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5542-1995 数字程控自动电话交换机技术要求
GB/T 15542-199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5542-1995

中文名称:数字程控自动电话交换机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5-04-06

实施日期:1995-01-02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3557849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33.040.60

中标分类号:通信、广播>>通信设备>>M40电话通信设备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2239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02, 字数:200千字

标准价格:36.0 元

出版日期:2004-08-20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5-04-06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邮电部第一研究所

归口单位:信息产业部(通信)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通信)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局用数字程控自动电话交换机的主要业务性能、呼叫处理功能、编号、信号方式、计费、话务统计等技术要求,也规定了网同步、过负荷控制、维护管理、技术指标以及正在发展的网路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公用长途电话网、本地电话网中的各种数字程控自动电话交换机的研制、设计、检验和验收。 GB/T 15542-1995 数字程控自动电话交换机技术要求 GB/T15542-199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数字程控自动电话交换机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ments of digitalSPC automatic telephone exchange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T15542
--1995
本标准规定了局用数字程控自动电话交换机的主要业务性能、呼叫处理功能、编号、信号方式、计费、话务统计等技术要求,也规定了网同步、过负荷控制、维护管理、技术指标以及正在发展的网路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公用长途电话网、本地电话网中的各种数字程控自动电话交换机的研制、设计、检验和验收。其它专用网中的交换机也可参照本标准。2引用标准
GB3376
电话自动交换网带内单频脉冲线路信号方式GB3377
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电话自动交换网用户信号方式
GB3378
GB3379
GB3380
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直流信号方式电话自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
GB 3971. 1
国家通信网自动电话编号
GB3971.2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方式GB68792048kbit/s30路脉码调制复用设备技术要求GB12048数字网内时钟和同步设备的进网要求3主要业务性能和呼叫处理功能
3.1处理业务的种类
3.1.1电话业务
3.1.1.1用于本地网的数字程控交换设备a.
能向用户提供本地网用户(本地网中的市话用户、农村用户、县城用户)相互间电话呼叫,包括与远端模块用户、用户集中器用户的相互呼叫。b.
能向用户提供国内和国际长途全自动直拨的去话业务及国内和国际的长途全自动来话业务。能向用户提供人工挂号的迟接制和立接制的国内长途和国际长途去话业务。能向用户提供人工挂号的迟接制的郊县和农村的去话业务。能处理各种用户交换机的来、去话呼叫,包括市话用户直拨呼叫用户交换机的分机用产。能向用户提供各种特服呼叫的业务。能向用户提供各类查询和申告业务。能向用户提供呼叫移动通信用户及无线寻呼用户的业务。国家技术监督离1995-04-06批准1995-12-01实施
GB/T 15542
3.1.1.2用于长途网的数字程控交换设备1995
a:长途交换设备主要完成长途交换功能,通过本地电话网向用广提供国内和国际长途全自动来、去话业务。
长途交换设备应具有长途自动转接功能。b.
长途交换设备与话务员座席系统相连,通过本地电话网向用户提供长途半自动业务和各类查询申告业务,包括:
(1)半自动去话业务
采用接录合并的立即去话接续。(2)递延业务立即去话未能立即接通而需要延退的业务,由递延台话务员处理。(3)长途查询业务一一受理用户有关长途查询,话费查询及自动业务辅导等事。有绳台半自动去话业务人工局有绳台话务员可利用人工局与程控局的局间中继电路,通d
过程控后接入长途自动网,进行半自动去话接续,e.
长途交换设备与话务员座席系统相连可向话务员提供席际联络、话务员间通信,及电话接续中的话务员辅导业务。
f.话务员系统应能处理的主要业务包括:(1)立即呼叫;
(2)递延呼叫;
(3)被叫付费呼叫;
(4)语言辅助;
(5)查询业务(包括话费查询);(6)话费通知呼叫。
有条件时也可提供以下业务:
(1)信用卡呼叫;
(2)第三方付费呼叫;
(3)串电话(话务员可对已经建立的接续记下计费信息并按照主叫用户要求逐个建立新的接续。在建立新的连接时,主叫侧不释放,被叫侧释放)。3.1.2电话新服务项目
以下所述的电话新服务项目只是对本地交换设备提出的要求。3.1.2.1新服务项目的种类
新服务项目见表1。
新服务项目
缩位拨号
热线服务
呼出限制
免打扰服务
查找恶意呼叫
截接服务
闹钟服务
无应答转移
*缺席用户服务
*遇忙记存呼叫
*转移呼叫
*遇忙同叫
40%~70%
使用范围
本局、本地、SPC-SPC
本局、本地、本具
*呼叫等待
*三方通话
*会议电话
新服务项目
注:*表示供选择的业务。
GB/T15542
续表1
1)该比例为参考值,可随交换局使用环境及要求作变动3.1.2.2各类新服务项目的含义及使用方法各类新服务项目的含义及使用方法见附录A。3.1.3非电话业务
3.1.3.1用于本地网的数字程控交换设备1995
使用范围
应能向用户提供在模拟用户线的话路传真和话路数据业务,并保证不被其他呼叫插入,有条件时也应向用户提供64kbit/s数据和传真业务。3.1.3.2用于长途网的数字程控交换设备长途交换设备与本地交换设备结合能向用户提供话路传真和话路数据业务,并保证不被其它呼叫插入。
3.1.4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业务数字程控交换设备在条件具备时应能提供2B+D和30B+D业务以及n×64kbit/s的交换业务(其中:B为64kbit/s,D为16kbit/s.n为正整数)。3.2呼叫处理功能
3.2.1呼叫接续功能
3.2.1.1本地交换设备的呼叫接续功能a.应具有本局呼叫、出入局呼叫及汇接本地呼叫、接入郊区台、国内及国际长途自动、半自动、人工呼叫和特服呼叫的功能。
端局应与所接的远端模块配合工作,远端模块与母局间的脉冲编码调制(PCM)设备出故障b.
后,应能继续提供119、110和120特种服务。.
信号。
应能与投币话机、磁卡话机、带有计费设备的话机等终端配合工作,向这些终端转发被叫应答应具有与用户交换机配合工作的能力:(1)对用户交换机中继线具有连选功能;(2)应能适应用户交换机用户全自动呼入及从中继线对用户交换机分机用户全自动呼出的要求。应能与用户集中器配合工作,能向集中器转发话务员应答信号和话务员拆线信号。e.
f.对用户啦有鉴权能力,决定该用户是否有权进行国内长途、国际长途的全自动去话呼叫、以及是否有权进行本地金自动呼叫。用户鉴权分四级:(1)国际全自动、国内全自动、本地全自动和本市有权;(2)国内全自动、本地全自动、本市有权;(3)本地全自动、本市有权;
(4)本市有权。
本地全自动有权是指在个本地网范围内全自动呼叫均有权,、本市有权是指市内有权。对农村用户或县城用户而言,市内有权是县内有权。g:应具有识别主叫用户类别的能力,并能在长途全自动接续、半自动接续时向长途局发送主叫用广类别和主叫用户号码。
GBT165421995
无主叫号码或主叫号码不全时不于接续h。应具备识别用户数据、用户传真等非话终端号码的能力,并能保证不被其它呼叫插人或强拆。i.交换系统应配备录音通知设备,对于某些特种业务(例如报时、天气预报、电视节目)可用话音通知用户。用户听各种录音通知时最好能以同步方式听一遍或两遍。如果不是同步方式,至少要听到完整的遍。
j.交换系统在接续过程中、如遇空号、改号、临时闭塞、用户使用不当或其它需要记录的内容时,能自动接到录音通知设备。
k.能进行维护操作呼叫。这种呼叫是由测试设备产生、经专用入口接到交换机内,用户不能也不允许产生这种呼叫。
I.具有建立测试呼叫的功能,并能与自动传输测量设备(ATME)配合工作,能根据ATME发出的地址号码或指定电路号码选择电路进行连接。m.交换设备应有时间监视装置,监视各种接续状态,当监视的时限已到时,应按各种接续状态要求立即强追释放电路,并向相关用户送忙音或建立相应的接续。n交换设备应在用户拨“119”“110\或\120\后延时0~3内(可由人机命令设置)进行接续,若发现用户在延时期间继续拨号应将其接至录音通知或送忙音,对“119”“110”“120”的呼叫,交换设备应能打印出主、被叫号码、通话日期和时间,且用户拨\1“以的一位号码后,能呼出局值内机人贯。对出!局的119”“110”\120\呼叫,应能向下一个局或“119”“110”“120”座席台子发送主叫用户号码和主叫用户类别。
0对呼叫其它城市的特种服务号码(例如“114\)也应给予接续。p.在数字传输系统进行自动或人工倒换时,要求传输系统中断6s以内不应造成通话释放。传输系统中断12s以上,必须告警详允许释放话路9:长途全自动接续遇被叫用户忙时(包括市话忙及长途忙)不能插入或强拆,全部长途电路立即释放,并回送忙信号,由发端局向用户送忙音。r。半自动接续遇被叫用户市话忙时,可以自动插入进行通知并同时尚双方用产送通知音。被用户挂机后由话务员按键启动送出振铃信号,或由终端本地局自动送出振铃信号。半自动接续不允许播入正在进行的国内长途、国际长途通话及非话业务。s.应具有追查恶意呼叫的功能。为满足本地呼叫,长途呼叫中追查恶意呼叫的要求,程控交换机应满足:(1)程控交换机可以根据用户申请,使用人机命令指定某些用启为需要追查恶意呼叫的话用户(2)程控交换机在识别该被叫用户为需追查恶意呼叫的用户时,如不属了本呼叫,应通过N).7信令或MFC信号向前一个交换局索要主叫用户号码,并在被叫用户进行追查操作时立即打印出主叫用户号码。
(3)在下列情况下,由于信号配合不能提供主叫用户号码:一在呼叫连接的前进方向有MFC至NO.7信令的转换:…-在呼叫连接中含有纵横制交换局;—长途局间采用MFC信号。
在上述情况下:如果该程控交换局判定不能从前·交换局获取主叫号码时,则:不再向前局索要主叫用户号码;一如果该程控局为汇接局(或长途局),且与下一个交换局采用.7信令时,则传送由信号点编码表示的转接局标识和类似于CIC编码方式表示的来话中继标识(详见“实施中国电话网N).7信令方武技术规范”);
一-如果采用MFC信号时.发送“00015”,以保证正常呼叫的建之和释放,(4)为保证不因追查恶意呼叫而影响正常呼叫的建立,因此程控交换高遇有前-个交换局是模拟14
GB/T155421995
局时,即使下--个局采用MFC信号时应该进行转发。(5)当被叫用户认为呼入电话是恶意呼叫时,在主叫用户挂机后,至少在30s内仍然能打印出主叫用户号码。
(6)对其它模拟局来的呼叫,争取做到能保持入中继号码,并争取保持接续,以备查找出可能的恶意呼叫(适用于具有追查恶意呼叫信号功能的模拟局)。3.2.1.2用于长途网的数字程控交换设备的呼叫接续功能作为长途交换网中C1、C2、C3交换设备应具有长途去话、长途来话和转话的功能:作为长途自a.
动交换网中的C4,应具有长途去话和长途来话的功能。b.
长途自动交换设备应有配合国际全自动和国际半自动接续的功能。c.
长途自动交换设备在长途区号后再收到“0”时不予接续,以避免路由选择和计费的混乱。长途交换设备在收到长途局所在地的长途区号时,应不接续。长途全自动接续在遇到空号、改号、临时闭塞时,应能向用户送录音通知。e.
长途全自动接续遇到被叫用户先挂机时,本地终端局立即送出挂机信号、时间,并转发至发端f.
长途局。长途局收到挂机信号后立即向前级局转发,并同时启动监视,长途接续90s,国际接续120逾限后,主叫仍未挂机时,释放全部长途电路。通过人机命令能建立64kbit/s的半固定连接g.
对呼叫其它城市的特种业务号码114的呼叫也应给予接续3.2.1.3话务员子系统的呼叫接续功能主要功能
话务员子系统是长途交换设备总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主要功能要求如下:(1)能够处理不同类别的呼叫;(2)应能按呼叫类别,灵活地将呼叫分配到不同的话务员座席群或各座席;(3)自动排队管理:
(4)根据不同业务类别,话务员应能进行各种接续操作;(5)查询话单功能;
(6)话单自动处理;
(7)索引文件显示(显示文件目录,以便话务员选择)。(8)话务员座席应能远端设置;b。呼叫自动分配要求:
(1)应能按呼叫类别的优先等级,将呼叫自动地分配到相应的话务员座席或通知设备。(2)各种呼叫类别的优先等级如表2所示,并应能由班长用人机命令进行变动。表2
优先等级
呼叫类别
在进程中的呼叫,要求话务员协助:席际联络对端局来的话务员呼叫
半自动立即去话呼叫
寄存器中的呼叫,即递延去话呼叫(3)分配系统应有不少于20种的排队类别,并能按照每群工作的话务员座席数量及话务负荷的大小均勾分配到各座席群和各座席。(4)呼叫自动分配器过负荷时,班长台上应有过负荷显示信号,并能给后来的呼叫送信号音或将其接至录音通知。
(5)当采用话务员按长途区号分管递延呼叫时,自动呼叫分配器应能按各话务员分管的区号将递延呼分配到该话务员座席。
GB/T15542--1995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6)呼叫自动分配器应能按班长台的要求,将瞬时等待呼叫数显示在相关班长台上,c.话单自动处理装置(ATTF)的主要功能:(1)话单自动处理装置应能寄存由话务员座席送入的具有字母和数据的各种话单。(2)话务员不能立即接通的呼叫应作为递延呼叫处理,并能将该次呼叫的数据寄存在话单自动处理装置中。
(3)ATTF存入的话单数应能满足将来扩充的需要,话单格式应能用人机命令修改。(4)任何话务员都能检索存入的还需话务员再处理的话单。话务员检索时只需打入主叫或被叫用户号码或文件号码等参数。ATTF找到需要的话单后立即送到话务员座席,找不到时应有信息显示在话务员座席上。
当需要检索同一用户的几张话单时,话务员座席上应能显示出需要显示的张数,并由话务员控制逐张处理。经话务员处理后的话单送入集中自动计费(CAMA),未处理完毕的话单仍需存入ATTF.(5)对临时存入ATTF的话单,在话务员座席上应有信号显示,以便提醒话务员“话单未处理完”若无ATTF设备,则上述功能由交换系统完成。(6)班长台可以通过人机命令显示出存入ATTF的话单数,必要时可通过人机命令打印,输出些话单作为硬抄件。
d.话务员座席的主要性能:
(1)话务员座席及班长座席应有显示屏、功能键盘、汉字或英文学母和数字键盘、指示信号装置。谷种座席均能用键盘写人及显示英文字母、汉字和数字。(2)采用存储话单,话单由话务员控制写入、检索修改或取消。究成的话单送入CAMA。(3)每种座席允许装在远离程控局的话务员室。(4)各话务员座席应能对呼入用户的号码、帐号(或密码)进行显示和自动核对,核对结果应在显示屏上显示,并能根据不同的呼叫类别由话务员启动进行自动计费。(5)话务员可以写入“要话费通知”的命令,话毕后该话单连同计费数据在有关话务员座席上显示或送到打印机打印输出。
(6)要求每个话务员座席能处理各种业务,并真有呼入排队、自动分配座席、自动撤离、分割、振铃、监听、计费、长途通知、席际联络、席际转移呼叫、强迫释放、闭塞、自检测试等性能。(7)呼入时应有可见及可闻信号,并显示存储话单中的有关数据。能随时用键盘写入任何英文字母及数字的呼叫数据,并在显示屏上按预定格式显示(叫人电话的发、受话人姓名可用汉语拼音写入及显示),对任何输入数据可进行编辑。话务员能够按显示屏所显示的话单中的数据,选择及呼叫任何电话号码,采用一次按键自动重发的方式,发送数据包括:数字0~9、KP、ST、C11、C12、Z、I.等。e.班长席基本性能要求:
(1)班长席应具有一般话务员座席的全部性能,以便能评价话务员的操作、处理特殊的电话以及需要时辅导话务员工作。
(2)班长席应能控制、监听普通话务员座席。班长席可控制分配各类呼叫到相关的话务员座席群。(3)班长席可根据需要,索取并显示各话务员座席正在处理的各种呼叫数据,并可通过打印输出。(4)班长席应能检查排队的呼叫数,各话务员座席值机话务员工号、话务员应答速度、处理--个呼叫的速度、各路由占用率以及其它话务统计数据,必要时应可通过打印输出。3.2.2号码存储和译码能力
3.2.2.1号码接收和存储的位数
应能接收和存储被叫用户最大有效号码长度(不包括字冠在内)为:国际全自动呼叫
国内长途全自动呼叫
12位,
10位,
GB/T15542—1995
话务员呼叫国内的国际半自动话务员用户呼叫国内半自动话务员
呼叫特种服务号码
本地呼叫
且应具有适应号码位长增加的能力。3.2.2.2识别和分析号码的能力
7位、
3位,
3位,
6~8位。
程控交换设备应具有如下最大识别和分析号码的能力,但是交换设备在处理呼叫时实际的识别位数和启动位数根据网络实际情况可以少于下述要求的最大位数。a.
国内长途路由选择
·位区号
二位区号
三位区号
四位区号
可判别到区号后3位OX1PQR
可判别到区号后3位0X1X2PQR
可判别到区号后2位0X1X2X3PQ
可判别到区号后2位0X1X2X3X4PQb,话务员呼叫国内的国际话务员路由选择000X1X2103c.
国际呼叫的路由选择
国家号码
国家号码
国家号码
本地呼叫路由判别
本地号码长7位
本地号码长6位
本地号码长5位
可判别到国家号码后3位
可判别到国家号码后2位
可判别到国家号码后2位
可判别4位PQRA
可判别3位PQA
可判别2位PA
直拨用户交换机分机的路由判别e.
本地号码长7位可判别5位PQRAB
本地号码长6位
可判别4位PQAB
可判别3位PAB
本地号码长5位
特服路由判别3位1X\X\
费率的判别
(1)本地交换机费率判别
本地号码长7位可判别4位PQRA
本地号码长6位
可判别3位PQA
本地号码长5位可判别2位PA
(2)国内长途全自动呼叫
区号1位可判别5位0X1PQR或0X11X'X\)可判别6位0XIX2PQR或0X1X21XX\区号2位
区号3位
可判别7位0X1X2X3PQR或0X1X2X31XX0011X1X2X3
001112X1X2
00111213X1X2
可判别8位0X1X2X3X4PQR或0X1X2X3X41XX\区号4位
注:1)根据通讯网管理的需要可开放或关闭对这些号码的识别。(3)国际长途全自动呼叫
国家号码1位可判别6位00I1X1X2X3可判别6位001112X1X2
国家号码2位
国家号码3位
可判别7位00111213X1X2
3.2.2.3号码的增加、删除或转译能力17
GB/T15542-1995
交换设备应能根据入中继业务类别的需要,在号码分析范围内,在任意位置增加、删除或转译若工位号码,并且能方便地适应今后网络变化对号码增、删、转译的要求。3.2.2.4交换设备应能根据接收的号码,入中继或电路的业务类别进行译码,以满足路由选择或建立特种接续的需要。
3.2.2.5应能将接受的号码全部地或部分地传送到对端局,并能根据需要采用端到端或逐段转发的方式。
3.2.3释放控制方式
3.2.3.1普通用户之间的本地呼叫,可以为主叫控制或互不控制方式。在主叫控制时,本地发端局在收到被叫挂机信号后应能立即启动监视,经60s后主叫仍不挂机,则释放全部电路,并向主叫用户送忙音。汇接局在收到被叫挂机信号后应立即转发。3.2.3.2呼叫用户交换机的人工入中继,经入中继台话务员转接的呼叫为主叫控制。3.2.3.3具有申请“追查恶意呼叫”功能的用户为被叫控制方式。3.2.3.4国内长途或国际长途全自动去话均为主叫控制方式,主叫挂机立即释放电路;被叫先挂,主叫不挂;分别经90s和120s后释放全部电路。3.2.3.5国内长途或国际长途半自动去话接续,在话务员应答前为主叫控制,应答后为被叫控制。话终时如果不需要话务员出来应答,则主叫挂机后电路释放。在某些半自动呼话终时仍需话务员出来应答的则由话务员控制释放。
3.2.3.6下列本地特种服务的呼叫为被叫控制方式:“\112”\119”“110”、“172”“173”、\174”“176”\177\、\170”、\102”、“103”\106”、\107”“100”、“120”。
3.2.3.7下列本地特种服务的呼叫可以为被叫控制或互不控制方式:“113”“114”、\115”“116”、“117”“118”、\121”“125”\126”“128”。3.2.4时间监视及通路强迫释放功能交换设备应有时间监视功能以保证设备不被空占。时间监视值应符合以下要求:a.摘机不拨号时间监视10s
b.位间不拨号时间监视
发端端局对位间不拨号的时间监视20sc.应答(久叫不应)时间监视:本地(含市话)呼叫60s
长途呼叫90 s
国际呼叫120s
听忙音时间监视40s
再应答时间监视(适用于主叫控制释放的情况):e.
市话呼叫60s
长途呼叫90s
国际呼叫
占用证实时间监视2s
听鸣音时间监视60s
h.多频互控信号时间监视
发送前向信号后等待后向A1、A2、A4、A6信号时间监视15s
收到后向A1信号后等待A3信号的时间监视15s前向切断后,后向切断时间监视2s以上时间监视逾限时(如上述a.b.c.e.f.h条),立即启动忙音时间监视,并向相关用户送忙音,释18
GB/T 15542---1995
放已建立的连接。如听忙音时间监视再逾限,则立即开始鸣音时间监视并向相关用户送曝鸣音,当听鸣音时间监视逾限后,则闭塞相关的用户电路,以上三种状态(听忙音时间监视,听鸣音时间监视,闭塞)在一旦用户挂机时立即终止,用户电路复原。3.2.5路由选择功能
3.2.5.1在额定的出线范围内,中继路由数及每路由的电路数应能根据实际需要任意分配,并且能用人机命令加以改变。对来、去中继电路群数要求:对2000条中继及以下
对2000条中继以上至8000条中继对8000条中继以上至30000条中继对30000条中继以上
各不少于100个
各不少于250个
各不少于500个
各不少于1000个
3.2、5.2一个交换设备对…个目标局可选择的最大路由数为5个。3.2.5.3交换设备对每-路由电路群的选择应能全利用度选择,以提高电路利用率和保证服务质量局间电路的选择应使每条电路被选择的机会均匀。3.2.5.4交换设备应具有选择直达路由和迁回路由的功能。先选直达路由,其次选迁回路由,最后选最终路由。
3.2.5.5应能满足同级迁回一次的要求,并防止循环迁回。3.2.5.6局间中继(包括本地呼叫、特服呼叫、长途全自动、长途半自动、长途人工呼叫)应能合群使用。3.2.5.7为控制接入卫星电路的段数,已经选择了卫星电路的交换局应向下个转换局发送K。=15信号。收到K。一15信号的交换局若判别此呼叫为国际呼叫时,不能再选卫星电路;若判别此呼叫为国内呼叫时,在长途终端接续时可以再选一一次卫星电路。3.2.5.8长途交换设备接入回声控制设备的功能:a.应具有固定连接回声控制设备和集中共用回声控制设备的能力。目前采用固定连接方式。b.在网中提供回声控制设备接入和不接入的相应信号后,长途交换设备应有接入和不接入回声控制设备的能力。
C。交换设备应有使回声控制设备失效和恢复的功能、即交换设备在端到端传送间记发器信号时,应使回声控制设备失效。
d.回声控制设备应位于信号设备的交换侧,如果位于信号设备的线路侧时,在信号传送时应使其失效。
4话务负荷能力和服务标准
4.1基本话务数据
4.1.1参考负荷A
在正常情况下的话务数据。
4.1.1.1用户线话务量
根据我国用户负荷分布差异较大,所以用户线话务分以下三档(包括发话和受话话务)。高:0.18~0.20Erl/用户;
中:0.16~0.18Erl/用户;
低:0.12~0.16Erl/用户。
用户线忙时试呼叫次数(BHCA)见表3。19
BHCA,次/h
GB/T15542—1995
注:A,为用广发话话务量,为用户线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时间。具体话务数据及BHCA数值可根据工程实际取定4.1.1.2来话局间中继电路的话务局间中继话务为0.7Erl/每线。
来话中继电路忙时试呼叫次数见表4。表4
BHCA,次/h
注:A。为局间中继话务量,t2为来话中继电路每次占用的平均占用时间。4.1.2参考负荷B
4.1.2.1用户线话务
参考负荷B(话务量)=1.25A1
参考负荷B(BHCA)=1.35BHCA(参考负荷A,)4.1.2.2中继线话务
参考负荷B(话务量)0.8Erl
参考负荷B(BHCA)=1.2BHCA(参考负荷A,)4.1.3各类呼叫占用时长\)
4.1.3.1本地通话部分
拨号音平均时长35,号盘话机每位1.5s,双音多频按键话机每位0.8s。本地通话多频互控收发码器占用时长4s。长途通话部分
长途多频发码器占用时长15$,长途接续中市话多频发码器占用时长20s;半自动台每一呼叫接续处理时长150s;国内长途自动平均占用时长70~90s;国内长途半自动平均占用时长140s;国内长途人工平均占用时长200s;国际呼叫(自动、半自动)180s;国际呼叫(人工)240s;
GB/T15542-1995
上述数据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注:1)此条中时长均为有效呼叫和无效呼叫平均占用时长。4.1.3.3特种业务30s
4.2过负荷控制
4.2.1概述
在-个有效时间间隔周期内(不包含峰值瞬间),出现在交换设备上的试呼次数超过它的设计负荷能力时,称为该交换设备运用在过负荷状态。4.2.2过负荷的控制要求
当出现在交换设备上试呼数超过它的设计负荷能力的50%时,允许交换设备处理呼叫能力下降至设计负荷能力的90%。当出现过负荷时,对本地呼叫应能自动逐级限制普通用户的呼出,限制的用户应均匀地分布在普通用户之间,不允许每产生一次过负荷控制要自动切断全部处理机所属的普通用户;对长途呼叫应能按等级平均限制来话数量。4.3服务标准
4.3.1时延概率
程控交换机的时延概率见附录B。4.3.2呼损指标
损失的呼叫和超时延的呼叫(即时延超过附录B中所列\0.95概率不超过”栏所规定的时延值的3倍)指标见表5,对于发话呼叫和转接呼叫,表5中的指标不包括由于中继不足而造成的损失。表5
本局呼叫
出呼叫
入局呼叫
转接呼叫
4.3.3呼叫处理性能
4.3.3.1提前释放
(参考负荷A)呼损
1×10-2
5×10~3
5×10-3
1×10-3
(参考负荷B)呼损
4×102
3×102
3×10-2
1×10-2
个交换机在任一分钟的间隔中,由于交换局的故障造成已经建立的连接提前释放的概率:P≤ 2 × 10-5
4.3.3.2释放故障
个交换机由于故障而使该释放的连接不能释放的概率:P≤2X 10
4.3.3.3路由选择差错
交换机接收有效地址,对一呼叫路由选择错误的概率:p≤10
4.3.3.4无音
交换机接收有效地址以后呼叫遇无音的概率:P≤10-4
4.3.3.5计费差错
由于交换机故障使呼叫计费差错的概率:p10
4.3.3.6其它故障
GB/T15542--1995
对集中计费计费差错率一有错误的话单数总话单数
对单式或复式计次计费差错率一误脉冲次数总脉冲次数
除上述故障以外造成一个呼叫故障的概率为:P≤10\4
目前不包括计费在内的交换机对上述五项指标之和允许放宽到:P≤ 4 X 10\
5编号要求
交换设备应能适应等位或不等位电话网中本地接续,国内和国际长途自动、半自动和人工接续,呼叫特种服务以及使用新业务的编号要求。在必要时,交换设备应能通过人机命令进行号码修改,方便地实现对电话编号作某些修改。
具体编号要求应遵循GB3971.1和邮电部的有关规定。6信号方式
6.1信号配合原则
6.1.1数字程控交换设备应能与现有本地网和长途网内各种制式交换机的标准信号方式密切配合工作,并且原则上不应改动现有交换设备或中继电路接口。6.1.2数字程控交换设备应能与某些非标准的信号方式作工程上的一次性配合。6.1.3数字程控交换设备应能适应使用NO.7信号方式的要求,并能适应向ISDN过渡时方便地增加某些业务子系统的要求。
6.2信号方式
各种信号方式应按照国家标准和邮电部的有关规定执行。7网路配合及接口要求
7.1网路配合的原则要求
数字程控交换机与原有长、市交换机的接口设备是交换机的一个组成部分,交换机的设计应包括接口设备,并保证与现有各种交换机配合良好,能正常地完成各种接续性能。71.1周间中继及传输方式
7.1.1.1局间数字中继般采用A律13折线编码的A接口(即2048kbit/s,30/32PCM系统),亦可采用B接口。
7.1.1.2局间模拟中继电路可采用一线实线或四线电路,可采用单向或双向中继电路。7.1.2本地间的接口
7.1.2.1程控局间的接口
局间中继采用数字中继。局间信号采用N().7信令或数字型线路信号及MFC记发器信号。7.1.2.2程控局与用户远端模块的接口采用30/32PCM系统作为母局与远端模块间的传输手段,信号接口由各交换机自行解决。7.1.2.3程控局与现有纵横制局间的接口裔间中继采用模拟中继
要求不应改变原有交换局的中继电路,也不应在原有的纵横制局换装新的中继配合设备。局间信号采用直流线路信号及MFC记发器信号。2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