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行业标准(NY) > NY/T 5155-2002 无公害食品 近江牡蛎养殖技术规范
NY/T 5155-200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NY/T 5155-2002

中文名称:无公害食品 近江牡蛎养殖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农业行业标准(NY)

英文名称: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ollution-free food Omi oyster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2-07-25

实施日期:2002-09-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41167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农业>>65.150捕捞和水产养殖

中标分类号:农业、林业>>水产、渔业>>B51海水养殖与产品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2-14638

页数:7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2004-04-18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单位: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Gould)无公害养殖环境条件、苗种采集、苗种质量和养成操作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近江牡蛎半人工采苗、垂下式养成,滩涂养成也可参照执行。 NY/T 5155-2002 无公害食品 近江牡蛎养殖技术规范 NY/T5155-2002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65.1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5155—2002
无公害食品
2002-07-25发布
近江牡蛎养殖技术规范
2002-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NY/T5155-2002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阎冰、梁广耀、童万平、杨家林、兰国宝、杜晓东、王爱民。198
1范围
无公害食品近江牡蛎养殖技术规范NY /T 5155---2002
本标准规定了近江牡蛎(CrassostreariuularisGould)无公害养殖环境条件苗种采集、苗种质量和养成操作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近江牡蛎半人工采苗、垂下式养成,滩涂养成也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推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Www.bzxZ.net
NY 5052
NY5154无公害食品近江牡蛎
3菜苗
3.1采苗场环境条件
3.1.1场址
风浪较小,潮流畅通,有天然或人工养殖近汇牡蛎的河口两侧滩涂或内湾,没有污染源。干潮水深10m处至每月干露不超过15d、每天干露不超过4h的潮间带滩涂。3.1.2水质
采苗场周围海区水质符合GB11607的规定,采苗场水质符合NY5052的规定。3.1.3底质
泥沙底、泥底、沙泥底和岩石底质。3.1.4盐度
采苗季节盐度范围:3.87~~19.61。3.1.5水温
采苗季节水温葱围:24℃~31℃。3.1.6场地准备
滩涂场地,分播标,每幅1hm,挖滩筑,人工清除有害生物和杂物;深水场地,划定范围,插竹标志。
3.2采苗时机
在近江牡蛎繁殖季节(5月一8月),每三天测量采苗海区海水盐度、观察亲贝排精产卵情况、拖网镜检近江牡蛎幼虫量,当满潮时底层海水的盐度降到15.67以下时:丰满、乳自色的亲贝软体部变成消瘦而透明时,8d~10d内投放附苗器进行采苗;壳预期幼虫数量达到25个/m3~60个/m2时,5d~8d内投放附苗器进行采苗。3.3附苗器
3.3.1种类
NY/T5155-2002
附苗器有水泥柱、水泥片、胶丝水泥绳等,亦可因地制宜地采用来源丰富、经济耐用的器材;严禁使用有凝材料。
3.3.2投放量
水泥柱(4.5cm×5cm×50cm)12支/m218支/m2,水泥片(12cm×12cm×1.3cm)15片/m2~25片/m.胶丝水泥绳(s0.8cm~1cm,长80cm)30支/m2~45支/m。3.4菜苗方法
3.4.1伞形采苗法
透用于潮间帮滩涂采苗场。中间一支水泥柱,插植深度为15cm~20cm,其余围绕中间-一支搭成伞形(称从”),插植深度5cm~10cm,约成60°角。“丛”成行排列,走向与潮流的流向一致。3.4.2“井”字形采苗法
适用于岩石等硬底质采苗场。水泥柱“井”字形堆放,每雄放柱4层10层,每层2支。3.4.3垂下式菜苗法
适用于潮间带下区至干潮水深10m处的采苗场。首先用栅架、浮等搭建台架,然后将附苗器吊挂在台架上。
3.5效果检查
定期下海检查,清洗淤泥,观察计数蛎苗附着量,若蛎苗附着太少应清理附苗器再采。4苗种
4.1质量要求
4.1.1规格
壳长5mm以上。
4.1.2附苗密度
附苗器上平均附苗密度以0.2粒/cm2为宜。4.1.3感官播标
4.1.3.1苗器附苗均匀。
4.1.3.2单个水泥柱、水泥片、胶丝水泥绳上附苗量分别超过40粒、23粒、18粒的附苗器应占相应附苗器90%以上。
4.1.3.3苗种颜色以褐红色为主,平贴生长,壳缘不翘起。4.1.3.4附苗器上其他附着生物的附着面积占附苗器总面积10%以下。4.2检验方法
感官检验,把待检样品置于暂养池或暂养缸内,遂个观察检验。4.3检验规则
4.3.1苗种销售交货时应检验.检验项目按4.1执行。4.3.2组批规测
以次交货出售为批。
4.3.3抽样方法
对一个检验批多点随机取样,分上、中、下附着器各抽样10个,抽样数量不少于100个附着器。4.3.4检验结果判定
通过检验,如有不符合4.1规定的质量要求,应对原检验批次加借取样进行复检,经复检仍有不合格项,则判定该批苗种不合格。5养成技术
5.1养成场环境条件
5.1.1场址
风浪小、潮流畅通、无污染的潮间带下区至浅海区水域。5.1.2水质
应符合NY5052的规定。
5.1.3底质
泥沙底、泥底或沙泥底质。
5.1.4水温
6 C~32 C。
5.1.5盐度
6. 49~32. 74.
5.2放养时机
NY/T 5155—2002
蛎苗附着后在采苗场暂养3~6个月,长至壳长5mm以上时转移至养成场养成。5.3养成方法
5.3.1栅架式
适用于潮间带下区至干潮水深小于2m的水域。栅架结构大小因地而异,由水泥桩或木桩、圆木、竹等搭成。吊养,苗串间距30cm~40cm。5.3.2浮筏式
适用于干潮水深4m以深,风浪小,较平静的内湾。浮筱结构大小因地而异,由圆木、毛竹、浮筒、缆绳、铁锚等构成。吊养,苗串间距20cm~40cm。5.3.3延绳式
适用于干潮水深大于4m的近海养殖区。台架由桩、概缆、浮、中绳、横缆、浮子等构成。吊养,苗串间距20cm~~40cm。
5.4管理工作
5.4.1调节密度
附着器上近江牡蛎密度:水泥柱25粒/支~50粒/支、水泥片15粒/片~29粒/片、胶丝水泥绳12粒/条~23粒/条。
5.4.2养殖区布周
养殖场地每公项为-个养殖单元,区间距离10m~25m,养殖实际利用面积占水域面积的15%~25%。
5.4.3日常管理
5.4.3.1清除敌害生物和附蓄生物捕捉清除肉食性腹足类、惊吓或诱捕肉食性鱼蟹类、洗刷清除附着生物等。5.4.3.2调节养殖水层
附着生物大量附着季节,适当下降水层。5.4.3.3防台风
台风来临前,做好加固、转移等工作,亦可将蛎串沉人海底,待台风过后再重新安置。5.4.3.4应急处置
当毗连或养殖海区有赤潮或溢油等事件发生时,应及时转移,如果已受到污染,应就地销毁。6育肥
6.1育肥场环境条件
海湾上段或接近河口的地方,其他条件与养成场相同。6.2育肥时机
NY/T5155--2002
收获前1一3个月;转移须避开殖期。6.3
育p方法
将近江牡蛎从附着器上剥下运至育肥场,壳顶打孔穿成串用水泥粘在绳上,吊养,育肥期间放养密度为养成期的三分之。
7收获
7.1规格
壳长15cm以上。
9月至翌年5月。
8净化
水质条件达不到GB3097第-类规定的区域产出的近江牡蛎,应移至类区城暂养15d以上,直至达到NY5154的规定。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