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2528-2008 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
GB/T 12528-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2528-2008

中文名称: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6-30

实施日期:2009-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8711765

相关标签: 交流 额定 电压 轨道交通 车辆 电缆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气工程>>电线和电缆>>29.060.20电缆

中标分类号:电工>>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K13电缆及其附件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 12528.1-1990;GB 12528.11-2003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32页

标准价格:24.0 元

计划单号:20060077-T-604

出版日期:2009-04-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0-12-07

起草人:张贤灵、谭金凤、郑国俊、张国平、厉春阳、马用彪、赵翠静、汪应昌、周晓薇、忻济民

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上海南洋电缆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GB/T 12528《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是对GB 12528.1-1990 、GB 12528.11-2003的整合。本标准规定了交流额定电压3 kV及以下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型号、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和包装。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3 kV及以下轨道交通车辆用配电系统、控制系统、信号系统的电器装置等用电缆。本标准代替GB 12528.1-1990《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电线)一般规定》和GB12528.11-2003《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电线)补充件1:交联聚烯烃绝缘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电线)》。本标准与GB 12528.1-1990和GB 12528.11-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GB 12528.1-1990《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电线)一般规定》和GB12528.11-2003《交流额定电压3kV 及以下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电线)补充件1:交联聚烯烃绝缘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电线)》改为本版的《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电线)》;———对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更新和增补。(GB 12528.1-1990和GB 12528.11-2003中的第2章;本版的第2章);———本版标准对绝缘和护套材料规定了氯磺化聚乙烯橡胶混合物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乙丙橡胶混合物、交联聚烯烃混合物、薄壁型电缆用聚烯烃混合物。取消GB 12528.1-1990标准对天然丁苯橡胶、聚氯乙烯、氯丁橡胶和尼龙等混合物的规定(GB 12528.1-1990 中的3.2;本版的4.2);———耐油特性按1类、2类、3类进行划分,不规定高浓度酸碱污染环境的场合。明确1类、2类耐油特性的电缆产品(GB 12528.1-1990中的3.2.1.5和GB 12528.11-2003中的3.4;本版的4.4);———电缆电压等级规定为4个:500V、450V、1.5kV 和3kV。取消250V 和1kV等级(GB 12528.1-1990的5.4.4.1和GB 12528.11-2003的3.1;本版的5.1);———对电缆的弯曲半径进行了调整(GB 12528.11-2003的3.5;本版的5.4);———增加第2类导体,用(C)表示。取消对导体结构的规定(GB 12528.1-1990的5.1.1 和GB 12528.11-2003的5.1.2;本版的7.1.2);———对火花试验电压增加了直流电压试验值(GB 12528.1-1990的5.2.3和GB 12528.11-2003的5.3.5;本版的7.2.4);———薄壁型电缆用电缆的绝缘最薄点厚度由原GB 12528.11-2003 版的标称值的90% -0.1mm,现改为标称值的75%(GB 12528.11-2003的表2;本版的表11);———对无卤低烟型阻燃电缆规定除通过单根垂直燃烧试验要求外,还需通过C 类或D 类成束燃烧试验要求(GB 12528.11-2003的5.3;本版的7.4);———绝缘电阻由原GB 12528.11-2003版的1×1013Ω·m 现改为5×1012Ω·m;———取消“附录A 镀锡铜线镀锡层试验方法”,增加“附录A 刮磨试验”(GB 12528.1-1990的附录A ,本版的附录A);———对反映电缆表面电阻值的最大漏泄电流指标与EN50264 的规定值一致(GB 12528.1-1990的附录D 和GB 12528.11-2003的表6;本版的附录D)。 GB/T 12528-2008 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 GB/T12528-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9.06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2528-2008
代替GB12528.1—1990,GB12528.11—2003交流额定电压3kV及bZxz.net
以下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
Rail vehicle cables with rated voltages up to and including 3kv2008-06-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数码防伪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4-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产品代号、标记及示例
使用特性
产品型号、名称和规格·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10标志、包装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规范性附录)
附录E(规范性附录)
刮磨试验
浸油试验方法
电缆弯曲后的电压试验方法
表面漏泄、放电试验
耐湿性试验
GB/T12528—2008
GB/T12528—2008
GB/T12528《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是对GB12528.1-1990、GB12528.11—2003的整合。
本标准代替GB12528.1一1990《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电线)一般规定》和GB12528.11一2003《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电线)补充件1:交联聚烯烃绝缘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电线)》。本标准与GB12528.1—1990和GB12528.11—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GB12528.1一1990《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电线)一般规定》和GB12528.11-2003《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电线)补充件1:交联聚烯烃绝缘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电线)》改为本版的《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电线)》;
——对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更新和增补。(GB12528.1一1990和GB12528.11—2003中的第2章;本版的第2章);
本版标准对绝缘和护套材料规定了氯磺化聚乙烯橡胶混合物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乙丙橡胶混合物、交联聚烯烃混合物、薄壁型电缆用聚烯烃混合物。取消GB12528.1一1990标准对天然丁苯橡胶、聚氟乙烯、氯丁橡胶和尼龙等混合物的规定(GB12528.1一1990中的3.2;本版的4.2);
一耐油特性按1类、2类、3类进行划分,不规定高浓度酸碱污染环境的场合。明确1类、2类耐油特性的电缆产品(GB12528.1-1990中的3.2.1.5和GB12528.11—2003中的3.4;本版的4.4);
-电缆电压等级规定为4个:500V、750V、1.5kV和3kV。取消250V和1kV等级(GB12528.1--1990的5.4.4.1和GB12528.11-2003的3.1;本版的5.1);—对电缆的弯曲半径进行了调整(GB12528.11-2003的3.5;本版的5.4);一增加第2类导体,用(C表示。取消对导体结构的规定(GB12528.1一1990的5.1.1和GB12528.11—2003的5.1.2;本版的7.1.2);-对火花试验电压增加了直流电压试验值(GB12528.1一1990的5.2.3和GB12528.11--2003的5.3.5;本版的7.2.4);
一薄壁型电缆用电缆的绝缘最薄点厚度由原GB12528.11一2003版的标称值的90%一0.1mm,现改为标称值的75%(GB12528.11一2003的表2;本版的表11);一对无卤低烟型阻燃电缆规定除通过单根垂直燃烧试验要求外,还需通过C类或D类成束燃烧试验要求(GB12528.11—2003的5.3;本版的7.4);—-绝缘电阻由原GB12528.11—2003版的1×1013α·m现改为5×1012α·m;取消“附录A镀锡铜线镀锡层试验方法”,增加“附录A刮磨试验”(GB12528.1一1990的附录A,本版的附录A);
对反映电缆表面电阻值的最大漏泄电流指标与EN50264的规定值一致(GB12528.1一1990的附录D和GB12528.11一2003的表6;本版的附录D)。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3归口。E
GB/T12528—2008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南洋电缆有限公司、天津金山电线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南洋电材有限公司、衡阳恒飞电缆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巢湖海兴电缆有限公司、上海汉欣电线电缆有限公司、黄石昌达线缆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贤灵、谭金凤、郑国俊、张国平、厉春阳、马用彪、赵翠静、汪应昌、周晓薇、忻济民。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GB12528.1—1990;
—GB12528.11—2003
1范围
交流额定电压3kV及
以下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
GB/T12528—2008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型号、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轨道交通车辆用配电系统、控制系统、信号系统的电器装置等用电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252-—2000轻柴油
GB/T1690--2006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ISO1817:2005,MOD)GB/T2900.10—2001电工术语电缆(idtIEC60050(461):1984)GB/T2951.1-一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1节:厚度和外形尺寸一机械性能试验(idtIEC608811-1-1:1993)GB/T2951.2-一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2节:热老化试验方法(idtIEC608811-1-2:1985)GB/T2951.4一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4节:低温试验(idtIEC608811-1-4:1985)GB/T2951.5--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第1节: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idtIEC608811-2-1:1986)GB/T2951.6一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部分聚氮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第1节: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idtIEC608811-3-1:1985)GB/T3048.4一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GB/T3048.5—2007E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5部分:绝缘电阻试验GB/T3048.8—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IEC60060-1:1989,GB/T3048.9-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9部分:绝缘线芯火花试验GB/T3956—1997电缆的导体(idtIEC60228:1978)GB4909.2—1985
5裸电线试验方法尺寸测量(neqIEC251:1978)GB/T6995.1—2008
3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1部分:一般规定GB/T6995.3—2008日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GB/T17650.2—1998)
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用测量pH值和电导率来测定气体的酸度(idtIEC60754-2:1991)GB/T17651.2一1998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第2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idtIEC61034-2:1997)
GB/T12528—2008
GB/T18380.1--2001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部分:单根绝缘电线或电缆的垂直燃烧试验方法(idtIEC60332-1:1993)GB/T18380.2-—2001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2部分:单根铜芯绝缘细电线或电缆的垂直燃烧试验方法(idtIEC60332-2:1989)GB/T18380.3一2001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部分:成束电线或电缆的燃烧试验方法(idtIEC60332-3:1992)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GB/T19666—2005
JB/T8137(所有部分)电线电缆交货盘SH/T0139-1995车轴油
IEC60332-3-25:2000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25部分: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或电缆的垂直火焰蔓延试验D类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0一200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乙丙橡胶混合物ethylene-propylenerubbercompound其特有组分为乙丙橡胶和(或)合成弹性体,经过适当选择、配比、加工和硫化而成的混合物。3.2
氯磺化聚乙烯橡胶混合物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CSPorequivalentsyntheticcompound其特有组分为氯磺化聚乙烯或氯化聚乙烯合成弹性体,经适当选择、配比、加工和硫化而成的混合物。3.3
cross-linkedpolyolefincompound交联聚烯烃混合物
其特有组分为聚乙烯、聚丙烯和聚丁烯-1或它的共聚物,经适当选择、配比和加工后经交联而成的混合物。
薄壁型电缆用聚烯烃混合物polyolefincompoundforthin-wall其特有组分为含有芳族基团及杂原子(聚合物分子主链中的N、O及Si)的聚合物、共聚物及合金。或烯烃类聚合物、共聚物的混合物,如有必要,应予以交联。3.5
额定电压voltagerating
电缆的额定电压是指电缆设计和电气性能试验用的基准电压。额定电压用U。表示,单位为V。U。为任一绝缘导体对“地”(周围介质、金属外壳)之间的电压有效值。当电缆使用于交流系统时,电缆的额定电压至少应等于系统的对地标称电压。当电缆使用于直流系统时,该系统的对地电压应不大于电缆额定电压的1.5倍。3.6
型式试验(符号T)typetests
型式试验是指按一般商业原则,对本部分规定的一种型号电缆在供货前进行的试验,以证明电缆具有良好的性能,能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型式试验的本质是一且进行这些试验后,不必重复进行,如果改变电缆材料或设计会影响电缆的性能时,则必须重复进行。3.7
抽样试验(符号S)
specialtests
抽样试验是指在成品电缆试样上或取自成品电缆的元件上进行的试验,以证明产品符合设计规范。2
例行试验(符号R)routinetests例行试验是指制造厂对全部电缆成品进行的试验。4产品代号、标记及示例
4.1系列代号
产品的系列代号
4.1.1导体材料代号
铜导体…
4.2绝缘和护套材料代号
氯磺化聚乙烯橡胶混合物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乙丙橡胶混合物
交联聚烯烃混合物
薄壁型电缆用聚烯烃混合物
4.3耐热特性代号
125℃
4.4耐油特性代号
安装在无矿物油和燃料油污染处安装在受矿物油污染,但无燃料油污染处(耐矿物油)安装在受矿物油污染和燃料油污染处(耐矿物油和燃料油)4.5燃烧特征代号
燃烧特征代号符合GB/T19666--2005的规定。例如:一含卤阻燃
无卤低烟阻燃
4.6产品标记
产品用型号、规格及本标准编号表示,组成如图示。-00O0-OOOO-O0
本标准号
GB/T12528—2008
1(可省略)
Z(可省略)
导体类别代号
导体标称截面
-颜色
电压等级代号
耐温特性代号
耐油特性代号
护套材料代号(若有)
绝缘材料代号
系列代号
燃烧特征代号
GB/T12528—2008
同一品种规格采用不同结构的导体应在截面后标明,除专用结构外,第5类导体用(A)表示,第6类导体用(B)表示,第2类导体用(C)表示。4.7标记示例
a)耐矿物油和燃料油,耐温100℃等级,交流额定电压1500V、第6类导体、95mm2,乙丙橡胶混合物绝缘氮磺化聚乙烯橡胶混合物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护套电缆,表示为:DCEH/3-1001500V95(B)GB/T12528-2008
耐温125℃等级,交流额定电压1500V、第5类导体、50mm2,无卤低烟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b)
电缆,表示为:WDZ-DCYJ/1-1251500V50(A)GB/T12528—2008耐温125℃等级,交流额定电压750V、第2类导体、4mm,无卤低烟阻燃薄壁型电缆用聚烯c)
烃绝缘电缆,表示为:WDZ-DCYJB/1-125750V4(C)GB/T12528—2008耐矿物油和燃料油,耐温125℃等级,交流额定电压1500V、第5类导体、50mm2,无卤低烟阻燃d)i
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表示为:WDZ-DCYJ/3-1251500V50(A)GB/T12528—20085使用特性
5.1电缆额定电压
电缆的交流额定电压U。为500V、750V、1.5kV和3kV。直流额定电压为交流额定电压的1.5倍。
5.2长期允许工作温度
乙丙橡胶混合物绝缘
125℃交联聚烯烃混合物绝缘
125℃薄壁型电缆用聚烯烃混合物绝缘150℃薄壁型电缆用聚烯烃混合物绝缘5.3电缆最低使用环境温度
乙丙橡胶混合物绝缘
交联聚烯烃混合物绝缘
薄壁型电缆用聚烯烃混合物绝缘5.4电缆敷设的允许弯曲半径
电缆外径(D)为20mm及以下时应不小于6D。电缆外径(D)为20mm以上时应不小于8D。6产品型号、名称和规格
6.1产品型号、名称
产品型号、名称见表1。
表1产品型号与名称
DCEH/3-100
WDZ-DCYJ-125
WDZ-DCYJ/2-125
WDZ-DCYJ/3-125
WDZ-DCYJB-125
WDZ-DCYJB/2-125
产品名称
100℃
125℃
.125℃
.150℃
-25℃
-40℃
-60℃
耐矿物油和燃料油铜芯耐热100℃乙丙橡胶混合物绝缘氯磺化聚乙烯橡胶混合物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护套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铜芯耐热125℃交联聚烯烃绝缘无卤低烟阻燃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耐矿物油铜芯耐热125℃交联聚烯烃绝缘无卤低烟阻燃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耐矿物油和燃料油铜芯耐热125℃交联聚烯烃绝缘无卤低烟阻燃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铜芯耐热125℃薄壁型电缆用聚烯烃绝缘无卤低烟阻燃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耐矿物油铜芯耐热125C薄壁型电缆用聚烯经绝缘无卤低烟阻燃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型号
WDZ-DCYJB/3-125
WDZ-DCYJB-150
WDZ-DCYJB/2-150
WDZ-DCYJB/3-150
6.2规格
表1 (续)
产品名称
GB/T12528-—2008
耐矿物油和燃料油铜芯耐热125℃薄壁型电缆用聚烯烃绝缘无卤低烟阻燃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
铜芯耐热150℃薄壁型电缆用聚烯烃绝缘无卤低烟阻燃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耐矿物油铜芯耐热150C薄壁型电缆用聚烯烃绝缘无卤低烟阻燃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耐矿物油和燃料油铜芯耐热150℃薄壁型电缆用聚烯烃绝缘无卤低烟阻燃轨道交通车辆用电缆
电缆的规格见表2。
表2电缆的规格
DCEH/3-100
WDZ-DCYJ-125
WDZ-DCYJ/2-125
WDZ-DCYJ/3-125
WDZ-DCYJB-125
WDZ-DCYJB/2-125
WDZ-DCYJB/3-125
WDZ-DCYJB-150
WDZ-DCYJB/2-150
WDZ-DCYJB/3-150
7技术要求
7.1导体
7.1.1材料
额定电压/V
标称截面/mm
0.75~300
结构参数表号
铜导体应采用符合GB/T3956一1997的软圆铜线。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和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7.1.2结构
导体可采用绞线、束线或复绞等结构。第5类、第6类导体中的单线最大直径应符合GB/T3956-1997中的相应规定。第2类的单线最少根数应符合GB/T3956一1997中的相应规定。根据供需双方协议允许采用其他的导体结构。导体外面允许包覆非吸水性材料隔离层,隔离层应容易从导体上取下。7.1.3电阻
电缆导体在20℃时的电阻应符合表3的规定。5
GB/T12528—2008
标称截面/mm2
a非标准规格。
7.2绝缘
7.2.1材料
第5类导体
表3电缆导体在20℃时的电阻
20℃时导体电阻最大值/(a/km)不镀锡
第6类导体
第2类导体
第5类导体
电缆绝缘材料的选用,应与电缆型号一致,选用相应规定的混合物。绝缘的非电气性能应符合表5或表6的规定。镀锡
第6类导体
第2类导体
护套和绝缘一次挤出的电缆,试验时若绝缘和护套无法分开,允许将粘连在一起的绝缘和护套用切割、磨削的方法去除护套后,制成试件进行试验。对于小规格电缆无法用切割、蘑前方法制取试样时,允许采用单挤包绝缘进行试验。
7.2.2挤包
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但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绝缘、导体或镀锡层。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
7.2.3厚度
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表7~表11的标称值。绝缘最薄点的厚度应不小于表7~表10标称值的90%一0.1mm和表11标称值的75%。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