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072.1-1994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有色金属>>77.120.70镉、钴及其合金
中标分类号:冶金>>金属化学分析方法>>H15贵金属及其合金分析方法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5页
标准价格:27.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4-05-11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金、钯合金中金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下列牌号合金中金量的测定:AuNi9.O、AuNiCu7.5-1.5、AuNiCr5.O-1.0、AuNi-Cr5.O-2.0、AuNiln9.O-8.0、AuCuNiZn22.O-2.5-1.0、AuCuNiZnMnl8.O-1.8-0.7-0.2、AuNiFeZr5.0-1.5-0.3、AuNiFeZr9.O-2.O-0.3、AuAgCu20.O-3.0、AuAgCu35.O-5.0、AuAgCuGd35.0-5.0-0.5、AuAgCuMnGd35.5-3.O-2.5-0.5、AuAgPt25.O-6.0、PdAgCuAuPtZn30.O-14.O-10.O-10.O-1.0。测定范围:5 %~95%。 GB/T 15072.1-1994 贵金属及其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金、钯合金中金量的测定 GB/T15072.1-1994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标准分享网
bzfxw.com
免费专业丰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贵金属及其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金、钯合金中金量的测定
Gold,palladium alloys-Determination of gold content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钯合金中金含量的测定方法。GB/T15072.1—94
本标准适用于下列牌号合金中金量的测定:AuNi9.0、AuNiCu7.5-1.5、AuNiCr5.0-1.0、AuNi-Cr5.0-2.0、AuNilIn9.0-8.0,AuCuNiZn22.0-2.5-1.0、AuCuNiZnMn18.0-1.8-0.7-0.2、AuNiFeZr5.0-1.5-0.3、AuNiFeZr9.0-2.0-0.3、AuAgCu20.0-3.0、AuAgCu35.0-5.0、AuAgCuGd35.0-5.0-0.5、AuAgCuMnGd35.5-3.0-2.5-0.5、AuAgPt25.0-6.0.PdAgCuAuPtZn30.0-14.0-10.0-10.0-1.0。测定范围:5%~95%。
2引用标准
GB1.4标准化工作导则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规定GB1467冶金产品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的总则及一般规定3方法提要
试料用混合酸溶解。在盐酸-硫酸铜电解质溶液中,以电生亚铜作滴定剂滴定金,电位法指示终点。借助于质量、时间、电流等物理量和法拉第常数计算金含量。4试剂
4.1混合酸:三个单位体积的盐酸(p1.19g/mL,优级纯)与个单位体积的硝酸(p1.42g/mL,优级纯)混合。用时现配。
4.2混合酸:六个单位体积的盐酸(p1.19g/mL,优级纯)与一个单位体积的硝酸(p1.42g/mL,优级纯)混合。用时现配。
4.3盐酸(1+1),优级纯。
4.4氯化钠溶液(50g/L)。
4.5阴极电解质溶液:称取10.0g硫酸铜(CuSO.·5H2O,优级纯),置于1000mL烧杯中,加入167mL盐酸(01.19g/mL,优级纯),加水溶解并稀至1000mL。4.6阴极电解质溶液:称取10.0g硫酸铜(CuSO,5H,O,优级纯),置于1000mL烧杯中,加入250mL盐酸(pl.19g/mL,优级纯),加水溶解并稀至1000mL。4.7阳极电解质溶液:称取3.7g氯化钾和11.4g氯化镉(CdClg·2%H,0),溶于100mL水中。4.8氮气(≥99.99%)。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05-11批准1994-12-01实施
5仪器、装置
GB/T15072.1-94
5.1精密库仑滴定仪:恒电流精度优于或等于1/10000;电位检测精度1mV;六位显示计时,可读o.1s。
5.2电解池:由类似结构的密封式预滴定池和滴定池组成。滴定池示意图如下图示5.3电磁搅拌器。
滴定池示意图
1一滴定池烧杯,其磨口烧杯盖具有电极插孔,2—饱和甘汞电极;3—铂指示电极:×L,mm,0.5×20;4—通氮气导管,5—具有隔离砂心的对电极室;6一金属镉阳极棒,7一销片工作电极:面积不小于15cm;8搅择转子
6试样
样品加工成碎屑,最后用丙酮去除油污,洗净,烘干,混匀。7分析步骤
7.1试料
按表1称取试样,精确至0.0001g。表1
金含量,%
5.00~15.00
>15.00~25.00
>25.00~50.00
>50.00~80.00
>80.00~95.00
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7.2测定
7.2.1溶解(将试料按表2合金分组)2
试料量+g
AuNiCu7.5-1.5
AuNiCr5.0-1.0
AuNiCr5.0-2.0
AuNiln9.0-8.0
GB/T15072.1—94
合金牌号
AuCuNiZn22.0-2.5-1.0
AuCuNiZnMn18.0-1.8-0.7-0.02
AuNiFeZr5.0-1.5-0.3
AuNiFeZr9.0-2.0-0.3
AuAgCu20.0-30.0
AuAgCu35. 0-5. 0
AuAgCuGd35.0-5.0-0.5
AuAgCuMnGd33. 5-5. 0-2. 5-0. 5AuAgPt25.0-6.0
PdAgCuAuPtZn30.0-14.0-10.0-10.0-1.0试液总
体积,mL
直接测定
分取试液
体积,mL
7.2.1.1将表2中I、I组试料分别置于150mL烧杯中,加6mL混合酸(4.1),盖上表面血,加热溶解。
7.2.1.2将表2中、V组试料分别置于150mL烧杯中,加30mL混合酸(4.2),盖上表面血,加热溶解。
7.2.1.3将V组试料直接放入滴定池烧杯中,按7.2.1.2条进行溶解。7.2.2试液处理
试料(7.2.1.1或7.2.1.2、7.2.1.3)溶完之后,用水冲洗表面和杯壁,加1mL氯化钠溶液,置于沸水浴上蒸发至干。加4mL盐酸,蒸发至干,重复三次。7.2.3残渣处理
7.2.3.1对于I、I组试液蒸干后的残渣,分别加5mL盐酸溶解,转入50mL容量瓶中并以水稀至刻度,混匀,静置。
7.2.3.2对于亚、N组试液蒸干后的残渣,加5mL盐酸和10mL水,盖上表面Ⅲ,加热至沸,取下。冷却后冲洗表面血,转入50mL容量瓶中并以水稀至刻度,混匀,静置。7.2.3.3对V组试液蒸干后的残渣,则直接将搅拌转子放入滴定池烧杯中。7.2.4滴定
7.2.4.1取约60mL阴极电解质溶液加到预滴定池中[对于I、直组试液(7.2.3.1、7.2.3.2),加4.5条电解质溶液;对于、N组试液(7.2.3.1、7.2.3.2)或V组试液残渣(7.2.3.3).加4.6条电解质溶液],对电极室加入3~4mL阳极电解质溶液。阴极电解质溶液通氮气除氧8min。接好电极和仪器,以10mA电流将空白电解质溶液电解到金的终点电位值(515士5mV,其确定方法见附录A),不计滴定时间。
7.2.4.2按表2移取1~N组试液(7.2.3.1或7.2.3.2)分别于滴定池烧杯中,放入搅拌转子。7.2.4.3于含有试液(7.2.4.2)或试液残渣(7.2.3.3)的滴定池烧杯中,加入经预滴定的空白阴极电解质溶液(7.2.4.1),盖好带电极的磨口烧杯盖子(如图示),对电极室加入阳极电解质溶液,其液面略高于烧杯中阴极电解质溶液液面,插入镉阳极,继续通入氮气。GB/T15072.1-94
7.2.4.4接好电极和仪器,充分搅拌溶液,以10mA电流滴定(对I~N组试液(7.2.4.2),选择适宜的电位停止滴定,以便使溶液最终达到稳定的金终点电位;对于V组试液残渣(7.2.3.3),当滴定至溶液电位约535mV时,停止滴定,等待1min后再滴定。重复这一滴定操作二次。直至达到稳定的终点电位为止。记录滴定时间。
8分析结果的表述
按下式计算金的百分含量:
Ixtxmxv,
Au(%)
nXFXVXm
式中:1-
恒电流mA:
滴定试液或试液残渣中的金所消耗的时间,s;金的原子量,196.9665;
转移电子数,3;
法拉第常数,96484.56;
试液总体积,mL;
分取试液的体积,mL;
试料的质量,mg。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二位小数。
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3所列允许差。表3
金含量
5.00~15.00
>15.00~50.00
>50.00~95.00
充许差
GB/T 15072.1—94
附录A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金终点电位确定方法
(参考件)
移取2mL金标准溶液(1mg/mL)于滴定池烧杯中,加入约60mL经除氧后的空白阴极电解质溶液,对电极室加入3~4mL阳极电解质溶液,接好电极和仪器,以10mA电流滴定。以电位(E)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自动记录金的电位滴定曲线,求其终点电位。或者用二级微商法确定其终点电位。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由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守安、昊江春。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冶金部部标准YB946(Pd-7)78《钯银金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作度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