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749-2008 水泥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
GB/T 749-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749-2008

中文名称:水泥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6-30

实施日期:2009-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566428

相关标签: 水泥 硫酸盐 侵蚀 试验 方法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材料>>91.100.10水泥、石膏、石灰、砂浆

中标分类号:建材>>建材产品>>Q11水泥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749-2001;GB/T 2420-1981

采标情况:NEQ ASTM C452-2006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33281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4.0 元

计划单号:20061048-T-609

出版日期:2008-09-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1-01-23

起草人:刘晨、王旭芳、田红、颜碧兰、江丽珍、王昕、刘胜

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归口单位: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4)

提出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的方法原理、仪器设备、试验材料、胶砂组成、试体成型、试体养护和测量、计算与结果处理。本标准包括潜在膨胀性能试验方法和浸泡抗蚀性能试验方法两种试验方法。其中潜在膨胀性能试验方法(P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浸泡抗蚀性能试验方法(K法)适用于指定采用本方法的水泥。 GB/T 749-2008 水泥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 GB/T749-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91.10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49-2008
代替GB/T749-2001.GB/T2420—1981水泥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g capability ofresisting sulfate corrode of cement2008-06-30发布
数码防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水泥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
GB/T749-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泰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08年9月第一版
印张0.75字数17千字
2008年9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3281定价14.00元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GB/T749—2008
本标准与ASTMC4522006波特兰水泥在硫酸盐环境中潜在膨胀性能的试验方法标准》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T7492001《硅酸盐水泥在硫酸盐环境中的潜在膨胀性能试验方法》和GB/T2420—1981水泥抗硫酸盐侵蚀快速试验方法》两个标准。本标准与GB/T749—2001GB/T2420-1981相比,主要修改点如下:将水泥和石膏的计算公式中7.0改为常数A。对于硅酸盐水泥A为7.0,其他水泥根据要求确定(GB/T749—2001版7.2,本版3.5);试验用砂由“符合GB1781977质量要求的标准砂”改为“符合GB/T17671—1999规定的粒度范围在0.5mm1.0mm的中级砂”(GB/T2420-1981中第7章,本版4.3.1);试验室温度由17~25℃改为满足GB/T17671-1999中4.1的要求”(GB/T2420-198I中第9章,本版4.2.8.1
养护箱温度由20土3C改为满足GB/T176711999中4.1的要求”(GB/T2420—1981中第10章,本版4.2.8.1;
浸泡溶液温度由20士3℃改为20℃±1℃(GB/T2420—1981中第12章,本版4.3.3):将原标准中“图1千斤顶压力机”和图2电动抗折机”删除(GB/T2420—1981中第1章和第2章,本版4.2.1和4.2.2)
增加了对手动千斤顶压力机的要求“上下压板须水平且中心部分在同一直线上。也可用其他压力机代替(GB/T2420-1981中第1章,本版4.2.1)单位制统一改为SI国际单位(本版全文)。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4)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晨、王旭芳,田红、颜碧兰、江丽珍、王昕、刘胜。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情况为:GB/T749-1965.GB/T749-2001
GB/T2420—1981。
1范围
水泥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
GB/T749—2008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的方法原理、仪器设备、试验材料、胶砂组成、试体成型、试体养护和测量、计算与结果处理、本标准包括潜在膨胀性能试验方法和浸泡抗蚀性能试验方法两种试验方法。其中潜在服性能试验方法(P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浸泡抗蚀性能试验方法(K法)适用于指定采用本方法的水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5483石膏和硬石膏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ISO3696:1987,MOD)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idtISO679:1989)JC/T603—2004水泥胶砂干缩试验方法JC/T681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JC/T738—2004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3潜在膨胀性能试验方法(P法)3.1方法原理
通过在水泥中外掺一定量的二水石膏,使水泥中的SO总含量达到指定量,使得过量的SO一直接与水泥中影响抗硫酸盐性能的矿物反应产生膨胀,然后通过测量胶砂试体规定龄期的膨胀率来衡量水泥胶砂的潜在抗硫酸盐性能。
3.2仪器设备
3.2.1胶砂搅拌机
符合JC/T681的规定
3.2.2试模、钉头、捣棒、比长仪、三棱刮刀、量筒符合JC/T6032004第4章仪器设备的要求3.2.3天平
3.2.3.1称取石膏用天平
最大称量不小于500g,分度值不大于0.5g3.2.3.2称取水泥和试验用砂的天平最大称量不小于2000名:分度值不大于2g。3.3试验材料
3.3.1试验用砂
符合GB/T17671-1999规定的粒度范围在0.5mm~1.0mm的中级砂。3.3.2石膏
化学纯二水石膏或符合GB/T5483要求的G类特级石膏,细度要求见表1。GB/T749-2008
3.3.3试验用水
筛孔直径/m
表1试验用石膏细度要求
洁净的饮用水。在有争议时采用符合GB7T6682规定的二级水3.4养护箱和试验室
满足GB/T17671—1999中第4章对养护箱和试验室的要求。3.5水泥和外掺二水石膏质量的计算筛余/%
水泥和外掺二水石膏的质量是按两者混合后,混合料中SO含量达到指定量计算的。成型一组试体所需水泥与外掺二水不息质量为400g:取整数。
水石膏的质量分别按式V)和式(2)计算,结果X400
式中:
单位为克(g)
水泥质
膏质量,单位为克(g)
水泥中
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
石膏中SO
A—常数,刘un酸盐水泥为7.0其他水泥根据要求确定
3.6胶砂物料量
.(1)
3.6.1胶砂中水泥利0水石膏的混合料与砂比例为1:2.75(质量比),水灰为0485。成型一组试体时,需称取的物料量见
成型一组试体时需称取的物料量表2
水泥与外掺二水石膏成念
0.5mm~1.0mm的中级砂g
水/mL
3.6.2仲裁检验时需成型两组试体,每组三条25mm×25mm×280mm。日常检验允许成型一组试体。
3.7试体成型
3.7.1试模准备
成型前将试模擦净,四周隔板与底座的接触面涂黄油,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刷一薄层机油。然后将钉头嵌人试模孔中,并在孔内左右转动,使钉头与孔准确配合。3.7.2胶砂制备
先将量好的水倒入行星式胶砂搅拌机的搅拌锅内,加入称量好的石膏,为避免石膏聚团用餐刀将石育搅匀成悬浊液。再加人称量好的水泥,按GB/T17671一1999规定的程序进行搅拌。自动搅拌程序结束后,停止90s,将开关拨至手动快转档,快拌155。整个搅拌程序需时345S。在每次静止90s的头30s内将揽拌锅取下,用料勺将附着在锅底的砂浆刮起,再将搅拌锅装回搅拌机上。2
3.7.3试体成型
GB/T7492008
将制备好的胶砂分两层填人已装有钉头的试模内。第一层胶砂装人后,用餐刀沿试体长度方向来回划实。尤其是钉头两侧,必要时需多划几次。然后用方揭棒从钉头内侧开始,从一端向另一端顺序揭压10次,返回捣10次,共揭压20次,再用缺口鹅棒在钉头两侧各揭压两次。然后将余下胶砂装人模内,同样用小刀划勾,深度应透过第一层胶砂表面,再用方揭棒从一端开始顺序压12次,往返24次。提示:每次揭压时,先将捣棒接触胶砂表面再用力搞压。捣压应均匀稳定,不得冲压。3.7.4试体养护
试体自加水时算起,养护22h~23h脱模。由于试体强度低,脱模时需十分小心。脱模后,将试体放在水中养护30min后测量初长(。)。初长的测量时间应在水泥加水搅拌后24h土15min内完成。之后将试体水平放在20℃士C水中继续养护。养护水池中的试体之间应留有间隙,除必要的支承面外,所有面的水层厚度至少要达mm,试体距离水面的距离至少13mm。养护水和试体的体积比约为5:1。养护开始的28
sd内莓
d换一次水,以后每28d换水一次。手武体强度仍较低,可延退脱模,其他操作相应顺延。值如经22h~23h
说明。
3.8长度测量
3.8.1使用比长仅的注意事项
比长仪使用前应校正杆进
进行校准,确认零点无误后才能用于试体测量。0点变动超过
杆重新检查零点
位置,所有龄期
但需在试验报告中
测量结束后,应再用校正
mm,则整批试体应重新测定。测量时试体在比长仪中的上下2相同。读数
旋转试体,使钉头和比长仪正确接触,指针摆动不得大于文时应左右
±0.02mm。元
教时卖指针摆动的中值,读数记录至0.001mm读bzxz.net
提示:零点是准数,不一定是零。3.8.2试体测量
当试体养护(S)时,测量试体长度(L)。从养护池中嵌出试体时,一次条。则量前用湿布擦净试体表面及钉头上垢。
注:14.d测量后了我体放回养护池中,根据需要进书其他龄期长度的谢试。3.9结果计算及处
3.9.1结果计算
水泥胶砂试体各龄期减张率按式(3)计算,结果保留至0.001%Ph
式中:
14天龄期的膨胀率,%
试体初长,单位为毫米(mm):(L4-L)X100
试体14d长度,单位为毫米(mm):250
试体有效长度,单位为毫米(mm)。3.9.2结果处理
以n条试体膨胀率的平均值作为试样的膨胀率,n与最大允许极差的对应关系应满足表3的要求,否则重新进行试验。
表3试体条数与试验最大允许极差试体条数n/条
极差/%,不大于
GB/T749-2008
浸泡抗蚀性能试验方法(K法)
4.1方法原理
将水泥胶砂试体分别浸泡在规定浓度的硫酸盐侵蚀溶液和水中养护到规定龄期,以抗折强度之比确定抗硫酸盐侵蚀系数。
4.2仪器设备
4.2.1手动千斤顶压力机
手动千斤顶压力机,最大荷载大于15kN,压力保持5s以上。上下压板须水平且中心部分在同一直线上,也可用其他压力设备代替。4.2.2小型抗折强度试验机
小型抗折强度试验机加荷速度0.78N/s。应有一个能指示并保持试件破坏时裁荷的指示器。载荷标尺准确至0.01N。
4.2.3成型用抗压模套、成型用模套、成型用压块成型用抗压模套示意图见图1。成型用模套见图2。成型用压块见图3。单位为毫米
+17±0.2+
?5.5±0.1
图1成型用抗压模套
?5.5±0.1
图2成型用模套
17上0.2-
图3成型用压块
GB/T749—2008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GB/T749—2008
4.2.4试模
试模由三个水平的模槽组成,可同时成型三条截面为10mm×10mm×60mm的棱柱试体。其材质为不锈钢。隔板、端板及底座上表面须磨平。三联试模如图4所示,组装后内壁各接触面应互相垂直。单位为毫米
端板:
底座,
螺栓。
4.2.5夹具
图4三联试模示意图
两根支撑圆柱和中间一根加荷圆柱直径皆为5mm。通过三根圆柱轴的三个竖向平面应平行,并在试验时继续保持平行和等距离。两支撑圆柱中心距50mm。4.2.6拌和锅
拌和锅直径约200mm,高70mm,厚度1mm~2mm,材质为不锈钢。4.2.7天平
最大称量不小于500g,分度值不大于1g。4.2.8养护箱
4.2.8.120℃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和试验室满足GB/T17671—1999中4.1的要求。4.2.8.250℃湿热养护箱
满足JC/T738-2004中4.2的要求,但养护温度为50℃。4.3试验材料
4.3.1试验用砂
符合GB/T17671-1999规定的粒度范围在0.5mm~1.0mm的中级砂4.3.2试验用水
洁净的饮用水,在有争议时采用GB/T6682的三级水。4.3.3硫酸盐侵蚀溶液
GB/T749—2008
采用化学纯无水硫酸钠试剂配制浓度为3%(质量分数)的硫酸盐溶液,温度为20℃土1℃提示:漫泡落液可以采用天然环境水,也可按委托方要求的浸泡条件进行试验。所改变的养护条件需在报告中说明。
4.3.4硫酸(1+5)
1份体积的浓硫酸与5份体积的水混合。4.3.5酚指示剂溶液(10g/L)
将1g酚酸溶于100mL乙醇中。
4.4胶砂制备
4.4.1胶砂组成
水泥与标准砂的质量比为12.5,水灰比为0.5。4.4.2手工拌和
称取水泥样品100克,0.5mm~1.0mm的中级砂250g,放入拌和锅内,用小勺干拌1min,使水泥与砂混合均匀,加人50mL水,湿拌3min。4.5试体成型
将成型用模套装在三联试模上,然后将制备好的胶砂分两层装人6个试模内。第一层胶砂装到模套高度的约1/2处,装模时用小刀插实、挤压。操作时应注意试体两端多插几次,然后将胶砂装满,再用小刀插实,挤压。用小刀刮平,取下成型模套,换上抗压模套和压块后,将试模放到手动千斤顶压力机上加压到7.8MPa压力下保持5s,然后取出抗压模套和压块,刮平,编号,放入20℃养护箱养护24h士2h,脱模。
4.6试体的养护与侵蚀浸泡
脱模后的试块放入50C湿热养护箱中装有50℃土1℃水的容器中(铝酸盐水泥在20℃士1℃水中)养护7d,取出。分成两组,每组九条。一组放人20℃养护箱中装有20℃士1℃水的容器中继续养护,-组放入20℃养护箱中装有20℃士1℃硫酸盐侵蚀溶液的容器中浸泡。试体在容器中浸泡时,每条试体需有200mL的侵蚀溶液,液面至少高出试体顶面10mm为避免蒸发,容器加盖。试体在浸泡过程中,每天一次用硫酸(1十5)滴定硫酸盐侵蚀溶液,以中和试体在溶液中放出的Ca(OH)2,边滴定边搅拌使侵蚀溶液的pH保持在7.0左右。指示剂可采用酚酥指示剂溶液。两组试体养护28d后取出。
提示:侵蚀龄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需在试验报告中说明。4.7试体破型
破型前,擦去试体表面的水分和砂粒,清除夹具圆柱表面粘着的杂物,试体放人抗折夹具上时试体侧面与圆柱接触。
4.8试验结果计算与处理
4.8.1试验结果的计算
试体的抗折强度按式(4)进行计算。R=0.075XF
式中:
R试体抗折强度,单位为兆帕(MPa):折断时施加于棱柱体中部的荷载,单位为牛顿(N);F
与小型抗折试验机夹具力臂及小试体截面积有关的换算常数。0.075
(4)
GB/T749—2008
4.8.2试验结果处理
九条试体的破坏荷载剔去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其余7块平均值为试体抗折强度,计算精确到0.01MPa。分别计算水中养护和侵蚀溶液中养护的试体抗折强度R值,得到R减、R永4.8.3试样抗蚀系数的计算
抗蚀系数按式(5)计算,结果保留到0.01R旅
式中:
K抗蚀系数:
R覆试体在侵蚀溶液中浸泡28d抗折强度,单位为兆帕(MPa);试体在20℃水中养护同龄期抗折强度,单位为兆帕(MPa)。R水
GB/T749-2008
·(5)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书号:1550661-33281
定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