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 1284.2A-200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J 1284.2A-2004
中文名称:铝及铝合金轴向槽氨热管规范
标准类别:航天工业行业标准(QJ)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4-09-01
实施日期:2004-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416662
相关标签:
铝合金
热管
规范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航空器和航天器工程>>49.020航空器与航天器综合
中标分类号:航空、航天>>航天器及其附件>>V70航天器综合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标准价格:14.0 元
出版日期:2004-12-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文耀普、李亭寒、邵兴国、苗建印、曹剑峰、米 珉
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体专业技术部
归口单位: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提出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发布部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规范规定了以铝及铝合金轴向内槽管为管壳、氨为工质的热管(以下简称铝氨热管)的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交货准备。本规范适用于铝氨热管的设计、生产、试验和验收。其它类型的热管可参照使用。 QJ 1284.2A-2004 铝及铝合金轴向槽氨热管规范 QJ1284.2A-2004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1820
QJ1284.2A—2004
代替QJ1284.2—1987
铝及铝合金轴向槽氨热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ammonia heat pipe made of axially-groove aluminium andaluminium alloy
2004—0901发布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2004一12一01实施
本规范代替QJ1284.2一1987《铝及铝合金轴向槽热管》本规范与QJ1284.2一1987《铝及铝合金轴向槽热管》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a)增加了铝氨热管稳定性、耐温性能、漏率、环境适应性要求和检验方法;b)取消了对丙酮热管的规定。
本规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本规范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体专业技术部。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文耀普、李亭寒、邵兴国、苗建印、曹剑峰、米本规范于1987年8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QJ1284.2A—2004
1范围
铝及铝合金轴向槽氨热管规范Www.bzxZ.net
QJ1284.2A—2004
本规范规定了以铝及铝合金轴向内槽管为管壳、氨为工质的热管(以下简称铝氨热管)的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交货准备。
本规范适用于铝氨热管的设计、生产、试验和验收。其它类型的热管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4811—1993热管术语
GJB1027—1990卫星环境试验要求GJB2497—1995卫星结构试验方法GJB2998卫星产品标志
QJ1284.1—1987
铝及铝合金轴向内槽管
QJ3123—2000氮质谱真空检漏方法3要求
3.1尺寸
铝氨热管的外形尺寸和接口尺寸、安装面平面度和直线度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铝氨热管的截面尺寸见QJ1284.1—1987。
3.2重量
铝氨热管的重量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3.3颜色
铝氨热管的外表面应呈管壳材料的金属本色,色泽均匀。3.4外观质量
铝氨热管壳体不应有裂纹,不应有凹坑和划痕等缺陷。外表面应无残存的腐蚀痕迹。焊缝应平整光滑。
3.5标志
产品标志应符合GJB2998的规定。产品标志应醒目、清晰、牢固。标志的内容为:a)产品代号;
b)阶段标记;
c)制造批次与顺序号;
d)制造年月。
3.6稳定性
QJ1284.2A—2004
在18000h的寿命期内,铝氨热管工质不应与管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妨碍正常运行的不凝结气体,等温性能和最大传热能力应满足3.7.3和3.7.4的规定。3.7性能
3.7.1耐温性能
铝氨热管经表1规定条件下的耐温试验后,尺寸、外观、漏率应分别满足3.1、3.4、3.7.2的规定。表1耐温试验条件
3.7.2漏率
铝氨热管的安装方式
螺接或胶接
在蜂窝板内预埋
铝氨热管的漏率应不大于2×10-8Pa-m3/s3.7.3等温性能
耐温试验条件
铝氨热管(绝热段)温度
保持时间
在凝结段热流密度不大于1000W/m2和室温工作条件下,铝氨热管的工质蒸气温度和凝结段外壁面端部温度之差应不大于1.0℃。
3.7.4传热性能
铝氨热管工作温度为20℃的最大传热能力、蒸发段传热系数和凝结段传热系数应满足表2的要求。表2铝氨热管的传热性能
截面尺寸
3.8环境适应性
3.8.1随机振动试验
槽口宽
槽底宽
最大传热能力
公称值
允许偏差
蒸发段
传热系数
W/m2.℃)
凝结段
传热系数
W/(m22.℃)
>10000
随机振动试验的量级、试验时间和试验要求按GJB1027一1990的6.3.4的规定执行。试验后,铝氨热管应无机械损伤,尺寸应满足3.1的规定,漏率应满足3.7.2的规定。3.8.2热循环
铝氨热管在表3规定的条件下进行100次热循环试验后,等温性能应满足3.7.3的规定,4质量保证规定
4.1检验分类
本规范规定的检验分类如下:
a)鉴定检验;
b)交收检验。
产品最高温度
4.2检验条件
4.2.1检验环境条件
高温保持时间
表3热循环试验条件
产品最低温度
除另有规定外,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进行检验:a)温度:15℃~35℃;
b)相对湿度:20%~80%;
c)气压:当地大气压。
4.2.2检验仪器及设备一般要求
检验用仪器、设备应满足如下要求:低温保持时间
检验用仪器、设备必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a
b)检验用仪器、设备的量程和精度应满足产品测试要求;QJ1284.2A—2004
平均升温和降温速率
c)被测参数的额定值(或设置量额定值)应在其量程(或设置量可调范围)的1/3~2/3范围内。4.3鉴定检验
4.3.1检验项目
产品鉴定检验按表4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检验顺序进行。4.3.2检验数量
从不少于10支同批次生产的铝氨热管样品中随机抽取3支,4.3.3合格判据
符合表4规定的各检验项目要求即认为鉴定检验合格。若有检验项目未满足要求,充许再随机抽取6支铝氨热管进行各项检验,所有检验项目均符合规定的要求,产品鉴定检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4.4交收检验
4.4.1检验项目
产品交收检验按表4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检验顺序进行。4.4.2检验数量
所有交付的铝氨热管均应进行交收检验。4.4.3合格判据
符合表4规定的各检验项目要求即认为交收检验合格。若有检验项目未满足规定的要求,则该件产品不合格。
4.5包装检验
目视检查包装箱和产品包装,应符合5.1、5.3和5.4的规定。4.6检验方法
4.6.1尺寸
用直尺、游标卡尺、塞尺等量具检查铝氨热管的外形尺寸、接口尺寸、平面度和直线度。3
QJ1284.2A—2004
2重量
用电子秤或天平等衡器称量铝氨热管的重量。4.6.3颜色
用目视方法检查
4.6.4外观质量
用目视方法检查,必要时可用3~5倍放大镜检查。4.6.5标志
用目视方法检查。
4.6.6稳定性
按3.7的要求,在寿命试验台上使铝氨热管运行,定时测量等温性能和最大传热能力,测量的时间间隔不大于0.5a。
表4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外观质量
稳定性
耐温性能
等温性能
传热性能
随机振动试验
热循环
注:·必检项目;-不检项目
4.6.7性能
4.6.7.1耐温性能
鉴定检验
交收检验
要求章条号
检验方法章条号
将铝氨热管置于电热干燥箱或烘烤炉内,使其达到3.7.1规定的温度要求,并保持相应的时间,4.6.7.2漏率
按QJ3123一2000的5.5规定的氮质谱检漏法或采用其它检漏法检查铝氨热管漏率。4.6.7.3等温性能
将铝氨热管置于等温性能测试台上,使凝结段高于蒸发段。在蒸发段加热,使铝氨热管温度高于室温5℃~20℃,并保持稳定。测量铝氨热管工质蒸气温度(以中部外壁面算术平均温度代表)与凝结段外壁面端部温度后,按公式(1)计算二者的温差。At=t,-tew
式中:
At一温差,单位为摄氏度(℃);4
t,一工质蒸气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ew一凝结段外壁面端部算术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4.6.7.4传热性能
4.6.7.4.1最大传热能力
QJ1284.2A—2004
将铝氨热管置于水平测试台上,加热蒸发段,冷却凝结段,其它部位隔热,使铝氨热管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逐渐增加蒸发段的热流量,直至蒸发段出现干现象(管壁温度持续升高)为止。利用干现象出现前的蒸发段热流量Φ按公式(2)和公式(3)计算出最大传热能力Zmax:Zmax = Lefr ·
Ler = L-
式中:
Zmax一铝氨热管最大传热能力,单位为瓦特米(Wm);Le一铝氨热管有效长度,单位为米(m);Φ一干现象出现前的蒸发段热流量,单位为瓦特(W);L一铝氨热管总长度,单位为米(m);L。一蒸发段长度,单位为米(m);L。一凝结段长度,单位为米(m)。4.6.7.4.2蒸发段传热系数和凝结段传热系数(2)
将铝氨热管置于水平测试台上,加热蒸发段,冷却凝结段,其他部位隔热,使铝氨热管工作温度保持在20℃,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测量蒸发段输入的热流量,蒸发段、凝结段和绝热段外壁面温度,按公式(4)和公式(5)计算蒸发段传热系数和凝结段传热系数。he=
元·D,·L(tew-t)
元·D,·L(,-t)
式中:
h,一蒸发段传热系数,单位为瓦特每平方米摄氏度(W/m2.℃);Φ一蒸发段输入的热流量,单位为瓦特(W);D一热管蒸气腔直径,单位为米(m);tew一蒸发段外壁面算术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h。一凝结段传热系数,单位为瓦特每平方米摄氏度(W/m2.℃);Φ一凝结段输出的热流量,单位为瓦特(W)。4.6.8环境适应性
4.6.8.1随机振动试验
随机振动试验按GJB2497一1995方法400中第4章和第6章规定的试验条件和试验程序进行。(4)
QJ1284.2A—2004
4.6.8.2热循环
按3.8.2的要求,利用热循环试验台的加热和制冷装置,控制铝氨热管热循环试验的温度上下限及温度变化速率。在完成100次热循环后,检查等温性能5交货准备
5.1包装
交付的铝氨热管必须有完好的包装箱。包装箱内应有减振、防潮措施。铝氨热管应水平放置在包装箱内。逐件包装并固定在包装箱内。装箱操作时应防止碰坏铝氨热管的充液管。包装箱内应装有与产品相关的文件。
5.2运输
包装完好的铝氨热管可通过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不应受机械撞击和雨雪淋袭,运输环境不应有腐蚀性气体。5.3存
铝氨热管应在下述条件下贮存:a)贮存的室内环境应无腐蚀性气体;b)环境温度范围为-20℃~40℃;c)相对湿度不大于90%。
5.4标志
包装箱上应标明产品名称、代号、产品数量、箱体尺寸、总重量、制造厂家和包装日期等。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191的规定,6说明事项
6.1预定用途
铝氨热管适用于空间微重力环境,对于非微重力环境,在分析运行条件并确定能够正常工作后方可使用。推荐的铝氨热管工作温度范围为-60℃~60℃。6.2术语和定义
GB/T14811一1993确定的术语适用于本规范。6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铝及铝合金轴向槽氨热管规范
QJ1284.2A-2004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出版
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
邮政编码:100830
北京航标印务中心印刷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发行
版权专有不得翻印
2004年12月出版
定价:11.00元
00 82 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