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1018.2-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1018.2-2008
中文名称:丝包铜绕组线 第2部分:130级丝包直焊聚氨酯漆包束线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6-30
实施日期:2009-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394344
相关标签:
绕组
聚氨酯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气工程>>电线和电缆>>29.060.10电线
中标分类号:电工>>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K12带绝缘层电线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4页
标准价格:20.0 元
计划单号:20063740-T-604
出版日期:2009-05-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9-03-31
起草人:陈惠民、张敬平、李红、朱华、王春红
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杭州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GB/T 11018分为两个部分,本部分为GB/T 11018的第2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EC 60317-11:2005《特种绕组线标准 第11部分:130级丝包直焊聚氨酯漆包束线》第3.1版(英文版)。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删除了IEC 60317-11:2005的前言和引言;——增加了资料性附录E“产品标记对照表”;——增加了资料性附录F“试验项目类别”;——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IEC 60317-11:2005中表A.3原文有误,应将表A.3中第二列中的“>0.045 0”改为“>00.0450”,本部分已做了修正,并纳入正文中。本部分代替GB/T 11018.1-1989《丝包铜绕组线 一般规定》中有关丝包束线的内容和GB/T 11018.3-1989《丝包铜绕组线 丝包束线》。GB/T 11018.1-1989的内容纳入本部分和GB/T 11018.1-2008。GB/T 11018的本部分规定了130级丝包直焊聚氨酯漆包束线的要求。本部分与GB/T 11018.1-1989、GB/T 11018.3-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本部分等同采用IEC 60317-11:2005,GB/T 11018.1-1989中有关丝包束线的内容和GB/T 11018.3-1989的内容纳入本部分。 GB/T 11018.2-2008 丝包铜绕组线 第2部分:130级丝包直焊聚氨酯漆包束线 GB/T11018.2-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29.06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1018.2—2008/IEC60317-11:2005代替GB/T11018.1—1989.GB/T11018.3—1989丝包铜绕组线
第2部分:130级丝包直焊
聚酯漆包束线
Copper winding wires with silk coveringPart 2:Bunched solderable polyurethane enamelled round copper wires,class130,withsilkcovering
(1EC 60317-11:2005,Specifications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ding wiresPart 1l:Bunched solderable polyurethane enamelled round copperwires,classl30,withsilkcovering.IDT)2008-06-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5-01实施
GB/T11018丝包铜绕组线》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丝包单线;
第2部分:130级丝包直焊聚氨酯漆包束线本部分为GB/T11018的第2部分。GB/T11018.2-2008/1EC60317-11-2005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0317-11:2005特种绕组线标准第11部分:130级丝包直焊聚氨酯漆包束线》第3.1版(英文版)。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删除了IEC60317-11.2005的前言和引言:一增加了资料性附录E“产品标记对照表”:增加了资料性附录F“试验项目类别”:一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IEC60317-11:2005中表A.3原文有误,应将表A.3中第二列中的“>0.0450\改为“>0.450”,本部分已做了修正,并纳人正文中。本部分代替GB/T11018.1一1989《丝包铜绕组线二般股规定》中有关丝包束线的内容和丝包束线》。GB/T11018.1-1989的内容纳人本部分和GB/T11018.3-—1989《丝包铜绕组线GB/T11018.1-—2008中。
本部分与GB/T11018.1-1989,GB/T11018.3-—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0317-11:2005,GB/T11018.1—1989中有关丝包束线的内容和GB/T11018.3—1989的内容纳人本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和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3)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杭州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惠民、张敬平、李红、朱华、王春红。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1018.1—1989.GB/T11018.3—1989。1
1范围
GB/T11018.2—2008/IEC60317-11:2005丝包铜绕组线
第2部分:130级丝包直焊
聚氨酯漆包束线
GB/T11018的本部分规定了130级丝包直焊聚氨酯漆包束线的要求。丝包层由一层或两层丝组成。
单根漆包线为130级直焊聚氨酯漆包铜园线(GB/T6109.4)。当提及GB/T11018的本部分所涉及的产品时,给出如下内容:GB编号和(或)IEC编号:
束丝中的单线根数和导体标称直径,mm。示例.GB/T11018.2—20080.071×25或IEC60317-11-25X0.071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101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面,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4074.1
绕组线试验方法第1部分:一般规定(GB/T4074.1—2008,IEC60851-1:1996,IDT)
GB/T4074.2
绕组线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测量(GB/T4074.2—2008,IEC60851-2:1997IDT)
GB/T4074.3
绕组线试验方法第3部分:机械性能(GB/T4074.3一2008,IEC60851-3:1997IDT)
GB/T4074.4
绕组线试验方法第4部分:化学性能(GB/T4074.4—2008IEC60851-4:2005,IDT)
GB/T4074.5
GB/T 4074.6
GB/T6109.1
绕组线试验方法
绕组线试验方法
漆包圆绕组线
第5部分:电性能(GB/T4074.5-2008.IEC60851-5:2004第6部分:热性能(GB/T4074.6—2008,IEC60851-6:1996第1部分:—般规定(GB/T6109.1—2008,IEC60317-0-1:2005GB/T6109.4漆包圆绕组线第4部分:130级直焊聚氨酯漆包铜圆线(GB/T6109.4一2008IEC60317-4:2000.IDT)
GB/T11018.2—2008/IEC60317-11:20053定义和试验方法总则
3.1定义
bunched wire
有或无绕包层的若干根小直径的绝缘线芯进行无预定儿何形状的排列形成的线。3.1.2
热级class
用温度指数和热冲温度来表示的漆包线的热性能3.1.3
coating
用适当方法涂覆于导体或线上,然后烘干和/或固化的一种材料。3.1.4
导体conductor
除去绝缘后的裸金属线
covering
绕包层
缠绕、绕包或编织在裸或绝缘导体上的材料。3.1.6
漆包线enamelledwire
涂覆固化树脂绝缘的线。
级grade
线的绝缘厚度范围。
绝缘insulation
导体上的漆层或绕包层,并具有耐电压的特定功能3.1.9
导体标称尺寸nominal conductordimension符合GB/T6109.1规定的导体规格标称值3.1.10
绕组线windingwire
用于统组以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3. 1. 11
线wire
涂覆或包覆绝缘的导体。
3.2试验方法总则
本部分采用的全部试验方法见GB/T4074。2
GB/T11018.2—2008/IEC60317-11:2005本部分使用的条文号与GB/T4074中相应的试验条文号一致。如果GB/T4074标准与本部分有矛盾,以本部分为准。对未规定导体标称直径范围的试验项目(试验项目类别参见附录F),该试验适用于产品标准包括的全部导体标称直径。
除非另有规定,所有试验应在温度为15℃~35C,相对湿度为45%~75%环境下进行。测量前,试样应在上述条件下放置足够长时间,使试样达到稳定状态。被试试样从包装上取下时,应不承受张力或不必要的弯曲。每次试验前,宜除去足够长的线以保证试样不夹带损坏的线段。
4尺寸
4.1单线最大外径
单线最大外径应符合表1规定。
表1单线最大外径
导体标称直径/mm
最大外径/mm
注:导体直径和最大外径与GB/T6109.1中1级漆膜厚度漆包线的导体直径和最大外径相一致。4.2束线外径
单线根数和标称外径应符合表2规定表2中的数值与在锥棒上的测量有关,用显微镜测得的实际值比表2中的数值约小8%。用锥棒测得的最大值应不超过表2规定值的10%3
GB/T11018.2—2008/IEC60317-11:2005单线根数
表2标称外径
单线导体的标称直径/mm
标称外径/mm
注1:单线根数取自R数系,因技术原因经过圆整。注2:通常横线以上用单丝层,横线以下用双丝层。0.205
注3:外径按附录A中的方法计算,按GB/T4074.2进行测量。注4:其他通常使用的束线见附录B。0.250
注5.如果由于技术原因,表2中的组合不能满足要求时,其他组合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但单线应符合GB/T6109.1的规定。
4.3束线节距
束线节距不应超过60mm束丝方向为左向(逆时针)5电阻
20C时的电阻应在表3规定的范围内4
GB/T11018.2—2008/IEC60317-11:2005和
0066000000000
90080080
F28009
280000991000T00
988000228000
878000
291000
90900090008900
201000910
100020002000
80900680080050900
901000
280029900
88000800096900090000010
100200099000
20099200
09000900060008001820060200
22900960
0S2000
8890009 11009 0E0:0
8000900
220001600
008600
990068200
20098800
9e008900
00006800
(/u)/国
GB/T11018.2—2008/IEC60317-11:20056
伸长率
不适用。
回弹性
不适用。
柔韧性和附着力
圆试验
漆包铜束线应有单层丝包或双层丝包组成的绕包层第一层绕包方向应与束线束绞的方向相反,若有第二层,则第二层的绕包方向应与第一层相反。丝包层在质量上应均勾,每层绕包层应平整、均勾。按GB/T4074.3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丝包层不应开裂以致明显露出漆包线圆棒直径应为约10倍于表2及附录B中给出的试样外径。9热冲击
不适用。
软化击穿
不适用。Www.bzxZ.net
耐刮试验
不适用。
2耐溶剂
不适用。
击穿电压
不适用。
绝缘连续性
不适用。
温度指数
不适用。
S耐冷冻剂
不适用。
直焊性
应除去丝包层。焊锡槽温度应为375℃士5C,浸入时间见表4的规定。0.080
表4浸入时间
东线标称截面积/mm
GB/T11018.2—2008/IEC60317-11.2005浸入时间/s
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焊锡应渗人整个束丝内部,其外层应是光滑的锡焊层,无针孔和残渣。B热粘合或溶剂粘合
不适用。
介质损耗因数
适用但未规定要求。
耐变压器油
不适用。
21失重
不适用。
包装类别可能影响产品的某种性能,例如柔韧性和附着力。因此包装类别,例如交货盘类型,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产品应整齐面紧密地绕在线轴上或装在容器内。除非供需双方协商同意,线轴和容器内不应有个以上线段。如果多于一个线段,则应由供需双方确定在包装上使用标签和/或标识以表明各线段长度。
如果产品成圈交货,成圈的尺寸和最大重量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其附加保护装置也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GB/T11018.2—2008/IEC60317-11:2005束丝的标称外径按下式计算: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标准外径的计算
D=oxVnXd+丝包层厚度\
式中:
D—束线标称外径:
-束绞系数:
一单线根数:
d——单线标称外径。
*单线标称外径是导体标称直径加上GB/T6109.1规定的1级最大漾膜厚度的2/3。丝包漆包束线的标称外径是漆包束线的标称外径加上丝包层的厚度。表A1
单线根数
束绞系数
束绞系数
表A.2导体标称直径
导体标称直径/mm
丝包方式
单层丝包
双层丝包
标称外径/mm
导体标称直径/mm
表A3丝包层的厚度
漆包束线的标称外径/mm
外径在0.600mm及以下的漆包束线推荐采用单层丝包8
标称外径/mm
丝包层的厚度/mm
0.030~-0.035
0.035~0.040
0.060~0.070
0.070~0.080
B.1外径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非优先组合
GB/T11018.2—2008/IEC60317-11.2005表B.1标称外径
单线导体的标称直径/mm
标称外径/mm
注1线上的规格一般采用单层丝包,线下的采用双层丝包。注2:外径按附录A中的方法计算,测量按GB/T4074进行0.410
注3:如果由于技术原因,表2和表B1中的组合不能满足要求时,其他组合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但单线宜符合GB/T6109.1的规定。
非优先组合的电阻
-2008/1EC60317-11:2005
2080000859000021000
90E090
608000
292000
908000
WeT000
202000
SE9000
981000
6100029 100000 :800~0
292000
8F20002P9000
000889008200
2009z006008602
008600
2 900/8 z002 02008 900
+88008620086900
3090op
18001900
5200819009
e96000990.m
1 5200
82900280882008
261000991000108000
992000
2920009000
96908608
988000
ZE8000
296000
S1 800089 200 0
配f000
249000281000
080092900
20f0\0
线根数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