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T 1213-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S/T 1213-2008
中文名称: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粮食行业标准(L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4-22
实施日期:2008-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3930169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农业>>农业和林业>>65.020.01农业和林业综合
中标分类号:农业、林业>>粮食与饲料作物>>B20粮食、饲料作物综合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页
标准价格:16.0 元
出版日期:2008-05-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王双林、吴子丹、郭道林、兰盛斌
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储备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
归口单位: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国家粮食局
发布部门:国家粮食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二氧化碳气调储粮的术语和定义、原理、设施设备及材料、操作要求及评价。本标准适用于散装稻谷、玉米、小麦、大米,透气包装粮可参照执行。本标准不适用于小包装储粮。 LS/T 1213-2008 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规程 LS/T1213-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 65. 020. 01
备案号:23608—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行业标准
LS/T1213—2008
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trolled atmosphere storage of grainbypurging carbon dioxide
2008-04-22发布
国家粮食局
2008-05-01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LS/T1213—2008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储备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双林、吴子丹、郭道林、兰盛斌、涂杰、高影、靳祖训、杨浩然、唐柏飞、林风刚、高兴志、杨健、冯任、付鹏程、马洪林、梁安宇、陈顺明、马中萍、饶明泉、陶诚、张华昌、严晓平、丁朝明等。I
1范围
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规程
LS/T1213-2008
本标准规定了二氧化碳气调储粮的术语和定义、原理、设施设备及材料、操作要求及评价。本标准适用于散装稻谷、玉米、小麦、大米,透气包装粮可参照执行。本标准不适用于小包装储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50钢制压力容器
GB2894安全标志
GB/T6052工业液体二氧化碳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T8163
GB10621
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
GB/T12224
GB/T12237
GB/T12241
钢制阀门般要求
石油、石化及相关工业用的钢制球阀安全阀一般要求
减压阀一般要求
GB/T12244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GB/T20569
GB/T20570
GB/T20571
GB50235
HG20585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钢制低温压力容器技术规定
JB4726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JB/T6898
JB/T9072
LS/T1202
LS/T1203
LS/T1211
TSGR7001
3术语和定义
低温液体贮运设备使用安全规则固定式真空粉末绝热低温液体贮槽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
粮情测控系统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controlledatmospherestorageofgrainbypurgingcarbondioxide二氧化碳气调储粮
在气密性良好的粮仓内充人二氧化碳气体,改变粮堆内气体组成成分,以达到防治储粮害虫、抑制1
LS/T1213—2008
有害微生物、抑制粮食呼吸、延缓粮食品质下降目的的储粮技术。3.2
二氧化碳气调仓carbondioxidecontrolledatmospherewarehouse气密性达到本标准要求,用于二氧化碳气调储粮的仓房。3.3
月halflifeofpressure
压力半衰期
一定条件下,粮仓内外压力差从初始值降低一半的时间。4原理
在气密性良好的粮仓内充人二氧化碳气体,并在一定时间内维持仓房及粮堆内一定的二氧化碳浓度,以防治储粮害虫、抑制有害微生物、抑制粮食呼吸、延缓粮食品质下降。5设施、设备及材料
5.1仓房
5.1.1基本要求
应符合LS/T1211的有关规定。
5.1.2气密性要求
5.1.2.1空仓500Pa降至250Pa的压力半衰期大于300s。5.1.2.2实仓500Pa降至250Pa的压力半衰期大于240s。5.2二氧化碳供气系统
5.2.1二氧化碳供气系统包括低温液体二氧化碳贮运设备、气化器、安全阀、减压阀、输气管道及相应压力表、流量计等。
5.2.2贮气罐区应建立围护栏,围护栏高度应不低于1.5m,周围应设置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的要求应符合GB2894的有关规定。
5.2.3输气管道的钢管应符合GB/T8163的规定。5.2.4钢制锻造法兰及其他锻件应符合JB4726的有关规定。5.2.5低温液体二氧化碳贮运设备应符合GB150,HG20585,JB/T9072的有关规定。5.2.6液体二氧化碳贮槽等压力容器应按JB/T6898、TSGR7001的有关要求进行定期维护与管理。5.2.7阀门应符合GB/T12224,GB/T12237,GB/T12241,GB/T12244的有关规定。5.3二氧化碳检测系统
5.3.1二氧化碳检测系统包括二氧化碳气体分析器、气体取样管路等。5.3.2二氧化碳气体分析器的浓度检测范围0%~100%,示值误差士2%。5.3.3二氧化碳气体分析器按有关规定检定,在检定周期内使用。5.3.4二氧化碳气体取样管宜使用PU管或PVC管、铜管,不应使用PE管。5.4气体环流设施
根据仓房大小选择环流风机,使每小时空气置换率大于5%。5.5压力调节装置
控制仓内外压力差在0Pa~1000Pa范围内,并可调。5.6氧呼吸器
5.6.1配置3套以上氧呼吸器。
5.6.2氧呼吸器每次有效使用时间大于1h。5.7粮情测控系统
应符合LS/T1203的规定。
5.8机械通风系统
应符合LS/T1202的规定。
5.9气源
5.9.1用于原粮储藏的液体二氧化碳,其质量应符合GB/T6052的规定。5.9.2用于成品粮储藏的液体二氧化碳,其质量应符合GB10621的规定。6操作要求
6.1方案制定
LS/T 1213--2008
6.1.1根据储藏目的、粮情、设施配置情况,制定二氧化碳气调储粮实施方案,包括仓房、充气时机、进度安排、人员分工及安全措施等内容。6.1.2二氧化碳气调仓应制定紧急情况下应急处理预案。6.1.3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操作规程。6.2粮食入仓
6.2.1粮食人仓前按附录A进行空仓气密性检测及密封处理,使空仓气密性符合5.1.2.1的要求,并记录测试数据(参见附录B)。
6.2.2粮食人仓前布设仓内二氧化碳气体分配管路,通风风道可作为仓内二氧化碳气体分配管路。6.2.3人仓粮食品质应符合LS/T1211的要求,其储存品质应符合GB/T20569、GB/T20570、GB/T20571“宜存”规定。
6.2.4粮食人仓操作应符合LS/T1211的有关规定。6.3充气前准备
6.3.1充气前至少在仓内布设7个二氧化碳浓度检测点,位置分别为:仓房中部的仓顶、粮面、粮堆上层(堆高四分之三处)、中层(堆高二分之一处)、下层(堆高四分之一处),仓房空间中部,排气口。6.3.2按附录A进行实仓气密性检测及密封处理,使实仓气密性符合5.1.2.2要求,并记录测试数据(参见附录B)。
6.3.3按GB50235的规定进行输气管道泄漏性试验与气密处理,二氧化碳输气管路不应有泄漏。6.3.4各个阀门应操作灵活,流量表(流量计)、压力表(压力计)应工作正常。6.3.5调试和校验二氧化碳检测系统。供气系统、气体环流、粮情测控系统、压力调节装置等应工作正常。6.3.61
根据仓房气密性,按表1选择确定充气后二氧化碳目标浓度(期望达到的浓度)。表1不同气密性条件下的充气目标浓度实仓压力半衰期/s
≥360
6.3.8按式(1)计算预期充气量:目标浓度/%
mo=1.1×co×(nV+V2)×p+sXm
式中:
二氧化碳预期充气量,单位为千克(kg);根据表1确定的二氧化碳目标浓度,%;粮堆孔隙度,按稻谷50%、小麦45%、玉米45%、大米43%计算;V,—粮堆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V2
粮堆上部仓房空间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3):(1)
LS/T1213—2008
s—粮食吸附二氧化碳质量,按0.38计,单位为千克每吨(kg/t);p—二氧化碳密度,20℃、一个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密度1.84,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m-粮食质量,单位为吨(t)。
6.3.9准备气源:准备的气源应较预期充气量增加500kg~1000kg。6.3.10按LS/T1211规定检测仓内粮堆害虫密度,记录检测数据(参见附录C)。6.3.11将仓房门密闭、加锁,并按GB2894的规定张贴警示标志。6.4充气
6.4.1充气时机
害虫密度达到了LS/T1211规定的“一般虫粮”害虫密度;或根据粮温变化情况预测一个月内将达到“一般虫粮”的害虫密度时。6.4.2工艺要求
6.4.2.1各检测点二氧化碳浓度维持35%以上的时间不小于15d。6.4.2.2充气宜连续进行。
6.4.2.3充气过程中的仓内外压力差小于300Pa。6.4.3充气操作程序
6.4.3.1关闭充气粮仓的环流阀门,开启充气粮仓的进气阀门。6.4.3.2根据充气流量的需要,逐渐开启一台或数台气化器。6.4.3.3开启气体流量控制阀门。6.4.3.4打开气化器进液阀门,各进液阀门的开启度应基本一致。6.4.3.5缓慢开启二氧化碳贮槽排液阀门向气化器排液。6.4.3.6分别缓慢开启一级与二级减压装置的前后阀门。6.4.3.7根据气化量缓慢调整二氧化碳贮槽排液阀门开度大小,并相应调整一级与二级减压装置的前后阀门,使气化稳定后一级减压阀前的压力为1.0MPa士0.2MPa。6.4.4停止充气
6.4.4.1停止充气条件
各检测点加权平均浓度达到表1所示的目标浓度。注:各检测点加权平均浓度按附录D计算。6.4.4.2停止充气操作程序
依次关闭液体二氧化碳贮槽排液阀门、气化器进液阀门、粮仓进气阀门,密闭排气口。6.5环流
充气完成后2h内开启环流风机,各检测点二氧化碳浓度高于35%,且最低浓度与最高浓度比在0.85以上时关闭环流风机,并在15d内再适时环流以促进二氧化碳均匀分布。6.6补气
6.6.1充气后15d内仓内检测点二氧化碳浓度低于35%时,应及时补气。6.6.2补气完成后应及时环流,促进二氧化碳均匀分布。6.7气调储藏
各检测点二氧化碳浓度维持35%以上的时间达到15d后,仓内粮食继续在密闭条件下储藏,让仓内二氧化碳自然衰减。
6.8散气
6.8.1粮食出仓前,应通风散气,使粮堆内二氧化碳浓度值小于0.5%,6.8.2为了防止粮堆结露,或降低储粮温度提高保鲜效果,秋冬季节,当环境温度低于粮温时可适时开窗散气,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降低粮温。4
6.9粮食出仓
6.9.1粮食出仓前按6.8.1散气。6.9.2粮食出仓操作应符合LS/T1211的有关规定。6.10检测及记录
6.10.1二氧化碳浓度检测
6.10.1.1按二氧化碳检测系统使用说明书进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6.10.1.2充气达到预期充气量的70%后,每间隔1h检测各检测点二氧化碳浓度。LS/T1213—2008
6.10.1.3充气达到预期充气量的90%后,每间隔30min以内检测各检测点二氧化碳浓度并按附录D计算加权平均浓度。
6.10.1.4环流前后应检测各检测点二氧化碳浓度。6.10.1.5各检测点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5%以上15d内,每天定时检测二氧化碳浓度1次。6.10.1.6记录二氧化碳浓度检测结果(参见附录C)。6.10.2用气量记录
记录充气量及补气量(参见附录C)。6.10.3温湿度检测
按LS/T1211规定检测外温、仓温、粮温、外湿、仓湿。6.10.4虫害检测
充气前三天内,及散气后经检测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正常后,按LS/T1211规定检测害虫密度,记录检测数据(参见附录C)。
6.10.5粮食储存品质检测
充气前和散气后按LS/T1211扦样检测粮食储存品质。6.11安全管理及注意事项
6.11.1操作低温液态二氧化碳供气管路时应戴手套,防止冻伤。6.11.2操作人员的皮肤因接触低温液体或低温气体而被冻伤时,应及时将受伤部位放入温水中浸泡或冲洗,严重的冻伤应迅速到医院治疗。6.11.3气调储粮期间,应减少进仓操作。仓内二氧化碳浓度在2%以上,需要进仓检查时,入仓人员应戴符合5.6.2要求的氧呼吸器,仓外至少有2人监护,确保安全。6.11.4人员出现二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应立即送到空气新鲜处,保持温暖和安静。如果停止呼吸或表现危险症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急救,及时送医院救治。7评价
7.1杀虫效果
散气后3d内检测的害虫密度应符合LS/T1211无虫粮的规定。7.2用气量
7.2.1稻谷的单位用气量应低于3.0kg/t,小麦、玉米及大米的单位用气量应低于2.5kg/t。7.2.2单位用气量按式(2)计算:p=(m+mz)/m
式中:
单位用气量,单位为千克每吨(kg/t);p
m1——充气量,单位为千克(kg);m2
补气量,单位为千克(kg);
m—粮食质量,单位为吨(t)。
LS/T1213—2008
A.1检测原理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二氧化碳气调仓气密性检测与处理方法正压力衰减试验法。用风机向仓内压人空气,使仓内外达到一定的压力差后停机,根据仓内外压力差随时间的衰减情况,判断仓房的气密性。A.2材料与装置
A.2.1风机:最高风压700Pa~1000Pa。A.2.2U型压力计或数字压力计:测压范围大于士1000Pa,精度士10Pa。A.2.3秒表:精度士0.1s。
A.2.4带阀门的通风口连接装置:耐压软管3m,软管卡子4个或铁丝1m。A.3测试
A.3.1测试前的准备
A.3.1.1检查并确保测试的通风道畅通。A.3.1.2关闭通风口、二氧化碳进气口及排气口。A.3.1.3关闭门窗。
A.3.1.4将仓房压力调节装置调至600Pa。A.3.1.5在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内取一预留检测管(可利用环流熏蒸检测管),用耐压橡胶管将其与U型压力计或数字压力计连接并紧固。将U型压力计垂直固定,其高度、位置应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并将U型压力计加水至压力计臂高约一半(或将数字压力计连接、调试好,使其能正常使用)。A.3.1.6将带阀门的通风口连接装置安装在居中的通风口处,确保通风口连接装置及其与通风道联接的气密性。
A.3.1.7检查风机状态,调试风机转向。将风机通过密实帆布等与通风口连接装置阀门进行软连接或通过法兰、变径接口等与通风口连接装置阀门相连。A.3.1.8操作人员就位。一位负责控制启停风机及开关通风口连接装置阀门,一位负责观察压力变化、记录压力半衰期并通知启停风机及开关通风口连接装置阀门。A.3.2测试及记录分析
A.3.2.1选择无风或微风的天气进行测试。A.3.2.2启动风机,通过阀门调节空气流量,缓慢给仓房加压(鼓风2min~5min使仓房内外压力差达到600Pa),直到仓内外压力差达到600Pa左右时,关闭进风阀门,并随即关闭风机。A.3.2.3观察压力计的压力变化,当压力差下降到500Pa时,启动秒表计时,当压力差下降到250Pa时,停止计时,记录秒表读数,即本次测定的该仓房压力半衰期,记录测试数据(参见附录B)。A.3.2.4缓缓打开进风阀门,排出仓内余气使仓内外压差降到20Pa以内,关闭进风阀门。A.3.2.5按A.3.2.2~A.3.2.4重复测试1次~2次。A.3.2.6新建仓气密性验收应重新开启和关闭门窗,按A.3.2.2~A.3.2.4测量仓房的气密性2次~3次。
A.3.2.7仓房正常使用期间,重新打开和关闭粮情检查门,按A.3.2.2~A.3.2.4测量仓房的气密性2次~3次。
LS/T1213—2008
A.3.2.8如某次测试压力半衰期未达标,按A.4进行查漏和气密处理,直至测试气密性达标。A.3.2.9拆除测试装置,密闭通风口。A.3.2.10每次测试值均达到或超过规程的要求,即认为该仓房的气密性达标。A.4查漏和气密处理
A.4.1查漏
A.4.1.1观察法
在光线较好的情况下,观察仓内墙面及仓顶等处有无裂缝、孔洞,仓内地面、地面与墙体交接处有无裂缝,仓内预埋粮情检测箱、电源管、信号电缆管等是否密封妥当。A.4.1.2听声法
向仓内压人空气(或从仓内抽出空气),使仓内外压力差达到600Pa~650Pa。停止风机,关闭阀门,保持环境的清静。用耳朵贴近门、窗及其他可能漏气部位,如听到“岐”风音,说明该处明显漏气,在该处作好标记,查漏完毕后按A.4.2作气密处理。听声时需使仓内外压力差保持300Pa以上,采用声音放大器或在仓内听声可提高查漏效果。A.4.1.3肥皂泡法
用风机向仓内压人空气,使仓内外压力差保持在300Pa~500Pa。将2%肥皂水或其他家用洗涤剂与水混合液用喷雾器或喷枪喷射到仓房表层(主要是门窗及周边接缝处),漏气的地方可以观察到气泡,在该处作好标记,查漏完毕后按A.4.2作气密处理。A.4.1.4试测法
将不易检测的可能漏气部位(如进气口、环流设施进出仓接口)用气密性良好的塑料薄膜等密封,如密封后气密性明显改善,则该部位存在明显漏气。A.4.2气密处理
A.4.2.1材料
用于气密处理的涂料、胶体、卷材等密封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粘接强度大于1.0MPa;
断裂伸长率大于200%;
在80℃时,2h无流消、滑动和集中性气泡;在一10℃时,2h弯折无裂纹;
不易变性和老化;
一无毒无污染;
一不易燃烧或能自熄,不能被虫蛀、霉烂,能防水或不易吸水;施工方便,易于修补。
A.4.2.2处理方法
A.4.2.2.1仓内墙面及仓项较宽的裂隙或较大孔洞用水泥沙浆填充、找平,干燥后在补好后的水泥表面及附近涂刷聚氨酯、丙烯酸等气密涂料,待涂料不粘手后,再涂第二次;较细的裂隙或较小孔洞用中性硅酮胶等气密胶密封,找平。
A.4.2.2.2仓内地面、地面与墙体交接处的裂缝按仓内地面防潮做法修补。A.4.2.2.3进出粮口、通风管道口等通道口漏气,应更换橡胶管、橡胶条等密封材料。A.4.2.2.4门窗漏气,应用橡胶管将气密性良好的塑料薄膜嵌人预埋的槽管内进行密封。粮膜应宽松,使充气或气密性测试加压时粮膜能紧贴门壁而不因受压脱落A.4.2.2.5进出仓电源管、信号电缆管等漏气,用硅酮胶、发泡聚氨酯等密封。A.4.2.2.6进气阀门关闭不严,应更换阀门。A.4.2.2.7进气管道及环流管道接口漏气,应更换密封垫圈。7
LS/T1213—2008
仓号:
天气:
风力:
气温(℃):
仓温(℃):
测试序号
第一次测试
第二次测试
测试人员签字:
结论及分析\: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二氧化碳气调仓气密性测试记录表仓房体积:
粮食种类及等级:
装粮高度(m):
相对湿度(%):
大气压(Pa):
压力半衰期测试记录表
压力衰减时间
测试时间:
平均值*
年月日
a每次密闭测定2次~3次,计算本次密闭测定的压力衰减时间平均值,填人此栏。b求两次密闭测定压力半衰期的平均值,填入此栏,代表本仓房的“压力半衰期”。c判定仓房气密性是否达标,如未达标分析原因。单位为秒
压力半衰期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500Pa250Pa)
仓号:
粮食种类及等级:
粮食数量(t):
充气前平均粮温(℃):
充气前检查虫口密度:
压力半衰期测定时间:
充气开始时间:
环流开始时间:
充气量(kg):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二氧化碳气调储粮记录表
仓房体积:
装粮高度(m):
粮食水分(%):
散气后检查虫口密度:
年月日
日时分
年月日时
补气量(kg):
仓房空间
压力半衰期测定结果(s):
充气完成时间:
环流停止时间:
单位用气量(kg/t):
浓度检测记录表
LS/T12132008
日时分
排气口
加权平均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