的公称直径;f)抗震计算时,可将管道与土壤之间视为刚性连接;g)静态分析时,应将埋地段与土壤之间视为无相对位移,非埋地段应保证足够的柔性以减少界面处的局部荷载,同时应考虑埋地段可能的下沉位移对界面处管道的影响。4.2设计准则
4.2.1管道组成件的压力一温度设计准则管道组成件的压力一温度设计应采用4.2.1.1~4.2.1.4规定的方法之一。4.2.1.1压力一温度额定值方法
a)除GB/T20801另有规定外,表14中已规定压力一温度额定值的管道组成件,其设计温度下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按相关标准规定的压力一温度额定值。b)如设计温度大于表14中相关标准给出的温度额定值,但不大于GB/T20801.2一2006规定的材料使用温度上限者,设计者可根据相关温度下的材料许用应力折算。c)对于表14中仅标明公称压力的管道组成件,设计温度下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可根据设计温度和常温下的材料许用应力折算。
4.2.1.2压力设计方法
a)直管、斜接弯头、弯管、盲板、非标法兰和对焊管件等管道组成件应按第6章设计;8
标准分享站
anystandards.com
b)对于按壁厚系列规定的承插焊管件和螺纹管件,其设计温度下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应不大于具有相同壁厚系列和相同许用应力的无缝直管按有效厚度确定的最大充许工作压力c)支管连接管件的压力设计应符合6.7的规定。4.2.1.3验证性压力试验方法
a)对于表14中的对焊管件,如未按4.2.1.2a)进行压力设计,可进行验证性压力试验并在验证性压力试验的覆盖范围内按4.2.1.2b)确定其设计温度下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b)其他管道组成件也可根据验证性压力试验确定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4.2.1.4其他方法
除4.2.1.1~4.2.1.3规定的方法外,管道组成件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也可以采用对比经验分析、应力分析或实验应力分析方法确定。4.2.2管道的压力一温度设计准则a)除4.2.3的规定外,管道的设计压力应不大于该管道系统中所有管道组成件按4.2.1确定的设计温度下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最小值。b)不同流体工况的管道连接时,分隔阀门的额定值应按苛刻工况确定,4.2.3压力和温度的充许变动范围GCI级管道压力和温度不得超出设计范围。对同时满足4.2.3.14.2.3.8要求的GC2和GC3级管道,其压力和温度允许的变动应符合4.2.3.9的规定。4.2.3.1管道系统中没有铸铁或其他脆性金属材料的管道组成件。4.2.3.2由压力产生的管道名义应力应不超过材料在相应温度下的服强度。4.2.3.3轴向总应力应符合7.3.2的规定。4.2.3.4管道系统预期寿命内,超过设计条件的压力和温度变化的总次数应不大于1000次。4.2.3.5持续和周期性变动不得改变管道系统中所有管道组成件的操作安全性能。4.2.3.6压力变动的上限值不得大于管道系统的试验压力。4.2.3.7温度变动的下限值不得小于GB/T20801.2一2006规定的材料最低使用温度。4.2.3.8鉴于压力变动超过阀门额定值可能导致阀座的密封失效或操作困难,阀门闭合元件的压力差不宜超过阀门制造商规定的最大额定压力差。4.2.3.9压力超过相应温度下的压力额定值或由压力产生的管道名义应力超过材料许用应力值的幅度和频率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a)变动幅度不大于33%,每次变动时间不超过10h,且每年累计变动时间不超过100h;b)变动幅度不大于20%,每次变动时间不超过50h,且每年累计变动时间不超过500h。4.2.3.10对于压力泄放等的自限波动情形,压力变动的幅度和频率应符合4.2.3.9b)的规定。4.2.4许用应力
4.2.4.1金属材料许用应力和螺栓材料许用应力应符合GB/T20801.2一2006表A.1和表A.2的规定。注:表中许用应力值未包括材料的纵向焊接接头系数?,和铸件质量系数?c4.2.4.2GB/T20801.2一2006表A.1和表A.2以外的金属材料和螺栓材料应按表1和表2规定的准则确定各自的许用应力。
标准分享站
anystandards.com
拉伸许用应力按4.2.4.1和4.2.4.2取值,4. 2.4. 3
4.2.4.4压缩许用应力应符合结构稳定性的要求,且不大于拉伸许用应力。4.2.4.5剪切许用应力取拉伸许用应力的80%,接触许用应力取拉伸许用应力160%。4.2.5纵向焊接接头系数@
管子和对焊管件的纵向焊接接头系数@应按表3规定的准则确定。表1
灰铸铁
球型铸铁
可锻铸铁
碳钢、合金钢、铁索体
不锈钢、延伸率小于
35%的奥氏体不锈钢
双相不锈钢、钛和钛合
金、铝和铝合金
延伸率大于等于35%
的奥氏体不锈钢和镍
基合金
抗拉强度下限值
o%/MPa
金属材料许用应力准则
许用应力应不大于下列各值中的最小值服强度下限值
o,/MPa
设计温度下
屈眼强度
对于法兰或其他有微量永久变形就引起泄漏或故障的场合不能采用。A级碳素结构钢的许用应力取表中最小值再乘以0.92表2
非热处理或应变强化
的螺栓材料
热处理或应变强化的
螺栓材料*
抗拉强度下限值
螺栓材料许用应力准则
持久强度平均值
或持久强度最低值
或rn/MPe
许用应力应不大于下列各值中的最小值涵服强度下限值
设计温度下
屈服强度
持久强度平均值
或持久强度最低值
%或n/MPa
端变极限平均值
蠕变极限平均值
对于热处理或应变强化处理的螺栓材料,许用应力取表中最小值。若该许用应力小于材料退火状态下的许用应力,应取非热处理或应变强化(即退火状态)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10
标准分享站
anystandards.com
焊接型式
连续炉焊
电阻焊(ERW)
焊接型式
电熔焊(EFW)
a)单面对接焊
(带或不带填充金属)
b)双面对接焊
(带或不带填充金属)
GB/T9711.1埋弧焊、气体
保护金属弧焊或两者结合
纵向焊接接头系数?
焊缝类型
按材料标准规定
直缝或螺旋缝
表3 (续)
焊缝类型
直缝或螺旋缝
直缝或螺旋缝(除序号4
直缝(一条或二条)或螺
不得通过附加无损检测来提高纵向焊接接头系数。表4
按材料标准规定
按材料标准或本部分规定
不作RT
局部(10%)RT
100%RT
按材料标准或本部分规定
不作RT
局部((10%)RT
100%RT
按GB/T9711.1规定
铸件质量系数及附加无损检测要求附加无损检测要求
铸件表面加工至Ra5.3,提高目视检查的清账度,并满足JB/T7927—1999中B级的要求
铸件表面按JB/T6902—1993(PT)中的4级或JB/T6439(MT)进行着色渗透检测或磁粉检测
铸件按GB/T7233—1987(UT)或JB/T6440(RT)进行超声或射线照相检测,接GB/T7233—1987(UT)检测的缺陷的底波度射波高应不大于V5型对比试块所得的底波反射波高同序号1和序号2
同序号1和序号3
同序号2和序号3
4.2.6铸件质量系数@c
4.2.6.1铸铁件(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的铸件质量系数@c取1.0。0.60
铸件质量系数Φ。
4.2.6.2除铸铁外,GB/T20801.2—2006表A.1中金属静态铸件应按JB/T7927—1999进行外观检查,且不低于B级要求,铸件质量系数取0.8。4.2.6.3对需要进行附加无损检测的铸件可取表4中的铸件质量系数,但铸件质量系数@c的改变并不影响管道组成件的压力一温度额定值。11
标准分享站
anystandards.com
5管道组成件
5.1管道组成件的选用
5.1.1一般规定
应根据流体的性质、各种可能出现的操作工况以及外部环境的要求和经济合理性选用管道组成件。5.1.2管子和对焊管件
5.1.2.1选用GB/T20801.2一2006中表A.1和本部分的表14中的管子时,还应考虑设计条件和各种可能出现的操作工况。
5.1.2.2管子和对焊管件应符合GB/T20801.2一2006中6.3的规定。5.1.3弯管
5.1.3.1弯管的制作应符合GB/T20801.4一2006中6.3的规定。5.1.3.2弯管最小壁厚的确定应符合6.2的规定。5.1.4斜接弯头(虾米弯)
5.1.4.1斜接弯头的使用应符合以下规定:a)设计压力p≤2.0MPa,且设计温度低于材料的蠕变温度;b)斜接弯头的变方向角大于45°者,仅适用于GC3级管道;c)斜接弯头的变方向角大于22.5°者,不得用于GC1级管道和剧烈循环工况。5.1.4.2除满足5.1.4.1条的规定外,非标准斜接弯头可按6.3进行压力设计,其焊接和制作还应符合GB/T20801.4-2006的规定。
5.1.5短半径弯头
短半径弯头和短半径回弯头(R=1.0D)应符合GB/T12459一2005的规定,且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应不大于按4.2.1.3a)确定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80%。5.1.6翻边接头
5.1.6.1翻边接头的选用应符合表14所列相应标准的规定。5.1.6.2现场制作的焊制翻边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采用图1规定的焊制翻边接头的基本型式。但对于剧烈循环工况,则应采用图1d)、图1e)所示的圆角结构;
b)外径应符合HG20592、HG20615中对翻边接头的尺寸和公差的要求。与垫片配合的翻边接头的表面应按管法兰密封面的要求加工;c)厚度应不小于与其连接的管子的公称壁厚;d)材料的许用应力应不小于与其连接的管子在GB/T20801.2一2006表A.1中规定的许用应力;e)制作和检验应符合GB/T20801.4-2006和GB/T20801.5-2006的有关规定。1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