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0362-2008 粮油检验 玉米水分测定
GB/T 10362-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0362-2008

中文名称:粮油检验 玉米水分测定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89-02-22

实施日期:2009-01-20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644999

相关标签: 粮油 检验 玉米 水分 测定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食品技术>>67.040食品综合

中标分类号:食品>>食品综合>>X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10362-1989

采标情况:MOD ISO 6540:1980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35549

页数:8页

标准价格:10.0 元

计划单号:20064330-T-449

出版日期:2009-01-20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9-02-22

起草人:周显青、张玉荣、卞科、崔政、张玉琴、尹成华、崔国华、宋秀娟、谢玉珍、宋长权、冯锡仲、顾祥明

起草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北京市粮油食品检验所、河南省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等

归口单位: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国家粮食局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粮食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代替GB/T 10362-1989《玉米水分测定法》。本标准规定了粉碎玉米、整粒玉米水分测定的原理、仪器和用具、操作步骤、水分测定和结果计算与表示。本标准适用于粉碎玉米、整粒玉米水分含量的测定。本标准与GB/T 10362-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修改了试样粒度规定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6540:1980《玉米水分含量测定(粉碎试样和整粒试样)》(英文版)。本标准与ISO 6540:1980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修改了试样制备的要求;——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将国际标准中的两部分内容做相应合并;——删除国际标准中图1和附录中图2、图3;——删除了部分说明内容和测试报告。 GB/T 10362-2008 粮油检验 玉米水分测定 GB/T10362-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67.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0362—2008
代替GB/T103621989
粮油检验
玉米水分测定
Inspection of grain and oils--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 of maizeISO6540.1980,Maize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on milled grains and on whole grains),MODJ2008-11-0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后热防件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1-2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家标雁
粮油检验玉米水分测定
GB/T 10352—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缩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09年1月第--版
印张 0.5
字数10千学
2009年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5549定价10.00元如有印装差错
由木社发行中心调换
侵权必究
版权专有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GB/T 10362—2008
本标准修改采用IS0)6540:1980卡米水分含量测定(粉辞试样和整粒试样)》(英文版)。本标准与ISO6510:1980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修改了试样制备的要求;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将国际标准中的两部分内容做相应合并;.--删除国际标中图1和附录中图2、图3;删除了部分说明内容和测试报告。为了便于使用,本标推对IS06540:1980做了如下修改:“本国际标推”一词改为“本标准”;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修改了标谁名称;
一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引言、月次和前言,本标准代替GB/T10362--1989《玉米水分测定法》本标准与G13/T103621989相比主要变化下: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了试样粒度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雅由国家粮食局提山。
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妇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北京市粮油食品检验所、河南省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辽宁省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熙龙江省国家粮食质最监测中心.吉林省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中央储备粮吉林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显青、张玉荣、卡科、崔政、张玉琴、尹成华、崔国华、宋秀娟、谢玉珍、宋长权、冯锡仲、顾祥。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0362 1989.
1范围
粮油检验
宝米水分测定
GB/T10362—2008
本标推规定厂粉碎玉米、整粒玉米水分测定的原理,仪器和用具、操作步骤、水分测定和结果计算与表示。
本标准适用于粉碎玉米、整粒压米水分含量的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推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推,然而,鼓励根据本标谁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尼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1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3原理
在常压下,测定玉米130℃~133℃烘-1撤失的质量,4仪器和用具
4.1天平:分度值0.01g、0.001g。4.2粉碎机:磨膛材料不吸水,密闭,无死角,便于清理,能迅速而均勾粉碎30g试样,达到所需粒度要求,粉碎时不发热。
4.3金属Ⅲ或玻璃血:尤盖,能使100g试样整粒单层分布于血底。4.4金属盒或玻璃Ⅲl:带有密封盖:对于整粒试样,直径55mm~60mm,高度35mm~40mm;对粉料试样,烘盒底面积要求每平方厘米的试样量不超过0.3g。4.5温烘箱:有鼓风装置,温度保持在60℃~~80℃。4.6恒温烘箱:温度保持在130℃~133℃。4.7于燥器:装有有效的干媒剂。5试样制备
5.1按 GB 5491进行扦样、分样。5.2当试样粒度达到通过直径1.5mm圆孔筛的试样不少于90%时,按6.1和6.2操作。5.3当试样水分含量在9%~15%时,首先用少量试样清洗粉碎机(1.2),弃去粉碎物,再取30g试样,粉碎至通过直径为1,5mm圆孔筛的不少于90%,合并筛上、筛下物,混合均匀,放入密闭容器中备用。5.4当试样水分小于9%或大于15%时,先按6.2.1操作,再按5.1.3进行粉碎。6水分测定
6.1一次烘干法
试样水分含量在9%~15%时,采用~次烘干法,按6. 2.2操作。6.2两次烘干法
试样水分含量大于15%或小于9%时,采用两次烘干法。GB/T10362—2008
6.2. 1第一次烘干(水分调节)
称取水分大子15%的试样约100g(mz,精确至0.01g),放入已恒质的器Ⅲ(1.3)中,摊平。在60℃~80℃的烘箱(4.5)中干燥,调试样水分至9%~15%。调节后的试样从烘箱中出,放置自然冷却(至少 2 h)至室温,称量(ms,两次称量差不超过 0. 005 g)。如果水分低于 9%,称取试样约 100 g放在实验室大气中,直至水分含量为9%~15%。6. 2. 2 第二次烘干
用烘至恒质(m,精确至0.001g)的铅盒(4.4)称取试样约8g(mu,精确至0.001g),放人烘箱(4.6)中,在130℃~133℃温度下烘1h后,取出铝盒,加盖,置于干煤器(4.7)内冷却至室温称量(m1,精确至0.001 g),
6.2.3结果一致性要求
用一次烘干法、两次烘干法测定的结果和用附录A所得结果相比较不应超过0.15%6.3整粒试样
用烘至恒质的铝盒(1.3)(m,精确至0.01g),迅速从2kg原始样品中称取25g-~40g整粒试样(mo,精确至0.01g),立即加盖称量,再将装有试样的铝盒打开,连同盖子放进130℃~133℃的烘箱中,烘38 h±2 h 后取出铝盒,,加盖置于干燥器(4. 7)内,玲却 30 min~~45 min 后称量(mi,精确至0.0l g).
用整粒法测定的结果和用附录A所得结果相比较不应超过0.5%。7结果计算与表示
7.1—-次烘干试样和整粒样水分(X)以质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me.=m x100
式中:
烘前试样和铝盒质量,单位为克g);烘后试样和铝盆质量,单位为克(g);铝盒质量,单位为克(g))。
二次烘干试样水分(Y)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2)计算:7.2
mxm)×100
式中:
m--—·第二砍烘后试样质最,单位为克(g);Tng
第次烘后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第一次烘前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第一次烘前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1)
7.3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人于0.15%(粉料试样)或0.5%(整粒试样),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至小数点后第二位。A.1范围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绝对方法
本方法儿用于检查和完善玉米水分测定的方法,不用于仲裁分析。A.2试剂
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A.2.1五氧化二磷。
A.2.2硫酸。
A.3仪器
A.3.1分析天平:分度值0.01g.0.001号。GB/T10362--2008
A.3.2真空泵:降压到 1.3kPa~2.6 kPa(相当丁1.3 mbar-2. 6 mbar或10 mmHg~~20 mmHg),A.3.3粉碎机:磨膛材料不吸水,密闭,无死角,便于清理,能迅速而均匀粉碎30g试样,达到所需粒度要求,粉碎时不发热。
A,3.4金属耻或玻璃皿:无盖,能使100g试样整粒单层分布于血底,A.3.5金属盒或玻璃血:带有密封盖;对粉料试样,烘盒底面积要求每平方厘米的试样量不超过0.3名。A3.6降压干燥仪:容积允许存放装有100g试样粒的器而。A.3.7玻璃杯:存放五氧化二磷用,A,3.8玻璃于燥管:分两部分,一部分放置试样盘,另一部分放置盛有五氧化二磷的杯了,使其与真空泵连接。
A.3.9恒温烘箱:有鼓风装置,温度保持在45℃~50℃,及温度保持在130℃133℃,A3.10空气干燥帘:装有硫酸(pas≥1.83g/mL)的洗气瓶与装有经五氧化一磷涂布的玻璃纤维的管了相连接。
A.3.11T燥器:装有有效的干燥剂。A.4操作步骤
A,4.1试样制备
A4.1.1按GB5491进行扦样、分样。A.4.1.2当试样粒度达到通过直径1.5mm圆孔筛的试样不少丁90%时,按A.4.2.1和A.1.2.2操作。
A.4.1.3当试样水分含量在9%~15%时,首先用少量试样清洗粉碎机(A.3.3),弃去粉碎物,再取30g试样,粉碎至通过直径为1.5mm孔筛的不少于90%,合并筛上、筛下物,混合均匀,放入密闭容器中备用。
A.4.1.4当试样水分小于9%或大于15%时,先按A.4.2.2.1操作,再按A.4.1.3进行粉碎。A.4.2水分测定
A, 4.2. 1一次烘干法
试样水分含量在9%~15%时,采用一次烘于,按A.4.2.2.2操作。GB/T 10362--2008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A.4.2.2两次烘干法
试样水分含星人于15%或小于9为时,采用两次烘干。A.4.2.2、1第一次烘干(水分调节)称取水分大于15%的试样约100g(mz,精确至0.01g),放人已恒质的金属i(A.3.4)中摊平,然后再将此器血放人T燥器(A.3.6)中,于爆器里放儿个约1cm厚的五氧化二磷的杯子(A.3.7)用真空泵(A.3.2)降压至1.3kPa~2.6kPa时,关闭真空泵,保持真空度,试样在干燥器中存放约2d4d.使其水分调节到9%15%时,空气通过T燥帘(A.3.10)缓慢进入燥器,避免试样被吸出损失,并使其恢复大气压,将样品放在实验室大气中至少保持24h,温度降至实验室温度后称量(m3,精确至0.01多)。然后迅速粉碎约30,混合均句,放人密闭容器中备用。如果水分低于9%,称取约100试样,放在实验室大气中,直到获得9%~15%的水分。A. 4. 2.2.2 第二次烘干
用烘至恒质(m,精确至0.001多)的金属盒(A.3.5)称试样约3gma,精确至0.001g),放入M底摊平。开装有试样的器血(盖子留在于燥器里)放在干燥管(A.3.8)封闭的·-端,将装有约1cm厚的T氧化二磷的杯子(A.3.7)靠近试样器血,安装固定于燥管的两部分,开真空泵(A.3.2)缓慢降压(避免试样被吸出损失)至1.3kPa~2.6kPa时,关闭真空泵,把装有试样的下燥管放入温度控制在45℃~50℃的烘箱里,约10h后从烘箱中取出管子,冷却至室温,将该管连接于真空泵,使空气经干燥审(A.3.10)进人干爆管,让其恢复大气压,迅速取出试样器Ⅲ,加盖称量(m:,精确率0.001g)。重复上述操作,百到试样恒质为止(例如直到间隔24h,两次连续称量之差小于0.0006g),A.5结果计算
A,5.1-次烘干试样水分(X)以质最分数(%)表示,按式(A.1)计算:X= no二ml × 100
式中:
烘前试样和铝盒质量,单位为克(g);烘后试样和铝盒质量,单位为克(g);铝盒质量,单位为克(g)。
A.5.2两次烘干试样水分(Y),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A2)计算:mXm)×100
Y=(1-
式中:
第二次烘后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第·次烘后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ma-第二次烘前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一第-次烘前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g ——
A.5.3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人于0.1%,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至小数点后第二位。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书:155066+1-35549
GB/T 10362-2008
定价:
80029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