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0447-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0447-2008
中文名称:滑动轴承 半圆止推垫圈 要素和公差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8-25
实施日期:2009-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945980
相关标签:
滑动轴承
半圆
垫圈
要素
公差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机械系统和通用件>>轴承>>21.100.10滑动轴承
中标分类号:机械>>通用零部件>>J12滑动轴承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4.0 元
计划单号:20010889-T-604
出版日期:2009-03-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9-02-22
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浙江临安东方滑动轴承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10447—1989。 本标准规定了滑动轴承半圆止推垫圈的要素和公差。本标准适用于冲压成形的、外径小于等于160mm 的双金属半圆止推垫圈,本标准不包括半圆止推垫圈的尺寸系列。本标准是对GB/T10447—1989《滑动轴承 半圆止推垫圈 要素和公差》的修订,与GB/T10447—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修改了部分代号的名称;———调整了标准章节顺序;———调整了半圆止推垫圈内外径之差的规定(1989版中的3.2.2,本版中的4.2.2)。 GB/T 10447-2008 滑动轴承 半圆止推垫圈 要素和公差 GB/T10447-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 21. 100. 10Www.bzxZ.ne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0447—2008
代替GB/T10447—1989
滑动轴承
半圆止推垫圈
要素和公差
Plain bearings-Pressed bimetallic half thrust washers-Features and tolerances
(ISO6526:1983.MOD)
2008-08-2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3-01实施
GB/T10447—2008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6526:1983《滑动轴承带冲压双金属半圆止推垫圈要素和公差》,与ISO6526:1983相比,主要差异如下:标准名称不同;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章节顺序不同。
本标准是对GB/T10447—1989《滑动轴承半圆止推垫圈目要素和公差》的修订,与GB/T10447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了部分代号的名称;
调整了标准章节顺序;
调整了半圆止推垫圈内外径之差的规定(1989版中的3.2.2,本版中的4.2.2)。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10447—1989。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工程动力学院、浙江临安东方滑动轴承有限公司。本标准由全国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负责解释,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0447—1989。
滑动轴承
半圆止推垫圈
要素和公差
本标准规定了滑动轴承半圆止推垫圈的要素和公差。GB/T10447—2008
本标准适用于冲压成形的、外径小于等于160mm的双金属半圆止推垫圈,本标准不包括半圆止推垫圈的尺寸系列。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889.1滑动轴承术语、定义和分类第1部分:设计、轴承材料及其性能(GB/T2889.12008,ISO4378-1:1997,IDT)
术语、代号及结构型式
术语和代号
GB/T2889.1所规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止推垫圈的术语与代号见表1。表1术语及代号
t(ti、t2)
止推垫圈外径
止推垫圈内径
止推垫圈高度
止推垫圈总厚度
定位凸缘顶部高度
定位凸缘根部高度
定位凸缘宽度
油槽倒角
油槽底部宽度
油槽底部壁厚
油槽距中心轴线的距离
钢背倒角或圆角
定位凸缘和对接平面圆角半径
合金表面倒角或圆角
对接面处宽度
合金表面削薄深度
合金表面削薄高度
对接面处滑动表面削薄角度
平面度公差
合金层厚度
GB/T10447—2008
3.2结构型式
半圆止推垫圈的一般型式见图1和图2。推荐选用图2的型式。也可为平面
a)不带定位凸缘
b)带定位凸缘
对接面处合金表面的三种削薄形式图1不带定位凸缘和带定位凸缘的半圆止推垫圈B-
尺寸公差
4.1未注公差
未注长度和角度公差按如下规定:长度:±0.25mm;
角度:士5°。
直径和高度公差
4.2.1外径D的极限偏差见表2。
外径D
基本尺寸
内径d的极限偏差见表3。
注:(D一d)应大于5er。
图2带斜角的止推垫圈
高度Hp与F的极限偏差见表4。
外径D
Hp的极限偏差
GB/T10447—2008
单位为毫米
D的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d的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F =Hpmin—(r2max +0.5)
的极限偏差
GB/T10447—2008
止推垫圈总厚度er
止推垫圈总厚度er的尺寸与极限偏差见表5。表5
外径D
注:“○\为推荐值。
推荐的止推垫圈总厚度et\
单位为毫米
e-的极限偏差
a对超出这些尺寸范围的总厚度,推荐用这些尺寸加上0.1的倍数,公差应符合这些原始尺寸的公差要求6
定位凸缘
定位凸缘宽度A
定位凸缘宽度A的尺寸和极限偏差见表6。表6
2凹槽槽口
轴承座上定位凹槽槽口的公差带为Js13。6.3
定位凸缘顶部高度
定位凸缘顶部高度ED见表7。
外径D
推荐尺寸
基本尺寸
油槽的一般型式见图1。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采用其他型式的油槽。7.1
1油槽底部宽度Gw
油槽底部宽度Gw的尺寸与极限偏差见表8,4
单位为毫米
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极限偏差
油槽底部厚度Ge
油槽底部厚度Gz的极限偏差为=8.30°油槽位置
油槽位置距中心轴线的距离Gx的极限偏差见表9。表9
对口面
对口面的型式见图1和图2。图2中尺寸Ljmin:9
圆角半径或倒角
定位凸缘和对接平面圆角半径r2见表10。推荐尺寸
壁厚er
对口面削薄
GB/T10447—2008
单位为毫米
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Gx的极限偏差
,但不小于3mm。
单位为毫米
对口面削薄型式见图1的D-D剖视图,尺寸t应不超过eT的30%。角度β不超过30°。9.3
滑动表面圆角或倒角
滑动表面圆角或倒角r见表11。
壁厚er
钢背与外圆表面间倒角或圆角
单位为毫米
0. 1×D-d)
钢背与外圆表面间倒角或圆角ri可以是圆角或倒角,0.3mm≤ri≤0.6mm,极限偏差为倒角角度为45°,并应去毛刺。±0.20mm。
GB/T10447—2008
平面度
止推垫圈应在间距为eTmx十p的两平行板间通过。平面度公差力数值见表12。表12
外径D
表面粗糙度
p的公差
单位为毫米
由于止推垫圈使用材料范围较广,本标准未对半圆止推垫圈的表面粗糙度作出具体规定,由供需双方协商。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