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2071.1-2008 互感器试验导则 第1部分: 电流互感器
GB/T 22071.1-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2071.1-2008

中文名称:互感器试验导则 第1部分: 电流互感器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6-30

实施日期:2009-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2973918

相关标签: 互感器 试验 电流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气工程>>29.180变压器、电抗器

中标分类号:电工>>输变电设备>>K41变压器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4页

标准价格:20.0 元

计划单号:20076919-T-604

出版日期:2009-04-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8-06-30

起草人:张秀菊、魏朝晖、余春雨、姚森敬、李云庆等

起草单位:国家变压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沈阳变压器研究所等

归口单位:全国互感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2)

提出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互感器试验导则》标准目前包含了2个部分,本部分为《互感器试验导则》标准的第1部分。GB/T 22071的本部分提出的电流互感器试验要求适用于GB 1208-2006和GB 16847-1987等标准中所规定的型式试验、例行试验和特殊试验。本部分规定了互感器的试验项目、试验顺序、一般试验条件、试验要求和型式试验的补充要求。本部分针对GB 1208-2006《电流互感器》和GB 16847-1987《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技术要求》中所规定的试验项目而提出指导性试验方法。此外,本部分还提出了目前行业上广泛采用的绝缘电阻测量和伏安特性测量两项试验方法(这两个项目在GB 1208-2006《电流互感器》等标准中并未予规定)。本部分规定的试验方法可能不是唯一的,但却是目前互感器行业广泛采用的方法。 GB/T 22071.1-2008 互感器试验导则 第1部分: 电流互感器 GB/T22071.1-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9.1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2071.1—2008
互感器试验导则
第1部分:电流互感器wwW.bzxz.Net
Test guide for instrument transformers-Part 1:currenttransformers
2008-06-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数码防伪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4-01实施
GB/T22071.1—2008
规范性引用文件
试验项目和试验顺序
3.1试验项目
3.2试验顺序
:一般试验条件
试验要求
密封性能试验
端子标志检验
绝缘电阻测量
一次绕组的工频耐压试验
一次绕组段间工频耐压试验
二次绕组(及地屏对地)工频耐压试验局部放电测量
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因数(tan)测量目
.........
保护级(P级)绕组的伏安特性(励磁特性)测量5.10
匝间过电压试验
误差测定
绝缘油性能试验
SF。气体微量水分测定
短时电流试验
温升试验
...........
额定雷电冲击试验和操作冲击试验户外式互感器的湿试验
截断雷电冲击试验
机械强度试验
复合误差试验
PR级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剩磁系数(E)、二次回路的时间常数(T)和二次绕组电阻(R.)测定….
PX级保护用电流互感器额定拐点电势(E)和最大励磁电流(I.)测定PX级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匝数比误差(e)测定暂态误差试验
无线电干扰电压测量
绝缘热稳定试验
传递过电压测量
6型式试验的补充要求·
型式试验周期和要求
型式试验报告·
《互感器试验导则》标准目前包含了下列几部分:一第1部分:电流互感器;
第2部分: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本部分为《互感器试验导则》标准的第1部分。GB/T22071.1—2008
本部分针对GB1208—2006《电流互感器》和GB16847—1997《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技术要求》中所规定的试验项目而提出指导性试验方法。此外,本部分还提出了目前行业上广泛采用的绝缘电阻测量和伏安特性测量两项试验方法(这两个项目在GB1208一2006《电流互感器》等标准中并未予规定)。本部分规定的试验方法可能不是唯一的,但却是目前互感器行业广泛采用的方法。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互感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2)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变压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沈阳变压器研究所、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广东电力科学研究院、阿塔其大一互电器有限公司、大连北方互感器有限公司、中山市泰峰电气有限公司、西安宏泰互感器制造有限公司、沈阳互感器有限责任公司、大连第一互感器有限公司、大连金元互感器有限公司、衡阳华瑞电气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秀菊、魏朝晖、余春雨、姚森敬、李云庆、高速、何见光、刘安彦、潘德滨、吴春先、林贵文、沙玉洲、王仁涛。I
1范围
互感器试验导则
第1部分:电流互感器
GB/T22071.1—2008
GB/T22071的本部分提出的电流互感器试验要求适用于GB1208—2006和GB16847—1997等标准中所规定的型式试验、例行试验和特殊试验。注:作为产品验收时的交接试验亦可参考采用本部分规定的试验方法。本部分规定了互感器的试验项目、试验顺序、一般试验条件、试验要求和型式试验的补充要求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207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507—2002绝缘油击穿电压测定法(eqvIEC60156:1995)GB1208—2006电流互感器(IEC60044-l:2003,Instrumenttransformers—-Part1:Currenttransformers,MOD)
GB/T5654一2007液体绝缘材料相对电容率、介质损耗因数和直流电阻率的测量(IEC60247:2004,D)
GB/T5832.2气体中微量水分的测定第2部分露点法GB/T7252—2001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neqIEC60599:1999)GB/T7600—1987
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含量测定法(库仑法)GB/T11023一1989高压开关设备六氟化硫气体密封试验方法GB16847—1997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技术要求(idtIEC60044-6:1992)GB/T16927.1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eqvIEC60060-1:1989)GB/T16927.2—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二部分:测量系统(eqvIEC60060-2:1994)JJG1021—2007电力互感器检定规程3试验项目和试验顺序
3.1试验项目
型式试验、例行试验及特殊试验项目按GB1208一2006中第7章的规定。为了方便供需双方判定产品的状态,本部分增加了GB1208中并未规定的下列试验项目:一工频耐压试验之前的绝缘电阻测量;保护级(P级)绕组的伏安特性(励磁特性)测量。3.2试验顺序
判断互感器是否通过了某一型式试验项目,通常需要对此项型式试验前、后的某些例行试验项目进行测试比较。因此,一般是先进行规定的例行试验项目,再进行规定的型式试验项目和特殊试验项目,然后再重复进行规定的例行试验项目。1
GB/T22071.1—2008
一般试验条件
本章是对一般试验条件的要求,如试验项目中无具体的规定应按本章执行。试验应在装配完整的产品上进行。试品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应无显著差异。除另有规定,试验时的环境温度为5℃~40℃。试验场所不得有明显的外部电磁场影响。试验场地应具有单独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并设置保护栅栏。试品与接地体或邻近物体的距离,一般应大于试品高压部分与接地部分的最小空气距离的1.5倍。
5试验要求
密封性能试验
5.1.1油漫式互感器
5.1.1.1油浸式互感器密封性能试验的主要设备a)
气体压缩装
过滤器;
减压阀及
充气或注
于2.5级
密封性
应安装
置,且充气或注油装置上应装有单向阀和力计(压力计的准确度等级不应低式
验必须在清洁的产品上进行,试验场地应无明显油污。交注油装置,
通过单向阀对不带膨胀器的油没式互感器产品注人一定压力的干燥空气(氮气)或油,施加屏力和维持时间不低于表1规定值sa
设备最高电压
(方均根值)/
加压力/
油漫式互感器密封性能试验要求维持压为时间
充气加压的最
小剩余压力
不带膨胀器产品
带膨胀器产品不带膨胀器试验
同时适用于户外组合互感器
5.1.1.4按表1规定的压力和时间试验后,观察产品有无渗油、漏气现象。5.1.1.5对于带膨胀器的油浸式互感器,应在未装膨胀器之前,对互感器按5.1.1.3和5.1.1.4的规定进行密封性能试验。
5.1.1.6完成5.1.1.5规定的试验后,将装好膨胀器的产品,按规定时间(一般不少于12h)静放,外观检查是否有渗、漏油现象。带防爆片的产品应采取措施,以满足表1中规定的试验压力。5.1.2SF气体绝缘互感器
SF。气体绝缘互感器密封试验按GB/T11023一1989等标准的规定进行。5.2端子标志检验
5.2.1端子标志
端子标志应符合GB1208—2006中11.1的规定。5.2.2直流检验法
互感器出线端子极性检验用直流试验法(见图1)。2
E—直流电源:
S开关。
(P1、P2
一二次绕组端子。)
一一次绕组端子;S1、S2
图1出线端子极性检验一直流试验法GB/T22071.1—2008
电池的正极接在一次绕组P1端,负极接在一次绕组的P2端;直流电压(流)表的正极接在二次绕组的S1端,负极接在二次绕组的S2端。接通开关瞬间,电压(流)表向顺时针方向摆动则互感器为极性正确。
5.2.3误差校验仪检验法
用误差校验仪检验互感器出线端子极性的方法按JJG1021一2007的相关规定进行。5.3绝缘电阻测量
5.3.1试验要求
在工频耐压试验之前,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地屏和地、二次绕组间及对地、地屏对地之间应进行绝缘电阻测量。
5.3.2试验设备
绝缘电阻表或其他适合仪表(可根据产品技术条件确定其型式及规格)。注:对额定工频耐受电压为3kV的绝缘,可采用1000V(手动)绝缘电阻表;对额定工频耐受电压大于3kV的绝缘,可采用2500V(手动)绝缘电阻表;若采用电子式绝缘电阻测试仪测试时,则仪器的最大输出电流一般不小于2mA。5.3.3试验方法
测量前先将绝缘电阻表进行一次开路和短路试验,检查绝缘电阻表是否良好。在测量前后对被试互感器应进行充分放电,以保障设备及人身安全。首先将互感器一次绕组或二次绕组的出头均分别短接,将绝缘电阻表放在水平位置,然后将绝缘电阻表线路端(L)接在被试绕组上,地线接在其他绕组及金属底座或箱壳上,在记录电阻值的同时还要记录环境温度和湿度。
5.3.4其他
也可采用其他测试仪进行测量。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试验结果均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5.4一次绕组的工频耐压试验
5.4.1参比试验条件
被试品与接地体或邻近物体的距离应不小于被试品高压部分与接地部分之间最小空气距离的1.5倍。试验场所的相对湿度应小于80%。试验要求和测量系统的规定按GB/T16927.1一1997和GB/T16927.2—1997。
注:当实际试验条件超出上述参比试验条件的范围时,应考虑其对试验的影响。3
GB/T22071.1—2008
5.4.2试验线路
次绕组进行工频耐压试验时,试验电压应施加在短接的一次绕组端子与地之间。短接的二次绕组端子、座架、箱壳(如果有)和铁心(如果有一个专用的接地端子)均应接地。如有地屏,应将其同座架或箱壳连接并接地。试验线路见图2。试验线路的电压应足够稳定,不致受泄漏电流变化的影响。试品上非破坏性放电不应使试验电压降低过多及维持时间过长,以致明显影响试品上破坏性放电电压的测量值。在非破坏性放电的情况下,除在有关设备标准中另有规定外,只要表明试验电压值在相应放电发生后的几个周期时间内变化不超过5%,并且非破坏性放电期间瞬时电压降不超过电压峰值的20%,则认为耐压试验通过。
(P1、P2
调压器
电流表
方均根值电压
试验变压
峰值电压
保护电阻;
效除以/2)
电容分压器
被试互感器。
次绕组出线端
试验方法
2、2S1、2S2
二次绕组出线端子,)
2一次绕组工频耐压试验
在确定设备线路及电源波形无误后,对试品施加电压。加压时应由机械零位开始缓慢升高电压,观测仪表升压数值。在升至75%试验电压时,以每秒2%试验电压的速率升压至短时工频耐压的试验值,维持60s或规定的时间,然后降到30%规定试验电压以下后再切断电源。5.4.4判定
若试验过程中无破坏性放电现象,则试验合格。5.5一次绕组段间工频耐压试验
5.5.1试验线路
一次绕组段间工频耐压试验时,试验电压按GB1208一2006中6.1.3所列的相应值,施加在端子短接的绕组各段间,持续时间60s。座架、箱壳(如果有)和铁心(如果有一个专用的接地端子)和所有其他绕组或绕组段均应连在一起接地。试验线路见图3。
调压器;
—电流表;
(P1、P2
方均根值电压表;
试验变压器;
峰值电压表(读数除以/2);
保护电阻;
被试互感器。
次绕组出线端子;C1、C2
一次绕组换接端子;1S1、1S2、2S1、2S2图3一次绕组段间工频耐压试验
5.5.2试验程序
GB/T22071.12008
二次绕组出线端子。)
施加电压应由机械零位开始缓慢升高,加到规定的试验电压值后持续60s,然后降到30%规定试验电压以下再切断电源。
5.5.3判定
若无击穿现象,则试验合格。
5.6二次绕组(及地屏对地)工频耐压试验5.6.1试验线路
二次绕组间及对地的工频耐压试验线路见图4。电容型电流互感器地屏对地工频耐压试验线路见图5。R
调压器;
A电流表;
Vi-—方均根值电压表;
试验变压器;
峰值电压表(读数除以/②);
保护电阻;
被试互感器。
(P1、P2-
一次绕组出线端子;1S1、1S2、2S1、2S2—一二次绕组出线端子。)
图4二次绕组工频耐压试验
GB/T22071.1—2008
调压器;
电流表;
方均根值电压表;
试验变压器;
峰值电压表(读数除以②);
保护电阻;
被试互感器。
(P1、P2
次绕组出线端子:1S1、1S2、2S1、2S2-一二次绕组出线端子。)
图5地屏对地工频耐压试验
5.6.2试验方法
施加电压应由机械零位开始升压,升到规定试验电压值并持续60.s后,降到30%试验电压值以下再切断电源。对具有多个二次绕组的互感器应依次进行试验。5.6.3判定
若无击穿现象,则试验合格。
5.7局部放电测量
局部放电测量按GB1208—2006中9.2.2的规定进行。5.8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因数(tano)测量5.8.1参比试验条件
参比试验条件为:
相对湿度不大于60%,
试品温度为10℃~30℃。
5.8.2试验方法
5.8.2.1非电容型电流互感器
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因数(tan)测量应在一次绕组工频耐压试验后进行。注:电容量仅作参考。
试验电压应施加在短接的一次绕组端子与地之间,通常,短接的二次绕组端子和绝缘的金属箱壳均应接人测量电桥。如果电流互感器具有一个专供此测量用的装置(端子),则其他低压端子应短接,并与金属箱壳等一起接地或接到测量电桥的屏蔽。试验线路见图6。注:若采用其他的测量方法(如金属底座或箱壳接地)进行测量,其结果不宜与上述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比对。6
调压器;
试验变压器;
峰值电压表(读数除以/2);
电容分压器;
标准电容器;
电桥;
被试互感器。
(P1、P2
次绕组出线端子;1S1、1S2、2S1、2S2-P1
二次绕组出线端子。)
图6非电容型电流互感器的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因数测量5.8.2.2电容型电流互感器
GB/T22071.1—2008
试验电压应施加在短接的一次绕组端子与地之间,短接的二次绕组端子和绝缘的金属箱壳均应接地,一次绕组电容屏的地屏接人电桥(正接法),试验线路见图7。Tx
调压器;
一试验变压器;
峰值电压表(读数除以/2);
电容分压器;
标准电容器;
H—电桥;
(P1、P2
被试互感器。
-次绕组出线端子;1S1、1S2、2S1、2S21S2
二次绕组出线端子。)
图7电容型电流互感器的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因数测量(正接法)GB/T22071.1—2008
亦可将一次绕组端子直接接人电桥(反接法)。注:反接法只能在10kV的测量电压下测量,且测得的电容量通常大于正接法所测得的电容量。电容型电流互感器的地屏介质损耗因数测量时,试验电压应施加在地屏上,短接的一次绕组端子不得与地连接,短接的二次绕组端子及金属箱壳接人电桥。试验线路见图8。x
Ch、C2
调压器;
试验变压器;
峰值电压表(读数除以/2);
电容分压器;
标准电容器;
电桥;
被试互感器。
(P1、P2
一次绕组出线端子;1S1、1S2、2S1、2S2-二次绕组出线端子。)
图8电容型电流互感器的地屏介质损耗因数测量5.9保护级(P级)绕组的伏安特性(励磁特性)测量5.9.1测量要求
电源电压的波形应近似于正弦波,其波形中总的谐波含量不应大于3%。测量点在0.6E,~1.1E之间(包括1.0E点)。E,为极限感应电势见式(1)。E=ALF.I2·(R+R)2+(X.t+X2)2
式中:
准确限值系数;
额定二次电流,单位为安培(A);Ret
二次绕组电阻,单位为欧姆(2);Xe
二次绕组漏电抗(可按0.1Q估算),单位为欧姆(Q);额定输出对应负荷的有功分量,单位为欧姆(Q2);R
X2额定输出对应负荷的无功分量,单位为欧姆(Q2))。5.9.2试验设备
平均值电压表(不低于1.0级);交流电流表(不低于0.5级);
自耦调压器(有足够容量)。
5.9.3试验线路
试验线路见图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