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345-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4345-2008
中文名称:化学纤维 长丝捻度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6-18
实施日期:2009-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3103708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纤维>>59.060.01纺织纤维综合
中标分类号:纺织>>化学纤维>>W50化学纤维综合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页
标准价格:16.0 元
计划单号:20062512-T-608
出版日期:2009-03-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3-04-20
起草人:杨艳、贾素芬、刘初峰、陈敏
起草单位:纺织工业化纤产品质量监督中心、保定天鹅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提出单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主管部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代替GB/T14345—2003 《合成纤维长丝捻度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聚酯(涤纶)、聚酰胺(锦纶)、聚丙烯(丙纶)、纤维素纤维等化学纤维长丝捻度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具有捻度的化学纤维长丝捻度的测定。从织物中抽出的化学纤维长丝可参照使用。本标准不适用于张力自0.05cN/dtex增加到0.1cN/dtex时,伸长率大于0.5%的长丝。 本标准与GB/T14345—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适用范围,由合成纤维长丝扩大至纤维素化学纤维长丝;———修改了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和时间;———增加了预调湿温度、相对湿度和时间;———增加了预加张力负荷的计算;———增加了散件样品的取样要求;———修改了计算结果的数值修约;———将原标准中的统计部分调整为本标准的附录C。 GB/T 14345-2008 化学纤维 长丝捻度试验方法 GB/T14345-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59.06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345-2008
代替GB/T14345-2003
化学纤维
长丝捻度试验方法
Testing method for twist of man-made filament(BISFA--2004,Testing methods for polyester filament yarns,BISFA---2004,Testing methods for polyamide filament yarns,BISFA-1997,Testing methods for viscose,cupro,acetate,triacetateandlyocellfilamentyarns,NEQ)2008-06-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3-01实施
GB/T14345—2008
本标准与BISFA《涤纶长丝纱试验方法》(2004年)、BISFA《锦纶长丝纱试验方法》(2004年)、BISFA《粘胶、铜氨、醋酸、三醋酯、莱赛尔长丝纱试验方法》(1997年)中抢度部分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T14345一2003《合成纤维长丝抢度试验方法》。本标准与GB/T14345一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适用范围,由合成纤维长丝扩大至纤维索化学纤维长丝;修改了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和时间;增加了预调湿温度、相对湿度和时间;增加了预加张力负荷的计算;
增加了散件样品的取样要求;
修改了计算结果的数值修约;
将原标准中的统计部分调整为本标准的附录C。本标准的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和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纺织工业化纤产品质量监督中心、保定天鹅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艳、贾素芬、刘初峰、陈敏。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4345--1993、GB/T14345—2003。1范围
化学纤维长丝捻度试验方法
GB/T14345—2008
本标准规定了聚酯(涤纶)、聚酰胺(锦纶)、聚丙烯(丙纶)、纤维素纤维等化学纤维长丝捻度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抢度的化学纤维长丝抢度的测定。从织物中抽出的化学纤维长丝可参照使用。本标准不适用于张力自0.05cN/dtex增加到0.1cN/dtex时,伸长率大于0.5%的长丝。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1部分:纤维与纱线GB/T3291.1
GB/T3291.3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3部分:通用2合成纤维长丝取样方法
GB/T6502
GB/T6529
GB/T8170
3术语和定义
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数值修约规则
GB/T3291.1、GB/T3291.3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原理
在一定张力下,固定试样的一端,旋转另一端退除规定长度内的丝条捻度,直至复丝中的单丝或股线中的各组分达到平行,观察捻度方向和计算捻度。抢度:以规定预张力下退捻前的每米纱线抢回数表示。抢向:以S或Z标记表示。
5仪器和工具
5.1抢度仪
5.1.1两个夹持器,其中一个可以顺、逆两个方向旋转、可调整规定起始长度位置的夹持器。5.1.2旋转计数器,其旋转数应精确至最接近的一转。5.1.3抢向指示器。
5.1.4测量退捻前、后试样的量尺,精度为1.0mm。5.1.5给试样施加预张力的装置,精度为10%。5.1.6分析针。
5.2用于试验不同组分股线的粘带。6试验通则
6.1实验室样品的抽取
一散件的实验室样品按需取出;1
GB/T14345-2008
-批量样品中的实验室样品抽取按GB/T6502规定;一从织物中抽取的试样应充分满足试样长度的要求。拆取试样的过程中,应避免捻度的损失和试样的意外受力。
注:不要抽取在运输途中意外受潮、擦伤或包装已经打开的卷装。6.2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采用GB/T6529规定的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6.2.1预调湿
当试样回潮率大于公定回潮率时,须进行预调湿:温度不超过50℃;
相对湿度5%~25%;
时间大于30min。
6.2.2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涤纶、丙纶长丝采用的调湿用标准大气:温度(20士2)℃;
相对湿度(65士5)%;
调湿时间为4h。
其他化学纤维长丝采用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温度(20士2)℃;
相对湿度(65士2)%;
一推荐调湿时间为16h。
双方约定调湿时间可参见附录A规定。6.3预加张力
6.3.1试样的预加张力按式(1)计算:F=P×T
式中:
F——预加张力负荷,单位为厘牛(cN);T一试样的名义线密度,单位为分特(dtex);P
-单位线密度的预加张力,单位为厘牛每分特((cN/dtex)。6.3.2·试样的单位线密度预加张力:.(1)
合成纤维牵伸丝、预取向丝、双收缩丝、空气膨体变形丝、纤维素纤维的标准预加张力为(0.05±0.005)cN/dtex;
变形丝的标准预加张力为(0.20士0.02)cN/dtex。对某一特种样品,如以上规定的标准预加张力不适用,双方可以规定其他值,或按附录B求取。在任何情况下,预加张力都按名义线密度计算。对于股线,采用各组分的名义线密度之和计算。6.4试验长度
6.4.1变形丝的试验长度为500mm。6.4.2其他化学纤维长丝:
名义抢度≤1250抢/m时,试验长度为500mm;-名义抢度>1250抢/m时,试验长度为250mm。6.5试验次数
散件实验室样品,每个卷装试验两次以上,且每批样品的试验总次数不低于20次;批量样品,合成纤维每个实验室样品测2次,纤维素纤维每个实验室样品测5次,仲裁检验每个实验室样品测5次;
GB/T14345—2008
除规定的实验室样品卷装数,对确定95%置信水平时,如置信界限与抢度算术总平均值的差值(即置信区间)超出士1.5%,按附录C规定增加实验室样品数。7试验步骤
7.1抢向的测定
取长约100mm的试样,握持一端使其悬垂,观察此垂直的螺旋线倾斜方向。与字母“S”中间部分一致的为“S”捻,与字母“Z”中间部分一致的为“Z\捻。7.2复丝试验
试验前先拉去表面可能受仿的丝数米。把试样的一端夹入固定夹持器,经加张力装置加上规定的预加张力,把试样的另一端夹人旋转夹持器后,退除试样抢度,直至复丝各组分相互平行,或用分析针从固定夹持器一端的试样通到旋转夹持器的试样端,测定其抢度,并核实捻向。7.3股线试验
7.3.1股线试验按7.2复丝的方法进行。7.3.2测定股线各组分的抢度,可将各组分作为新的试样按7.2进行测定。每个要测定的组分应按各组分的名义线密度计算预加张力。在测定抢回数之前,重新设定起始长度。
7.3.2.1相同组分
如股线的各组分相同,通过第一次退抢操作已分离的复丝,除留一根复丝外,在接近夹持器处切断已分开的其他各组分,留下的一根用于测定捻度。7.3.2.2不同组分
股线按7.2所述的方法退捻后将各组分的末端用粘带固定住,给每个组分做上标记,使接下来测定时可以辨别。然后把它们从夹持器间剪下,由于这样的结果不会保持原样长度,所以复丝各组分捻度应在300mm起始长度上测定。
按7.2的方法测定每个带有标记的组分的捻度。7.4注意事项
7.4.1同一卷装试验时,试样之间应间隔2m以上。7.4.2由于加抢工艺的关系,在内层与外层的捻度可能有系统性误差,因此,在有争议的情况下,应在内层和外层分别取样。
7.4.3取样时用力要比标准预加张力小,取比起始长度稍长的试样且避免发生摩擦。7.5数据收集
对每一个试样,记录抢向及抢回数。精确至最接近的整圈数,8结果计算
计算每个实验室样品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并用这些算术平均值计算货批的算术总平均值。8.1抢度按式(2)计算:
Tx1000
式中:
TL;——单个试样实测抢度值,单位为拾每米(/m);T一单个试样抢回数,单位为抢;L。—起始长度,单位为毫米(mm)。8.2抢度偏差率按式(3)计算:
TL-T×100
(2)
·(3)
GB/T14345—2008
式中:
D—抢度偏差率,%;
T。—抢度名义值,单位为捻每米(抢/m)。8.3当需要对该实验室样品进行变异系数计算等统计分析时见附录C。8.4数据修约:各项试验结果按GB/T8170规定修约。捻度、偏差率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捻度变异系数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
9允差
货批及各单一卷装的平均抢度同名义抢度相比较,在表1规定的允差范围内商定。表1货批及实验室样品的捻度允差单丝,股线的名义抢度/(抢/m)50~600以下
600~1600以下
1600及以上
10捻度和捻向的表示
按下列标记来表示丝条的抢度和抢向:a)
84dtexf30S200;
1)组分相同的双股长丝
133dtexf40S200X2Z300;
组分不同的双股长丝
(300dtexf60Z30×235dtexf34S360)S200。11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
a)样品的名称和规格;
被选作批量样品包装件的号码标识;b)
采用的试验方法及所有的试验参数;实验室样品
实验室样品的个项性能测试结果,如果计算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则要写入报告;经协商后对试验步骤的修改提示及其他与本标准不一致的部分;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试验人员,试验日期。
本方法规定了试样的快速调湿时间。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快速调湿方法
在有争议的情况下,需经有关各方协商之后方能采用。调湿时间见表A.1。
试样的标准回潮率/%
2以上~13www.bzxz.net
2及以下
快速调湿时间表
GB/T14345—2008
最少调湿时间/h
GB/T14345—200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预加张力的求取方法
B.1本附录给出了不适用正文中规定预加张力的试样,其预加张力的求取方法。B.2本附录规定预加张力的求取试验应在CRE单纱强伸仪上进行。B.3在试验仪上对试样作拉伸试验得到负荷-伸长曲线见图B.1。o/
伸长/mm
图B.1负荷-伸长曲线
B.4从图上零负荷附近取负荷变化随伸长变化最大的A点作切线与伸长轴相交于E,再由E作垂线与负荷-伸长曲线相交于F。,F。所表示的就是试样的预加张力负荷值。6
C.1单值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统计:术语和计算
GB/T14345—2008
在一系列试验中任何-次观测值称为单值。在一系列n次观测中,第i次观测的单值,以工;表示。C.2频数
每个实验室样品中一组单值的个数为频数。在第i组中单值的数目用n;表示。表示组的数目。单值总数n按式(C.1)计算:
.(C.1)
C.3算术平均值
单值工1,工2,3,\,工的算术平均值()是单值的总和除以它们的个数(n),见式(C.2)。=++.
在由组组成的频数表中,算术平均值()按式(C.3)计算:y - niy+nzy ++ny
C.4算术总平均值
(C.2)
(C.3)
不论如何分组,一系列单值的总平均即为算术总平均值,当各组所含的单值个数相同时,算术总平均值可由各组算术平均值计算得到。C.5方差和标准偏差
单值的方差(s)是各单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的平方和除以(n一1),见式(C.4)。(; )2
单值的标准偏差(s)是方差的平方根,见式(C.5)。()
式中:
样品的个数;
单值;
元实验室样品的算术平均值。
C.6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CV.)为标准偏差与算术平均值之比值,见式(C.6)。(C.4)
(C.5)
GB/T14345—2008
式中:
变异系数,%。
C.7置信界限
(C.6)
一组单值的n次试验值近似正态分布。在实验室样品的算术平均值()左右,对称地划定一个区间,使所试验的真实算术平均值以给定的百分率(本标准要求95%)落在该区间中。注:该百分率称为置信水平,置信水平有时以0和1之间的数字表示,但通常以百分率表示。从(一c)到(十c)的区间称为置信区间,(一c)和(十c)称为置信界限。在规定的置信水平下,置信区间的半宽值c是由算术平均值来估计批量样品的真实算术平均值所产生误差的最大值。置信区间的半宽值按式(C.7)计算:cmts
式中:
t--系数(在所要求的95%置信水平下,可从与n成函数关系的表C.1得到);Se
一标准偏差;
单值的个数。
..(C.7)
注:当对仪器方面的精度要求足够严格时,系统误差可以忽略不计。通常以算术总平均值的百分率C来表示半宽值c,见式(c.8)、式(c.9)。
C(%)=×100
C(%) = CVi(%)
n与t的函数关系表
61-120
121-230
(C.8)
试验中个别试样总是不会得到正态分布的数据,因此需要从批量样品中取得的一系列实验室样品进行独立的试验。每个实验室样品试验多个试样,按第C.3章计算该实验室样品一系列单值的算术平8
GB/T14345—2008
均值。按第C.5章计算每个实验室样品的单值对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算术平均值的置信界限可由该标准偏差计算,此处n为所测试的实验室样品个数。C.8补充试验量的确定
按GB/T6502规定抽取实验室样品经测试后,若未能达到规定的置信区间,就有必要增加试验次数。如果已经作了n次测试,计算标准偏差s或变异系数CV,超过规定的置信区间。为了到达所要求的置信区间半宽值c*或C,试验次数应增加m次,m按式(C.10)或式(C.11)计算:m= t?>
式中:
t-表C.1中与n值相对应的值。
在这种情况下,用(m十n)次试验结果计算平均值和置信区间,且检查新的置信区间是否满足要求。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