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149.1-2002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气工程>>输电网和配电网>>29.240.30电力系统用控制设备
中标分类号:能源、核技术>>电力>>F21电力系统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8632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34, 字数:64千字
标准价格:17.0 元
出版日期:2002-12-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4-07-07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陈道元、李顺、王能桂、邱训勇
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主管部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与保护装置配合使用,用以传输命令信号的远方保护命令系统。本标准的目的是规定命令式远方保护设备的性能要求并提出试验方法建议。远方保护设备传送的信息可以是模似的或数字的。本标准所述的命令式远方保护设备可以是电力线载波设备;可以是与各种模拟通信系统,如电力线载波、无线电、光纤、租用电路、租用或专用电缆等连接的音频设备;也可以是与各种数字通信系统,如光纤、无线电、租用或专用数字电路等连接的数字设备。 GB/T 15149.1-2002 电力系统远方保护设备的性能及试验方法 第1部分:命令系统 GB/T15149.1-2002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29.24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5149.1—2002
idt IEC 60834-1:1999
电力系统远方保护设备的性能
及试验方法
第1部分:命令系统
Teleprotection equipment of power systems-Performance and testing
Part 1:Command systems
2002-03-2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2-12-01实施
GB/T 15149.1—2002
IEC前言
1总则
1.1范围
引用标准
工作条件
使用的通信系统
2命令式远方保护系统的特性
2.1命令式远方保护类型
远方保护系统的总动作时间(包括通信电路)传输时间(不包括通信电路)
安全性
可信赖性
2.6标称频带或标称比特率
2.7标称阻抗
2.8监护信号和命令信号
监护信号电平(仅用于模拟系统)2.9
2.10命令信号电平(仅用于模拟系统)3命令式远方保护系统的要求
3.1设备接口的一般要求
3.2电源要求
3.3远方保护系统的性能要求
4试验方法
4.1设备接口的一般试验·
电源试验·
远方保护系统的性能试验·
rre++hhherr
附录A(提示的附录)
附录B(提示的附录)
远方保护系统的性能试验
二进制对称通道(BSC)模型
附录((提示的附录)简单协议的安全性分析举例次
营专专电电国营量
电调国品品量
电话1
GB/T15149.1—2002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EC60834-1:1999《电力系统远方保护设备的性能及试验方法第1部分:命令系统》。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线路两端的保护装置要通过远方保护设备传送信息,使它可以选择性地快速动作,切除故障。远方保护设备分命令式和模拟比较式两种。命令式设备在线路两端间传送直接跳闸、允许跳闸或闭锁跳闸等命令信号,使有关的开关正确动作。模拟比较式设备在线路两端间传送工频电量的幅值、相位等信息,使保护装置可以判断故障发生在保护区内或区外,从而相应地正确动作。远方保护设备对于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内外应用十分普遍。国际电工委员会在IEC60834《远方保护设备的性能和试验方法》标题下,曾于1988年发布了IEC60834-1《窄带命令系统》、1993年发布了IEC60834-2《模拟比较系统》两项国际标准。我们采用这两项标准相应编制并发布了GB/T15149--1994和GB/T15149.2—1998两项国家标准。后来,国际电工委员会对IEC60834-1进行了修订,于1999年10月发布了新的远方保护设备命令系统国际标准IEC60834-1:1999。
IEC60834-1修订版规定了命令式远方保护设备的术语、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和第1版比较,它保留了原来的模拟式通信内容,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大量增加了数字式通信有关内容,也补充或修改了部分性能指标。例如,原标准中模拟式通道远方保护的传输时间偏长,不完全符合超高压线路保护要求,新标准已予缩短。显然,这样的补充修改十分必要。本标准在章条编号、技术内容和文字表达方面和IEC60834-1修订版完全相同。此外,根据我国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定,对个别提法作了一点修改,并在相应条文处加了必要的采用说明。本标准的图样集中列在标准条文的后面,这也和该国际标推一致。如上所述,GB/T15149《电力系统远方保护设备的性能和试验方法》包含两部分:第1部分:命令系统(即GB/T15149.1);第2部分:模拟比较系统(即GB/T15149.2)。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15149—1994。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许继昌南通信设备公司、江苏宏图高科通信设备公司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道元、李顺、王能桂、邱训勇。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4年7月。本次是首次修。GB/T 15149. 1--2002
IEC前言
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一个由各国家电工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国际性标准化组织。IEC的日的是在与电气电子领域标准化有关问题上促进国际间合作。为了这个目的及其他工作,IEC发布国际标准。标准编制工作委托技术委员会进行。任何对该题目感兴趣的国家委员会,以及与IEC有联系的国际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的组织都可以参加编制工作。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间按两组织协议规定的条件实现了紧密合作。2)由所有特别关切的国家委员会参加的技术委员会所制定的IEC有关技术问题的正式决议或协议,尽可能接近地表达了对涉及问题的国际间协商一致的意见。3)这些决议或协议以国际标准、技术报告或指导文件的形式出版,作为建议供国际使用,并在此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接受。
4)为促进国际间的统一,各IEC国家委员会同意在最大可能范阖内直接采用IEC国际标准作为他们的国家或地区标准。IEC标准与相应国家或地区标准间任何不一致处,应在后者文字中明确指出。5)IEC不设表示其认可的标志程序,也不对任何声称符合其标准的设备承担责任。6)注意到本国际标准的某些部分可能属专利权对象,IEC不承担辨别任何或所有这类专利权的责任。
国际标准IEC60834-1由国际电工委员会57技术委员会(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编制。本标准第2版废止并代替于1988年发布的第1版。本标准的文本以下列文件为基础:最终草案
57/406/FDIS
本报告投票通过的全部情况可见上述投票报告。本标准按ISO/IEC导则第3部分编制。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都是提示的附录。投票报告
57/425/RVD
委员会决定本标准有效期至2004年。那时,根据委员会的决定,本标准将确认继续有效;
废止,
以修订版代替;或
一修订。
1总则
1.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力系统远方保护设备的性能
及试验方法
第1部分:命令系统
Teleprotection equipment of power systemsPerformance and testing-
Part 1:Command systems
GB/T15149.1—2002
idt IEC 60834-1:1999
代替GB/T15149—1994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与保护装置配合使用,用以传输命令信号的远方保护命令系统。本标准的目的是规定命令式远方保护设备的性能要求并提出试验方法建议。远方保护设备传送的信息可以是模拟的或数字的。
本标准所述的命令式远方保护设备可以是电力线载波设备;可以是与各种模拟通信系统,如电力线载波、无线电、光纤、租用电路、租用或专用电缆等连接的音频设备;也可以是与各种数字通信系统,媚光纤、无线电、租用或专用数字电路等连接的数字设备。命令式远方保护设备可以是单独的设备,也可以与保护装置组装在一起。除进行远方保护设备本身的性能试验以外,对远方保护设备的电源也应进行试验。所有试验应为型式试验。
注:根据国际电工词汇(IEV)型式试验是对按某项设计制造的一台或多台产品进行的试验,目的在于证实产品的设计是否达到要求。
1.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9254—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idtCISPR22:1997)GB/T15153.1-1998远动设备和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性(idtIEC 60870-2-1:1995)
GB/T15153.2一2000远动设备和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2篇:坏境条件(气候,机械和其他非电影响)(idtIEC60870-2-2:1996)GB/T16927.1—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试验要求(eqvIEC60060-1:1989)GB/T17626.1-—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idtIEC61000-4-1:1992)IEC60050(151):1978国际电工词汇(IEV)151章:电磁器件IEC60050(448):1995国际电工词汇(IEV)448章:电力系统保护ITU-TG.823:1993基于2048kbit/s结构的数据网中抖动和漂移的控制1.3工作条件
参照GB/T15153.1及GB/T15153.2,以下规定适用于命令式远方保护设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03-26批准2002-12-01实施
GB/T 15149.1—2002
其他环境条件(气候、机械或其他非电影响)的特殊要求或详细要求不包括在以下规定中,应由用户及制造厂根据设备的运行,寿命要求协商确定,并考虑优先选用上述IEC标推中规定的特殊等级。C2为严酷环境的优选等级(温度范围一25C~+55C),但最高相对湿度应规定为95%。1.3.1环境条件
在B3级环境条件下(封闭场所,空气温度受控制)设备性能应达到要求。B3级主要参数为:—温度范围:+5℃~+40C
1.3.2直流电源电压
直流电源电压的典型标称值为250,220,125,110,60,48或24V。在以下电压容差等级情况下设备性能应满足达到要求:电压容差:DC3—20%~+15%
1.3.3交流电源电压
交流电源电压标称值应由230V,220V门或110V有效值,单相50Hz或60Hz选取。在以下容差等级情况下设备性能应达到要求:电压容差:AC2+10%~—15%
一频率容差:F3士5%
一谐波含量:H1<5%
1.3.4储存条件
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当储存场所等级为C3级,运输等级为C2级时,设备不应发生任何损坏。这两种等级的主要参数为:
温度范围40℃~+70C
1.4使用的通信系统
可以使用以下通信系统:
a)音频电缆电路;
b)电缆或架空线载波电路;
c)电力线添架电缆载波电路:
d)电力线载波(PLC)电路;
e)点对点无线电路(微波);
f)租用电路;
g)光纤电路。
通信系统应慎重选择。它会受噪声、参数变化或其他干扰的影响,使远方保护设备错误动作或拒绝动作。
以音频方式工作(例如,使用4kHz频带的一部分)的远方保护系统如图1所示。远方保护信号通过通信系统从发送机传送到接收机。使用电力线载波的远方保护系统如图2所示。图1、图2适用于发送、接收移频键控载频或经常不发信号的远方保护系统,通过光纤直接连接的数字式远方保护系统如图3所示。图4为数字式远方保护系统通过复接设备与数字式通信系统连接的另一种方法。图3、图4适用于发送、接收数字信号的远方保护系统。图1一~图4只是远方保护连接方式示例,还有其他可能的连接方式未在图中表示。1.5定义
采用说明:
1]*220V\是采用时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156-1993《标准电压》(neqIEC38:1983)的规定增加的。2
GB/T15149.1—2002
本标推采用下列定义。图5说明了所用基本术语间的关系。1.5.1保护protection(IEV 448-11-01)在电力系统中检测故障或其他异常状态从而切除故障,结束异常状态,发出信号或指示的设施。注
1术语“保护”是保护装置或保护系统的总称。2术语“保护”可用以说明整个电力系统的保护或电力系统中个别设备的保护,例如:变压器保护、线路保护、发电机保护等。
3保护不包括电力系统本身的设备,例如系统中限制过电压的装置,但包括控制电力系统电压或频率偏移的设备,例如自动电抗器投人。自动减负荷装置等。1.5.2保护装置protection equipment (IEV 448-11-03)由一个或多个保护继电器以及,如必要,逻辑元件组合在一起,以实现一项或多项保护功能的装置。注:保护装置是保护系统的-部分。例如:距离保护装置,相位比较保护装置。(相位比较保护装置是相位比较保护系统一端的一部分。)1.5.3保护系统protection system (IEV 448-11-04)由一台或多台保护装置和其他设备组成,以实现一项或多项保护功能的成套设备。注
保护系统包括一台或多台保护装置、互感器、接线、跳闸电路、辅助电源,以及如果有的通信系统。根据保护系统1
的原理,它的范围可以包括被保护区段的一端或各端,和可能有的自动重合阐装置。2保护系统不包括断路器。
1.5.4保护的选择性selectivity of protection(IEV 448-11-06)保护识别电力系统故障区段和故障相的能力。1.5.5元件保护unitprotection(IEV448-11-09)动作和区段的选择性取决于保护区段各端电量的比较的保护。注:“元件”指主设备。“元件保护”在美国明确为发电机保护。1.5.6非元件保护non-unitprotection(IEV448-11-10)动作和区段的选择性取决于测量继电器对保护区段一端的电量的测量,以及有时在保护区段各端间交换信号的保护。
注:非元件保护的区段的选择性可取决于其整定值.特别是和时间有关。1.5.7距离保护distance protection(IEV 448-14-01)动作和选择性取决于以本地电量的测量值和保护段整定值相比较而计算出故障等效距离的非元件保护。
1.5.8欠范围underreach(IEV 448-14-05)保护(一般为距离保护)的最短的保护段整定值的等效距离短于保护线路的长度。1.5.9超范围overreach(IEV 448-14-07)保护(一般为距离保护)的最短的保护段整定值的等效距离长于保护线路的长度。1.5.10远方保护设备teleprotection equipment专门设计的和保护装置配套的设备,与保护线路两端间的通信电路连接,将保护装置发出的信息变换成适于通信传输的形式。
1.5.10.1远方保护系统teleprotectionsystem由远方保护设备和有关的被保护线路两端间的通信系统组成的系统。1.5.10.2远方保护通道teleprotectionchannel通信系统为传输保护信息而提供的频带或比特率。注:远方保护通道可以是模拟的或数字的。在模拟通道中,即使所传输的信息是数字的,信号的瞬时值也是连续变化的。在数字通道中,信号的瞬时值只能是几种(一般是2或3种)离散电平值。在数字系统中,时钟信息常与数3
GB/T15149.1-2002
据同步地传送。它可以与数据组合在一起,也可以以时钟信号形式单独传送,由接口类型决定。时钟信息应视为远方保护通道的一部分。
1.5.10.3通信系统——通信电路telecommunication system-telecommunication link通信系统(通信电路)由通信设备和有关实体电路组成,用以将信号传送一定距离。1.5.11导引线保护pilot wire protection(IEV 448-15-04))使用金属通信线路的保护。
1.5.12电力线载波保护power linecarrierprotection(IEV448-15-05)使用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的保护。1.5.13微波保护microwave link protection((IEV448-15-06)使用微波通信电路的保护。
1.5.14通信辅助式距离保护communication-aided distanceprotection使用通信技术以改善性能的距离保护。1.5.15允许式保护permissive protection(IEV 448-14-09)收到信号后才允许本地跳闸起动的保护,一般是距离保护。1.5.16允许式欠范围保护permissive underreachprotection(PUP)(IEV448-15-11)线路两端都装有使用通信的欠范围保护,一般是距离保护;一端的欠范围保护检测到有故障后发出信号,另一端的允许式欠范围保护如也检测到故障,收到该信号后就起动跳闸。1.5.17允许式超范围保护permissiveoverreachprotection(POP)(IEV448-03-09)线路两端都装有使用通信的超范围保护,一般是距离保护;一端的超范围保护检测到有故障后发出信号,另一端的允许式超范围保护如也检测到故障,收到该信号后就起动跳闸。1.5.18加速式欠范围保护acceleratedunderreachprotection(AUP)(IEV448-15-13)线路两端都装有使用通信的欠范围保护,一般是距离保护;一端的欠范围保护检测到有故障后发出信号,另…端收到该信号后允许超范围段进行测量,如故障在保护范围以内,就起动跳闸。1.5.19闭锁式保护blocking protection(IEV448-14-10)收到对端信号后就闭锁本地保护不起动跳闸的保护,一般是距离保护。1.5.20闭锁式超范围保护blocking overreach protection(BOP)(IEV 448-15-14)线路的各端都装有使用通信的超范围保护,一般是距离保护;一一端的超范围保护检测到反向区外故障后发出信号,另-端收到该信号后,闭锁该端的超范围保护不起动跳闸。1.5.21纵联差动式保护longitudinaldifferentialprotection(IEV448-14-16)动作和选择性取决于保护线路各端电流的幅值比较或电流的幅值和相位比较的保护。1.5.22相位比较式保护phasecomparisonprotection(IEV448-14-18)动作和选择性取决于保护线路各端电流的相位比较的保护。1.5.23远方跳闸intertripping(IEV448-15-08)断路器的跳闻由对端发出的信号起动,不论本地保护的动作状况如何。2命令式远方保护系统的特性
以下条文涉及本标准所用术语和远方保护系统的规范,参见3.3.1。2.1命令式远方保护类型
a)允许跳闸式(见1.5)
以接收到命令和本地保护装置动作为判据而起动跳闸的方式。命令通道可以是音频频带、电力线载波频带或数字比特率。对通道的首先要求常是动作的高度可信赖性,即使是在电力系统的故障使通信介质受到严重干扰情况下。
b)远方跳闸(或直接跳闸式,见1.5)4
GB/T 15149.1—-2002
不论本地保护装置如何动作,接收到命令就起动跳闸的方式。所用通道的原理和允许跳闸式相同,但无错误动作的安全性和不拒绝动作的可信赖性是首先要求。为实现安全性和可信赖性要求,常适当降低动作速度,特别是在模拟通信系统情况下。c)闭锁保护式(见1.5)
接收到的命令使本地保护装置闭锁的方式。所用通道的原理和允许跳闸式相同,但可信赖性和传输速度是首先要求。
2.2远方保护系统的总动作时间(包括通信电路)远方保护系统的总动作时间T是从命令输人端状态改变时刻起到命令输出端状态相应改变时刻止所经历的时间,包括信号传播时间及由噪声引起的附加时延,远方保护系统总动作时间对故障切除时间有影响(图6)。注:图6中的故障切除时间Tc:只是典型值。2.3传输时间(不包括通信电路)远方保护系统的传输时间是从命令输人端状态改变的时刻起到命令输出端状态相应改变的时刻止所经历的时间,不包括信号在通信电路中的传播时间。标称传输时间T。是无噪声情况下的传输时间(参见4.3.3)。最大实际传输时间Ta:是在给定的信噪比S/N或比特差错率BER的有噪声情况下,达到规定的可信赖性的最大传输时间。
根据远方保护系统类型的不同,传输时间可以在向传输路径中施加连续的白噪声或随机的比特差错情况下测量。最大实际传输时间(典型值2ms~65ms,如图6所示)决定于信噪比或比特差错率值。传输时间的测量应在尽可能接近实际的情况下进行。有的远方保护设备具有动作位或禁止功能,这种功能会影响噪声情况下的传输时间。2.4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未发命令信号情况下,远方保护抗御干扰和噪声,接收端不出现命令状态的能力。为便于实际操作,一般都测量虚假命令概率puc(见4.3.1.1和4.3.2.1)。安全性为:
1—pue
虚假命令是指未发命令情况下接收端输出的超过规定持续时间的命令。如一个虚假的命令输出状态的持续时间T。超过规定值,它就被认为是实际的命令。对于允许跳闸式,虚假命令产生错误跳闸动作的危险性一般要小一些;对于远方跳闸或直接跳闸式,每个虚假命令都可能产生一次错误跳闸,
对于闭锁式,根据虚假命令持续时间T的长短,可能推迟跳闸或不跳闻,使远方保护的可信赖性降低。
在模拟式远方保护系统中,虚假命令概率以向传输路径施加白色噪声脉冲群的方法测量。虚假命令概率P为各种信噪比情况下接收端虚假命令数与施加的规定持续时间的白色噪声脉冲群数的比值。这种施加噪声脉冲群方法已尽可能地与实际情况一一致(例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动作,电弧噪声等),不同设备的测试结果也可以互相比较(见4.3)。虚假命令的概率应以施加噪声脉冲群方法测量,因为在连续噪声情况下,经过一定时间,接收机的输出会闭锁。两个噪声脉冲群问应有使接收机可以恢复的足够间隔。
在数字式远方保护系统中,虚假命令的概率以施加随机差错脉冲群方法测量。这样作对于具有禁止电路的远方保护设备是需要的,在一定的比特差错率情况下禁止电路会动作。对于没有禁止或闭锁电路的远方保护设备,两个差错脉冲群间的间隔可以减少一一些。还需要通过试验确定在数学式远方保护通道完全中断或重新接人时是否产生虚假命令。虚假命令的概率Pu为各种比特差错率情况下接收端虚假命令数与施加的差错脉冲群数的比值。5
2.5可信赖性
GB/T15149.1—2002
可信赖性是存在干扰或噪声情况下,有效地发出并接收命令的能力。为便于实际操作,般都测量丢失命令概率pmc(见4.3.1.2和4.3.2.2)。可信赖性为:
1— pms
命令由发送端发出后,如有以下情况,就认为是丢失命令:a)接收端不出现命令状态,或出现命令的时延过长;b)接收端命令状态的持续时间小于规定值。以上a)、b)情况,对于跳闸式或允许跳闸式远方保护系统,会使保护系统在区内故障时拒绝动作或延时跳闸。对于闭锁式远方保护系统,会使保护系统在区外故障时错误动作,降低安全性。丢失命令的概率以在向传输路径施加白噪声脉冲群或随机比特差错脉冲群情况下发送命令的方法测量。丢失命令的概率pm为各种信噪比或比特差错率情况下未在规定时间内收到的(或持续时间小于规定值,见上述情况b))命令数与发送机发出的命令数的比值。对于没有或未用闭锁电路的远方保护系统,可以用施加连续的白噪声或连续的随机比特差错方法试验。这种方法已尽可能地与实际情况一致,也便于将不同设备的测试结果互相比较。2.6标称频带或标称比特率
模拟式远方保护标称频带是设备实现其功能(包括与噪声有关的要求)需要的频带宽度。带宽影响传输时间。在模拟式远方保护系统中,使用频带和同一通道中的其他通信业务有关。数字式远方保护所用的通道的频带应足够地宽,从而使远方保护信号的比特率足够地高。比特率的高低影响传输时间。
2.7标称阻抗Www.bzxZ.net
标称阻抗是远方保护设备在标称频带内输人输出特性要求的阻抗值。音频远方保护设备的标称阻抗一般是6002。电力线载波远方保护设备的标称阻抗应与其他电力线载波设备一致,典型值为不平衡式:50Q或752,平衡式:1502。数字式远方保护设备的标称阻抗由所用的数字接口决定。2.8监护信号和命令信号
监护信号是为监视远方保护系统工作是否正常而发出的信号,可以有效地监视通道传输信号的质量。也可以采用其他监视方法。监护信号存在时,远方保护接收端不应有命令输出。命令信号是为改变接收端输出状态而发出的信号。对命令信号的要求决定于2.1定义的远方保护的类型。
2.9监护信号电平(仅用于模拟系统)在专用远方保护设备中,监护信号电平和发送机输出功率有关,应符合其峰值包络功率(PEP)的要求。在电力线载波远方保护设备中,载波电路上常复用着其他通信业务,保护装置起动时,可能要求中断其他信号而将监护信号电平提升到全部发送功率电平。有的专用远方保护设备也采用提升监护信号电平的方法,例如平时不发信号的系统,或电力线载波保护收发信机。
2.10命令信号电平(仅用于模拟系统)在专用远方保护设备中,命令信号电平和监护信号电平一样,也和发送机的峰值包络功率(PEP)有关。
在监护信号电平提升的情况下,命令信号电平也全都提升。但一般只提升命令信号电平而不提升监护信号电平。
3命令式远方保护系统的要求
3.1设备接口的一般要求
GB/T 15149. 1--2002
以下要求适用于保护装置与远方保护设备之间的以及远方保护设备与通信系统之间的接口,即,图1、图2、图3、图4中的接口a和b,不论设备组装在一起或彼此分开。如保护装置和远方保护设备组合为一台设备,装在同一地点的同一机柜里,没有接口a,接口a的要求不适用。如远方保护设备和通信设备组合为一台设备,装在同一地点的同一机柜里,没有接口b,接口b的要求不适用。
3.1.1绝缘
绝缘电压试验见3.1.2。
3.1.2绝缘试验电压
绝缘试验电压要求与GB/T15153.1规定一致。设备所有输人、输出端子(包括电源端子)应能承受以下等级的绝缘试验电压而无任何损坏。VW1对于所有发送及接收端子(图1、图4的接口b));VW2对于60V以下电压的直流端子。VW3对于其他250V及以下电压的端子。上述等级的具体电压数值见表1。表1
工频电压(有效值)
kV.50/60Hz
绝缘试验电压其他级别的要求由用户与制造厂协商决定。1.2/50μs冲击电压(峰值)
在温度低于+35C,相对湿度低于75%情况下,电路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00M2。绝缘电压试验应在设备电源开关闭合但不接通电源情况下进行。3.1.3衰减振荡波干扰电压
为试验设备对于因高压线路操作或故障引起的干扰的抗扰度,应进行相应于GB/T15153.1-1998中A2.5的以下试验。
所有输人、输出端子(包括电源端子)应能承受以共模、差模方式施加于端子上的衰减振荡波而无任何损坏也无虚假命令输出。对于通信接口只需进行共模试验。试验电压的标准峰值应为2.5kV,相当于GB/T15153.1-1998中表12的严酷等级3。(严酷等级3:设备安装于无专门防护的环境中:被控站设备或远方终端位于生活区或工业区。)差模试验电压值应为共模试验电压值的一半。试验应在设备运行情况下进行。3.1.4快速瞬态脉冲群干扰电压
为试验设备对于带有小电感负载电路的投切,继电器触点的弹跳及高压开关操作引起的干扰的抗扰性,应进行以下相应于GB/T15153.1一1998中A2.3的试验。所有输入、输出端子(包括电源端子)应能承受以共模、差模方式施加于端子上的快速瞬变脉冲群而无任何损坏也无虚假命令输出。对于通信接口只需进行共模试验。应按GB/T15153.1—1998中表16评价试验失效。失效等级的判定应为制造厂及用户双方同意。试验电压的标准峰值应为2.0kV,相当于GB/T15153.1-1998中表12的严酷等级3。GB/T 15149.1—2002
(严酷等级3:设备安装于无专门防护的环境中:被控站设备或远方终端位于生活区或工业区。)如制造厂与用户同意,试验电压峰值可以是4.0kV,相当于GB/T15153.1--1998中表12的严酷等级4
差模试验电压峰值,根据严酷等级的不同,应为1.0kV或2.0kV。试验应在设备运行情况下进行。3.1.5静电放电于扰电压
为试验设备对于带电的操作者和设备之间或邻近两物体之间静电放电的抗扰度,应进行相应于GB/T15153.1—1998中A3.1的以下试验。接触放电试验电压的标准峰值应为8.0kV,相当于GB/T15153.1一1998表13的严酷等级4。如不能进行接触放电也可进行空气放电。空气放电的试验电压峰值为15kV,相当于严酷等级4。(严酷等级4:被控站设备及远方终端安装于不受控制的场所。)进行以上试验时,设备应无任何损坏也无虚假命令输出。试验应在设备运行情况下进行。3.1.6电磁场辐射干扰
为试验设备对于便携式无线电收发信机或其他任何设备产生的电磁场的干扰的抗扰度,应进行相应于GB/T15153.1-1998中A5.1的以下试验。电磁场的试验场强应为10V/m,相当于GB/T15153.1-1998中表15的严酷等级3。(严酷等级3:设备安装于严重辐射环境中:被控站设备或远方终端位于生活区、工业区或电厂中。)进行电磁场试验时,设备应无任何损坏也无虚假命令输出。试验应在设备装于开式机架中及运行情况下进行。3.1.7无线电干扰发射
应确定设备产生的会影响系统内其他元件的性能或外部环境的电磁干扰的限度。对于所有输人、输出端子(包括电源端子)应按GB/T15153.1一1998中表17等级A进行无线电干扰电压试验。
应按GB/T15153.1一1998中表17等级A进行无线电电磁场辐射试验。(等级A:控制中心、被控站的设备或远方终端位于工业区或电厂中。)试验应在设备装于开式机架中及运行情况下进行。3.2电源要求
3.2.1电源电压变化
所有远方保护设备应能承受电源电压由标称值到零和零到标称值的缓慢变化(不少于10s)而无任何损坏或虚假命令输出。试验时应检查告警电路工作是否正确。3.2.2电源中断
为试验设备承受由于电源线中的干扰或连接松动引起的电压短时间下降或中断的能力,应进行相应于GB/T15153.1—1998中A1.5的以下试验。电源电压下降的幅度应为标称电压的100%,时间10ms,相当于GB/T15153.1中表11的严酷等级1。
(严酷等级1:设备、系统和远方终端具有专用的电源设备,例如,不间断电源系统或配有电池的稳压直流电源。)
所有远方保护设备应能承受电源20s时间内的短时间随机序列中断而没有虚假命令输出,每次中断时间不超过10ms。
经较长时间断电再投人电源时,设备也没有虚假命令输出。如采用交流电源,停电时间可能较长,应使用不间断电源UPS。3.2.3低频干扰输出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