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708-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708-2006
中文名称: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6-11-01
实施日期:2007-0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3025093
相关标签:
冷轧
钢板
钢带
尺寸
外形
重量
允许
偏差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钢铁产品>>77.140.50扁平钢和半成品
中标分类号:冶金>>钢铁产品>>H46钢板、钢带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9
标准价格:14.0 元
计划单号:20031395-T-605
出版日期:2007-02-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65-01-19
起草人:王晓虎、唐一凡、朴志民
起草单位: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鞍钢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冷轧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轧制宽度不小于600mm的冷轧宽钢带及其剪切钢板和纵切钢带。单张冷轧钢板亦可参照执行。 GB/T 708-2006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708-200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77.140.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08--2006
代替GB/T708--1988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Dimension,shape,weight and tolerancefor cold-rolled steelplates and sheets(ISO16162:2000,Continuouslycold-rolledsteelsheetproducts-Dimensionalandshapetolerances,NEQ2006-11-0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7-02-01实施
GB/T708-—2006
本标准与ISO16162:2000《冷轧钢板和钢带尺寸和外形偏差》英文版)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代替GB/T708一1988《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本标准与原标准对比,主要修订内容如下:适用范围主要为冷轧钢带及其剪切产品,单张冷轧的钢板亦可参照执行;-对分类和代号重新进行了规定;取消了原标准中表1对钢板尺寸的规定,增加了钢板和钢带的推荐公称厚度;在厚度允许偏差和不平度中增加了按规定的最小屈服强度分档;-对厚度允许偏差、宽度允许偏差、长度允许偏差、不平度、切斜和镰刀弯重新进行了规定;改变了边缘状态、尺寸精度、不平度的表示方法;-增加了钢板理论计重的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鞍钢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晓虎、唐一凡、朴志民、周鉴、周屿。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708—1965、GB708—1988。
1范围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本标准规定了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708-2006
本标准适用于轧制宽度不小于=600mm的冷轧宽钢带及其剪切钢板(以下简称钢板)、纵切钢带。单张冷轧钢板亦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族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读的因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8170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
数慎修约规则
术语和定义
钢带wide
指成卷交贷制宽度不小于600mm的宽钢带。3.2
钢板sheetS
由宽钢带横坝面成
纵切钢带slitwide
由钢带纵切而成
4分类和代号
按边缘状态分为
不切边
4.2按尺寸精度分为
普通厚度精度
较高厚度精度
普通宽度精度
较高宽度精度
普通长度精度
较高长度精度
警交货
4.3按不平度精度分为
普通不平度精度
GB/T708-2006
较高不平度精度
4.4产品形态、边缘状态所对应的尺寸精度的分类按表1的规定。表1
分类及代号
产品形态
纵切钢带
边缘状态
不切边EM
切边EC
不切边EM
切边EC
切边EC
厚度精度
钢板和钢带的尺寸范围
宽度精度
长度精度
钢板和钢带(包括纵切钢带)的公称厚度0.30mm~4.00mm。钢板和钢带的公称宽度600mm~2050mm。钢板的公称长度1000mm~6000mm。5.2钢板和钢带推荐的公称尺寸
不平度精度
5.2.1钢板和钢带(包括纵切钢带)的公称厚度在5.1所规定范围内,公称厚度小于1mm的钢板和钢带按0.05mm倍数的任何尺寸;公称厚度不小于1mm的钢板和钢带按0.1mm倍数的任何尺寸。5.2.2钢板和钢带(包括纵切钢带)的公称宽度在5.1所规定范围内,按10mm倍数的任何尺寸。5.2.3钢板的公称长度在5.1所规定范围内,按50mm倍数的任何尺寸。5.2.4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可以供应其他尺寸的钢板和钢带。6
尺寸允许偏差
厚度允许偏差
规定的最小届服强度小于280MPa的钢板和钢带的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公称厚度
>0.40~0.60
>0.60~0.80
>0.80~1.00
>1.00~1.20
>1.20~1.60
>1.60~2.00
普通精度PT.A
公称宽度
>1200~1500
厚度允许偏差
≤1200
单位为毫米
较高精度PT.B
公称宽度
>1200~1500
公称厚度
>2.00~2.50
>2.50~3.00
>3.00~~4.00
≤1200
表2(续)
普通精度PT.A
公称宽度
>1200~1500
厚度允许偏差”
≤1200
GB/T708-2006
单位为毫米
较高精度PT.B
公称宽度
>1200~1500
距钢带焊缝处15m内的厚度允许偏差比表2规定值增加60%;距钢带两端各15m内的厚度允许偏差比表2规定值增加60%。
规定的最小屈服强度为280MPa~<360MPa的钢板和钢带的厚度允许偏差比表2规定值增6.1.2
加20%;规定的最小屈服强度为不小于360MPa的钢板和钢带的厚度允许偏差比表2规定值增加40%。
6.2宽度允许偏差
切边钢板、钢带的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不切边钢板、钢带的宽度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商定。
公称宽度
普通精度PW.A
≤1200
>1200~1500
纵切钢带的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宽度允许偏差
宽度允许偏差
公称厚度
>0.40~1.0
长度允许偏差
≤125
>125~250
钢板的长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公称宽度
>250~400
单位为毫米
较高精度PW.B
单位为毫米
>400~600
GB/T708—2006
公称长度
≤2000
>2 000
7外形
7.1不平度
7.1.1钢板的不平度应符合
规定的最小届服强度
280~<360
普通精度PL.A
+0.3%×公称长度
表6的规定值
公称宽度
≤1200
>1200~1500
≤1200
1200~1500
长度允许偏差
不平度
通精度PE.A
单位为毫米
高级精度PL.B
+0.15%×公称长度
单位为毫米
不大于
较高精度
公称厚度
7.1.2规定的最小属服强
度≥360MPa钢板的不平度供需双方协议确定。0.70-<1.20
7.1.3对规定最小屈服强度小于280MPa的钢板按较高级不平度供货时,俄裁情况下另需检验边浪,边浪应符合以下规定
当波浪长度不小关2Q0m时,对于公称宽度小于1500mm的钢版,波浪高度应小于波浪长度的1%,对于公称宽度于1500mm的钢板,波浪高度应小于波浪长度的1.5%。当波浪长度小于200mm时,波浪高度应水于2mm。7.1.4当用户对钢带的不平度有要求时在用户对钢带进行充分平整矫直后,表6规定值也适用于用户从钢带切成的钢板。
7.2镰刀弯
7.2.1钢板和钢带的镰刀弯在任意2000mm长度上应不大于6mm;钢板的长度不大于2000mm时,其镰刀弯应不大于钢板实际长度的0.3%。纵切钢带的镰刀弯在任意2000mm长度上应不大于2mm。
7.3切斜
钢板应切成直角,切斜应不大于钢板宽度的1%。7.4塔形
钢带应牢固地成卷,钢带卷的一侧塔形高度不得超过表7的规定。4
公称厚度
8尺寸及外形的测量
8.1厚度
公称宽度
≤1000
>1 000
≤1000
GB/T708-2006
单位为毫米
塔形高度
8.1.1不切边钢板和钢带在距离轮制边不小于40mm处测量;切边钢板和钢带在距离剪切边不小于25mm处测量。
8.1.2当纵切钢带的宽度小卡50mm时,沿宽度方向的中心部位测量。8.2宽度
宽度应在垂直于钢板或钢带中心线的方位测量8.3不平度
8.3.1将钢板自由地敲在平台上,除钢板的本身重量外,不施加任何压力,测量钢板下表面与平台间的最大距离,如图1所系
一不平度。
不平度的测量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8.3.2如受检测普长度的限制,对于长度大于2000mm的钢板,可任意截取200mm进行不平度的测量来替代全长未
8.4镰刀弯
钢板及钢带的镰为
测量,如图2所示。
镶刀弯;
凹形侧边;
直尺(线)。
费的测量。
指侧边与连接测
轧制方向
(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在产品呈凹形的一侧图2
镰刀弯的测量
GB/T708—2006
8.5切斜
钢板的横边在纵边的垂直投影长度,如图3所示。1—切斜;
2-直尺(线);
3——侧边。
图3切斜的测量
9重量
钢板按理论或实际重量交货,钢带按实际重量交货。9.1钢板理论重量交货时,理论计重采用公称尺寸,碳钢密度为7.85g/cm,其他钢种按相应标准规定。
钢板理论计重的计算方法按表8的规定。表8
计算顺序
基本重量/[kg/(mm·m)]
单位重量/(kg/m2)
钢板的面积/m2
一张钢板的重量/kg
总重量/kg
计算方法
7.85(厚度1mm,面积1m2的重量)基本重量[kg/(mm·m2)]×厚度(mm)宽度(m)×长度(m)
单位重量(kg/m)X面积(m)
各张钢板重量之和
数值修约方法按GB/T8170的规定。结果的修约
修约到有效数字4位
修约到有效数字4位
修约到有效数字3位
kg的整数值
GB/T708-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708—2006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bzcbs.com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07年2月第一版
印张0.75字数13千字
2007年2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28791
如有印装差错
定价14.00元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侵权必究
版权专有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