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5127-1994 信息处理系统 数据通信 双扭线多点互连
GB/T 15127-199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5127-1994

中文名称:信息处理系统 数据通信 双扭线多点互连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data communication twisted pair multipoint interconnection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4-07-01

实施日期:1995-03-01

作废日期:2009-0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626156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信息技术、办公机械设备>>35.100开放系统互连(OSI)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L78数据信息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GB/T 15127-2008代替

采标情况:ISO 8482-1987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20, 字数:33千字

标准价格:13.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4-07-16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华北计算技术所

归口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对下述几方面,规定物理媒体特性:a.对两线或四线网络拓朴中的双扭线多点互连,分别提供半双工或全双工数据传输能力;b.互连端点系统的二进制信号和双向信号传送;c.端点系统分支电缆和可长达500m的公共干线电缆的电气和机械设计;d.端点系统范围内集成电路型的发生器和接收器的部件测量;e.可适用的数据信号速率高达1Mbit/s。所定义的电气部件特性和测量与GB7619给出的双扭线点到点的特性非常一致。本标准不叙述完整的物理接口,亦不叙述功能接口特性。本标准不规定特殊的环境条件。本标准主要是部件规范,对所有可能配置中满意地互操作规定不够充分,确保其预期配置能满意互操作是实现者的责任。本标准可以同任何适当的一组功能和附加环境特性结合,以满足局域或广域网络中的实际数据传输要求。? GB/T 15127-1994 信息处理系统 数据通信 双扭线多点互连 GB/T15127-1994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信息处理系统
数据通信双扭线多点互连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Datacommunication -Twisted pair multipointinterconnectiens
GB/T 15127--- 94
1S0 84821987
本标准年同采用国际标准1S0)8482一1987信息处理系统数挪通信双扭线多点连》。
1生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难对下述儿方面.规定物理媒体特性:对两线或圳线网络拓补中的双扭线多点互准,分别提供半双工或全双工数据传输能力:a.
互连端点系统的二进制信号和双向信号传送;h.
端点系统分支电缆和可长达5(的公共下线电缆的电气和机械设计端点系统范内染成电路型的发生器和接收器的部件测录;d.
可适用的数挪信号速率高达1Mbit/s,1.2所定义的电一部作特性和测量与(;H7619给的双扭线点到点的特性非常致。1-3本标难不叙速死整的物理接1·亦不叙述功能接口特性,如:.
互换数据电璐和控制电路的数目;端点系统分支电缆连接器的类型、尺小和捕针分配:数据和控制信号编码:
百换电路上借号间的附间关系:d.
同步或异步传输方式:
发送和接收的信号质量,
1.4本标准不规定特殊的环境条件,如电流绝缘、电磁1扰(FMI)、射频干扰(RFI)以及人质安全。这些可能会构成未米扑箱的课题。1.5本标准主要是部件规范,对所有可能配置中满意地立操作规定不够充分,确保其预期配置能满意卫操作是实现者的索作,
1.6本标准可以同何适当的-组功能和附加环境特性结合以满足局域或广网络中的实际数据传输要求。
2引用标准
G17619在数楞通信领域中通常同集成电路设备一起使用的平衡型双流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3定文
在附录人(补充件)中给出所规定的电气持性的定义,国家拉术监督局19940716批准
1995-0301实施
4互换电路的符号表示(见图1)
GB/T 15127—94
互换电路的符号表示原则上按照GB 7619的规定。但是,本标准中的发生器包括一种附加控制,用以将设备置于工作状态、不工作状态和高阻零电压状态。这种附如部分的符号表示如图1所示。发生器
阻抗据
平衡的互连电缆
发生换点
按收器损点
图1互换电路的符号表示
接收器
V—点 A 和点 B间的发生器辅出电压;Ve--点 B 和点 C 间的发生器电压;R一电缆终接电阻器.电压参考互换点(信号地)V一点A和点 C间的发生器电压;V,一地电位差;A,B 和 A',B互换点注:《1)图中示出了两个五换点。在不包括任何互电缆的情况下发生器的输出特性在\发生器互换点\规楚。在无电缆终接电阻器的情况下,接收器必须响应的电气特性在“接收器互快点\规定。②点C和C\可以互连,如果国家法规要求,还可进一步连接到保护迹。5互配置(见图2和图3)
互连配置通常由一根长达 500m的平衡干线电缆和若于根平衡分支电缆组成。每根平衡分支电缆将各-个端点系统连接到公其干线电缆。分支电缆连接点的间隔可按要求进行分配,一根分支电缆可长达Sm。
平衡干线电缆的每一端都由终接电阻器终接。在各个端点系统连接点,应使用分支/干线电缆连接器。这样便于6.1.2条定义的发生器/接收器负载测量。干线电缆每·谢的阴性连接器应容纳终接电阻器。
如果本地法规要求,可对所有平衡电缆屏蔽。也可能需要扩展到对分支/干线电缆连接器的屏蔽。根据多点操作的类型,可以使用两线或四线互连配置。图2示出了半双工数据传输的两线多点配留。图3示出了半双工或全双工数据传输的四线多点配置。海北念
端点系线
需两线分支电缆
GB/T15127-.-94
端点系统
叫符号士后少地
图2两线多点配置
注:1)端点系统偏号地的互连是可选的,并取决于本地法规,+
瑞点系统
2)分支电缆屏截是可选的。当揽供时,它连接到端点系统保护地,并可进一步连接到信号地。3)于线电缆屏避是可选的。当提供时,它应在一处连接到保护地。干线电缆的屏龄体与分支电缆的屏凝体互连可能是需要的。
平衡域牛线纯bzxz.net
平国线分处电缆
偏点系胱
上信乎地
消点系统
图3四线多点配置
注:1)端点系统信号地的互连是可选的,并取决干本地法规。而点景统
2)分女电缆屏蔽是可选的。当提供时,它连接到蜡点系统保护地,并可进·步连接到信号地,3)干线电缆屏蔽是可选的。当提供时·它应在一处连接到保扩地,干线电无的屏蔽体与分支电缆的屏蔽体互连可能是需要的。
6多点体上的负载
每个端点系统是多点媒体的负载。该负载由具有相关内部接线的无源发生器和/或接收器以及平衡分支电缴组感,如图2和图3所示,按期多点半双工数据传输原理,在任何给定的时刻·只有一个发生能处丁工作状态。
成功的操作需要有按d.c.和a.c.加载的负载技术规范。对于d.c.加载,所选择的第8和9章中的部件规范,应使得工作发生器可以驱动互连干线电缆,其每-端都由不小于120的电硼终接,并可GB/T 1512794
驱动32个所谓的单位负载(UI.),这32个单位负载(UL)表示所有端点系统的总负载。1.0UL的值在6.1,1中定义。
6-1d.c.加载规范
d.c.加载规范将上作发生器的电流限制到·-实际值,据此,对电流/电压测量定义--·个假想的单位负载(UL)。
6.1.1UL的定义(见图4)
1.0UL值定义为:当电压在一7V和+12V之间变化时,电流在一0.8mA和十1.OmA之间变化。相应的电流/电压关系如图4所示。电压范围应考虑发生器的输出和偏移电压、接收器的共模和内部电压以及电源电压。S
图 41.LJI.的电流极限
6. 1. 2 端点系统的 UI, 确定(见图 5 和图 6)+2V
当在-个端点系统的阳性插针分支/下线电缆连接器处测量电流/电压特性时,被测发生器应处于不工作状态,测量配置如图5所示。电流/电压测量相应下GB7619接收器输入的测量,即电压Vi(或Va)的范围在~7V和+12V之闻,而 V.b(或 V.)保持为 0V,所形成的输入电流 Ii(或 Ii)应维持在图 4所示阴影范围内。这些测盘在发生器和/或接收器电源接通和断开的件下均适用,为了由测量来确定U1.,-个UI.的电流极限的边界斜率(见图4),应修改为完全包括电流/电压特性所需的最小斜率,同时保持一3V和+5V截断点不变。那么,UL 的实际值便等于在:7V和+12V点处实际电流与个L电流之比的两个比值中较大的一个(见图 6 中确定 IJ1.值的两个例子)。为减小由于负阻产生振荡的可能性.电流斜率应该为正值,当所有被测的UL值加在-起时,其和不应超过 32. 0,点乱疏的负
图5输入电流/电压测单
例8UL
例!.2UL
GB/T15127--94
图6UL值的确定
6.2a.c.加载规范
由端点系统引起的在互连多点媒休上的a.c.加载.影响传输特性。这种影响取决于应用参数,如牛衡电缆的类型,数据信号速率。据此,下述测量仪作为指南,并可按需要进行修政见附录B(怒考件)的B2章』
6-2.1反射衰减
端点系统的反射衰减不应小于20dB,该测量在使用1202并联测试电阻器的阳性插针分支/干线电缆连接器上进行。在测量期间,如果有发生器,它应处于不工作状态。6.2.2接收畸变
对于传号/空号以应用的数据信号速率转换讨,在终接120α电阻器的阴性插针分支/干线电缆连接器上测得的接收信号畸变不应超过25%。注,在双扭线传输媒体情况F,傻定与码形相关的畸变照出传号/空号转换测甚的范围不太大。极性和有效电平
发生器极性和接收器有效电平相应于GB7619的极性和平。表1取白GB7619。表1接收器差值有效电平
V\-V≤-0.3V
数据电路
控制和定时电路
“断开”
VA Vh'ta+0.3V
空号,0
“接通”
8发生器的特性
GB/T 15127—94
发生器部件在工作、低阻抗状态下,按下述测试法测量,其测量配皆如图7到图10所示。该件可在单个正电源下操作。
测试可在二进制两种状态之一下进行,因此,对电压幅度规范.分别使用符号/V和/V,表示。8.1 开路电压V
当按照图7测量时,电压为:
输山端A与B向,1.5V≤1VI或I,1≤6.0Vp.
端A与C间和B与C间,
iV|或|V|或/V|或|V。|≤6.0V.
图7开路电压测量
8.2偏移电压 Vu
当按照图8测量时,电压为:
负载中心和端点C间,oV≤V。或。3.oV,a
-进制状态,差值/Vm—V%|≤0.2V。A
图&偏移电压测量
8.3有终接的输出电压V.
当接照图9,并在一7V到+12V范围内改变测量电压V时,电压为:输出端A与B间,1.5VV.I或/V≤5.oV;a.
GB/T 15127—94
二进制状态,差值/V,1—[V|≤0. 2V。A
图 9有终接的输出电压测量
1上升时间t和不平衡电压。
当按照图10测试传号/空号转换电压V_时,输出端A、B的0.1V和0.9V_间的上升和下降时间应为:a.
式中;tUL(单位间隔)的时间,
V=[V.-V.l
由于负载中心和端点C间不平衡而形成的电压为:b.
V,≤o.4V(峰-峰值)。
叫变电压
7V-.- 12 V,
9接收器的特性
CB/T 15127 --- 94
多 10F升时间和不平衡测块
上升时间;--在适用效据速率时单位间隔的时间持续期:t,2,0.3r,V稳态电压之差;V-IV,诱
接收器部件按照图1图12所示的测量配置来测量,满是这些要求的部件形放钟差值接收器。这种接收器具有高输人抗,差值在-0.3V租十.3V问的小的输人门限跃变区,所充诈的内部偏销电压帖度不超过以,0:-12
9.1输人灵敏度(见图11)
GB/T15127—94
图输电压范围
图12输入平衡测
不确定风
不定长城
(L-2V 宽
相对于接收器端C\的,出现在接收器输入端A'和13\的输入电正VA·和V的允诈范围应处于一7V和十12V之间。在该允许范用内,对于接收器输入电的任何组合:在所加聋值输入电压V,为卜.3V或更人一些情况下,接收器应呈现预期的二进制状态。此外,当接收器输人端A‘和C'或R'和C'连接的测试电压在--10V 到+15V 间变化时.该接收器应不道到任何摄害。9.2输入平衡(见图12)
GB/T 15127--94
接收器输入电压/电流特性和内部偏置电压的平衡应为,当经过等于1500的匹配电阻器将VR为土0.6V的差值电压如到每一输入端时,接收器应保持在预期的二进制状态,如图12所示,此时输入电压VR和VRa的范围在-7V和+12V之间。当Va的极性反向时,在相同条件下保持相反的二进制状态。10故障状态测试
为确保不因单个故障条件而产生损害,部件应按照图13到图15所示的测量配置进行测试。10.1发生器短路(见图13)
发生器不会因输出端A和B相互短路而造成任何损害。A
图13发生器短路测试
10.2发生器竞争(见图14)
发生器在.二进制 0 或 1 或不工作的任何输出条件下,不会困将其输出 A 和 C或 B 和 C 连接的测试电压在一10V到+15V范围内变化时而造成征何损害。大峰值电流2(ImA
可变电
图 14 发生器竞争测试
10.3发生器的电流极限(见图14)+12
在按照图14测试时,通过改变从一7V到+12V范围的测试电压(电压变化速率等于或小于1.2V/μs),馈入发生器的任何接线的峰值电流不应超过250mA。这一准则不应解释为要求一个发生器能产生250mA的源电流,而是,如果多个(源)发生器提供这:-电流,宿发生器本允许合成电流超过250mA[关于发生器竞争方面的附加信息,见附录B(参考件)中的 B4 章了。
10.4瞬态过压(见图15)
图15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发生器和接收器。当由于对竞争发生器形成的大电流而被中断时,对在GB/T 15127—94
互换电略上可能产生的瞬态变化应提供一种保护[关于附加信息,见附录B(参考件)的B4章]。AA
发生器或接收器
持续期15,占空比1%
图15瞬态过压測试
个无源发生器或一个接收器应经得起占空比为1%,持续期为15ms的脉冲,而不出现故障,该脉冲来自内阻为 1000的 25V 的信号源。正、副脉冲加在无源发生器的 A和 C 端之间,B和 C端之间,对于接收器则加在A和C'端之间、B'和C'端之间。如果部件在施加脉冲期间遭到瞬时击穿,它应在所加的脉冲终止,后 200ns 之内返回到操作状态。11环境限制
为了在平衡互换电路上以高达1Mbit/s的数据信号速率操作,应使用下述条件:互换电路任何点的总共模电压应处于一了V到十V范围内,然而,在发牛器竞争情况下,该范围可扩展到十12V见附录B参考件的B4章接收器的共模电乐是下述最坏情况的组台:我,发生器-接收器地电位差(Vg,见图1):h在电继一-侧的发生器继A,B和C 连在-起的条件下,电缆另-侧的接收A和(“或H'和C间测单的纵向憾应随机噪声电压:发生器偏移电压V.
12部件兼容性
在某些情况下生产满足GB 7619和本标准要求的发生器和接收器是可能的(见表2),表 2与GB 7619的兼容性
发生器和接收器
无损害
爵态过压
发生器
有续接的輪出
传号/空号之差
GB/T15127
-7V-→-7V
10V-115V
25V~+25V
1.5V到5.0V/540
正和/或负
--7V~+7V
GB7619
12V-- +12V
2. 0V 到 6. 0V/1000
上升/下降时间
不平衡
电流极限
接收器
最低灵敏度
灵酸度范围
不平衡
内部偏暨
故障检测
GB/T15127—94
续表2
GB/T15127
≤0. 4V峰-峰
≤250mA
±300mV
-7V~+12V
±600mV
GR #619
≤0. 4V 峰-降
±300mv
10V~+10v
±?20mv
三种类型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