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Z 25105.3-2010 工业通信网络 现场总线规范 类型10: PROFINET IO 规范 第3部分: PROFINET IO 通信行规
GB/Z 25105.3-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Z 25105.3-2010

中文名称:工业通信网络 现场总线规范 类型10: PROFINET IO 规范 第3部分: PROFINET IO 通信行规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0-09-02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18841929

相关标签: 工业 通信 网络 现场 总线 规范 类型 行规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元

出版日期:2010-12-01

相关单位信息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GB/Z 25105.3-2010 工业通信网络 现场总线规范 类型10: PROFINET IO 规范 第3部分: PROFINET IO 通信行规 GB/Z25105.3-201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5.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GB/Z25105.3—2010
工业通信网络
现场总线规范
类型 10:PROFINET IO规范
第3部分:PROFINETIO通信行规
Industrialcommunicationnetworks-Fieldbusspecifications-
Type 10:PROFINET IO specifications-Part3:PROFINETIOcommunicationprofile(IEC61784-2.2007.Industrialcommunicationnetworks-Profiles-Part2:AdditionalFieldbusprofilesforreal-timenetworksbasedonISO/IEC8802-3,MOD)2010-09-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0-12-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缩略语、符号和约定·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通信行规的一致性
RTE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的基本原理…
应用要求
性能指标·
一致性测试…
测试条件和测试案例.
测试规程和测量.
测试报告
通信行规族3(PROFIBUS&PROFINET)8.1
行规CP3/4
行规CP3/5
行规CP3/6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性能指标计算
一致性指标的图形表示法示例
一致性测试概貌
RTE通信行规:
使用CP3/4、CP3/5和CP3/6部件的网络拓扑示例具有无线网段的网络拓扑示例
传送时间和RTE吞吐量的计算基本原理.图A.1
CP3/4:线型结构的示例
CP3/4:环型结构的示例
CP3/4:无线网段的示例
CP3/4:集成无线客户机的示例
GB/Z25105.3—2010
GB/Z25105.3—2010
CP3/5:线型结构的示例
CP3/5:环型结构的示例
CP3/6:线型结构的示例
CP3/6:环型结构的示例
CP3/6:树型结构的示例
桥接延迟的定义
交换机结构的示例
行规(子)条选择表的设计
(子)条选择表的内容
服务选择表的设计
服务选择表的内容
参数选择表的设计
参数选择表的内容
类属性选择表的设计
类属性选择表的内容
基本网络拓扑类型
用于名称解析的超时值
IO设备的反应时间
致性类中适用的亢余类
致性类的行为
网络部件的一致性类行为
CP3/4:用于IO设备的AL服务选择CP3/4:用于IO设备和网络部件的AL协议选择CP3/4:用于IO控制器的AL协议选择...CP3/4、CP3/5和CP3/6:性能指标概述CP3/4、CP3/5和CP3/6:性能指标依赖性矩阵管理器参数
客户机参数
允余管理器的参数集
CP3/4:对于MinDevicelnterval=128ms的PI一致性集合CP3/4:用于PI一致性集合计算的假设值CP3/5:用于IO设备的AL服务选择·CP3/5:用于IO设备和网络部件的AL协议选择CP3/5:用于IO控制器的AL协议选择CP3/5:对于MinDeviceInterval=128ms的PI一致性集合CP3/5:用于PI致性集合计算的假设值CP3/6:用于IO设备的AL服务选择缓存能力
CP3/G:用于IO设备和网络部件的AL协议选择CP3/6:用于IO控制器的AL协议选择CP3/6:对于MinDeviceInterval=1ms的PI一致性集合CP3/6用于PI一致性集合计算的假设值52
CB/225105--2010&工业通信网络部分:
第1部分:应用层服务定义;
第2部分:应用层协议规范;
现场总线规范
第3部分:PROFINETIO通信行规。本部分为GB/Z25105一2010的第3部分。GB/Z25105.3—2010
类型10:PROFINETIO规范》分为以下3个本部分修改采用IEC61784-2:2007(英文版),在技术内容上与原国际标准没有差异,为方便我国用户使用,在文本结构编排上进行了适当调整,并按GB/T1.1一2000的要求进行编辑。本部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大学、清华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菲尼克斯电气(南京)研发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百煌、王春喜、刘丹、王麟琨、刘云男、杨志家、包伟华、刘枫、王锦标、唐济扬、王永华、罗安、陈小枫、董景辰、欧阳劲松、惠敦炎、张丹丹、郭剑锋、窦连旺、张龙。GB/Z25105.3—2010
本部分对现有的PROFIBUS和PROFINET通信行规族(CPF)提供用于PROFINFTIO的通信行规(CP)。
这些行规符合工业自动化的市场标,即实时以太网(Real-TimeEthernet,RTE)通信网络与GB/T15629.3(通常称作以太网)共存。这些RTE通信网络将GB/T15629.3的规定用于通信栈的底层,另外提供更可预知、可靠的实时数据传输和支持自动化装备精确同步的方法。特别地,这些行规有助于正确地声明RTE通信网络与CB/T15629.3的一致性,并有助于避免歧异实现的扩散。
将以太网技术应用于控制器之间的工业通信,甚至用于控制器与现场设备之间的通信,会推动因特网技术在现场区域的使用。如果这种可用性导致现场区域的工业自动化通信网络所需要的如下特性的丧失则是无法接受的,这些特性包括:实时性;
现场设备(例如,驱动器)之间的同步行为;很小数据记录的有效、频繁的交换。这些RTE行规可以充分利用以太网网络在传输带宽和网络范围方面的改进。另一个隐含而重要的要求是,完全地保留以太网典型的通信能力(像在办公领域所使用的),从而可继续使用所涉及的软件。
对于网络解决方案,市场需要若干种一致性类(CC),每种一致性类具有符合各种应用要求的不同性能特性和功能能力。RTE性能指标(见第5章)能使用户将网络设备与RTE网络的应用相关性能要求相匹配,这些性能指标值由基于本部分中规定的通信行规的RTE设备提供。5.1规定了用于表达一个CP的RTE性能所必需的性能指标的基本原理。5.2描述应用需求方面的考虑。可以使用一个与应用相关的类来找出一个适当的CP。第4章说明应该如何来声明某个设备与CPF或CP的一致性。
在本部分中的CP引用了应用层(AL)协议和服务文本。N
1范围
工业通信网络
现场总线规范
类型1O:PROFINETIO规范
第3部分:PROFINETIO通信行规
GB/Z25105的本部分规定了:
一支持用于实时以太网(RTE)需求分类的性能指标;GB/Z25105.3—2010
基于GB/T15629.3、IEC61158和IEC61784-1的行规和相关网络部件;能够与基于GB/T15629.3的应用并行运行的RTE解决方案。这些通信行规都被称之为实时以太网(RTE)通信行规。注:RTE通信行规使用GB/T15629.3通信网络及其有关的网络部件,并增补这些标准以获得RTE特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Z2510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CB/T4793(所有部分)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IEC61010,IDT)GB/T15629.2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2部分:逻辑链路控制(GB/T15629.2—2008,ISO/IEC8802-2:1998,IDT)GB/T15629.3信息处理系统局域网第3部分:带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CSMA/CD)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GB/T15629.3—1995,idtISO/IEC8802-3:1990)GB/T15629.11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11部分:无线局域网媒体访向控制和物理层规范(GB/T15629.11—2003,ISO/IEC8802-11:1999,IDT)GB/T15969.2可编程序控制器第2部分:设备要求和测试(GB/T15969.2一2008,IEC61131-2:2007,IDT)
GB/Z25105.1一2010工业通信网络现场总线规范类型10:PROFINETIO规范第1部
分:应用层服务定义(IEC61158-5-10:2007,MOD)GB/Z25105.2一2010工业通信网络现场总线规范类型10:PROFINETIO规范第2部
分:应用层协议规范(IEC61158-6-10:2007,MOD)IEC61158(所有部分)工业通信网络现场总线规范IEC61784-1工业通信网络行规第1部分:现场总线行规CPF3通信的安装行规
IEC61784-5-3工业通信网络行规第5-3部分:现场总线安装第4部分:对基于以太
ISO15745-4/Amd1工业自动化系统和集成开放系统应用集成框架网的控制系统的引用描述增补1:PROFINET行规局域网和城域网
IEEE802.1AB信息技术
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
性发现
IEEE802.1D
IEEE802.1Q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
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
局域网和城域网
局城网和城域网
站和媒体访问控制连通
媒体访间控制(MAC)桥
虚拟桥的局域网
GB/Z25105.3—2010
IEEE802.3信息技术系统问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殊要求第3部分: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间(CSMA/CD)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EEE802.11g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第11部分:
特殊要求
无线LAN媒体访间控制(MAC)和物理层(PHY)规范增补4:在2.4GHz频宽中的其他更高数据速率扩展
IEEE802.11h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殊要求第11部分:无线LAN媒体访问控制(MAC)和物理层(PHY)规范增补5:在欧洲的5GHz频宽中的频谱和发送功率管理扩展
IEEE802.11e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殊要求第11部分:无线LAN媒体访间控制(MAC)和物理层(PHY)规范增补8:媒体访问控制(MAC)服务质量增强IEEE802.11i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殊要求第11部分:无线LAN媒体访问控制(MAC)和物理层(PHY)规范增补6:媒体访间控制(MAC)安全性增强IEEE802.15.1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殊要求第15部分:无线私域网(WPANs)的无线媒体访问控制(MAC)和物理层(PHY)规范RFC768
RFC791
RFC792
RFC793
RFC826
RFC1034
RFC1035
RFC1213
RFC2131
RFC2328
用户数据报协议
因特网协议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
以太网地址解析协议
域名概念和设施
域名执行和规范
基于TCP/IP的因特网网络管理的管理信息库:MIB-ⅡI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OSPF(版本2)
计算TCP的重发计时器
RFC2988
OSFC706CAE规范DCE1.1:远程过程调用3术语、定义、缩略语、符号和约定3.1术语和定义
本部分采用GB/T15629.3和IEEE802.1D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3.1.1
主动网络activenetwork
一种网络。在该网络中,非直接连接的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取决于在那些形成连接路径的插人设备内的主动元件。
[IEC61918]
communicationcycle
通信周期
注:PROFONETIO不采用,但保留编号、3.1.3
循环cyclic
按规则的方式进行重复。
域domain
注:PROFONETIO不采用,但保留编号。3.1.5
端点站end-station
GB/Z25105.3—2010
一个与网络相连的系统,它是在该网络上传输的MAC顿的初始源或最终目的地。注:一个网络层路由器(从网络的角度)是个端点站。一个交换机按其充当的角色(从一个链路向另个链路转发MAC顿)不是一个端点站。
现场区域
fieldarea
在制造加工或过程处理场地中安置现场设备的地方。3.1.7
顿frame
在GB/T15629.3MAC(媒体访问控制)上的数据传输单元,它在MAC服务的用户之间传送协议数据单元(PDU)。
[IEEE802.1Q]
标识号identificationnumber;IDN注:PROFONETIO不采用,但保留编号。3.1.9
IP通道IPchannel
注:PROFONETIO不采用,但保留编号。3.1.10
抖动jitter
时钟信号的时间变化或在其他常规事件的时间变化。3. 1. 11
线型拓扑lineartopology
以串行方式连接节点的拓扑,首末2个节点仅与一个其他节点连接,其余每一个节点都与两个其他节点连接(即按线型连接)。
[IEC61918]
链路link
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传输路径。[GB/T18233]
master
注:PROFONETIO不采用,但保留编号。3.1.14
message
用于传送信息的八位位组的有序系列。[ISO2382-16]
注:通常用在应用层的对等体之间传送信息。GB/Z25105.3—2010
MDTO数据报
MDTOtelegram
注:PROFONETIO不采用,但保留编号。3. 1. 16
节点node
与一个或多个链路相连接的网络实体。注:节点可以是交换机、端点站或RTE端点站。3. 1. 17
数据包packet
用于在任何层描述数据单元的信息逻辑分组,以向其对等层传送上层用户数据。注:依据OSI参考模型,在每一层上数据包等同于PDU。一个数据链路层数措包是一个赖。3.1.18
实时real-time
个系统在限定时间内提供所需结果的能力。3.1.19
实时通信real-timecommunication实时的数据传输。
实时以太网
Real-Time Ethernet;RTE
基于GB/T15629.3的包含实时通信的网络。注1:如果不影响实时通信,也可以支持其他的通信。注2,此定义专用于但不限于GB/T15629.3。它可以适用于其他GB/T15629规范.制如GB/T15629.113.1.21
环型ring
以串接方式把每个节点与两个其他节点连接的活动网络。[IEC61918]
注;环型也可以敬称为环路。
路由器router
注:PROFINETIO不采用,但保留编号。3.1.23
RTE端点设备
RTEenddevice
至少有一个RTE端点站的设备。
RTE端点站
RTE end-station
具有RTE能力的端点站。
调度schedule
若干相关操作的时间安排。
星型star
具有三个或更多个设备的网络,且所有设备都连接于一个中心点。[IFC61918]
子网络subnetwork
注:PROFONETIO不采用,但保留编号。3.1.28
交换机switch
如在IEEE802.1D中所定义的MAC桥。3.1.29
数据报telegram
注:PROFONETIO不采用,但保留编号。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SMA-CD
FrameID
Application Layer
Application Protocol Data UnitApplication Process IdentifierApplication Relationshi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pplication Service Element
Communication Profile
Communication Profile Family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Destination MAC Address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ata Link layer (as a prefix)DL-Layer
Domain Name Service
Device Under Test
EPA Communication Scheduling Management En-tity
Factory Automation
Frame Check Sequence
Frame Identificator
Hardware
Internet Assigned Nunbers Authority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dentifier
IDentification Numher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nputOutput
Internet Protocol
InternetProtocol version 4
Isochronous RT
应用层
GB/Z25105.3—2010
应用协议数据单元
应用过程标识符
应用关系
地址解析协议
应用服务元素
通信行规[符合IEC61784-1]
通信行规族[符合IEC61784-1]
循环允余校验
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目的MAC地址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见RFC2131)数据链路层(用作前缀)
DL-层
域名服务
被测设备
EPA通信调度管理实体
工厂自动化
顿校验序列
顿标识符(见GB/Z25105.2—2010)硬件
因特网地址分配权威机构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见RFC792)标识符
标识号
因特网工程任务组
输入输出
因特网协议(见RFC791)
因特网协议版本4(见RFC791)
等时同步RT
GB/Z25105.3—2010
Mbit/s
Moctets/s
RT-Ethernet
SERCOS
3.3符号
Local Area Network
Logical Link Control
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Media Access Control
Million bits per second
Millionoctets per second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Relation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Medium Redundancy Protocol
Media Redundancy For Real-TimeMedia Redundancy for Planned Duplicationmilli seconds
Not applicable
Number of Switches
Non-Real-Time
Open ShortestPathFirst
Protocol Data Unit
Physical layer
PHY Physical layer entity sublayerPerformance Indicator
Packets per second
Precision Transparent Clock ProtocolRemote Procedure Call
Rapid Spanning Tree algorithm and ProtocolReal-Time
Real-Time protocol Acyclic
Real-Time Ethernet
Real-Time Ethernet
Retransmission Time Out
Real-Time Publish-Subscribe
SErial Real timeCOmmunication SyetemSimple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Time-Critical Cycelic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Type of Service
User Datagram Protocol
Virtual LAN
下列CPF3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局域网
逻辑链路控制
链路层发现协议(见IEEE802.1AB)媒体访问控制(见GB/T15629.3)每秒百万比特
每秒百万八位位组
多播通信关系
管理信息库
媒体允余协议
用于实时的媒体允余
用于计划重复的媒体穴余
不适用
交换机数量
非实时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见RFC2328)协议数据单元
物理层
PHY物理层实体子层
GB/T 15629.3)
性能指标
每秒数据包数量bzxZ.net
精确透明时钟协议
远程过程调用
快速生成树算法和协议(见
IEEE802.1D)
实时协议非循环
实时以太网
实时以太网
重发超时符合RFC2988—
TCP的重发定时器丁
实时发布-预订
串行实时通信系统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见RFC1213)严格时间要求的循环
传输控制协议(见RFC793)
服务类型
用户数据报协议(见RFC768)
虚拟LAN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