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0316.1-2009 普通磨料 堆积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粗磨粒
GB/T 20316.1-200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0316.1-2009

中文名称:普通磨料 堆积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粗磨粒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9-04-23

实施日期:2009-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1647156

相关标签: 磨料 堆积 密度 测定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机械制造>>切削工具>>25.100.70磨料磨具

中标分类号:机械>>工艺装备>>J43磨料与磨具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MOD ISO 9136-1:2004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6.0 元

计划单号:20072406-T-604

出版日期:2009-12-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9-04-23

起草人:王伟涛、李艳玲、翟曼丽、张仪

起草单位: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39)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GB/T20316的本部分规定了固结磨具和涂附磨具用磨料粗磨粒堆积密度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粒度号为F12~F220和P12~P220的普通磨料。 GB/T 20316.1-2009 普通磨料 堆积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粗磨粒 GB/T20316.1-200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25.100.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0316.1—2009
普通磨料
堆积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粗磨粒
Abrasive grains-Determination of bulk density-Part 1: Macrogrits
(ISO9136-1:2004,MOD)
2009-04-2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数码防伪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12-01实施
GB/T20316《普通磨料
堆积密度的测定》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粗磨粒;
—第2部分:微粉。
本部分为GB/T20316的第1部分。GB/T20316.1--2009
第1部分:粗磨粒》(英文版)。本部分修改采用ISO9136-1:2004《普通磨料堆积密度的测定
本部分根据ISO9136-1:2004重新起草。由于我国发展要求和工业的特殊需要,本部分在采用国际标准时进行了修改。这些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本部分与ISO9136-1:2004的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明确了测量简容积标定的时间;一规定了测定前应进行测定仪器水平位置调整;一规定三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一给出了F100或P100及以细磨料烘干温度的允许偏差。为便于使用,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一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一用小数点“”代替国际标准中作为小数点的“,”;将“ISO9136的本部分”改为“本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9)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伟涛、李艳玲、翟曼丽、张仪。I
1范围
普通磨料堆积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粗磨粒
GB/T20316.1—2009
GB/T20316的本部分规定了固结磨具和涂附磨具用磨料粗磨粒堆积密度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粒度号为F12~F220和P12~P220的普通磨料。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031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481.1固结磨具用磨料粒度组成的检测和标记第1部分:粗磨粒F4~F220(GB/T2481.1—1998,eqvISO8486-1:1996)GB/T9258.1涂附磨具用磨料粒度分析第1部分:粒度组成(GB/T9258.1—2000,ISO6344-1:1998,IDT)
GB/T20316.2普通磨料堆积密度的测定第2部分:微粉(GB/T20316.2—2006,ISO9136-2:1999,IDT)
3术语和定义
GB/T2481.1、GB/T9258.1和GB/T20316.2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0316的本部分。4试验仪器
4.1一般规定
试验仪器参见图1(示意图参见附录A),它包含4.2~4.6的部件。4.2支架
能将漏斗固定在垂直位置,并使漏斗出料口至测量筒底部的距离为(138士1)mm。4.3漏斗
漏斗的斜面应足够光滑,以保证磨粒不滞留在斜面上。漏斗由内表面光滑的不锈钢制得。其尺寸参数如下(也可见图1):
—漏斗总高度:240mm;
上口内径:160mm;
一圆柱出料口内径:Φ(20士0.5)mm;一圆柱出料口高度:(40士1)mm。4.4漏斗排放阀
能保证漏斗出口开闭自如。可使用图1所示的摆动式排放阀。4.5测量筒免费标准bzxz.net
测量简是一个内表面光滑,容积V为(200士0.5)cm2的圆简;其内径为Φ64mm,内高度为62.2mm。测量筒放在下落物料的正下端。被测磨粒的下落高度应为(138士1)mm(漏斗出料口底部1
GB/T20316.1—2009
至测量筒底部)。
4.6溢料盘
溢料盘为平底,用以收集溢流出的粗磨粒,测量简置于溢料盘中。5测量筒的标定
测量筒容积的标定周期最长不超过一年,标定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否则应更换测量简。测量简的标定可用下列两种方法:
a)方法A
将干燥、洁净的测量筒与平板玻璃一起称重。然后将测量简注满蒸馏水,以一种不留存气泡的方式放置上平板玻璃。除去多余的蒸馏水,称量总重。容积按公式(1)计算:
式中:
V-测量筒容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测量简中蒸馏水的质量,单位为克(g);m.
在一定测量温度下蒸馏水的密度(见表1),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表1一定温度下蒸馏水的密度
温度/℃
b)方法B
密度/(g/cm)
通过测量内部尺寸计算测量筒的容积(测量精度为0.001mm)。6测定方法
6.1试样制备
(1)
F100或P100及以细的磨料,应在(110士5)℃的温度下于燥1h,冷却至室温,然后进行测定。F100或P100以粗磨料应在室温下干燥。6.2测定步骤
用一个250mL的烧杯装满待测试样。调整测定仪器使其底板处于水平位置。关闭漏斗的排放口,并将测量筒置于其出口的中心。将烧杯中试样倒入漏斗,打开漏斗的排放阀使磨料自由下落,直至漏斗中磨料全部流完,此过程应避免振动。高出测量筒边沿的磨料,应使用带导向边的直尺,与测量简边沿约成45°角,沿水平方向刮去(见图2)。
整个测定过程应避免振动。
称量装满粗磨粒的测量简重量,精确至0.01g。2
7测定结果的表示
7.1计算方法
按公式(2)计算堆积密度Pg:
式中:
一堆积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PB
一测量简中磨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测量筒的容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7.2测定结果
三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GB/T 20316.1--2009
.(2)
7.3重复性
同一操作者用同一台仪器重复测定的结果误差不应大于土0.02g/cm,否则应重新进行测定。单位为旁米
1——斗;
2——漏斗支撑及高度调节装置;3-支架;
一底板;
溢料盘;
测量筒;
一排放阀(关闭状态)。
图1粗磨粒堆积密度测定仪
GB/T 20316.1—2009
1——直尺;
a-—刮料方向。
刮料操作
溢料盘;
2—测量简;
3—支架;
4—漏斗。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粗磨粒堆积密度测定仪
图A.1粗磨粒堆积密度测定仪
GB/T20316.1—2009
GB/T20316.1-2009
打印日期:2009年7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家标准
普通磨料堆积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粗磨粒
GB/T20316.1—2009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
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字数11千字
2009年7月第一版2009年7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7740
定价16.00元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