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6646-201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6646-2011
中文名称:无损检测 小型部件声发射检测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228KB
相关标签:
无损
检测
小型
部件
发射
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26646-2011 无损检测 小型部件声发射检测方法
GB/T26646-2011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19.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646—2011
无损检测
小型部件声发射检测方法
Non-destructive testing-Test melhod of acoustic emission testing of small parts2011-06-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2-03-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GB/T26646-—2011
本标推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ASTME1932-07小型部件声发射检测方法指南(英文版)。本标准由全国无摄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广州声华科技有限公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海恒生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泰司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材料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功田、李丽菲,契古稳,林俊明、良舞艳,刘时风,段庆、金字飞,TTKANYKAcA
1范围
无损检测小型部件声发射检测方法GB/T 26646—2011
1.1本标准规定了小型部件(或大型构件的特定区域)的声发射检测方法,由下在整个检测区域中声发射信号具有较低的衰减,本方法排除了基于距离的信号衰的修正,1.2本标推可应用于材料特征检测、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产品验收检验、大型构件局部关注区域的安全评估及检修期间的检验。通过声发射检测,可分析小型部件承受载荷或内部出现损伤的情况,并评价与小型部件所承受载荷相关的声发射活性。1.3本标罹没有完全列出进行检测时所有的安全要求,使用本标准的用户有义务在检测前建立适当的安全和健康准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尽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厉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政单)适月于本文件。GB/T 94-1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ISO 9712)GB/T12604.4无损检测术语声发射检测(ISO12716)3术语和定义
GB/T 1260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加载载荷applied load
为利用声发射检测方法分析小型部件对应力的响应而作用于小型部件上的可控或已知的力或应力。
监护传感器guard senisors
以根据信号到达次序消除外来声为主要功能的传感器。3. 3
spatial discrimination
空间鉴别
利用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监护传感器或数据传感器),根据信号到达饮序消除外来噪声的过程。3, 4
空间滤波spatialfiltering
声发射系统的种分析功能,该功能不考虑声发射源活性,仅基于声发射源定位进行分析。4人员资格
采用本标准进行检测的人员应按GB/T944的要求或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取得相应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机构颁发或认可的声发射检测等级资格证书,从事相应资格等级规定的检测工作。1
TTTKANTKACA
GB/T26646—2011
5方法概要
5.1小型部件(或大型构件的特定区域)的声发射检测是为了分析其承受裁荷或内部损伤的状况,由于声发射信号具有较低的衰减特征,排除了基于距离的信号衰减修正和采用多传感磐及其阵列布暨的考虑。
5.2声发射检测是以在检测部位存在可以控制或测量的应力作用为前提的。小型部件承受的加载载荷包括机械力(张力、压力和扭转力),内压和热影响力。加载载荷可以是长期或短期的作用,也可以是随机或循环的作用。载荷可以是由检测人员控制的或是小型部件在检测时已经存在的,无论上述何种情况,加载裁荷应与声发射活性同时測量。5.3声发射检测的要素包括声发射传感器和检系统的选择、传感器布置,应力因素、噪声的减少或排除、空间滤波、定位、监护传感器的使用、声发射数据采集、声发射数据分析和报告。5.4本标规定的方法可应用手小型部件的结构完整性评价产品生产过程中特定制造工艺(如:点焊,压焊、针焊,冲压等)的在线检测,产品最终验收检验,大型构件(如:桥梁、容器.管道等)局部重点区域的监测,以及在投设备的检测,6捡测工艺规程
6.1信息收案
6. 1. 1 在检测前,声发射检测人员应了解如下相关信息:鼓检部件的类型结构、几何形状和尺寸示意图b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材员特性(包括热处理方式)
预没的或现有的加载方式及方法,以及压力或应力系统图:c
&)拓载载荷的测量或记录方式,以确定其与声发射测仪暴的兼容性:潜在的背景噪声源以及所采用的隔离措施:e
先前的加载史,包括小型部性或系统所承受过的最大载荷:已知不连续部位的位置,上一次声发射检测或其地无摄检测的结果,g
相似被检部样的检测结果。
6.1.2在检测之前,声发射检测人员应考虑下列信息。一些细节问题应与现场管理人员或负责人协调配合。
6.1.2.1声发射检测仪器的性能。应考虑通道数量、仪器滤波的带宽、数据实时处理速率,定位/监护/空间滤波动能,效据类型如:RMS、AS,声发射特征菱数感波形等),以及在声发射橙迅期间,检测系统监测和记录裁荷的兼容性。这些仪器组成在检测期间应能执行预期的性能,此外,应考虑仪器的数据分析,显示和回放功能,以确保其能够按照所需要的方式处理存储数据,达到较满意的检测结果或结论。
6.1.2.2加载戴荷。应考虑与被检部件完整性评价相关,并能达到满意的声发射检测结果的加载载荷。在某些情况下,加载是检测工艺过程的组成部分,应合理选择声发射检测的时机,使噪音较低·加载载荷(为声发射检谢所必需的)最大。必要时,为了获得这样的时机,可以更改载荷(如:在最大载荷时进行短时间保载)而不考虑整个工艺过程。在很多情说下,加载载荷的大小在检测时受到控制,应考患设计-定的如载程序,使被检部件受到适当的应力以激励潜在的缺陷,但不致应力过大或摘坏被检部件。同时,加载程序应能提供观谢被检部件结构完整性的最好效果(如,按照一定的加载程序来评估Kaiser效应)。6.1.2.3传感器的性能。应了解传感器的响应频率,几何尺寸(包括传感器的高度、直径和质量)、最高2
TTTKAONYKACA
或最低蕴度范国、灵敏度和输出阻抗:使之与检测仪器相匹配满足检测要求。GB/T 26646—2011
6.1.2.4传感器位置和阵列布置。应考虑检测所需传感器的数量,阵列布置及其安装在被检部件上的检置。
当背景噪音能够控制或不存在时,在预期的声发射源附近放置-个传感器即可。当存在有限数目的背景噪声源(如强度测试中的张力)时,在预期的声发射源附近放置一个传感器并在每一个噪声源附近使用个监护传感器,可有效识别与剔除从噪声源产生的噪声。与声发射数据传感器相比,这些噪声源距离监护传感器更近。另外,针对性地布置一组传感器(两个或多个)以便对背景噪声进行空间监别,并同时进行声发射事件处理。当外来噪声来自多个方向且不能控制时,应考虑来用多个传感器定位(如线性或平面定位),在这种情况下,为实现精确的源定位虚保证传感器数目足够,并充许采用空间滤被和/或空间鉴别的方法,这样,只有所关准区域产生的数据才作为相关卢发射数据来处理。6.1, 2.5数据记录。检测人员应提前了解需要记录的数据和信息,准备所有必需的设备,硬件,附件及软件,以获取、贮存、处理这些信息。除产发射仪器之外:还应有测量和记录加载载荷以及与其他载荷或情况有关外界参数的传感器皮装置。有关小型部件接触面的详细情况需与检测现场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协调,
6、1. 2. 6特殊检测,本方法的应用可能具有局限性。6.1.2.7声发射检测新需的前提条件,如表面准备情况或加囊速率的限制,带要与检测现场管理人员峨负责人协商配合。
6.2传感器的安装
声发射传感器的安装方法和步骤对传感器的医能有重藝影,效思最佳的实有可重复性的声发射检测需要合适的传感器尚定装置和一致的传感器安装步骤6.3检测仪器的校准和验证
6.3.1应对压力传感器、声发射传感器、前置放大器信号处理器及声发射信号发生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校准和验证,校雅方法应符合声发射设器制造商的规范要求。6.3.2果对信号处理器的运行状态表示坏疑,任何时候都可以对其进行常规的电子评价。进行评价时,应使用声发射信号发生器。每一个信号处理器通道对声发射信号发生器输出的峰值幅度读数误差应在±2dB内。
6.3.3系统性能验证应在每次检测前进行、宜在检测后进行复核。性能验证是利用机械装置在距离每一个传感器规定的距离激励应方被。所励的应力波类似于缺陷产生的声发射,并以相同的方式激励传感器。性能验证是检查整个检测系统(包括耦合剂)的性能6.3.3.1可果用铅芯折断作为声发射宿粤模拟源来验证系统性能。铅芯应在被检部件表面离传感器一定距离处折断,铅芯硬度为2H,直径0.3mm或0.5mm,伸长量2.5mm左右。在确定断铅作为伺号源时,应注意避免使电子设备饱和。6.3.3.2也可来用电信号驱动换能器产生的声发射循号作为模拟源来验证系统性能,6.4检测实施
6,4.1检溉前的准备
6.4.1.1目视检查被检件、传感器及其他相关设备,以确保各种设备安全运行,并与可控干扰声源以及电子噪声源相互厢离。
6.4.1.2检查被检件,识别所有潜在的背录噪声源,如表面擦、泵或其他振动、阀门冲击,人员移动,3
TTTKAONTKACA
GB/T 26646—2011
液体流动及满流。在未加载或有轻微裁荷的条件下,通过短时间监测来测试背景噪声。对发现的噪声源应采取声隔离或控制施,避免燥声源掩盖被检件内部产生的声发射源。6.4.1.3测试空间滤波或其他用于滤波签别的设备和措施,以验正其排除外来突发型噪声的性能符合要求。
6,4.2声发射数据采集
6.4.2.1音先操作仪器进人监测和数据记录状态然后对被检件加载。6.4.2.2在声发射检测期间,只要环境允诈,应对每个传感器附近的噪声进行定期监测以确保背景噪声在连续进行声发射检测时仍可接受。应记录特殊噪声事件的幅度、发生时间及其对声发射检测的影响。
6.4.2.3应对载荷和/或其他参数进行监测和记录.以便与声发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6.4.2.4声发射数据应在加载、保载和降载过程中进行连续来策。6.5数据分析
6.5. 1概述
应根据相关外界参数,如裁荷,时间,应力和温度的变化来分析声发射信号以评价被检件的结构完整性,若采用了定位或空间滤波功能,可只分析所关注区域内产生的声发射信号。6.5.2声发射活性分析
被检件的声发射活性可由累积声发射计数或事件计数来确定,也可来用其他产发射信号参数来计价,但采用的分析方法应前后一致并具有可重复性。6.5.3评价准则
被检件声发射活性评价是基于先前类似被检件声发射检测所获得的判据,应考虑到数据的统计规律差异以及所有可接受的准则。应特别注意保载期间声发射活性的时效性。检测人员应详细说明所采用的准则。
6. 5. 4 Kaiser 效应分析
被检件的结构完整性评价应基于符合Kaiscr 激应的分析结果。6.6记录
6. 6. 1信息收集
应至少包括如下内容:
a)声发射仪器系统及工作参数(如:声发射信号识别准则、通道锁闭时间、频率滤波范围、增益、系统门楹、数据处理速率或声发射活性测量指标):b)检测人员的资格;
c检测时间和日期;
d)小型部件的描述说明;
e)传器的耦合方式
f)传感器的位置;
g)小型部件的表面状况《如:粗糙度、氧化层、油漆层)。4
TTTKAONYKACA
6. 6.2校准记录
包括详细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以及下列内容:模拟源的类型和待征:
b)传感器通道灵敏度;
c)声发射信号衰减#
d空间滤波空间鉴别的有效性。
3检测记录
应至少包括如下内容:
背影噪声及其变化
检测期间,声发射仪器系统工作参数的变化:b)
声发射活性(利用相关的卷数区间)措述:c
检测时的实际坏裁历程。
7检测报告
GB/T 26646-2011
7.1在检测完应并进行了必套的数据分之后,应汇总检测结果并以图形和衰格的形式给出,并详细说明采用的检测方法、评价准则及荒对检测结的影响两素,分析讨论给出的被检伴结构完整烂的评价结果。
7. 2检测人员应提交签署的检测报告,报单中应包括6. 6 中的记录内容和7. 1 规定的结论5
GB/T 26646—2011
传感器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信息收集示例
仪设备及裁荷的信息收集表
制选商,类型、型号
温度范围
传感器校日期
传感器校谁行法
前置政大器
制造商.类型、型号
校准甘期
带宽增益
输出电臣(峰值对峰值)
猴苷泄液
声发射仪器
制造商、类型、型号
校准月期
带通滥波
模拟源应
拟源类型
外界载荷
加类型
谢量传感器
制邀商或描述
测望单位
与电尽的转换比例
加教史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