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行业标准(NY) > NY/T 1248.1-2006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玉米抗大斑病鉴定技术规范
NY/T 1248.1-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NY/T 1248.1-2006

中文名称: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玉米抗大斑病鉴定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农业行业标准(NY)

英文名称:Rules for evaluation of maize for resistance to pests Part 1:Rules for evaluation of maize for resistance to 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6-12-06

实施日期:2007-0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KB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农业>>65.020农业和林业

中标分类号:农业、林业>>植物保护>>B15植物保护综合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标准价格:10.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抗玉米螟鉴定技术方法和抗性评价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栽培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群体、开放授粉品种以及野生玉米和玉米近缘种对玉米螟抗性的田间鉴定和评价。 NY/T 1248.1-2006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玉米抗大斑病鉴定技术规范 NY/T1248.1-200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抗玉米螟鉴定技术方法和抗性评价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栽培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群体、开放授粉品种以及野生玉米和玉米近缘种对玉米螟抗性的田间鉴定和评价。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65.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1248.1—2006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玉米抗大斑病鉴定技术规范Rules for evaluation of maize for resistance to pestsPart 1: Rule for ewaluation of maize for resistance to 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2006-12-06发布
2007-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NYTT1248《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为系列标准。第1部分:玉米抗大斑病鉴定技术规范:一第2部分:玉米抗小班病鉴定技术规范:一第3部分:玉米抗丝黑穗病鉴定技术规范:—第4部分:玉米抗矮花叶病鉴定技术规范:第5部分:玉米抗玉米鉴定技术规范本部分为NY/T1248的第1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NY/T1248.1—2006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晓鸣、戴法超、朱振东、何康来、王锡锋。I
1范围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玉米抗大斑病鉴定技术规范本部分规定了玉米抗大斑病鉴定技术方法和抗性评价标准。NY/T1248.1—2006
本部分适用于裁培玉米(ZemasL.)自交系、杂交种、群体开放授粉品种以及野生玉米和玉米近缘种对玉米大斑病抗性的田间鉴定和评价。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抗病性diseaseresistance
植物体所具有的能够减轻或克服病原体致病作用的可遗传的性状。2.2
screening for disease resistance抗病性鉴定
通过适宜技术方法鉴别植物对其特定侵染性病害的抵抗水平。2.3
致病性
pathogenicity
病原体侵染寄主植物引起发病的能力。2.4
人工接种
artificial inoculation
在适宜条件下,通过人工操作将接种体接于植物体适当部位。2.5
病情级别disease rating scale定量植物个体或群体发病程度的数值化描述。2.6
evaluation of resistance
抗性评价
根据采用的技术标准判别植物寄主对特定病虫害反应程度和抵抗水平的描述。2.7
分离物
isolate
采用人工方法分离获得的病原体的纯培养物。2.8
medium
培养基
自然或人工配制的、可以使病原体在其上生长的基质。2.9
接种体inoculum
用于接种以引起病害的病原体或病原体的一部分。2.10
NY/T1248.12006
inoculumsuspension
接种悬浮液
用于接种的含有定量接种体的液体。2.11
生理小种physiologicalrace
病原菌种内在形态上无差异,但在不同品种上具有显著的致病性差异的类群。2.12
鉴别寄主differentialhost
用于鉴定和区分特定病原体的生理小种/致病型/株系的一套带有不同抗性基因的寄主品种。2.13
玉米大斑病northerncornleaf blight由大斑刚毛球腔菌[Setosphaertaturcica(Luttrell)Leonard etSuggs,无性态为大斑突脐孢Erserohiumturcicam(Pass)LeonardetSuggs]所引起的以叶部产生大型病斑症状为主的主米病害。3大斑病菌接种体制备
3.1病原物分离
以常规组织分离法或单孢分离法从发病植株叶片的典型病斑上分离大斑病病原物。分离物经形态学鉴定确认为大班斑突脐孢[Erserohilumturcictum(Pass.)LeonardetSuggs]后,进行分离物纯化,经致病性测定后,在4C低温下保存备用点3.2生理小种鉴定
对用于抗性鉴定接种的分离物首先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生理小种鉴别寄主采用含有不同抗大斑病单基因的玉米材料。
3.3接种体繁殖和保存
接种所用分离物应采用当地优势生理小种在接种前需要进行病原物接种体的繁殖。常用繁殖方法为将培养基平板培养的病菌接种于经高压灭菌的高粒上(高粱粒培养基制备方法:高粒经煮30min一40min后,装人三角瓶中于121C下灭菌1h,冷却后备用),在23℃~25℃下黑暗培养。培养5d~7d后,菌丝布满高架粒。以水洗去高梁粒表面菌丝体,然后将其摊铺于洁净瓷盘中,保持高湿度,在室温和黑暗条件下培养。镜检确认大量产生分生孢子后,直接用水淘洗高染粒,配制接种悬浮液。悬浮液中分生孢子浓度调至1×105个/ml~1×10°个/ml。若暂时不接种,将产孢高梁粒逐渐阴干,在干媒条件下保存或冷藏保存。在接种前取出保存高粱粒保湿,促使大斑病菌产孢。带菌高粒应在当年使用。4抗性鉴定固设置
4.1鉴定匾
鉴定画应具备良好的自然发病环境4.2鉴定设计
鉴定材料随机排列或顺序排列,每50份~100份鉴定材料设1组已知抗病、感病和高感对照材料4.3种植要求
鉴定材料播种时间与大田生产播种时间相同或适当调整,以使植株接种期和发病期能够与适宜的气候条件(湿度与温度)相遇。
鉴定小区行长4m~5m,行距0.7m,每行留苗25株30株,株距略小于大田生产。鉴定资源时,每份鉴定材料种植1行:鉴定品种时,每份材料重复2次。土壤肥力水平和耕作管理与大田生产相同。2
5接种
5.1接种时期
NY/T1248.1—2006
接种时期为玉米展13叶期至抽雄初期。早熟类型品种宜在展10叶期接种。接种时间选择在伤晚。
接种方法
接种采用喷雾法。在经过过滤并调好浓度的接种悬浮液中加人0.01%吐温(v/v)。喷雾接种植株叶片,接种量控制在5ml/株~10ml/株。5.3接种前后的田间管理免费标准bzxz.net
鉴定接种前应先进行田间浇灌或在雨后进行接种,接种后若遇持续干早,应及时进行田间浇灌,保证病害发生所需条件的满足。
6病情调查
调查时间
在玉米进入乳熟后期进行调查。6.2
调查方法
目测每份鉴定材料群体的发病状况。重点部位为玉米果穗的上方和下方各3叶,根据病害症状描述,对每份材料记载病情级别。6.3
3病情分级
田间病情分级、相对应的症状措述见表1,病斑占叶片面积的比例示意见图1。表1玉米抗大斑病鉴定病情级别划分病情级别
症状描述
叶片上无病斑或仅在穗验下部叶片上有零星病斑,病斑占叶面积少于或等手5%穗位下部叶片上有少量病斑,占叶面积6%一10%,穗位上部叶片有零星病班穗位下部叶片上病斑较多,占叶面11%一30%,穗位上部叶片有少量病斑穗位下部叶片或穗位上部叶片有大量病班,病班相连,占叶面积31%~70%全棘叶片基本为病斑覆盖,呼片枯死5%
病斑占叶片面积比例示意图
NY/T1248.1-2006
抗性评价
鉴定有效性判别
当设置的感病或高感对照材料达到其相应感病程度(7或9级)该批次鉴定视为有效。抗性评价标准
依据鉴定材料发病程度(病情级别)确定其抗性水平,划分标准见表2。表2
病精缓别
重复鉴定
玉米对大斑病抗性的评价标准
高抗Highly resistant (HR)
抗Resistant(R)
中抗Modlerately resistant (MR)suraceprible(s)
高感Highly suaoeptible(HS)
资源材料若初次鉴定表现为高抗、抗、中抗,次年进行重复鉴定。7.4抗性评价
根据重复抗性鉴定结果对鉴定材料进行抗病性评价,抗性以记载的最高病情级别为准。8
鉴定记载表格
玉米抗大斑病鉴定结果记载表格见表3。表3
注1:鉴地点
品种/种质名称
注2:接种病原菌分离物编号
注3:接种日期
年玉米抗大斑病鉴定结果记载表来源
生理小种美型
调套目期
病情级别
抗性评价
鉴定技术负责人(签字):
A.1学名和形态描述
A.1.1无性态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玉米大斑病病原菌和生理小种
大斑突脐孢,学名:Erserohilumtureicum(Pass.)LeonardetSuggs异名:HelminthosporiumturcicumPass.Bipolaris turcica (Pass.)ShoemakerDrechsleraturcica(Pass,)Subramanian etJainHelminthosporituminconspicumCookeetEllisNY/T1248.1—2006
在自然病斑上,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根一6根丛生,一般不分枝,直或为膝状弯曲,褐色,长度可达300m,宽7gm~11m,基细胞膨大,在顶端或膝状弯曲处有明显的产孢后遗留的孢痕,具2个一8个隔膜。分生孢子直或略弯曲,长梭形,浅褐色或灰橄榄色,两端渐狭,顶细胞钝圆,基细胞锥形具2个~7个假隔膜,50-144m×15~23m,孢子脐点明显且突出于基细胞之外。萌发时两端产生芽管。
A.1.2有性态
大斑刚毛球腔菌,学名:SetosphaeriaTarczca(Luttrell)LeonardetSuggs异名:Trichometasphaeria turcica LuttrellKeissleriella turcica (Luttrell)ArxTrichomretasphaeria tarczca Luttrell f.sp. sorghi Bergquist et MasiasTrichonetasphaeria furcica Luttrell f.sp. zee Bergquist et Masias在寄主组织表面形成子囊座。子囊座黑色,椭圆形,外壁上部有短而坚硬的褐色刚毛。子囊腔内有侧丝。子囊圆桶形或棍棒形,具短柄,161rcm×27um,双层壁,内含1个~6个或2个~4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有时为褐色,近纺锤形,直或略弯,1个~5个隔膜,多为3个隔膜,隔膜处缢缩,平均大小52.7pm×14.1em,表面被一长而薄的黏质鞘所包裹。5
NY/T1248.1—2006
鉴定对照材料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玉米抗大斑病鉴定对照品种和病原菌生理小种抗性鉴定采用的对照材料为4个自交系:齐319(抗)、MIo17(中抗)CA091(感)获白(高感)B.2生理小种
B.2.1采用的鉴别寄主
黄早四黄早四H1、黄早四H2、黄早四H3、黄早四或其他含不同抗性基因的材料,如B73、B73HB73H2 B73H3 B73HtN
B.2.2生理小种鉴定
根据在鉴别寄主上接种后的病斑类型确定抗性反应,以特定的反应组合划分生理小种(表B.1)。表B.1
生理小种名称
玉米大斑病病原菌生理小种鉴别抗性基因反应型
毒力公式
(有效抗病基因/无效抗病基因)
Htl H2 Ht3 Htn/D
H2H3HN/Hul
Ht1 Htv/H2 Ht3
Hl/H12 Ht3 Hty
Ht1 Ht3/H2 Hey
注:在Leonard(1989)的生理小种命名方法基上略有改进:\S\为姜需型病斑,“Rc\为褪绿型病斑,“Rv\为无病斑型反应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